大唐第一世家 第832章

作者:晴了

特别是制茶的厂房,还有摆放茶叶的库房,都最好是建在高地,避免水浸。

“我已经让他们在修建砖窑了,回头,厂房还有库房,都以砖石修建,不要木制的。”

木房子虽然冬暖夏凉,但问题是那玩意容易出意外,总之防火防水防盗,还是砖房更坚实。

房俊晃晃悠悠地跟在程三郎的身边,静静地听着处弼兄交待那些注意事项。

之前处弼兄说要到这边来种植茶叶,原本一干汉唐商行的股东也有些心动。

最后还是处弼劝住了大伙,因为他要制作的茶叶,与再如今所饮用的茶制品截然不同。

毕竟这年头,那些人喝的茶汤,程处弼实在不习惯。

所以程处弼也担心,自己搞出来的红茶和绿茶,不受欢迎。

为此,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后,程处弼觉得自己先搞一搞再说。

另外,程处弼还准备搞一搞黑茶,其实也就是现如今大唐制茶的工序给它简化下。

特别是大唐的制茶,茶叶还需要捣碎,程处弼最恨的就是喝茶叶沫子,所以很嫌弃这道工序。

总之一句话,程处弼就是想先拿出了成绩,好歹有了东西可以让他们看到,让他们品尝到。

若是汉唐商行诸位股东也想要搞,到时候再弄不迟,反正大唐那么大,适合种植茶叶的地方多了去了。

何况现如今汉唐商行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到了南边的交州还有西边疆域的凉州。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凉州那边怎么样了,不过程处弼倒是已经拉到了亲爹的来信。

去岁末的时候,白叠布冬衣就已经制作了超过三万套,所以,赶在春末之前就可以完成五万套交予朝庭。

不过,自己能够收到亲爹的来信,也不知道亲爹他们,可有收到自己的信?

就在入蜀的时候,程处弼就已经让画师绘下了那蜀道的雄险崎岖。

用的可不是程家纸,而是大唐质量最厚也最硬的硬黄纸。

程处弼将这些硬黄纸裁剪成了后世的明信片大小,让画师用极细的工笔在上面作画。

而他自己则用鹅毛笔在上面写下自己对于一路上的见闻,还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表达:吐槽……

当然,不是程处弼乐意吐,而是特娘的不得不吐,不吐不快。

首先第一点就是,路太特娘的难走,交道十分不便利,当然,程处弼肯定不能光吐槽。

自然还要赞美一下蜀中的悠美景致,以及各地的特色,人物风貌。

好在程处弼擅用细笔,除了让画师在明信片上,绘下只能占一半大小的画面后。

剩下的地方,几乎都被程处弼那一手越练越好的硬笔书法占据。

不过程处弼每一次到得地方,想要寄信的时候,最难受的不是他,而是那位画师。

每一幅画,他都至少要重复画上七八遍。

程处弼自己留上一幅,剩下的七张明信片,程处弼都会叽叽歪歪一通之后。

分别寄给不同的人,例如亲爹和亲娘一份,太子殿下一份,晋阳公主那个小可爱也有一份。

自然也少不了武媚娘这位未来女盆友的那一份。

另外还有李德奖这个倒霉货色也有一份,没办法,这位哥们原本想要成亲之后就要蹿出去浪。

结果没有想到,这哥们不愧是名将之后,火力较猛,成亲不过一两个月,他妻子就怀上了。

这下子,不但是李靖不允许他瞎溜达,就连过往最支持他的娘亲红娘子,也严令他在孩子降生之前,不得离开关中一步。

这让他极度郁闷,特别是听闻著名的妖蛾子三人组要蹿去那蜀中之后。

这家伙听闻程处弼要给太子殿下写信啥的,央求程处弼也给他去信,让他好通过其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

程处弼虽然觉得老子给个大佬爷们写名信片似乎有点那啥。

但问题是太子殿下同样也是大佬爷们,一个也是写,两个也是写,也就顺便了。

思来想去,程处弼觉得写都写了,多他一个不多,干脆顺手给皇帝陛下也来一份。

……

长安城内,东宫内,此刻,穿衣显瘦的排骨精太子殿下正揽着怀中慵懒的太子妃苏氏。

正在欣赏着那屋外的绿意,春天,已然来了,而处弼兄,也已经离开了不少时日。

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是不是此刻正在跟三弟还有房二郎一起正在泸州愉快地打着竹牌。

又或者是正在烹饪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美食,三个人正在大快朵颐。

犹如春倦的猫咪般靠在李承乾怀中的太子妃苏氏仰起了头。

看到了夫君明显在走神的模样,不禁轻声问道。

“夫君在想什么呢?”

“春天都来了,也不知道处弼兄的信来了没有。他应该不会忘记给我写信吧……”

“……”苏氏无奈地摇了摇头。

“夫君放心吧,程将军可是重诺之人,他既然答应了,那就肯定会写的。”

夫妻二人正说话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了殿内,苏氏赶紧坐起了身来,维持住了大唐太子妃的贤淑与矜持。

李承乾也坐得笔直,就看到了一位兴奋的小宦官扬了扬手中的信封。

“殿下,程三郎的信。”

第1234章 难不成,程三郎他还能给你闺女写其他东西?

矜持地坐在案几后边的李承乾直接站起了身来,绕过了案几朝着那位宦官走了过去。

抢在宁忠之前,直接从小宦官的手中拿过了信封,看着那上面熟悉的,略显得有些歪扭的字迹。

李承乾乐出了声来,朝着娘子苏氏扬了扬。

“没想到刚刚跟你聊起处弼兄,这转眼就收到了他的信,看来为夫果然是好运道。”

太子妃苏氏抿唇一笑,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夫君不拆开看看?”

李承乾走了回来,坐下之后,这才喜孜孜地一边拆信一边说道。

“那是自然要拆开了,希望处弼兄的来信,不会让我失望,希望他能够带我去见识到蜀中的人情风物。”

拆开了信封之后,露出了里边的事情,是足足五张硬黄纸制作的明信片和几张信纸。

正面的一半位置,描绘着一处陡峭的山崖,而山崖崖壁上,则是用木头搭建出来的一条长长的栈道。

李承乾两眼放光,啧啧有声地道。

“原来,闻名已久的蜀道,居然是这等模样……”

那幅小巧而又精美的图画旁边,则是程处弼的手书。

虽然明信片不大,但是程处弼还是在正面和反面足足写下了三四百字。

详细地描绘了他入蜀过程,交通的不便利,导致队伍只能缓缓前行。

以致于,足足花了半个多月的功夫,这才走完全程。

……

程处弼寄来的明信片,除了蜀道,还有对于他所经过的巴西、蜀州、峨眉山等地的漂亮风景画。

当然也少不了程大才子的文字描述,看得李承乾啧啧连声,神采飞扬不已。

苏氏好奇地打量着那漂亮的明信片,看着上面那小巧却又很有意境的图画。

还有程三郎那写得如此之小,却字迹分明的内容。

“夫君,这程将军也真是颇费心思,居然连写信,都显得这样的别具一格。”

“是啊,的确是好东西,不愧是处弼兄。另外处弼兄还说。

再过些日子,等他制备好的雨前绿茶还有红茶制好之后,就会送往长安。

到时候,为夫一定要好好的尝上一尝。”

“茶还分红、绿?”苏氏扫了一眼李承乾正在仔细欣赏的那张卡片。

卡片上,绘制的是一株植物,想来应该就是夫君所说的茶树。

李承乾点了点头笑道。

“没错,处弼兄说了,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其味香高芬芳,汤色清彻明亮。

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缓解干燥的作用。”

“而红茶饮用有促进消化、缓解疲劳的功效,且红茶为全发酵茶,茶性性温,有滋润温暖肠胃的功效。”

当然,程处弼搞出来的不光是红茶与绿茶,还有黑茶。

只不过黑茶需要发酵的时间太久,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能拿来饮用,程处弼也就暂且懒得显摆。

程处弼在书信里边,主要还是讲解了泸州那边的情况。

不过重点还是给李承乾详细地提及了蜀南地区那丰富的物产。

特别是蜀南地区的竹子,绝对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材。

不但可以用来修建房舍,而且也可以用来制作家具。

现在程处弼正在招募竹匠,准备在过一段时间,搞出漂亮的竹质家具之后,会送一些过来。

太子李承乾正在美滋滋地欣赏着处弼兄的书信还有明信片的同时。

甘露殿中,李世民一脸黑线地打量着跟前那两个信封。一个是给自己的,一个是给自家爱女李明达的。

寄信人就是那个擅长闹腾妖蛾子的程三郎。

作为一位父亲,李世民很想把那封寄给自己爱女李明达的信封直接给烧了。

然后派出快马蹿去泸州让程处弼好好的品尝品尝那臀杖的美味。

但是,理智提醒李世民,自己不应该这么干,毕竟闺女已经告诉了自己,她告诉了程三哥哥。

去蜀中要是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好看的记得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