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31章

作者:晴了

“甚至还替他吸出了腿上的毒……”

听到了蒙扎那显得苍老而又显得沙哑的声音所说出来的这些消息。

原本还吵嚷作一团的一干獠人首领都安静了下来,都用难以置信之色打量着蒙扎。

“这不可能吧?蒙老叔,会不会是那些汉人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我派的是我儿子,不但问了普通的长宁獠人,还问了留守长宁的莫昆。”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事情,应该都不会有假,除非,除非整个长宁的獠人,都被那程三郎给收买了。”

“……”

“蒙老叔,那咱们去还是不去?”

“去吧,不去怎么行,不去的话,岂不是容易让别人抓住把柄。”

“诸位可莫要忘记了,西边那帮子人,可是一向跟咱们不和。”

“若是不去,指不定就会留下话柄。”

“不过就算是去,咱们也得拿出点东西来,不能让那位吴王殿下小瞧了咱们才是。”

……

泾南,程处弼正在欣赏着那正在修造起来的水车,这玩意,将会是用来烧制水泥的工具之一。

程处弼对于水泥所知道的就是,石灰石、粘土加石膏煅烧而成,前期最好先破碎。

再煅烧,然后就是再研磨,似乎,大概,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不过,程处弼身边的工部官员却告知程处弼,大唐修筑道路,也有类似的工序。

就是将一般的粘土烧成熟土,掺以石灰再用以辅设官道,如此一来,官道上就很难长草。

至于用三合土来筑路,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三合土那玩意制作起来太过麻烦,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

特别是修筑道路,想都别想,程处弼对此倒也不失望。

反正既然他们这些工部官员掌握着怎么把生土烧成熟土的技术,再往里边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和少量石膏一起烧就是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上几台水车,拿来搞破碎和研磨是很有必要性的。

那些个工部官员,都默默地看着这位意气风发的程三郎,继续小声地交流。

第1232章 正在泾南之地大兴土木的程三郎

大家都是工部官员,而且都算是在修筑道路这一行当,最少都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老司机。

不管是什么样的路、桥,都修过,建过。算是大唐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专家。

对于修建道路十分擅长,而自打被朝廷委派到了程三郎身边,随同其前往蜀南之地来搞建。

大家倒也没什么不满,毕竟,程三郎这位大唐长安城的顶流人物的影响力。

再加上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年纪轻轻就已经走完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完不成的仕途之路。

而且但凡是跟着他一起干事的,都能够分到一杯羹,所以,诸位工部官员,也很想跟着程三郎干一番大事业。

但问题是,大家对于程三郎到了泸州之后,去巡视道路什么的,还能看得懂。

可是现在让人在这里兴建这样的水车,说是要拿来破碎石灰、粘土与石膏。

这就让大家有点想不明白了,总觉得程三郎是脱裤子放屁之举。

大唐也就只有长安到洛阳那条官道,还有几条重要的道路用上熟土之外,其他的道路,很少会这么干。

可是现在,程长史的意思是,整个泸州的主要官道,他都要用一种被称之为水泥的熟土来修筑。

对此,一干工部官员十分蛋疼,不过大家也不是没有给出建议,可问题是程三郎根本不听。

大家除了干瞪眼在旁边吆喝之外,只能且由着他闹腾。

另外一边,烧热土的窑也正在搭建中,一炉熟土也不过千斤。结果倒好,程长史要求至少要修建十个窑炉。

这种不计成本的浪费行为,让人很是无语,不过他们只是工部的技术官员,又不是御史。

程长史爱咋的,就连吴王殿下这位大都督都不管,自己等人难道还要跳出来管?

没看到旁边那位房二郎就蹲在旁边,似乎对于程三郎修建的水车十分的好奇在那里指指点点不已。

谁敢弹劾?吴王殿下,程三郎和房二郎这个组合,又有谁可以弹劾得动。

一帮子工部官员顶多也就是私底下吐吐槽,议论议论,想要让他们蹦出来指责弹劾?呵呵……

……

就在程处弼在这边忙碌的时候,程发押运着一辆牛车正缓缓而来。

看到了三公子就在此地,赶紧上前见礼,并且洋洋得意地给程处弼显摆起他的战果。

“三公子,这是小人今天去搞来了一批茶籽。”

房俊也凑了过来,摸着那些圆滚滚,外壳颇硬的茶籽,不禁奇道。

“这些人怎么会收集这茶籽,难不成这玩意还能有用途不成?”

程处弼呵呵一乐,大巴掌拍了拍房俊的肩膀耐心地解释道。

“那是因为这些的人很喜欢用茶籽来榨油,不少的人家里边都有第到秋天去采来保存的做法。”

“幸好如此,不然,我的种茶大计,怕就要被拖延了。”

“好了程发,你就先把这些茶籽送到那边去,让那些工人好好挑挑,然后开始浸泡茶籽。”

吩咐完,等那程发等人离开,寻思着左右无事,跟那俊哥儿叽歪了两句,问他想不想过去看看茶叶的种植情况。

房俊当然无所谓,反正到哪浪都行,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很新奇。

能够蹿出来,总比呆在泸州,天天看为德兄去跟眉清目秀的小姐姐勾搭要心情愉快得多。

“成,咱们过去看看去,诸位,那边山路崎岖,还请诸位在此等候。”

程处弼看房俊没有意见,转过了头来朝着那几位工部官员吩咐道。

为首的一位工部郎中朝着程处弼一礼笑道。

“好的程长史,我等就在此等候便是,程长史与房典军也要小心一些。”

程处弼爽朗一笑,朝着这位还了一礼。

再一次跃马横缰,朝着远处的打马而去,一路疾行了约半个时辰之后,程处弼终于赶到了目的地。

那里的山坡之上,一片忙碌。

从山脚一直到山坡坡顶,足有数百人正在此地开挖山坡。

而且开挖出来的形状,有些类似于山区的梯田。而在一侧,开挖好的平缓坡地上。

那些土地,已然泼洒过发酵好的农家肥,程处弼赶走到了山坡之上,看到程达正在那里看守着那些已经泡好的茶种。

泡茶种的方式跟泡稻种差别不大。

而已经有农人,开始在这宽度约两里的畦地中间进行双行播种,行距约半步,蔸距约一尺。

每蔸里边,都会埋入三到四粒饱满的种子。

程处弼之所以选择这片坡地,因为这里跟他后世看过到的那片茶产区很像。

后世搞扶贫攻坚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让那些贫困地区想尽一切办法自力更生。

利如种植茶叶就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而且茶叶系列有多种途径,不过有不少地方都采取种子繁殖方法。

最简单方便快捷,产茶早,而且产量高。只需要头年清明前后下地播种。

认真护理,按质按量施肥,一个月左右就会出亩,出苗一个月左右中耕除草,追施催苗肥。

到翌年开春就可以间苗,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健壮去病残,每蔸留苗两到三株。

播种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采摘茶叶。所以,程处弼这才会这么急着搞。

就是为了抢在清明前后,让这片巨大的山野间,都种下茶籽。

几百人一起忙碌,相信用不了太久,这一大片连绵的山上,就会种满了茶。

等到明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茶叶就能够采收,不过今年自然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没关系,这里也有野茶树,程处弼已经派人去收购,而且已经讲清楚要什么样的茶。

等到搞回来之后,程处弼会亲自动手,教那些已经招募来的工匠制茶。

晃荡完了这里,程处弼又再次与房俊下了山坡之后,来到了下方。

在这一大片的山岭下,正在修建房啥,只是为了能够让这里可以住人。

所以先用大楠竹搭建出了十来间屋子,其他的正常的屋子,怕是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这十来间屋子里边,住着老程家派来的一名管事,还有老程家的家丁,以及招募来的工人。

等到这些茶园种植完毕之后,这里可是要留下一定的人手,既要看守茶园,同时还要除草,施肥。

第1233章 多他一个不多,干脆顺手给皇帝陛下也来一份

程处弼来到这里,跟那管事程文聊了起来。

管事程文,这个名字看起来文诌诌的,但实际上,仍旧是膘肥体壮浓眉怒目的程家人模样。

看到了三公子后,程文给程处弼详尽地介绍起了现在的进展情况。

“我们订购的大炒锅,怕是还得有几日才到,另外就是三公子你说的烤房,我们也已经正在兴建,就在那边。”

“用的是泥土夯实的墙体,避免在碳火烘烤的时候发生意外。”

“还有那边是我们的人暂住的屋子……”

“嗯,很好,对了一定要记住,在这里居住,室内一定要有火,不然,长期过度潮湿,不但对器具不利,对于身体也没有好处。”

“等那长宁州那边的煤运来,到时候就在屋子里升炉子,省得被烟熏。”

“多谢三公子体谅,咱们这边已经在泸州订制了一批炉子,过不了多少日子就会送来。”

程处弼就这么与房俊在这里晃晃悠悠的走动着,视查着老程家的茶厂。

时不时跟程文说上几句,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