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08章

作者:晴了

老子想蹿去那个地方兢兢业业搞工作,跟我爹怎么又扯上关系了?

难不成,亲爹也给李叔叔来了信?

不对啊,自己想要去美丽的大西南,这个消息可是之前只跟李恪透露过,亲爹肯定也不知道才对。

李世民一脸又气又好笑地指了指程三郎喝道。

“怎么,还想要跟老夫装傻充愣不成?”

“你可知晓,汝父在贞观元年,就曾经走马上任泸州大都督。”

“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今四川泸州)。

镇压铁山獠人叛乱有功,老夫收到了捷报之后,还对汝父大加赏赐。”

“???”程处弼整个人直接就硬了。那是我的家,我的故乡,结果我的亲爹也到那里打过转?

而且居然还在那里呆了好几年……卧槽!这不是默契是啥?

没想到,自己会沿着亲爹的步伐,回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故乡。

李世民笑眯眯地将程三郎这小子给赶出了大宝殿。

不得不说,自己也是方才突然想起,程咬金那家伙就曾经在那里呆过。

在那里可是干了好几年,这才调任,那里还有一帮子老部下来,难怪,程三郎那小子会挑那里。

程三郎若是去了那里,程咬金自然很乐意,想来肯定会让旧属对自己的儿子多加照拂。

程处弼这小子居然还一副装傻充愣的模样,呵呵,罢了,老夫懒得跟这小子计较。

看来,这父子俩怕是早就已经有了谋算才对,既然如此,让这小子还有恪儿一块去,兴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闹妖蛾子就到泸州闹腾去,省得把富庶的蜀中地区搞得鸡飞狗跳的。

……

程咬金打量着这封来自于九成宫的书信,不禁有些头疼。

“这小子,这也太能闹腾了吧?”

“之前非要怂恿人去那交州,老夫也派人到那边去置地,结果这才多久,他又折腾着准备去那凉州。”

一旁的崔氏笑眯眯地往那熏香炉里这又添了些水和精油,让那股子好闻的花香继续弥漫在空气中。

“夫君,这倒也怪不得三郎,毕竟,陛下可是白送,既然是陛下白送的,那三郎焉有不取之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罢了,由着他吧,别人是担心儿郎不成器。”

“现在,我这个当爹的,却是为了这小子的前程,可真是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头发……”

崔氏打量着夫君那乌黑油亮的鬓须,自然不会去揭穿夫君。

再说了,夫君嘴里边叽叽歪歪这样那样,其实怕是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既然三郎请夫君你给拿个主意,夫君可想好了,五万套棉衣还有那什么棉手套,明年夏初就得交付给朝廷。”

程咬金抚着钢针般的浓须,砸了砸嘴。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他们汉唐商行的股乐里边,那赵正阳不就是专门经营丝帛衣物的吗?”

“以他们赵家在长安的实力,五万套,想怕也花费不了多少功夫才是。”

“现在的难题,不是这五万套,而是明年收获之后,要在后年给朝廷提供二十万套冬衣……”

就在程咬金跟崔氏说话的当口,外面传来了家丁的声音,却是那赵正阳父子已然入府。

……

赵正阳父子颇为忐忑地坐在前厅之中,跟前的茶点他们却没心思去碰。

父子两人反正地推敲思量着,自己二人为什么会被凶名赫赫的程大将军叫过来。

精神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幸好跟程三公子打过多次的交道。

想来程大将军,应该看在自家亲儿子的面子上,不会太过为难自己父子才对……

就在他们揣揣不安的当口,门口的方向传来了一声咳嗽,父子二人齐刷刷的一个哆嗦赶紧起身。

程咬金笑眯眯地上前扶起了赵正阳父子,然后大马金刀地坐到了主位上。

“老赵,还有赵家小子,坐吧,在老夫这里,不必拘礼。”

“今日邀二位过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而是汉唐商行之事宜,本该由三郎来跟你们交待。”

“可惜我家三郎伴圣驾在九成宫,难以走脱,加之事务紧要,所以,老夫就把你们给叫了过来……”

听到了这话,赵正阳松了口气,殷切地问道。

“原来如此,不知是何事情,还请大将军吩咐小人便是。”

程咬金朝着捧着包裹的程平道。

“程平,把那套带回来的冬衣,给他们父子好生瞧瞧……”

第1199章 秦二哥,那可是五十万亩……白给啊……

程平将那个包裹递到了赵正阳的案几上,打开了包裹布。

露出了里边那一套未经过染色的白叠布冬衣……

“这,这不是白叠布吗?”不愧是经营布匹成衣多年的大商贾,赵正阳只扫了一眼就确定了材质。

程平点了点头解释道。

“这正是白叠布,而且里边还填充着棉花,用以保暖,以防严寒。”

赵正阳伸出了手,感受着棉布的柔软,更感受到了填充物的暖和程度,不禁两眼一亮。

这白叠布填充棉花制作出来的冬衣的手感和舒适感,着实比用麻布填充芦花可是强过太多。

“这样一套冬衣,居然全部都用棉,那岂不是一套下来,怎么也得要两贯之资吧?”

“两贯……”程咬金听得此言,不禁大乐。他可是从亲儿子的亲笔信里边知晓。

这样一套棉衣的成本价,不会超过八十文,一想到,自家三郎鼓捣出来的那些机械。

让那白叠布的价格直接降到了麻布之下,程咬金就觉得无比的畅快,不愧是老三,这脑子跟老夫一样灵活。

赵正阳、赵贤父子一脸懵逼地看向程大将军,不太明白这位为何发笑。

就在这个时候,管家程富快步而来,凑到了程咬金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程咬金双眉一挑,站起了身来。

“行了,老夫尚有要事,程平,你领老赵父子下去好好说道说道。”

程平赶紧恭敬地朝着程咬金一礼。“老爷放心,小人一定会办妥。”

赵正阳父子就这么捧着那套冬衣,带着满头的雾水随同程平离开了前厅。

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位高大魁梧的身形正快步行来。

然后就听到了程大将军乐呵呵的大嗓门。“秦二哥你可算来了,赶紧屋里坐……”

能被程大将军称为秦二哥的,怕是除了那位翼国公之外,不会再有旁人。

程平领着赵正阳父子来到了一间屋子里边,安坐下来之后。

程平径直言道。“你们也是汉唐商行的股东之一,既然如此,这事倒也不用瞒你们父子。”

“我家三公子已经掌握了种植棉花,以及将棉花纺织成线的技术,这些白叠布制作的冬衣。”

“就是三公子在九成宫设计制作出来的,织白叠布与织麻布并无不同,熟练织娘一日可得一匹半。

而棉花纺纱一人一天可得三斤,一匹布需要三个人纺纱一日……”

赵正阳面对着程平,精神上的压力小了许多,听得此言,当既追问最紧要的那个问题。

“敢问程平老弟,那不知道棉花的处理是不是很繁琐?”

程平的嘴角扬起了一个愉快的弧度,缓缓地摇了摇头。

“你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我家公子已经发明出一种叫轧花机的机械。

一个人一台机械,可以处理三五十斤棉花。”

听到了这话,赵正阳非但没有惊愕,反倒是一脸理所当然地抚须颔首。

“不愧是程三公子,若是其他人,赵某兴许还不信,可若是三公子出手,那就没问题了。”

程平看到这对父子的神情,呵呵一乐,详细地给他们父子解释了如今老程家的仓库里边存储有数十万斤棉花。

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籽棉变成干净白晰的棉花。

而明年夏初,汉唐商行必须要向朝庭提供五万套棉衣还有棉手套的消息。

听了程平的详细解释之后,已然心中有数的赵正阳父子自然豪不推辞。

“这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老赵家,好歹在长安几代都是做布匹织衣起家的。”

“在长安这边,虽然人手不是很多,但是三五百个织娘还有裁缝,还是能够拿得出来。”

“只要棉花能够供应得及时,莫说明年夏初,今年年底,我们便可以交出五万套冬衣。”

看到这位自信满满的赵正阳,程平的嘴角古怪地扬了起来。

“那倘若是二十万套,你们又需要多久?”

“二十万套?”赵正阳的脸色不由得一变。“二十万套这样的冬衣,怕是至少得半年的光景。”

“赵先生,你也是汉唐商行的股东,还有一个消息,程某得跟你们先支会一声。”

“说不定等到了明年,汉唐商行,就会在凉州获得五十万亩荒地,用以种植棉花。”

“!!!”

……

赵正阳父子,离开卢国公府的时候,父子两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飘的。

白叠布,被程三郎这么一鼓捣,居然变得如此物美价廉,而且大唐天子居然要白送给汉唐商行五十万亩荒地种植棉花。

五十万亩,而且是白送,所付出的,不过仅仅只是二十万套冬衣。

“程三公子果非凡俗之士,这本事,老夫可真是开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