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07章

作者:晴了

“……咦,这个逻辑简直天衣无缝,贤弟你可真是比之前脑子转得快多了。”

房俊打量着这两位给他身心带来无数磨难的兄台,抬眼看向了天花板。

老子再跟你们两个多呆几年,只不定就能够报复一二。

人,总不能一辈子吃亏,哪怕是吃十次亏,报复一两回,好歹也能够有成功的喜悦。

再说了,方才处弼兄那一阵叽叽歪歪大西南的各种香料和野生动物,房俊可以翘起自己的脚趾头发誓。

处弼兄要是蹿那种地方,整不出好吃的才是怪事。

更何况,跟着处弼兄来到九成宫这一路上,自己光是一脸懵逼的瞎蹭,就蹭到了不少的功劳。

不论是之前的出大营抓知了猴,咳,是出大营驱逐那些突厥死士。

又或者是因为去抓捕野猪而救下陛下与晋阳公主殿下。

总之一句话,处弼兄的运道如此之好,自己怎么能不抱紧他,用力的蹭呢?

第1197章 《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一思及此,房俊的脸上露出了类似于电车痴汉般的憨厚笑容。

看得程处弼一脸莫明其妙,这孩子是不是哪根筋不对。

算了,不理会,反正这小子既然乐意跟着,程处弼当然是乐见其成。

朝着李恪甩了个眼色,李恪顿时心领神会。

也对啊……俊哥儿的亲爹是谁?已经当了十年宰相的房玄龄,位高权重的房相家的二郎。

如果跟着咱们哥俩一块蹿到那蜀南那片荒野之地。

李恪的背后代表着皇家的支持,程处弼很自信自己能够代表武勋,那俊哥儿就可以代表着文官的利益。

不管房相爷再怎么大公无私,自己的亲儿子,他能不多照顾照顾?

哪怕是天天在家,抄着大棒棒把房俊抽得吱哇乱叫,离开了房府,那房二郎就是房相爷的好娃娃。

只需要房大相爷多丢几个眼神,啧啧……

程处弼瞬间觉得自己回报家乡,为家乡搞扶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虽然现在开发整个大西南早了点,但是,只开发三州之地,用以作为大唐未来对南部疆域的重要根据地。

相信李世民这位英明君主不可以意识不到好处。

如果大唐能够加深地于四川南部,贵州中北部地区的掌控,也利于未来对南部疆域的沟通与交流。

越想,程处弼就觉得自己的思路越清晰,大巴掌拍在了大腿上。

“就这么办,你们两个玩。”

“处弼兄你要去做甚?”

“我准备去写一个《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李恪与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处弼兄蹿出去的身影,都不太理解这位兄台说的都是些什么鬼。

程处弼坐在屋子里边,开始抄着羽毛笔,将自己那奔涌不绝的想法和念头尽数录于纸上。

处方体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书写的速度,很类似速记,程处弼几乎是脑子想到哪,笔就写到哪儿。

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程处弼这才满意地打量着涂涂改改了好几遍的《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审完了稿,这才唤来了邓称心,想了想,程处弼又将李恪与房俊哥俩给唤了过来。

大概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第一就是大力的拓展交通,确立交通枢纽,第二就是大力发展茶叶还有油菜这样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

林林总总,程处弼一共总结了七八条。

修路,种茶,种植油菜,种植水果,甚至是各种中药材,养蜂,又或者是养猪。

或者是兴办识字课堂,传授农耕技术等等。

李恪不太理解,不过既然处弼兄每一条都那样的振振有词。那就由着呗,父皇能由着他捣腾就成。

……

李世民刚刚用过了午饭,坐在案后后边,打量着那张摊开来之后悬挂在殿中的剑南道地图。

程处弼所选择的,正是位于剑南道中东部的位置,属于是蜀中盆地的东南部地区。

那里除了戎州与泸州有小半还处于平原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

李世民实在想不明白那小子到了那里,能干得出什么名堂。

但是偏偏,程三郎这小子还跟一般人真心不一样。

一向能人所不能,说不定,他就是有了把握,才敢这么做。

就在李世民摸着自己那不大的啤酒肚长吁短叹的当口。

赵昆看到了精神抖擞的程三郎,一脸美滋滋地朝着大宝殿蹿过来。

赶紧伸手拦住。“我说程三郎你怎么过来了?陛下要午休呢。”

“哎呀……我都把这事给忘了。不过来都来了,既然陛下在午休。

那就劳烦赵叔你等陛下醒了,帮我把这份好东西呈给陛下。”

程处弼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十来张纸,最上面还特地盖上一张白纸。

白纸上,用正楷书写着十六个大字:《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这是什么东西?”

“呵呵,这可是小侄我兢兢业业,呕心泣血,搞出来的关于如何建设好美丽的大……剑南道中东部地区的设想。”

“……”赵昆一脸黑线地打量着这个张嘴就来的程三郎,本想让这小子直接滚蛋。

可是想了想这才说道。“你且在此等候,我去去就来。”

“???”程处弼看着赵昆那宽厚的背影,总觉得这个毛脸侍卫头子是在占自己的便宜。

赵昆掀开帘子,看到陛下并没有休息而是仍旧在那里对着地图发呆,便快步走了过去。

“陛下,程三郎过来了……”

被打断思路的李世民眉头一皱,不乐意地道。

“他来干嘛,朕不是让他等朕思量好了再说吗?”

赵昆则伸出了双手,递上了一卷写满字的程家纸。

“他说他是前来给陛下您进献《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的。”

李世民接过之后,看到了最表面那张纸上,写着寥寥十余字。

“……《剑南道中东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纲要》?这小子,怎么,就那么乐意往蜀南去溜达?”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将封面揭开之后,好在,里边的字句,好歹能够看得明白,读得懂。

虽然有些词句让人有些懵,可是结合上下文之后,李世民还是大概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赵昆看到陛下凝神研读着这份程三郎自称的心血之作,站在一旁静待。

李世民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之后,脸色已然有些动容。

这里边通篇几乎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浮华辞藻,也没有像那些文臣一般,动不动就喜欢引经据典。

拿先贤的话掺和到里边,再叽叽歪歪几句自己的个人见解。

里边有的只是他对于戎州、泸州、播州的粗略了解,以及他针对这三地的地理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工作要求。

例如播州地处大山深入,那么,播州最应该做的就是修路,另外,播州地势较高。

很适合种植茶叶,所以,播州应该大力地鼓动百姓种植茶叶。

而戎州水力资源丰富,又是三江交汇之地,不但适宜种植茶叶。

同时当地竹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以大力开发竹木制品,形成产业化……

第1198章 沿着亲爹的步伐,回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故乡

至于泸州,则是很早以来,就一直是蜀地南部十分重要的水陆枢纽。

对于大唐控制南部疆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此,唐武德元年复置为泸州,三年置总管府,四年升为都督府……

李世民看得眼皮直跳,虽然程处弼的用词过于口语化,里边有些东西,有一种自以为是之感。

但是,李世民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小子的确是言之有物。

翻到了最后一页之后,李世民闭上了两眼沉吟了半晌这才朝着赵昆看过去。

“让他进来……”

赵昆点了点头快步而去,不大会的功夫,程处弼就跟着赵昆步入了大宝殿。

恭敬地一礼之后,坐到了李世民跟前。

“看来,你小子对于自己准备外放任职的目标,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嘛……”

“小侄既然打定主意想要到蜀地去,怎么也得提前了解一下自己要去的地方。”

面对碰上李世民的赞许,程处弼腼腆一笑,给出了一个显得很实在的解释。

实际上就是,程处弼自打穿越以来,就一直对大西南念念不忘。

毕竟那里是故乡,虽然这个时代算得上是莽荒之地,可好歹也有人烟。

程处弼这几年来打听到的那些东西,再结合自己在后世的了解,虽然不敢说比朝中的臣工们更了解大西南。

但是程处弼相信,如果自己到那边去赴任,自己肯定会全心全意地投入治理和建设工作当中去。

“不会是跟你爹已经套过消息了吧?”李世民笑眯眯地打量着程处弼。

“不愧是父子……”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笑得很古怪的李世民,整个人都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