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512章

作者:晴了

“咋样,爹的文采不错吧,告诉你,想要让这玩意能够流传于市井,可不能过于文诌诌了。”

“不但要朗朗上口,更要说得清楚明白,就像你之前整的那什么槊州尉迟恭,素心如山岳。

那是什么鬼玩意,老夫这样弃文从武之人都听不明白,何况那些市井百姓?”

“爹,这,这会不会太顺口溜了点吧……”

程处弼看着这份跟自己隐约还有印象的那一份原稿简直有天壤之别的玩意。整个人都感觉快要裂开了。

“你这孩子,你觉得这样读起来,是不是很顺口而且滑溜得紧,朗朗上口的那种?”

“……”看到亲爹变得危险的眼神,程处弼觉得自己要是敢再多一句嘴。

怕是亲爹接下来就不是替自己斧正文字,而是要斧正自己的身心。

所以,作为一位优秀的孩子,很懂得尊老爱幼,明白明月照大江,他强任他强,我自顺风躺的道理。

程处弼第一时间朝着亲爹伸出了大拇指,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皆感激涕淋的更。

“爹,你这话让孩儿瞬间觉得茅塞顿开。

不错,反正既然要恶心那帮家伙,那就干脆利落一点,一恶到底。”

“……”

第765章 顺溜之百家童谣正式登场

程咬金眉舒目展地抚着钢针般的浓须畅快地大笑出声来。

听着三郎那花样百出的好听话,程咬金很是受用,还是三郎这小子嘴甜。

比他那两个嘴笨舌拙的兄长能更说会道,唔……这点也很自己很像。

程咬金抬头朝着管家程叔问道。“咋样,这事,办了没?”

“老爷你就放心好了,小人可以保证,两三天的功夫,咱们长安诸坊,都会流传出这好记又好听的顺口溜。”

“……顺口溜。”程处弼呆呆地看着这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原本艺术价值的玩意。

抬起了手,面无表情地揉了揉自己的发木的脸。神特么的顺口溜,咋不直接叫顺溜?

原本自己与李恪呕心泣血编心出来的艺术作品,被亲爹抄起大斧头剁成了顺口溜。

还能咋办?消息都已经流出去了,自己总不能还满长安的去吆喝,这不是我想要发表的,那个是错的。

算了算了,还是好好地考虑一下,该怎么过太子殿下那一关。

总不能说亲爹给自己斧了好几把吧?正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没必要把亲爹拉下水。

不管怎么说,一家人整整齐齐,开开心心就是最好的。

娘亲也因为收到了消息,来到了前厅,看到了娘子崔氏,程咬金赶紧起身相迎。

“来来来,娘子快快坐下吧,方才老夫正在跟三郎聊起老夫替他斧正的事情……”

“娘,你也知道了?”程处弼看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整个人的书卷气镇压全场的娘亲崔氏。

就见娘亲崔氏的眼皮跳了跳,露出了一个温婉而又知性的笑容,看着这个可怜兮兮的三郎。

“是啊,娘昨个就知晓了,你父亲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既然是太子殿下放心的交给你自由发挥,就不必要拘泥太多,你爹给你那么修订之后,倒也颇有趣味……”

说到了这,不知道娘亲崔氏想到了哪一句比较有趣味,整个人都差点崩不住,半天才控制住情绪。

程处弼低下了头,看了一眼那句关于清河崔氏的顺口溜,看到娘亲风含情水含笑地看着爹那张毛胡子脸。

看来爹和娘果然是真爱,至于清河崔氏那边,唔……“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其实这句话也没有太多的贬意,只是说了一个事实。

毕竟清河崔干这位崔氏家主在投效大唐,获得的官职,就是黄门侍郎,简称黄门郎。

看来亲爹也是笔下留情的,因为下一句方才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程处弼差点笑尿过去。

不得不承认,自己埋汰人和讽刺人的手段着实比亲爹低了好几个档次与段位。

以后还是需要加强学习,争取能够像爹一样,能够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而面不改色,努力让老程家的威名长存于世。

不过一低头,看到了亲爹写的关于老程家的顺口溜,程处弼终于觉得不是那么辣眼睛,看来果然,心理素质都是锻炼出来的。

……

第二天一大清早,程处弼窜去了东宫,只是今天太子殿下的状态明显显得有点心神不宁。

时不时地看向程处弼,把这位忠心耿耿的程家靓崽弄得一脸懵逼。

好不容易等到了东宫小朝会结束,一干人等散去之后,李承乾给程处弼递了个眼神。

二人一同来到了丽正殿偏殿,李承乾刚一坐下,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处弼兄,怎么样,你跟我三弟弄的那个……”

“微臣已经带来了,正想请殿下斧正一二。”

程处弼呵呵一乐,伸手入怀掏出了那份被亲爹的大斧剁成面目全非的顺口溜递了过去。

“考虑到流言的通俗易通,微臣决定练成顺口溜,便于流传……”

“顺溜之百家童谣?”李承乾看着这个标题,懵逼了半天。

程处弼只能硬起头皮强行解释道。“顺溜就是顺口溜的简称,百家谣嘛,意思就是关于一百种姓氏的童谣。”

“这玩意既可以当成顺口溜,也能够当成童谣,总之这玩意的覆盖面很广就是了。”

听到处弼兄这乱七八糟的解释,李承乾心里边总觉得有点没底。

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接到了手中,目光一扫,小声地念出了第一句。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

咦,不错不错,虽然言语显得过于质朴了点,但是却点出了大唐皇室为李氏,父皇登基以来,灭突厥,平定吐谷浑,威震天下,四海臣服,而大唐也越发地昌盛。

第二句,则点明了说的是母后其及姓氏,更将母后母仪天下,受万人敬仰的形象点了出来。

李承乾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只持续到了这里,下一句,直接让他整个人都硬了。

嗯,不光是身体僵硬,就连灵魂和目光都僵硬住。半天,李承乾嘴皮子有点哆嗦地念道。

“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槊州老尉迟,夺槊最在行……”

这特娘的都是什么鬼?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请问这是哪个程?

程处弼看到目瞪口呆,嘴巴夸张地咧着了极致,眼珠子似乎有脱离眼眶危险的太子殿下。

他只能仰起了头,看向天花板,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来麻醉自己,让自己不会臊得那么厉害。

李承乾愣了半天之后,这才抬手抹了把额头上莫明冒出来的冷汗。

抬起头看了一眼处弼兄,却看到对方老神在在的抬眼正在打量天花板,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他只能硬起头皮继续看下去,第三句又写的是两位文臣,唔……陇西苏氏,不正是自己娘子的娘家?

而房玄龄,自然是当朝名相,之后又是李靖和秦叔宝。

接下去出场的又是两位文臣,第一位正是崔干。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咦,有意思……

不错不错,崔干归降我大唐之时,不过是黄门侍郎而已。”

看到了这句,李承乾两眼一亮,忍不住为这句顺口溜点了个赞。

结果看到下一句时,李承乾的眼珠子再一次直接鼓了起来。

曲阜老孔家,让梨他最强?

第766章 神特么的孔让梨,老夫是孔颖达!

“处弼兄,这句我有些不太理解,这句曲阜老孔家,让梨他最强……”

“看来殿下你这是忘记了一个很有名的典故。”

程处弼摸了摸脸,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儒雅而又博学广闻的师长。

从容一笑,朝着呆头呆脑的排骨精太子语重心长地道。

“你想,就为了让个梨,能够传扬得天下皆知的故事。

除了他们老孔家还能有谁这么不要脸?

我们老程家也很兄谦弟恭,莫说让梨,就是让酒也是常有的事。

但我们老程家也没四下显摆,更没有刻意宣传让他变成佳话。

所以这句顺口溜没有问题,这就是在夸他们老孔家让个梨让得天下皆知,嘿嘿嘿……”

听着处弼兄站在跟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李承乾咧嘴乐了半天,又不禁有些头疼的开始犯愁。

这些话自己是听着乐,可真要传到那位孔颖达的耳朵里。

真不知道那位脾气不好,成天喜欢当面怼人的孔常侍会气成啥样。

“殿下可得记住了,又不是咱们先得罪那些人,而是他们先得罪了你爹。”

程处弼看到李承乾那副纠结的模样,不禁轻叹了一口气,压低了声音道。

“咱们这只能算是小小地报复一把,殿下何必忧心忡忡。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跟这事掰扯干净,这可跟咱们一点干系也没有。”

李承乾抬起了头来,看着面色如常,仿佛从来没做过亏心事,最是不怕鬼敲门的处弼兄。

“兄台……兄台所言极是,嗯,后面我就不看了……”

“殿下别啊……上面还有关于咱们东宫几位属官的顺口溜,你也瞅瞅呗。”程处弼嘿嘿嘿地就要帮忙。

李承乾脸色越发地黑,想了想,李承乾赶紧,把处弼兄的大作给收了起来,塞入怀中。

“小弟等有闲暇再看就是,主要是担心看了这玩意,万一一会东宫诸卿站在跟前,孤怕自己憋不住。”

“孤终究不能像处弼兄你这样临大事也能够面不改色啊……”

是的,处弼兄跟一干东宫属官极其恶劣的同僚关系,他自然是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小朝会的时候,大家隔得远,又顾忌被扣俸禄,怕是都恨不得互吐唾沫星子以表达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