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46章

作者:晴了

“打开正门,擂鼓,三呼,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隆隆隆的鼓声,再一次在高巍峨的朱雀门上门炸响,而那很少会打开的朱雀门正门,被武孔有力的监门卫力士缓慢地推开。

随口,城上,千余将士手中武器一顿,大声疾呼。“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城下负责秩序的数千金吾卫也不甘示弱地大声咆哮起来。恭迎太子殿下回京之声,甚至还有无数的百姓随之而附合……

第660章 大唐太子殿下的胜利归来……

李承乾直接就愣住了,看着城上,城下,那些高举武器狂呼的大唐精锐,猛一扭头看向程处弼。

这位大唐太子殿下入城大典的主持人挤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摊开了双手。意思就是关我屁事……

这十六卫精锐,可不是我这个东宫左内率副率能够指使唤得动的。

包括之前入城的时候,那些城上城下的将士们那整齐划一的呼喝声,应该都是出自于你亲爹的手笔好不好?

李承乾同样也反应了过来,猛地扭头看向了那正在缓慢洞开的朱雀门正门。

在东宫属官及精锐,还有诸位万余将士、十数万百姓的喧嚷声和注视下。

李承乾扶了扶头上的冠带,朝着那洞开的朱雀门,朝着含元大殿的方向,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

“父皇,儿臣,回来了……”李承乾小声地道,接下来,他抿了抿嘴,奋力地用最大的嗓门高声喝道。

“父皇,儿臣回家了……”

身后的一干文武,还有东宫诸率将士,还有那些儒童儒生,皆尽拜伏于地。

赵昆在城头之上,眼眶微微发红地吸了吸鼻子,猛地扭头转身朝着城下跑去,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到陛下身边,告诉陛下,太子回家了。

此刻,李世民亦听到了来自于数里之外的喧嚣声,虽然听得不其明了,他却知晓,应该是太子承乾已抵朱雀门。

“房卿家、李老卿家……”李世民抿了抿嘴,目光扫过位于文臣之首和武臣之首的二人。

“臣在……”房玄龄与李靖越众而出,恭立于阶下。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二人,又扫了殿中的文武百官一眼,这才大声地吩咐道。

“有劳二位卿家,率百官迎太子回朝。”

“臣领旨!”房玄龄与李靖错愕地抬起了头,看了一眼陛下,又互望了一眼,这才大声地答道。

这是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做法,似乎有些不符合常规,可是,陛下那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他们不敢置疑。

反倒是魏征、马周等一干纯臣,面露喜色,陛下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在给太子殿下造势。

同样也是在向满朝文武,向天下诏告,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

长孙无忌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恭敬地随着一干臣工朝着陛下恭敬一礼之后。

紧随着房玄龄等一干臣工离开含元大殿,在宦官的引领之下走到了广场,这才分列于两侧,等待着太子殿下的到来。

而在人群中,作为皇子的魏王李泰与吴王李恪二人一前一后地走着。

李恪能够感觉得到今天这位肥得身上的袍服都勒出了一条条纹路的四弟今天的精神状况不佳。

特别是听闻大哥要从明德门入长安开始,而等到父皇吩咐所有东宫属官离开含元殿前往朱雀门恭迎太子。

又命大开朱雀门,特准太子经由朱雀门入宫。

每一个旨意之后,李恪都能看到近在咫尺的魏王李秦脸皮一阵抽搐,眼角狂跳。

看得李恪几次差点乐出声来,好在,作为优秀的皇家工具人,跟那位爱闹妖蛾子的处弼兄相处时间很长。

他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外露,此刻,借着下台阶的机会,李恪还特地伸手挽了肥头大耳的四弟一把。

迎着对方感激涕淋的目光,李恪关切地问道。“四弟,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今天我看你脸色难看了好几回。”

迎着李恪的目光,一直觉得这位不可能有皇位继承权,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三哥。

李泰的心中微微一暖,只是在听到了三哥这句关怀的话后,不禁有些发慌。

“有吗,哦,那可能是小弟我肚子不太舒服。”

“嘶……莫非,那个又犯了?”李恪顿时一脸震惊的目光下移。

看得李泰菊花一紧,差点一个踉跄摔下台阶,脑袋赶紧摇得飞快。“绝对没有,可能是吃坏肚子了。”

“哦,那就好,不过四弟你放心,若是有问题,就赶紧治,莫要耽搁,千万不要像上次那般拖延才是。”

面对着这位三哥的关怀,李泰有些狼狈地吱吱唔唔半天,这才摆脱了真心关切自己的兄长。

与一干弟兄们列成了一排,静立于御道两旁,伸手摸了摸怀中的那三册《括地志》。

魏王李泰咬了咬牙,不管怎么样,今日,一定要照着舅父的吩咐,将这三册《括地志》献上。

他李承乾再怎么样,靠的不过是别人,而本王,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不过,一想到程处弼那位妖蛾子之王,魏王李泰内心不禁有了那么一丢丢的懊悔。

或许自己当初,略微善待一下程处弼这位粗鄙的武夫,说不定他就能够投效到自己麾下。

若是如此,或许,就不会再出现日这样的波折……

“肃静!太子殿下驾到……”此刻,耳朵边陡然传来的刺耳的吆喝声,让李泰随着左右一起朝着朱雀门的方向扭头看去。

……

原本留在几乎变得空荡荡的含元殿中的李世民,看到了匆匆疾步而来的赵昆。

等到了赵昆从侧面来到了身边,一阵小声地密奏后,李世民这位意志坚强的大唐皇帝陛下眼睛也不禁有些发涩。

“这孩子……嗯,是个孝顺的孩子……”

“陛下,上皇已到。”一位宦官疾步而来,拜倒阶下禀报道。

“上皇听闻太子已入朱雀门,便执意要留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目光一转,站起了身来朝着大殿外行去。

“罢了,朕也出去看一看,一个人留在这里,没甚意思。”

……

李承乾大步前行,那巍峨而又显得十分高大的含元殿已然越来越近。

当看到了位列于含元殿前的道路两旁那些侍立的文武时,李承乾的瞳孔不由得一缩。

便是那些紧紧相随着李承乾疾步行来的一干东宫属臣,也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一幕,实在是太出乎预料了点。此刻,房玄龄与李靖很有默契地微微颔首之后。

不约而同地开口大喝道。“恭迎太子殿下回朝……”

一干臣工也都纷纷行礼致意,齐声恭迎大唐太子殿下的胜利归来……

第661章 庄严肃穆的气氛,生生让程咬金给破坏殆尽……

李世民快步来到了大殿之外,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台阶之上的父皇负手而立,目光看向正南方。

那边,一群人正朝着含元殿快步行来,李世民来到了李渊身边一礼。“父亲你怎么不进去?”

李渊转过了头来,朝着李世民微微颔首一笑,抬手指向了那群越来越近的人颇为唏嘘地道。

“是皇帝啊,今日,太子还朝,老夫又不是皇帝,老夫只想在这,看看我的孙儿回家。”

这话,让李世民哑然半天,才默默地点了点头,伸手搀住了李渊的胳膊温言道。

“……孩儿在这里陪父亲。”

“好,那咱们父子,就在这等着承乾回家。”李渊的脸上,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听到了下面分列于两侧的满臣文武那整齐划一的高呼声,父子二人都看到了。

看到了太子承乾脚步微微一顿,旋及,双手朝着两旁边一礼,这才继续大步前行。

“这孩子,可真是长大了……”李世民的剑眉一扬,嘴角绽出了一丝笑意小声地道。

“不错,颇像老夫当年年轻的时候……”李渊抬手抚着长须,满脸慈爱地道。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向父亲。半天才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得,你老人家乐意就成。

李承乾已经看到了站在那高台之上,含元殿外的父皇和皇爷爷。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半天才敢确定自己没有花眼。

赶紧撩起前襟快步疾行,到得后来,干脆就甩开大袖跑了起来。

那些满朝文武还有一干东宫属官,此刻都一脸懵逼的看着突然加速的太子殿下。

他们也都看到了立身在台阶上的大唐皇帝和大唐上皇二位陛下并肩而立。

李渊与李世民就这么看着李承乾一路小跑而来,然后撩起前襟,开始登上台阶。

甚至还被袢倒了两下,李承乾却咬着牙,继续向前……

看着他那很不符合太子威仪的举动,李世民出奇的没有开口喝斥,脸色也没有板起。

只是难得的,笑得那样慈祥和温暖地看着他。

就像看到了当年才开始蹒跚学步的长子,挥舞着双手,跌跌撞撞地向着自己跑过来。

甚至还摔得一身是灰,却不管不顾地站起来,继续开心地笑着,唤着爹爹,朝着自己跑来。

李渊看了眼二郎,又看了一眼承乾,没来由的鼻子一酸,好在,承乾已经离得越来越近。

李渊抬手揉了揉脸,露出了一个宽慰而又慈祥的笑容,伸出了手。“你这孩子,小心点……”

“哎……”李承乾嘿嘿地傻笑着拍了拍前襟上的灰,一直步上到了平台。

然后朝着迎上前来的父皇和上皇帝拜倒于地。“孩儿见过父亲,见过爷爷。”

李世民快步上前抬手将李承乾拉了起来,打量着他那张方才因为擦汗而抹上了灰的脸庞。

掏出了一方手帕,亲自给他拭掉了脸上的灰土温言道。

“好好,快快起来……看你,这一脑门的汗,今天吃了不少苦头吧……”

李承乾腼腆的一笑,有些不太习惯父亲对自己这么亲昵的举动,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不,孩子不觉得苦,比起过去,如今这点,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