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38章

作者:晴了

听得那程三郎等人也是唏嘘不已,唯一令有庆幸的是,有损失,但好歹损失不算太大。

而且他们还能够平安地回归到大唐,并且还为大唐带来了那么丰富的物产。

就在这个时候,李德奖一拍前额,将那本程三郎交给他的画册递了过来。

“贤弟,这是你之前交给为兄的书册,为兄将已经发现的那些的物种都已经加以标注……”

听得此言,程处弼接过之后打开仔细地欣赏起来。每看到一样,程处弼脸上的笑容就不禁多上几分。

可以说,德奖兄这一趟殷商大陆之旅,绝对是大赚特赚。

不仅仅探明了前往殷商大陆的航线,而且还一次性地带回来了自己最重的那些宝贝。

有了这些,至少可以让华夏民族,哪怕是遇上了大的灾荒,也不会有缺粮之忧患。

当然,这还得需要看朝廷或者是政府方面是否能够统筹得力,官府若是不作为,守着金山一样会饿肚子。

但是想想后世人口的飞速发展与膨胀,正是得益于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

而今,在德奖兄的神助攻之下,这些好宝贝,提前了数百上千年来到了华夏。

再加上船舶技术的突飞猛进,怕是用不了几百年,大唐子民就会向着四面八方扩张开来,生根繁衍……

到了那个时候,太平洋,很有可能会真的成为被华夏民族所包围的大洋。

而当他看到了橡胶树种子之时,程处弼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橡胶都有了,那么,蒸汽时代还会远吗?

哪怕是自己没那本事去大庆采石油,烧煤还不一样很嗨皮?

一干人等一边吃着美味,喝着佳酿,看到了程三郎在那里一边翻着那画册一面神采飞扬的模样。

这下子,轮到李德奖觉得很有成就感了,毕竟自己与一干弟兄的生前身后名,可都是要靠这些东西。

而对于这些好宝贝了解最为深刻的,怕是只有处弼老弟一人。

毕竟李德奖这一路上,也跟那帮子殷商遗民聊了许多,可是都想不明白,许多好宝贝,到底能够对于大唐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就像那橡胶树,在殷商遗民那里,他们就是拿树汁来拿球玩耍。

偏偏那玩意,却被程三郎当成了甚至是超过高产粮食物种的好宝贝。

不管怎么样,只要程三郎能够把这些东西整出效果来,让天下人看到,让朝廷看到。

那么日后,自己与一干大唐游侠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美名,必将会流传于世。

……

就在程三郎一边看一边美滋滋的当口,却又有一名将领快步进入了厅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满屋子的美食香味,这才上前向程三郎递上了书信。

这是一封来自前线的消息,程三郎只扫了两眼,表情就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看到了这一幕,房俊赶紧吐掉了口中的骨头。

“处弼兄怎么了,莫非是战事不利?”

“战事并没有不利,陛下他们又陷一城,只是,居然抓到的战俘,只有区区千人。”

“明明城中的守军近万,而且我大唐轻松获得了大胜,敌军都没有多少折损,居然才抓了那么点战俘,实在是浪费……”

看到程三郎满脸嫌弃的表情,李德奖想到了之前进城之时,那城外远处的营寨。

“我说处弼贤弟,方才你都说了,如今在你治下的高句丽与那些异族战俘已经足有十万之数,那么多的战俘,你就不担心徒耗钱粮吗?”

“德奖兄你初来,想必不清楚程某的算计,如今,陛下已经决定拿下高句丽全境之后,纳入我大唐治下。

既然如此,程某治下,必然得先治理好,也算是为日后治理辽东全境打下一个样板。

想要治理好,就得搞建设,修桥、铺路,盖房、开垦耕地,一样都不能少。”

“而这些,可都是需要壮劳力,而那些战俘就是最好的壮劳力。”

第2990章 未来殷扎卡部落若有战事,一定要拜一拜程三郎

那大祭祀索归商与那奥观海等殷商遗民,呆愣愣地看着跟前程三郎与李德奖他们的对答。

张口闭口就是几万十几万战俘,这让他们整个部落,连带分离出去的附属部落捏到一块,怕是五万人都凑不出来的殷扎卡部落才俊们听得眼皮直跳。

这个拥兵数十万精锐的大唐帝国,只一场战争,就足以俘虏敌人数以万计的战俘。

而跟前这位声名极大的程三郎更是凭着五百麾下精锐,一战就俘虏了敌人八万精锐之师。

难怪他的形象会被雕塑成金属的塑像,而且还会有关于他的各种传奇故事编撰成书。

这让大祭祀索归商暗暗下定了决心,咱们殷扎卡最喜欢崇拜各种神灵。

看来以后咱们殷扎卡部落倘若与敌对部落发生战事,到时候一定要向程三郎的金属塑像祈求,相信肯定有用。

至于李靖这位大唐军神所率领的那一万大唐精锐为了吸引敌人,故意被困于无名小城的行径,直接就被这位封建迷信的大祭祀给无视掉。

等到他们用过了晚餐,随着程家人来到了专门提供给他们的客房中。

打量着那整洁大方的木质建筑,还有那屋中,一个铁炉子正在缓缓地冒着热气。

这是程三郎担心他们这些生活在热带的人,适应不了北方的晚春,特地吩咐人准备的。

看着那名引领他们来到了客房,往那铁炉子里边倾倒进了一种黑色的石头。

然后将水壶撂上,又告诉他们那些洗漱用具的用法,这才在他们的目送与感谢声中离开。

大祭祀打量着那齐刷刷摆在跟前的那些洗漱用品,仿佛犹如凝固的驼马奶一般的香皂,还有那摸起来比自己身上的衣服还要柔软舒服的毛巾。

还有那些特地给自己等人备下的各种寝具,看到身边那帮子年轻人们满脸羡慕甚是带着贪婪的表情。

大祭祀坐到了那铁炉子跟前,感受着那铁炉子传来的暖意,还有那撂在铁炉子上的铁水壶。

在他们部落,意外能够找到一块陨铁,就能欢喜得快要发疯,拿来当成珍宝珍藏,又或者是专门为部落首领或者是最勇猛的武士制作武器。

而在大唐,铁器……他们居然拿来烧水,烤火,甚至就连他们今日吃的炙羊排下面的金属网,都是铁制的。

至于铜,好吧,大唐直接就把铜制作成了精美的货币,哪像他们部落,偶尔能够交易到一些铜,都会小心地珍藏起来,然后制作一些祭祀祖先的器皿或者是雕塑。

而今日,索归商也才知晓,原来强大到今整个世界都为之战栗与臣服的大唐帝国。

他们的主粮的产量,却低得可怜,用唐国的计量方式折算就像他们的小米一亩不过一百多斤,水稻也就差不多三百斤的样子。

而他们殷扎卡部落大约一亩地的土豆,就足足有一两千斤的产量。

可大唐帝国,居然能够用如此产量的主粮,发展出了如此强大到令他们这些殷商遗民难以置信的帝国……

“大祭祀,弟子听说咱们在的这个地方,是大唐帝国的辽东之地,他们的对手是一个叫高句丽的藩属国,因为不听大唐的教导,还屡次伤害大唐的百姓。”

“所以大唐的皇帝陛下亲自率领十万精锐前来征讨这个拥有兵马近五十万大军的高句丽。”

奥观海的这番话,让大祭祀索归商满脸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十万对五十万大军,而且他们还轻而易举地攻破了这种城塞。”

“是啊大祭祀,大唐太强大了,强大到令人害怕。”

“幸好,大唐对我们殷扎卡部落十分友好,不然,就我们殷扎卡部落那点人口,遇上大唐那些披挂着铁甲的勇士……”

经历了长途的旅途奔波,已然疲惫欲死的这些殷商遗民们,却因为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兴奋得睡不着觉。

围坐在铁炉子跟前,小声地议论他们的所见所闻,除了震惊,还有着浓浓的羡慕。

他们也十分地庆幸,大唐的远洋巨舰前往殷商大陆带去的是友情,面对着大唐的热情与好客。

这让他们越发地坚定了,一定要好好地在大唐努力学习,争取学习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为殷商大陆,更是为了殷扎卡部落的未来。

……

李世民此刻正立身于白汋口城外,这里,是高句丽设置在鸭绿水上的一座重要的要塞。

拿下了这里,那么大唐就差不多可以说完全切断了高句丽与辽东地区的往来的渠道。

就在三天之前,自己正在向白汋口进军之时,高句丽派来了求和使节,愿意向大唐伏地请罪,愿意日后遵奉大唐为宗主,老老实实给大唐当牛作马。

面对着高句丽的老套路,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麾下臣工,没有谁会把高句丽的权益之计当真。

而李世民很直接地就告诉那位使节,想要请罪,那就让你们的国主亲自过来请罪,另外就是,渊盖苏文自缚于御驾前。

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之后,想必那位渊盖苏文也已经很清楚,等待自己是的何种命运。

更何况,李世民听了自己的贤婿程三郎的那番分析与讲述之后,亦十分认可这位贤婿的分析。

既然这辽东之地自古以来,就容易兴兵戈之灾,既然如此,实力远盛往昔历朝历代的大唐帝国。

为何不把这片土地,直接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下?

既然那位闲得蛋疼的贤婿自认有信心,也有能力,反正那小子已经带给自己太多惊喜。

那就让他试上一试,也无不可,重要的是,李世民也已经下定了决心,这片物产丰富的辽阔平原,定要纳入大唐直接统治之下。

此策,一边策马缓缓而行,一面继续思考着国家大事,忧国又忧民的大唐天子听到了侧后方传来的疾蹄之声。

随后赵昆就赶到了自己身边,递过来了一封来自于辽东城的书信。

李世民接过一扫,上面那熟悉的童趣体字迹,正是自己那位才华横溢,书法却与他爹没甚区别的程三郎的亲笔信。

第2991章 让陛下你弹冠相庆、喜极攻心的好宝贝……

赵昆把书信递给了陛下之后,退到了一旁,马周则好奇地歪过了脑袋来,虽然不好去偷窥书信内容,但是欣赏一下陛下看信的表情变幻,就大约能知晓是好事还是坏事。

微表情专家马周很快就注意到了陛下突然两眼一亮,乐出了声来。

“哎哟……来人,快快去知会李老爱卿一声,他家的老二,已经平安回到大唐了,就在辽东城里。”

赵昆听得此言,赶紧吩咐手下去知会那位此刻于后军之中的大唐军神。

李世民目光一扫,正好看到了那马周还有李道宗等人正伸长脖子往这边瞅。

“诸位卿家,你们可知晓,那小子,居然真的驾船远行渡过了万里汪洋,去到了那片昔日殷商遗民前往的那片大陆。”

“而且他还带回来了殷商遗民的后裔,也在那辽东城中,还弄来了一些那片被程三郎命名为殷商大陆的物产。”

一听到程三郎这三个字,大伙顿时又心中一梗。

“真的假的?”

“跟程三郎扯上关系,想来应该是真的……”

“那李卫公家的老二也是个可劲折腾的主,成日上蹿上跳的,不过那小子也算是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