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31章

作者:晴了

“哦?何以见得。”李世民两眼一眯,美滋滋地咧了咧嘴,很想听听这位大唐军神口中吐出夸人的话来。

“程三郎莫要瞧他平时里不着调,但他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略,只要交托给他的事情,他总能够出乎预料的达成想要的目的。”

“……不过嘛,至于他行事的过程,呵呵……”

……

这一声呵呵,明显就是从李靖的牙缝缝中生生给挤出来的。

就像他李某人,告诉程三郎,让他带领那五百火枪骑兵在外围,保全自己之余,牵制一下那七八万高句丽兵马。

结果他怎么做的?生生从一个不论是在李靖,又或者是高延寿看来,都顶天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匪兵甲乙丙级别地群众演员。

成功的压制了大唐军神以及过万武贲,还有那七八万的高句丽兵马闪耀登场,成为这一出大戏中最亮眼的那个崽。

重要的是,程三郎之前的各种流言蜚语,得益于那大唐汉唐商行那遍布大唐以及周边诸国的商铺。

以及缺乏通俗消遣类文学作品这种精神食粮的时代,程三郎系列演义丛书获得了国内外的看客、听者的一致好评。

所以,许多的高句丽人都对此有所耳闻,可是大伙都觉得也就是吹牛逼,没把他当真。

可是当这一回,亲自经历,活生生地感受了一把程三郎的可怕与邪恶之后。

这七八万降卒们已然无比确定的相信,关于程三郎的那些传奇故事可不仅仅只是春秋笔法,而是真实的。

五百人就能够压制双方近十万大军,随手信香一燃,一炮之威就足以天地色变的本事,真可谓是恒古未闻。

所以,还有谁敢不不信?反正这几日,那些看押这帮子高句丽降将降卒的大唐将士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程三郎的各种越来越夸张的流言蜚语。

甚至还有人主动向大唐将士打听,关于程三郎一个人在高原之上化身身高百丈,三头六臂的魔神口吐天雷,把数万吐蕃兵马轰碎成渣的流言是否真实。

总之一句话,有程三郎这个在这帮高句丽降座畏之如鬼神的妖蛾子坐镇,所能够起到的震摄效果怕是比你留几万兵马都更有效果。

毕竟他可是靠着五百火枪骑兵,就压制住了那唐、高两国近十万大军。

总而言之,陛下的这个决定,的确把程三郎这小子安置于此,才会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大的人选。

李世民抚着长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李老爱卿也觉得这小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陛下所言甚是,老臣的确觉得,除了他程三郎外,其余人等,便是老夫想要坐镇于此,都要大为头疼……”

李靖说的是实话,打仗,他自认不输于人,可是怎么看守好这十万名战俘,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若是自己主政辽东城,那么手里边没个两三万人马,李靖还真心不敢说准话。

至于陛下为何要留下这些战俘,理由很简单,大唐既然决定一次性要把高句丽推平。

那么这里未来就将会成为大唐的疆域,而这些战俘,如果现在放掉,很有可能又会成为那渊盖苏文对付大唐的兵马。

只有留下来,等到大唐讨平高句丽,高句丽不存,他们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唐治下之民。

那时候再释放他们归乡,没有了领头的,只要安排过来的官员能够勇于任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这片土地,就再也不会脱离大唐帝国的掌控。

……

此刻,浑然不知道自己又被老丈人盯上了的程三郎正领着一票侍卫钻进了老林子,枪下已经多了几条亡魂。

不愧是东北老林子,野味贼多,甚至还有一只百来斤的大野猪,也凄惨地倒在了程三郎等人的枪口之下。

看着这头大野猪那不停抽搐的四肢,不用程三郎吩咐,早就已经练出来的程发与程达上前相当熟练地开始给野猪第一时间放血。

程处弼看着二人在那里比划,又让一旁的邓称心抄来了皮囊把那些鲜血给接了一大皮囊,准备尝试一下东北血肠。

毕竟入乡就要随俗嘛,美丽的大西南也有血肠,而东北地区同样也有,记得有位东北的同学就曾经带到宿舍来。

就自己跟这位东北同学两个人吃,其余人等,呵呵……不懂得血肠的美味。

程三郎看到一那薛仁贵站在身边,一脸落寞的模样,心知肚明是为啥,可是表面自然要摆出关切的表情。

“我说仁贵老兄你这是怎么了?”

看到了是程三郎满脸关切地过来询问,满肚子郁闷与委屈憋得难受的薛仁贵不禁心中一暖。

“三将军,薛某有些想不明白,那流言到底是怎么来的。”

第2978章 拜程三郎为大唐辽城州都督府都督……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帐玩意,居然给薛某起了那么一个不堪的名号。

偏偏居然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已然在军中流传,倘若不是薛某脾气好……”

说到了这,薛仁贵不禁眼眶一红,虎目之中羞怒交加。

自己是爱出风头没错,之所以穿白袍,还不是希望能够醒目一点,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子薛仁贵有多牛。

就算是不知白袍薛仁贵之名号,哪怕是给自己起个白袍杀手的花名也是好的,结果不知道那个不开眼的混帐玩意,鼓捣出了白衣无常这么个破名号。

不但在那高句丽战俘在流传,同样也在大唐军中流传。

你特娘的传就传吧,好歹传得正经一点,结果呢,在那帮子高句丽人的传言中,他薛某人每每至夜,就会一身素白衣翻飞于夜空。

每当见到有活人经过,必索一条性命的流言,直接就把未来的名将兄给气的手足冰凉。

很想去找到那个流言蜚语的源头,抄刀子把那个混帐玩意给剁了去。

程处弼努力地憋住笑容,摆出一个知心大哥哥的架势,引导着薛仁贵讲述委屈又悲愤地讲述着自己的隐私。

“日后,旁人若是言及薛某,怕是‘白衣无常’这样的浑号……”

说到了这,看到薛仁贵有些过于激动,程处弼不禁感同身受地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

“好了好了,我当是多大的事情,不就是一个花名吗?”

听到了这样的安慰之词,薛仁贵顿时有些不乐意了,虽然自己很佩服程三郎,但并不代表自已就会认可他这番话。

就看到了程三郎大拇指一翘,点了点自己的鼻子尖。

“知道程某的花名、浑号吗?”

“……”薛仁贵表情一僵,然后就听到了前后左右噗呲、噗呲的哑屁之声不绝于耳。

程处弼心中一恶,目露凶光地看向四周,好在那帮子大内侍卫包括火枪手都乖巧地低下了脑袋,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般。

“看到了没?”程处弼甚是蛋疼地双手一摊。

想想我程某人行得正,坐得直。可结果呢,在剑南道之地,老子是青面獠牙的雷神精怪。

等到了那高原之上,呵呵,程某人就直接变成了身高百丈,三头六臂,口中吐雷,眼中射电的所谓魔王。

到最后,那李迷夏这位被自己救出来的象雄国国主,直接给自己又安了一个护教法王的名头。

结果自己成功的从人见人怕的魔王,转职成为了可以保佑高原部落平安吉祥,升官发财的护教法王。

这特娘的跟谁说理去,跟谁说都说不通。

听到了程三郎的这番开解之言,薛仁贵一想也对,相比起程三郎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花名和浑号。

自己这个白衣无常,好歹可以形容为战场之上夺命无数,增加自己对敌威摄,这么一来,薛仁贵的内心已然好过了许多。

毕竟还有程三郎呆在一百步的位置,稳如老狗,自己顶多也就二三十步的样子,所以不必慌张。

一干人等打猎归来,程三郎则开始施展他那过人的厨艺,等到了晚宴之时,李世民这位已经好些日子没能吃上一顿好的老丈人,也终于有了口福。

于是翁婿二人开怀大嚼,李世民还指明让程三郎再来上一瓶替代消毒酒精的谪仙醉。

美味佳肴吃着,小酒美滋滋地抿着,这日子,可算是军旅生涯中难得的休闲日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世民满足地打了个饱呃,示意那赵昆去端些茶水来消食,这才开始进入正题。

“那个贤婿,再过数日,大军就将继续征战高句丽。但是后方,也就是这里,需要一位能文能武的智勇双全之士坐镇。”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直接就乐了。这能文能武,还要智勇双全,除了我程三郎还能有谁敢用这两个形容词?

嗯,老丈人也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若他要用,就不会说出来。

“丈人,可是需要小婿留在此地坐镇?”

程三郎向来耿直,既然是自己能办得到的,绝对会勇于任事。

“不错,老夫有这个想法,所以想要问一问你的意见?”

李世民最满意程三郎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寻到这小子,他绝不推诿。

“那个,丈人,你是要小婿监管那些战俘,还是需要小婿做什么?”

“当然是一事不烦二主,老夫有意将这辽东城以城中数万百姓,还有那十万战俘,皆尽交托于你,不知贤婿你能否担负得起这份重捏。”

……

程处弼信心十足地一笑,翘起手指头指了指自己,很是意气风发地道。

“丈人说的哪里话,这么说吧,小婿不敢说自己是万里之才,但好歹也是千里之才。”

“千里之才?”李世民整个人都迷了?

“丈人,治一县之官,可谓百里之才,而小婿这等文武双全的才俊,足可治一道之地……”

“行了,你小子不用解释,继续说正经的。”李世民黑着脸及时阻止了程三郎的胡说八道。

看到老丈人那副不怎么开心的表情,程处弼有点嫌弃,但考虑到正经事,只能耐下性子继续标榜自我。

“……而且小婿有着丰富的治理地方的经验,同样也有着丰富的看押与教化异族的经验。”

程三郎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是李世民却也不得不承认,程三郎在治民方面亦是相当的有一手。

当然,这里边也肯定有那位英类果已的爱子齐王李恪的功劳。

而且程三郎经常创造的以少胜多的战绩,经常收获大量的战俘,李恪可是跟自己聊过。

程三郎对付那些战俘,很有自己的一套手段,用程三郎的新词来形容就是填鸭式灌输洗脑战术。

虽然听起来很不靠谱的样子,但是李恪却信誓旦旦的表示很靠谱,反正那些被收入大唐麾下的降兵败将。

现如今不少仍旧在金沙州,在那任雅相的麾下效命,为大唐在高原之上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棉薄之力。

看到程三郎如此自信,李世民也打起了精神,跟这小子开始商议细节,如果他真要接手,那么他有什么样的要求。

等到了第二天在辽东城内,李世民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拜程三郎为大唐辽城州都督府都督,负责辽东城一应军政事务。

拔五千大唐精锐,还有一万蛮族,交由程三郎统帅。

另外,调房俊、王玄策等一干被程三郎点名了的年轻才俊,入辽城州都督府帐下效命。

对于这个任命,在场的所有大唐武勋重臣,都恨不得举起手脚集体赞同一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