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08章

作者:晴了

当陛下与诸文武在幽州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甚至还以为是假消息,再三确认之后,这才甚是无奈地承认,自己等人小看了那高句丽与那百济垂死之时的疯狂。

就连新罗女王都连惊带吓地死在了半道上,但好在,其堂妹真德在诸新罗臣工的拥戴之下登临了王位。

之后总算是侥幸地从那百济和高句丽的包围圈中逃脱了出来,逃到了登州,在大唐的庇护之后,安全终于获得了保障。

而后,在新罗人的请求之下,程处弼再次上奏陛下,获得了首肯之后。

现如今,正在将那些新罗残兵败将通过那汉唐商行的赎买获得了自由。

乘坐着海船,前往那库衣岛,让他们先暂时在那里安家落户,操练士卒,以图后计。

赵昆犹记得当初,程三郎各种骚操作对付高句丽,导致高句丽缺粮,高句丽为了能够在大唐的重压之下,坚强地活下去。

为了粮食,跟那百济联手,把新罗灭了。

这么算起来,新罗之所以被灭,真正的幕后黑手,应该是程三郎才对。

可偏偏现如今这小子居然还成为了新罗人的大恩人,也不知道那些新罗人倘若知晓了这个因果循环,啧啧……

就在赵昆咧嘴乐呵的当口,一干文武重臣已然到来,向李世民禀报了现如今诸路大军已然进抵营州的消息。

“诸路大军已抵,那么朕也该出发了,这辽东之地,太过靠北,想要等到大雪尽数化之,怕是还得有两三个月,不必再等了。”

“陛下,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应该知会那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着令他们早日将粮草辎重运来……”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着实是应该给他们找点事做,省得又出什么纰漏让人头疼。”

此言一出,一干文武都深以为然地颔首附合不已。

程三郎在哪,哪就容易出问题,这是大唐君臣早就达成的共识。

虽然出的纰漏,多是正能量的,而且也多是好消息。但问题是这一次征伐高句丽的主角是大唐天子以及这些文武重臣好不好?

让那小子把风头出尽,大伙的脸往哪搁?

……

库衣岛上,此刻虽然天空已经放晴,天气也渐渐转暖,但是,地面上的积雪尚未完全化去。

不过第一次登上了这座大岛的新罗大将金文颖与那廉宗却倍感惊奇,他们当然来是惊奇那些积雪。

他们所惊奇的是这库页岛的码头,还有那颇为宽阔,笔直通畅的水泥直道。

“没想到,连这库衣岛的码头和道路也用的是唐国人生产的水泥修建的。”

“这水泥凝固之后,坚若磐石,必定价值不菲……”

“若是我新罗昔日能够有这样的宝贝,用来巩固城池,又焉会败得如此之快……”

两位新罗高官在马车里边长吁短叹,前方赶着马匹的汉唐商行的车夫听到了之后,不禁一乐。

“这算得了什么,二位是刚来的,你们可不知道,这码头附近的库页城虽然也不算是什么大城。

却也是用的尽是砖石修筑的,比起你们新罗的王都金城,都强得太多。”

听到了这话,金文颖与廉宗的脸色不禁有些难看,不过廉宗还是朝着那位车夫讨好一笑。

“……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出手阔绰,我等下国小邦,焉能比之。”

“对了这位老哥,敢问那牛掌柜到底在何处待着我们?”

“不远,我现在就带着你们过去,他不在城里,而是在城外往西三十里外的矿区那边等二位。”

“矿区?莫非这附近就有矿藏?”

“二位到了地方就知道了,驾!”这位车夫大声地吆喝扬鞭,很快,马车骤然加速,沿着那因为经常有车马行走,已经没有了积雪的水泥道跑疾驰前行。

……

牛大掌柜此刻正呆在那屋子里边,坐在铁炉子旁,听着手下对着那张地图在那里比比划划。

大概意思就是这一带所发现的煤矿储量不小,反正足以供应十数万人在这里的生产生活三五十年应该没有问题。

重要的是,这个煤矿区,正好距离那库衣城不远,十分利于作为生产生活用煤。

牛大掌柜拍了拍这位手下的肩膀,吐了一口浊气道。“可真算是便宜那帮子新罗人了。”

此刻,一名护卫在屋外高声叫道。

“大掌柜,新罗的金文颖将军,还有那位廉宗已经到了。”

牛大掌柜推开了屋门,就看到了金文颖与那廉宗两位新罗官员满脸堆笑地快步行来。

“见过牛大掌柜……”

“二位不必多礼,牛某可不是官员,当不得二位如此。”

“牛大掌柜说的哪里话,你乃大唐人士,又是解救我等性命的恩人,我等朝你行礼,那是应该的。”

“牛大掌柜,此番我二人过来,是特奉了程三将军之命,特来接收汉唐商行需要交给我们新罗的物资。”

看到这两位新罗官员都甚是礼貌,牛大掌柜呵呵一乐。

“没错,另外我这里刚好又多了些好东西,正寻思着你们新罗什么时候有人过来接交,二位就来了。”

“你们且过来瞧瞧,这一片山林,下方,埋藏着大量的煤碳,足够解决你们新罗移民的生活生活燃料之用。”

“来来来,二位进来瞧瞧,这里,有一份帐册,这是我们汉唐商行准备要提供给你们新罗国的物资。”

摊开了那本厚实的帐册,金文颖只扫了两眼,就不禁眼皮一阵狂跳。

“……那个牛大掌柜,为何这些物资后面,居然都还有价格?”

第2938章 毕竟他金毗昙,已经成为了王的男人

迎着那金文颖的目光,牛大掌柜一脸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那是自然,我汉唐商行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做慈善的。”

“这些物资,可是我汉唐商行半卖半送给你们新罗国的,你们想想,一石大米,按照市场价格,怎么也得两百钱。”

“可是我们给你们什么价?居然才八十钱,这价格,可是赔本。”

“还不是因为我们董事长的要求,不然,谁会这么做,另外,像这样令屋子里边温暖如春的铁炉子。

一个才不到一百钱,还有这些成套的冬装,一套才要你们不到一百五十钱。

要知道,之前在你们新罗国王都金城,那可是这个价格还得往上再翻上一番……”

“不过你们放心,这些东西,都不用你们掏钱,毕竟签下这份大合同的是我们董事长,和你们国主。”

听到牛大掌柜这话,金文颖与那廉宗不禁相视苦笑,的确不用自己等人掏钱。

毕竟现如今的新罗流亡政府,就是一穷二白的主,就连现如今那些汉唐商行帮他们赎回来的战俘,花的也都是汉唐商行的钱粮。

这让廉宗想起了双方即将签约的那些日子,大上等金毗昙可真是愁白了不少的头发。

但是好在,新罗流亡政府中的所有文武官员都很清楚,以如今之新罗,想要光复,必然要借助大唐。

可是大唐朝廷什么时候能够帮得上忙,那还真不好说,而汉唐商行看在程三郎的面上,愿意出手相助。

而且愿意无偿地提供无息贷款,帮助新罗流亡政府在那库衣岛上建立城邦,以作复国之用,就已经算得上是仁义尽了。

所以,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就背负吧,好歹无息,不会增加。

……

金文颖打量着这厚厚的帐册,抬起了头来看向跟前的廉宗,忍不住道。

“也不知道我新罗光复成功之后,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偿还清楚……”

“这谁能知道,不过,这位牛大掌柜,可真是给咱们新罗留下了好东西,你看这张库衣岛矿藏图。”

“这里不但有煤矿,还有铁矿,甚至还有铜矿……单凭这些矿产,只要咱们有了足够的人手,怕是最多也就十年光景,便可还清所欠贷款。”

“十年,那岂不是说,咱们新罗国民,需要在此落地生根。”

“金将军,不管怎么样,呆在这里落地生根,好歹能以我新罗国主为尊。

总比留在那大唐境内,处处受唐国律令约束,连个唐国子民都不如要好吧?”

“这我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我有些担心,一旦我新罗在此时间一久。

唐国不愿意我新罗重归故土,我新罗又当如何自处?”

金文颖这话一出口,廉宗看了一眼金文颖,沉默了良久之后,脸上浮现出了苦涩之极的笑容。

“如今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吧,这样的大事,自有国主还有大上等他们操心。”

听到了这话,金文颖张了张嘴,亦是颓然一叹,的确,就凭着现如今的流亡政府,能干点啥?

“你我二人最好尽快地把大事给办妥,如今,第一批由着汉唐商行赎买归来的新罗遗民,已经从耽罗岛出发了,预计用不了太久,就会到达库衣岛。”

“……”

……

新罗国国主真德女王,已经在去岁之后,就已经下嫁给了那金毗昙这位大上等。

金毗昙这位昔日的新罗一品官,已经变成了新罗女王的王夫。

虽然有人提议,女王既然已经下嫁了金毗昙,那么就应该将王位交给她的夫君金毗昙。

只不过这个提议,几乎遭到了所有非金毗昙嫡系大臣的强烈反对,当然犹以那金毗罗和金庾信反对最为强硬。

哪怕是那位昏庸老迈的阏川,这一回也站到了反对方去。

毕竟按照新罗的王位继承制度,唯有圣骨血脉,方可成为新罗国的王。

而且,就连大唐与那新罗所签下的《新罗二十一条》里边,也写得十分的明确。

这让金毗昙无比的蛋疼,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代表着新罗国主与大唐所签下的那份《新罗二十一条》。

居然会成为自己登临王位的重大障碍,偏偏那位原本一直作为自己靠山的程三将军也表示无能为力。

毕竟这是你们新罗国的内部政治,他不适合掺和,再加上他帮忙金毗昙为新罗国之主,那么就代表着两国所签下的《新罗二十一条》是堆废纸。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金毗昙这位新罗女王的王夫,只能继续尴尬地呆在他大上等的位置上参政议政。

并且还要跟其他的新罗国大臣们一样,奏事的时候还必须要向自己的新婚妻子行礼。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尴尬事,但好歹,与真德女王成亲之后,夫妻二人自然是同心一体。

至少大权不会再旁落到其他人身上去,毕竟他金毗昙,已经成为了王的男人。

他现在做的,不仅仅是需要在朝堂之上耗费大量的心力,而且还得耗费大量的体力在某些事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