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07章

作者:晴了

“大哥,小弟我留下吧,小弟我可是最擅长农活的,这些殷商遗民的耕作方式实在是太次了,就那么在烧了草地,胡乱挖几下就种下去,简直……”

“大哥,还有我,我会木工活,打造那种曲辕犁不在话下,有了犁,不知道能够省多少人力物力。”

“李二公子,我也留下,毕业于程氏大学医学院,不但懂得治病救人,牲畜的人工授精技术也学过。”

“大哥,我和程老九都懂得这些殷商遗民的话,我们几个留下,也方便咱们之间相互沟通……”

“大哥,我之前没当游侠之前,干过私盐的买卖,懂得怎么煮海为盐。”

“我在老家当了十来年的铁匠,懂冶炼,也懂得锻造,弟兄们的兵器都是我修的……”

“……”李德奖看到这帮子纷纷站起了身来展示自己有一技之长的游侠儿,瞬间,眼眶不禁一红。

这些都不愧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兄弟,看到了他们愿意跟自己同甘共苦,这让李德奖大是欣慰。

“大哥,你留下也没什么用,还是回去吧。”

“???”李德奖的眼珠子瞬间就绿了,恶狠狠地朝着那吴吞豹瞪过去,要不是这小子离自己太远,四十三码的大腿,必定让这小子明白什么叫大哥的威严不可侵犯。

“大哥,小弟我觉得吞豹老弟说得对……啊,大哥你莫瞪眼,你乃卫公之子,唯有你带着这些宝贝回去,才能够第一时间交托到那程三郎手上。”

“我等弟兄,皆是人轻言微之辈,这个重任,唯有大哥你可以承担得了。”

“是啊大哥,卫公年老,你一出来就这么长的时间,总得回家看看父母还有妻儿老小,反正等回头你肯定也还得回来接应咱们弟兄。”

“就是……我估摸着,现如今我们这一趟来回,这海图也就大致差不多了,等下一次过来,短则一月半,长也就两个来月,只要准备妥当,一年两个来回也没有问题。”

“是啊是啊,大哥,这些可都是弟兄们的肺腑之言,还请大哥一定要听兄弟们的劝啊……”

李德将看着这帮子笑嘻嘻的老兄弟们,偏偏无法反驳。

最终,李德奖只能垮着脸,笑纳了一众弟兄们的美意,通过决意。吴吞豹作为留下来的队长,那位懂得医疗技术,懂得人工授精技术,懂得怎么烹饪程家美食的程老九留了下来作为副队长。

另外还有五位语言天赋能力极强的社牛也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十余位都有着独特技能的游侠儿。

……

诸事已经商议确定之后,李德奖抹了把脸,努力让自己露出了一个宽厚而又友好的笑容,这才朝着那些此刻表情显得忐忑,站在远处的殷商遗民们走了过去。

来到了他们的跟前,李德奖搀扶住了那行礼的大祭司与酋长,这才开口道。

“有件事情,我需要跟二位好好聊聊……”

来了,果然还是来了,十有八九,他们要离开了,大祭司与酋长的眼神一个碰撞之后。

大祭司决定先发制人,腰再一次谦卑地弯了下去。

“尊贵的后裔,在那之前,我们也有件请求,希望你们能够答应……”

“……好吧,大祭司你请说。”李德奖看着对方那副满眼里全是期盼的模样,只得点了点头。

“虽然我知道这个请求有些冒昧,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在离开我们的部落,回归那神灵之地之时。”

“能够带上我,还有这些聪明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前往那里,让他们代表我们殷扎卡部落的人们,看一看我们的祖宗生活过的地方……”

听到了这个要求,李德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原本是这个,这当然没有问题,而且我想要告诉大祭司和酋长的事情,也与此有关。”

“我们会留下一些人,留在这里,帮助你们,让你们明白,怎么去开垦田地,能够在有限的面积,种植出更多的粮食。”

“教你们怎么煮海水为盐,让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利用工具去织布……”

“你,你说的是真的?”此刻,那位大祭司的独眼,陡然瞪到了极致。

“当然,他们都会留在这里,教导你们,而大祭司你方才的请求,我答应了。

我将会带领你们去你们祖先生活过的故土看一看,什么才叫做天朝上国!”

大祭司愣愣地看着这位面容犹如刀削斧刻的神灵后裔,最终,退后数步,朝着他无比虔诚地拜倒。

同样听懂了大概的酋长,还有那些人们,此刻都满脸感动地拜倒于地……

李德奖看着这些殷商遗民的后裔,大唐连周边的诸多蕃属之国都可以示之以仁爱。

那么我等大唐侠义之辈,又焉能落于人后?

想来,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大唐天朝上国的威名,也必定会在这片殷商遗民所生活的大陆上远扬。

第2936章 李世民收到的两封家书……

可以说,李德奖几乎把船只上所有能够留下的,能够对殷扎卡部落有用的生产、生活物品都留了下来。

就像那专门用来消暑解渴和解毒的绿豆,以及用来中途发芽来吃的黄豆,也都各留下了一些。

船上原本有差不多三十来匹马,是用来在陌生的陆地上登陆之后,用来去寻找水源。

到现如今,只剩下了不到十五匹,全是骟马,毕竟现如今大唐还是轰轰烈烈的进行着马种改良。

李德奖当时也是考虑到自己也远涉万里重洋,所以也就没带着自己的爱马,骑的也是一匹温顺的骟马。

十五匹,留下了一半交给留在这里的吴吞豹等人,让他们转交给殷扎卡部落。

三天之后,那位殷扎卡部落的酋长与分离出去的那几个部落首领,一同来到了那海岸边。

当他们看到了那些巍峨得犹如山峰一般的三桅海船之时,已经被神灵的后裔反复震撼了太多次的他们,仍旧呆若木鸡地站在海岸边良久,这才复苏过来。

一共有三十五名十分聪明好学,经过大祭司亲自面试的年轻人,获得了前往故乡的资格。

而这其中,就有酋长的长子,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体格颇为强健,目光锐利。

只是此刻,已经登上了海船的他,却两眼红彤彤地,高高地举着自己的手,向着那掩面的亲人道别。

酋长也满脸尽是泪水,远去的不仅仅有自己的爱子,还有自己最得力的臂助大祭司。

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未来,能够让族群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

这个时候,身边传来了吴吞豹的声音。

“大酋长,咱们走吧,到那边去看看去,那里,我的好兄弟,正在教你们部落的人,怎么制取海盐。”

“好的,我们过去看看。”大酋长吸了吸鼻子,领着一群人,追随着那吴吞豹大步而去。

此刻,那位程老九,则在向大祭司留下的一名弟子小声地交流着,他们所交流的正是医术。

哪怕是程老九在这边,没有了大唐中草药的支持,但是他仍旧可以凭借着自己所学的那身普外科医学,做出很多治病救人的成绩。

船头之上,李德奖终于把视线从那帮殷商遗民的身上移开,投向了远方。

他们的航线,则是需要按照来路,先南下,之后再向西而行,此刻,每一艘船内,都携带着同样份量的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根茎。

为的就是,哪怕是只有一艘海船回到大唐,也能够让这些利国利民之物,在大唐发光发热……

……

就在那李德奖率领着那些殷商遗民的后裔,踏上了归途的时候,而在北半球,终于严寒渐渐消退。

不过严寒虽然已经消退,但是初春相对于北方而言,仍旧是十分地寒冷。

此刻,李世民正坐在铁炉子旁边,仔细地打量着那份来自于洛阳的书信。

这是亲儿子李承乾传递给自己的家书,另外就是朝廷诸事都还算顺利,天下官吏都兢兢业业。

再就是大唐的马种改良计划,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阶段,大量品种优良的马匹,都已经渐渐地成年。

再有就是国中今年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灾害,但是都求援及时,没有出现什么大动荡。

说完了正事,就开始聊起了家事,妻子长孙皇后的身体一直都还不错,儿女们都会经常进宫陪伴于她。

至于亲亲爹李渊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居然还听了程三郎那个混帐小子的怂恿。

居然玩得了冬泳,听到了这个消息,李世民脑门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大冬天的下水,这不是自己找虐吗?亲爹这都多大的年纪了,偏偏还相信那个小混蛋的胡咧咧……

不过好在,李承乾在家书里边也言明,亲爹冬泳这几个月,似乎效果很好。

反正老胳膊老腿都变得利索起来,整个人很有精神,饭量都比之前大了不少。

另外就是,宇文太妃又怀上了……

当看到了这个“好消息”,已经有两年皇宫没再有动静的李世民牙疼地又吸了口气。

该羡慕还是嫉妒?这个心情显得相当的复杂,主要是等自己平定了高句丽之后回到了洛阳,指不定又要多出一位几乎小了自己一甲子的弟弟……

好吧,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小了自己五十多岁的弟弟了,好像那位弟弟,比那明达小可爱的儿子,自己的乖外孙程伯献还要小月份。

再有就是李象那小兔崽子读书也还算用功,但就是调皮捣蛋还是很厉害。

自己这个当爹的想要收拾,奈何娘亲长孙皇后总会护着那小子,李承乾希望亲爹能够有所表示。

劝一劝娘亲长孙皇后,不要太宠溺那个小兔崽子,利于自己这个当爹的施展父爱铁拳。

面对着这样的要求,李世民直接就哧之以鼻,那是你娘亲,有本事自己劝去。

至于你娃娃,皮实点不好吗,调皮捣蛋?那叫聪明机灵好不好?这乖孙儿英果类已,真要跟你小子似的,老夫那才真的头疼。

当然,想归想,李世民肯定不能把这些话写进书信里边去吐槽亲儿子,容易影响父子关系。

放下了亲儿子的信,又抄起了亲闺女的书信,李明达的书信则很有趣得多。

说的尽是一些开心的事情,比如说那李象带着小外甥程伯献那小兔崽子在万国园行宫里边胡作非为,惹得亲爹李渊抄着小棍子撵得满园乱蹿。

又或者是跟娘亲一起在九洲池的瑶光殿中,又欣赏到了最新的《程三郎与众兄弟平倭演义》。

光是看到这书信之中的这个书名也就罢了,没想到的是,亲闺女居然还给自己寄来了一本……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看着随信一起送来的那个木匣子,打开之后,果然,一本崭新的《程三郎与众兄弟平倭演义》。

“这个小王八蛋,干正经事就干正经事,怎么还老出这些妖蛾子……”

李世民磨着牙根,抄起那本崭新的书册翻开之后,很快,就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当然一边欣赏还一边进行点评。

第2937章 是应该给程三郎他们找点事做

看着陛下时而磨牙,时而大乐,时而又小声地不知道在嘟囔什么的样子,赵昆忍不住白眼乱翻。

想想也是,陛下酝酿了多年的讨伐高句丽之战,至今还没有大幕完全拉开,程三郎那小子却已经上蹿下跳折腾出了一桩又一桩的大事。

话说回来,陛下与群臣给那登州水师以及那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与副总管划下红线之后。

原本还以为那边能够安静一段时间,可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高句丽与那百济会突然之间出手。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就将那新罗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