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01章

作者:晴了

不对,国主不吃人,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懂的都懂,不懂的多看点艺术片就懂了。

……

“噗呲……”李恪直接从鼻孔喷出了两道酒泉,幸好程三郎早有准备,没有跟这货面对面,不然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不是房俊。

“为德兄,你……”房俊满脸憋屈赶紧抄起毛巾抹着脸。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地赶紧赔礼道歉,然后扭头看向了程三郎。

“处弼兄,你让小弟我说什么好,你不是说新罗诸务,都在你掌握之中,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一桩事来?”

“我哪知道,兴许是他们新罗君臣生怕继承王位的圣骨断绝,这才想出这么了招骚操作来。”

程处弼双手一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旋及又顺便赞许了那位金毗昙两句。

“不过话说回来,那金毗昙那老小子也算是有魄力,能够在这个时候下这等决断,那就等于是新罗的大权,再无旁落之忧。”

李恪干咳两声,悻悻地抹了把脸,不禁想到了那位自己也曾有过数面之缘,青葱水嫩的新罗国国主真德。

特别是她那白晰的皮肤,还有那双很有特点的大长腿,着实让李恪印象深刻,不禁有些惋惜地叹道。

“话是如此,可那位新罗国国主那么年轻,就这么下嫁给那么一个糟老头子……”

“要不,贤弟你去英雄救美?”程处弼斜了这货一眼,呵呵,这货屁股一抬,老子就知道他是想玩大还是耍小。

这话让李恪顿时两眼一亮,然后就看到了处弼兄嘴角扬起的古怪弧度,还有那房俊满满嫌弃的眼神。

李恪不禁心中一梗,勃然作色。“岂有此理,小弟我是那样的人吗?”

“难道小弟见到了世间不平事,就不能仗义执言不成?倘若那样,小弟枉为大唐亲王……”

听得此言,程处弼嘿嘿一乐,面色陡然一正。

“世间不平事?哦,那方才程某来的时候,看到你的……”

无数黑历史落在程三郎手中的李恪瞬间脸色大变,恨不得一个乳燕投林扑入处弼兄的怀中顺便拿臭袜子把他的嘴给堵上。

“停!处弼兄,我的好哥哥,小弟我错了还不行吗?小弟我真对那个新罗国主没有半点兴致,咱们还是聊点正经的。”

“行吧,反正贤弟你记得回头随上一份礼,代表大唐亲王殿下对于这一门婚事的认可,也算是为那金毗昙站站台。”

“放心吧,处弼兄你的吩咐,小弟肯定办到办好,定然误不了大事。”

“接下来,汉唐商行可真是有得忙喽,光是与这扶桑岛诸国的贸易,还要把那新罗人弄到库叶岛上去。”

“光是所需要的海船,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目。”

“这是自然,目前来看,我们只能先暂时减少向其他海商交付海船,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尽最大程度提高我汉唐商行海运的运力。”

程处弼挟了筷菜丢进了口中,顺便说道。

现如今,完全由汉唐商行掌握的,主要还是交趾大港,以及那流球大港,而汉唐商行也正好在那两地都设立下了大规模的造船厂。

至于泉州等地,主要还是与人合作经营模式,至于为啥不在后世的上海一带搞建设。程三郎当然也有充足的理由。

第2925章 这帮子贪婪无度,没有底线的唐国商贾

呵呵,拜托,这可是一千四百多年之前,就那边后世颇具规模的崇明岛,程三郎询问了相关人等,这才得知。

那长江的入海口处,之前因为泥沙的淤积,形成了一些不成规模的长条沙滩与沙洲。

直到武德元年,这才形成了两座稳固的沙洲现于海面,被当地人称之为东沙与西沙。

这也是为何在古代,造船多是在泉州等地,而非是在像黄河或者是长江入海口处建造的原因。

毕竟连地面都不稳固的情况下,怕是隔三岔五就要搞搬迁,那还造个屁的船,天天搬家玩算球。

高句丽与百济攻占下了新罗的疆域之地,接下来就是划分土地与人口。

但是不论是百济还是高句丽,对于新罗的人口还是很有兴趣接纳,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肯定只会接纳那些老实听话的货色。

而如何处置那些战俘,也在平定了新罗诸地之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扶余义慈这位百济之主,携灭新罗的巨大成就与威望,终于班师回到了泗沘城。

还没来得及好好地享受享受,就要应付这个大问题,毕竟新罗是被灭国,而非战败。

手中那大量的战俘该当如何处理,这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全宰了,明显太过浪费。

可是也不能放了,毕竟那帮新罗降兵,若是释归乡野,那已经逃掉的新罗国君臣万一又暗戳戳地溜达回来。

怂恿他们举起刀枪,到时候,那又得让百济勇士付出大量的鲜血和性命,才能够镇压下去。

就在扶余义慈为此而忧心忡忡,左右为难的当口,就听到了侍卫禀报,大佐平沙吒千福奉召前来求见。

扶余义慈顿时精神一振,抬手示意让沙吒千福入内议事。

沙吒千福的官职是大佐平,此职乃百济一品官名,乃国之帅也。也就是说,这个官职相当于是宰相兼领天下兵马大元帅。

算得上是扶余义慈这位百济王身边最重要的臣子,大佐平在扶余义慈亲率大军攻伐新罗期间,负责百济的内部军政,足见其深得扶余义慈的信任。

此刻,这位须发斑白的沙吒千福入殿之后,朝着那扶余义慈一礼,这才沉声言道。

“臣参见大王,不知大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沙吒卿快快请起,请卿入宫,还不是因为如何处置我百济新占之地的诸多琐事。”

“事虽繁琐,却又不得不慎……”

“大王所言极是,如今我百济与那高句丽已瓜分了新罗,可是,大王不仅得防范新罗国死灰复燃。更要防范那高句丽……”

扶余义慈亦是一叹,抚了抚发紧的眉心唏嘘道。

“嗯,此事本王明白,高句丽势大,对于我百济而言,也绝非好事。”

但是那新罗不得不灭,灭了新罗,好歹百济与那高句丽同在一条船上,也算是互帮互助。

可是,倘若大唐对于半岛的压力一旦消失,扶余义慈也不敢保证,那高句丽,能不能忍得住不向百济动手。

而今之百济,已失去了昔日的强援倭国,孤身相抗那高句丽,怕是……

……

“罢了,且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今日本王召卿前来,主要还是那些战俘该当如何处置……”

“我百济俘获的新罗战俘可是不少,可是那高句丽与我联军攻伐新罗之时,就已经事先约定,新罗诸城所储之粮草,几乎为高句丽掳尽。

如今严冬已至,新罗之地的百姓,亦需要大量的粮草,以渡寒冬,还有那些战俘……处置稍有秒慎,怕是必生祸乱。”

看到扶余义慈那副眉头紧锁的模样,沙吒千福清了清嗓子道。

“大王,这个问题,在大王还都之前,臣也一直在苦思良策,却也难有办法,不过幸好……”

“幸好什么?”

“幸好如今,总算是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解决我百济所拘之新罗战俘问题,又还能够顺便解决粮食不足之危。”

扶余义慈看到跟前的沙吒千福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不禁坐直了身躯。

“卿既有良策,快快道来。”

……

“就在昨日,那汉唐商行的薛掌柜找到了臣,提出了一个战俘换取粮食的交易条件。”

“汉唐商行?战俘换粮食?”扶余义慈满脸懵逼地看着沙吒千福,愣了一息这才抛出了心中疑问。

“那汉唐商行不是唐国人的商行吗?为何会想着这么做,这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大王,那汉唐商行是唐国的商行没错,大王想必也该知晓那汉唐商行的背后,可是一帮大唐的权贵。”

“臣当时也十分好奇,亲自询问了那位顾掌柜。”

“那位顾掌柜有言,他们是生意人,只要是有钱赚的买卖,他们都做,都敢做。”

“而今我百济缺粮,这个消息,自然也瞒不过他们,而他们汉唐商行产业甚多。缺乏大量的劳力,男子可以去进行耕作和开矿,女子可以纺纱织布,就算是小儿,也可以放牧牛羊……”

“若是我百济不愿意贩卖那些战俘给他们,那么也没关系,只不过,我百济想要粮食,那就需要付出大量的财货……”

“……”扶余义慈可劲地砸巴着嘴,这汉唐商行的实力,他自然也很清楚。

而且后台硬得无比,昔日倭国上,这贪婪的汉唐商行,不光跟倭国做生意,更与那倭岛诸豪族交道。

甚至他还听闻,之所以倭国跟诸豪族作战,就是因为那些豪族手中有矿,正在跟汉唐商行合作搞开发,赚得钵满盆满,不愿意交给倭国朝廷。

一思及此,扶余义慈忍不住磨了磨牙嘟囔了句。“这帮子贪婪无度,没有底线的唐国商贾……”

“大王……”

“本王知道,那汉唐商行的那个什么掌柜,可有跟你说过,一名战俘,能够换取多少粮草?”

“汉唐商行的顾掌柜有言,一名成年男丁,可换大米十石,若是老弱妇孺,可换五石。”

“一个成年男丁,居然才十石?”扶余义慈直接不乐意了,那可是一个大活人,怎么才值十石。

“……”

第2926章 粮食换战俘生意敲定了……

听到了自家大王脱口而出的抱怨,沙吒千福心中暗松了口气,看来大王想必也已经心动了。

毕竟卖掉那些有可能会成为不安定因素的新罗战俘,换取来的却是大批可以用来安抚新占之地民心的粮食。

有了粮食,才可以让那些百姓安心地呆在家中,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这十分利于百济国以最短的时间,控制住新占之地的人口和民心。杜绝因为新罗国流亡政府对这些昔日新罗百姓的蛊惑与怂恿。

重要的是,那位顾掌柜送给自己的那些丰厚礼物,自己也能够收的心安理得。

话说回来,自己家族的那些子侄,也有不少在这一次的灭新之战中立下了功勋,亦俘获了不少的新罗战俘。

只要大王点下了脑袋,那么沙氏一族,也能够从这其中谋利不少。

“那汉唐商行给出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哪怕是本王向那汉唐商行提供十万战俘,所获之粮食不过百万石,何况哪有那么多的战俘给他们……”

“卿,这个重任,只有交托于你,不论你用什么样的手段,务必要筹措出至少一百万石的粮食。”

“要知道新占之地,不止要熬过这个寒冬,更需要有体力去进行来年的春耕,一直到坚持到秋收,怕是才能够缓解粮荒。”

“没有一百万石,最终也需要八十万石,另外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汉唐商行出品的棉布……”

随着那扶余义慈的嘴皮子动弹,那沙吒千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大王,这么多的物资,就凭咱们手中所获的那些战俘,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