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82章

作者:晴了

也就是说,除了官方的驿车之外,其他的民间驿车想要在这条道路上跑运输,都要加入到汉唐商行两京交通公司。

只有贴上了他们的标志,烙下了烙印,才允许合法经营。

据说汉唐商行两京交通公司,每年靠着这条大唐最热闹繁华的官道,可是赚了不少。

不过还好,老李家可是这汉唐商行最大的股东,汉唐商行赚大钱,同样也肥了老李家。

而且自打有了汉唐商行在前面打了样之后,现如今,不少的州县,都有豪商巨贾主动跟官府沟通,愿意出资兴建水泥官道,也想要学习那汉唐商行的那一套。

这对于朝廷而言,可是极好的事情,毕竟在过去,修路对于官府,对于当地的百姓而言,都是苦差。

官府需要筹备钱粮,而百姓则需要出役,累死累活。哪会像现如今这般?

难怪那小子老喜欢不停的叽叽歪歪,说什么想要让人干活,与其以力御之,还不如以利诱人。

商人是天底下模仿能力最强的聪明人,只要只要有人干出样板,让他们觉得利国利民的事情有利可图,他们也会乐于把兜里的钱掏出来做事。

一思及此,李世民不禁开始相念起那还在汪洋大海之上瞎鸡儿浪的爱婿程处弼。

“李卿,这段时间可有我那爱婿的消息?”

“陛下,这些日子,尚未收到程三郎传来的消息,想必那小子,正在海上追击那些倭国水师残余,追击上了瘾头了吧?”

李绩这话,让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这小子,总是让人不省心。”

“陛下,那程三郎虽然性格跳脱了些,但是论及本事,我大唐年轻一辈中,当无人出其右。”

“若非是此子奇思妙想,将那飞雷炮进行了改良,置于舟船之上,怕是我军想要连胜百济和倭国,就不会那么轻易了……”

……

李世民表情甚是古怪地打量向身边说出大实话的李绩,直接就乐了。

“说起来,那巡洋将军舰之功勋,可是你们父子和牛韦陀的功劳。”

李绩笑眯眯地扭头打量着落后几个马身的那些文武官员,小声地答道。

“哈哈……臣的那点小心思,焉能瞒得过陛下慧眼。”

这话顿时惹得李世民畅怀大笑,眉舒目展,心中甚是洋洋得意。这个马屁虽然显得有点虚伪,但还是令大唐皇帝陛下甚是愉悦。

不多数,一行人便赶到了那水师泊地,而那十数艘巡洋将军舰,此刻正停泊在泊地之中。

而有不少的斗舰,此刻正在进行着升级改装,那种巨大的吊车,正在缓缓地将那些沉重的火炮,吊装进那斗舰的舱中。

李绩冲那吴中郎将歪了歪嘴打了个眼色,这位吴中郎将赶紧屁颠颠地蹿到了跟前来,甚是激动地给陛下解说起现如今大唐登州水师的详细情况。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巡视着这些巍峨的战船,还询问起了与百济和那倭国水师交战时的情况。

李绩与吴中郎将二人相当配合地讲述起了那两场大唐水师取得全胜的海战详情。

听得一干伴驾的文武大臣眉飞色舞不已,而这个时候,收到了处弼兄报捷文书的李恪,正打马朝着这登州水师码头泊地赶来……

第2892章 朕平定高句丽之后,定要扫平倭国……

听着那大唐水师以少量的水师战船诱使那百济水师全面出击,最终被大唐水师的巡洋将军舰的火炮给轰得稀巴烂。

损失惨重的百济水师连滚带爬地龟缩回到了白江口内之后,就再没敢冒头。

结果没有过去多少日子,那东南方向的倭国在收到了百济的求援之后,居然尽起举国水师一千余艘。

领军数万,杀气腾腾地朝着那白江口扑来,意图与那百济水师包夹那战舰不过百余艘的唐国水师。

岂不料,足智多谋的李绩,早就与那程三郎有了定计。

程处弼率水师潜伏于白济沿海的海湾处,而天空之上,高悬着那可查敌于百里之外的仙人篮。

倭国水师的动向,完全为大唐水师所掌握得十分的透彻。

随着那倭国水师全军尽出,意图一口气把那横守于白江口处的大唐水师李绩所部绞杀于此之时。

程三郎率领大唐水师特遣舰队暗戳戳地从倭国水师身后掩杀而来。

那些巡洋将军舰,根本就没给倭国水师靠近的机会,依靠着那超远射程的火炮,肆意地游走在倭国水师的攻击范围之外。

威力巨大的火炮对于倭国水师那些单薄的战舰,简直就像是用镰刀在收割杂草一般轻易。

听着那李绩在那里神彩飞扬的讲述,还时不时指向那些巍峨的战舰,倒真让一干大唐文武升起了身临其境之感。

而李世民亦是听得心神摇曳,恨不得自己当时就在那巡洋将军舰之上,看着大唐的水师大发神威,大炮一响,轰他娘。

听罢了李绩所讲述的那场惊心动魄,以寡击众,居然还能够取得完胜的白江口二次战役之后。

李世民忍不住欣慰地嘉许了一干水师功臣,想想又忍不住面带蕴色地道。

“那倭国蛮夷之邦,不服王化,对我大唐诏令置若罔闻,而今居然还忤逆从贼,真该诛之。”

此言一出,一干听得很上头的大唐文武也纷纷面露愤慨之色,对那倭国声讨不已。

毕竟这些年来,敢于跟大唐叽歪吡牙的那些国度,不是被大唐给碾碎,就是被荡平臣服。

可偏偏,大唐东北方向的这片土地上,那高句丽和百济成日在那里上蹿下跳不服王化。

如今又蹦出来一个倭国,居然还敢主动兴兵来犯大唐王师,哪怕是已经击败了他们,可是,大伙都犹觉得不解恨。

特别是大唐水师现如今这么牛叉,是不是应该给那倭国一个深刻的教训。

虽然一干文武口中喊打喊杀,要把那倭国荡平毁其社稷,不过大伙也很清楚,嘴炮而已。

毕竟水师再牛叉,上岸之后,还得以步骑为王。

而那倭国远离大唐,四面临海,想要单凭水师就搞掉那倭国,着实困难。

大伙一阵嘴炮爽完,抿嘴舔舌的当口,李世民忍不住表情甚是激昂地大声言道。

“等朕扫荡不臣之国高句丽后,定会从诸卿之中,择其优者,率一只精锐之师,荡平倭地,以雪此恨。”

听得此言,一干武勋大将瞬间两眼放光,纷纷朝着这位言出必行的大唐天子一礼,吐气开声。

“荡平倭地,以雪此恨……”

一干驻扎在这里的将士们,也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很捧场的大声附和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已经策马赶到了水师泊地的李恪,同样听到了这边犹如滚滚雷鸣一般的咆哮声,直接就懵逼了。

这是咋了,难道不成那倭国又干了啥,惹到了亲爹?

“陛下,齐王殿下已至……”就在这个时候,赵昆凑到了李世民跟前提醒道。

一干文武,也都纷纷侧目望去,而李世民则有些不快活,毕竟这小子居然拖延了这么久才来见自己。

难不成,又在偷奸耍滑,干什么不正经之事?

就看到了这位英果类已的亲儿子快步行来,堪堪来到了跟前之后,满脸惊喜交加地朝着李世民一礼。

“儿臣参见父皇,方才儿臣听闻我大唐武贲的豪言壮语,心中甚是欢喜,看来上天亦感受到了父皇之熊熊怒火……”

“……”李世民脸色有点黑地看着这位迟到的亲儿子,好歹时隔数月,重见亲爹。

你哪怕不感动得泪流满面,好歹也说几句讨巧的暖心话,却在这里叽叽歪歪老夫的怒火,咋,是不是想要好好地感受和体悟老父亲的怒火?

李恪终究也是个人精,看到亲爹那张陡然变得很不愉悦的脸,顿时知道自己前戏太多,赶紧正色道。

“父皇,儿臣方才未能及时来迎父皇,乃是收到了处弼兄传来的报捷文书。”

“他又报捷?”站在文臣之中的孙伏伽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这话让一干大唐文武都有些牙疼地吸了口气,饶是李世民很牵挂这位爱婿,这会子也不禁有些头皮发麻。

“那小子又报什么捷?”

“父皇,处弼兄已然率领我大唐水师,荡平倭国,倭主已然受缚请降……”

“……”

……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指过水师泊地,吹过一干呆若木鸡的大唐君臣,亦撩过那大唐天子垂散下来的发丝。

李世民呆若木鸡地看着跟前那带着一脸献媚笑意的亲儿子李恪掏出了一个木匣子,讨好地递上前来。

“齐王殿下,你,你没开玩笑吧……”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兼大唐兵部尚书,显得有些结巴地问道。

“侄儿见过王叔,小侄岂敢拿这样的大事来开玩笑。至于程三郎既然敢差人送来这份报捷文书,必定是已经荡平了倭国。”

“那小子……”李世民牙疼地吸着气,伸手将那分奏折劈手夺了过来。

“他就凭着那一半水师,就能够荡平那拥有战船过千艘的倭国?”

李世民的吐槽声,亦是让一干大唐文武深以为然,但问题在于,程三郎那小子总喜欢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又让大伙实在不敢现在就蹦出来表达意见,都默默地看向陛下在那里打开了捷报。

李世民打量着那份颇有些份量,字数极多的捷报,很快,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表情就变得令人捉摸不透。

惹得一干文武重臣都支愣起了脖子,想要看个究竟。

第2893章 《程三郎与众兄弟平倭演义》

李世民扫了一眼在场的一干文武,表情甚是古怪地扫了一眼一干文武,最终目光落在了那方才开口的孙伏伽的身上。

随即便将这份报捷文书递给了孙伏伽道。

“这份报捷文书内容繁多,一时半会,怕是难以看完,诸卿想必也与朕一般都很想知晓个中详情,就由孙卿你来念一念吧。”

孙伏伽从李世民的手中接过了这份颇有些份量的报捷文书之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地读起了报捷文书。

文书的开头就是,程三郎已于五日之前,荡平了倭国,倭国国主孝德,已然自缚请降。

倭国王族一系两千余众,尽数锁拿,不日就将抵达登州。

事情的起因,自然是因为倭国水师的突袭,令程三郎等一干大唐有为青年十分的愤怒,所以在得到了李绩这位上峰的首肯之后。

程三郎率领着这只大唐水师特遣舰队朝着那倭国水师残余追赶而去。

一路之上,追着追着,就不小心追到了倭土,正好遇上了残暴的倭国将士,正在肆意地屠杀着那昔日山阴国王族后裔。

程处弼可是很有道德底线的正义之士,看到了这样血腥的一幕,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所以他就决定派遣正义之师帮助这山阴国王族后裔大伴氏击败了倭国士卒,之后,现任大伴氏族长,山阴国王族嫡系后人大伴吹负朝着程三郎泣血叩拜。

他们山阴国向来老实巴交,一直对国民仁爱,可在他们被倭国征服之后,倭国对他们山阴国横征暴敛,甚至经常将他们山阴国百姓当成奴隶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