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81章

作者:晴了

再一次扮出了一副要兴兵讨伐百济,夺回失地的架势。

虽然金毗昙对于军略只敢说略知一二,但好歹有个好手下金文颖也是新罗一等一的知兵之人。

在他的操持之下,金毗昙率领大军步步为营,进逼到了这大耶城外,甚至还发动了数次进攻。

虽然拿这坚固的大耶城没有办法,但是金毗昙却很清楚,自己在这边闹腾得凶,程三郎那边就越容易办大事。

最好是他能够统帅水师,直接沿水入百济腹地,把那位百济王给生擒了最好。

……

打量了大耶城半天之后,金毗昙朝着身边的金文颖小声地道。

“咱们在此驻军已有半个来月了,可是为何,只有几只兵马来援,而且数量都不多。”

“难不成,是咱们的声势不够?”

金文颖缓缓地摇了摇头。

“必是因为程三将军他们已经率领水师正在与百济主力鏖战,故尔,才会让百济难以分兵来援。”

“可惜咱们身处战场,消息传递不便,也不知道王都那边,可有收到消息。”

“之前倒是收到消息,说是程三将军已经率领水师赶往百济沿海,去与那位大唐名将英国公李绩汇合。”

“有了这两位大唐名将同时出手,肯定会给予百济极大的压力……”

金毗昙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打量着那城头上的百济士卒,正在乘着战事的间隙,用木板和石块,意图修补那被破坏的城墙。

“要不,咱们干脆强攻大耶城?”

“上大等万万不可,我们虽然看起来兵马众多,可是这里边,可是有不少残兵和农兵。

真正可战之兵,也就只有那两万人马,若是损失过大,怕是到头来,非但岂不到牵制百济的作用,反倒让百济人看出咱们的虚实。”

就在距离他们大营十数里外的一座山头之上,几个身形,悄然地出现在了山头之上,朝着这边张望不已。

“……”

第2890章 这是绝佳的荡平新罗的机会

是夜,金毗昙本在安祥地入睡,正睡得十分香甜的当口,突然一声厮杀之声传来。

当金毗昙惊醒过来,惊魂未定地提着武器冲出了大帐,这才得知,原来是那大耶城内的百济兵马,正在夜袭大营。

金文颖还特地遣人前来相告,对方顶多也就一两千人,让金毗昙安心,早有准备的他肯定能够摆得平。

这让金毗昙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回到了大帐之中,躺下之后,翻来覆去,外面时不时传来的厮杀声,扰得他实在无法入眠,只能坐在榻上发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营之中陡然暴发出了比起之前更加激烈的呼喊与喧嚣声。

金毗昙不得不再一次走出了营帐,却惊惧的发现,这一次的喧闹,并非是来自于面朝着大耶城的这个方向。

不知何时,身后方向的营寨中,此刻到处都燃起了冲天的火花,而那些咆哮声,嘶喊声响着一片。

还有那如雷的蹄声和厮杀声,朝着着这边越来越近……

若不是身边的亲兵第一时间赶来将金毗昙团团围住,怕是他都差点被在那些犹如没头苍蝇,四散而逃的乱军踩踏受伤。

金毗昙第一时间就指挥着那些亲兵保护着自己,朝着那厮杀声最稀少的北边而去,而就在穿行于乱作一团的大营时。

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金毗昙的脸色瞬间就变成了死灰色,因为他听到了那些欢呼声的意义。

那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居然亲自率军来袭,这特么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扶余义慈看着那新罗大营之中冲天的火花,看到那些麾下将领频频赶来报捷,心中也不禁生疑,为何这只新罗兵马会溃败得如此之快。

直到有人将被俘的新罗将领带到了马前,扶余义慈这才得知真相。

知晓了新罗国此番为了跟大唐打配合国中最后那数万精锐,调出了三万随大唐水师行动,再加上陷于这里的两万。

也就是说,新罗王都金城,现如今的兵马,怕是真没多少,面对着如此外强中干的新罗。

再加上有了高句丽配合,这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不禁开怀大笑,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给自己绝佳的荡平新罗的机会。

……

李绩此刻,正立身于登州城西二十里处,立身于一处高丘之上,朝着远处频频张望不已。

一旁的水师统帅吴中郎将此刻显得十分的紧张,而他身后边的那票水师将领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此,则是因为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半路突然改了主意,想要过来这里探望一下大唐的水师。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借口,李世民一行抵达了齐州之后,这位大唐天子一想,现如今到了那幽州,也得在那里等待严冬过去。

既然如此,倒不如去那登州一趟,毕竟他的三个亲儿子,李泰、李治这对被贬谪为郡王的亲儿子土地就在这里。

再加上唐国水师连败百济、倭国水师,作为大唐皇帝,虽然都给那些水师的新式武器命了名,但问题是不见上一见,也觉得不太甘心。

而李世民把自己的想法跟一干臣工一说,大伙一想也是,来都来了,从这齐州过去也不算太远,那就干脆去一趟。

毕竟大家也同样好奇心满满,再者说,之前那帮蹭功劳的货色所献的晒盐之法,已经在胶东半岛大力推广开来。大家伙也正好过去调研一番。

君臣一拍即合,于是乎,就朝着那登州而来。

李绩这位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也是今日一早,这才收到了消息,赶紧第一时间率领着一干将校赶来。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遣人去知会那位习惯性睡懒觉的齐王李恪。

而瘫在榻上,怀里边搂着眉清目秀的小姐姐,挺着肚皮打着呼噜的李恪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然距离那李绩派来的信使抵达青州大都督府差不多半个时辰。

毕竟谁都敢像程三郎那种人,敢于随时随喜地去打扰这位累了一宿的齐王殿下。

等到醒来,听闻亲爹居然要流窜过来的李恪顿时大吃一惊,赶紧连滚带爬的开始梳洗收拾,一面吩咐下人赶紧收拾府邸,不该看的不正经的那些玩意都赶紧找地方藏起来。

避免亲爹万一拿自己的房子来当行宫,看到什么不该看的,抄起大棒棒又在这登州城上演动手动脚版《父慈子孝》。

……

李恪抄起了粥碗灌了一大口,抄起了一个烤得酥脆的烧饼一边啃着一边就朝着府外大步而去。

这才刚刚赶到了府门口处,就恰巧看到了远处驰来一骑,高声大叫,有捷报。

“捷报?”听得此言,李恪不禁一乐,直接就松了口气,哪怕是自己接爹迟到,那也等于是有了理由。

“来来来,拿来给本王瞧瞧……”李恪笑眯眯地伸手接过了那份报捷文书。

只看了一眼,李恪的眼珠子瞬间就瞪成了几何图形,嘴巴也夸张地扩张到足以塞下一只钵大的拳头。

硬是足足愣了差不多得有一息之功后,李恪就像是快发被溺毙的倒霉鬼一般开始疯狂喘息。

“这,这,这怎么可能……”

“殿下,莫非是那程三将军已经剿灭了倭国水师残余?”

“不是,是他把倭国已经灭了。”

“真不愧是程三将……殿下你说什么?!”

“程三将军,他已经率领大军,把倭国灭了。”

“什么?!”青州大都督府门口的守卫,随员等人都纷纷发出了夸张的惊呼声。

李恪抬起了脑袋,看向那瓦蓝瓦蓝的天空,脸上满满的全然尽是幽怨与惆怅。

处弼兄又立功了,立的还是灭国之功。偏偏这一回,自己却不在他的身边,而那票狐朋狗友却全都跟在处弼兄的屁股后边吃香喝辣。

心情甚是不爽利的李恪幽怨地长叹了一声之后,这才定睛看向手中这份内容丰富的报捷文书。

这个时候,李敏忍不住小声地提醒道。

“殿下,咱们怕是得赶紧过去才好。陛下即到到达登州,若是得知青州都督府别驾又立下这等不世之功,相信陛下肯定会很喜欢。”

“……走,赶紧去见我父皇!”

第2891章 朕的爱婿此刻在何处?

“……殿下应该是有重要公务处置,稍后便至。”

“既如此,那李卿你就带路,领朕与众卿,到那频频为我大唐建功立业的水师所在去瞧瞧。”

“臣正有此意,陛下请……”

李绩与李世民并肩策马而行,后方,则是大批的随行文武重臣,或是乘车,或是骑马行进在这宽阔而又平坦的水泥直道上。

重蹄踩踏在这水泥直道那压有纹路的路面上,铮然作响,宽阔的水泥直道呈中高两边低的形态。

如此一来,路面上就不会积水,更不会像那些黄泥路一般,到了雨季就泥泞难行。

而且这样宽阔而又坚固的路面上,如今不但有四轮,甚至还有六轮的马车在狂奔。

“如今远行,可着实比之贞观初年之时要方便快捷太多了,说来,这水泥直道,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听到了陛下这话,那柴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陛下所言极是,若是过往,百姓商旅从洛阳地界前往这胶东之地,两千里路,怎么也得一个半月以上。”

“而如今,倘若是乘座那汉唐商行的长途马车出行的话,在这水泥直道上,一日可行八十里,二十余日便至。”

“像臣之前往来于洛阳和长安之间,没有那水泥直道之前,尚需近半月光景,可是水泥直道通畅之后。只需要两天两夜就能到达。”

“真的假的?”一位大臣有些不相信地瞪起了眼珠子。“下官可是记得,从长安到洛阳,足有八百里。”

“呵呵,贤弟那是你没回过长安,愚兄我若是想要回长安省亲,只需要提前订好那汉唐商行的特快驿车。”

“这种马车十分平稳,在里边躺着睡觉都没有问题,就是价格着实不便宜,但是却极省时日。”

“这很正常,那种特快马车,每跑数十里,就需要换马一次。”

“不错,某也曾经坐过一回,那速度,可真是没谁了,怕是不比咱们大唐军方的八百里加急慢上多少……”

“别看那种特快驿车贵,可架不住坐的人多啊,每天从那洛阳西门出发的特快驿车,足足有十余辆。当真可谓是车水马龙……”

身后边那帮子文武臣工的谈笑声,亦传入了李世民的耳中,听得这位大唐天子眉舒目展。

这一切自然是利益于自己的英明决策,当然也少不了爱婿程三郎的扎实肯干。

自打有迁都的想法开始,那小子就一个劲地鼓捣怂恿自己将那洛阳与长安的官道铺装成水泥路面。

一开始,李世民还有些担忧,不过在见识了那水泥的牢固,以及防水等优越性之后,最终同意了程三郎的建言。

可以说,这条长度近八百里,宽足有数丈的两京驿道,可是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倒没耗费多少。

毕竟汉唐商行愿意掏腰包,只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获得这条道路上的驿车独家经营权二十年,二十年之后经营权期满,那就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