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50章

作者:晴了

等到那份由三人共同签押的奏折,以及那份新罗的国书交到了信使手上之后。

程处弼与李恪甚是恭敬地将李绩这位大佬恭敬地送出了屋子,这才相视一笑,笑容份外诡异,就如同两只偷吃到了肥鸡的狐狸。

等到二人目送着李绩离开视线,李恪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处弼兄,你到底想怎么做,搂草打兔子?”

“呵呵,那是自然,倭国一向跟那百济蜜里调油,每每百济需要助力,又或者是百济情势危急之时,倭国必定出手相助。”

“原本为兄我还在想,怎么对倭国动手,倒没有想,老天爷很给面子,直接给咱们送来了一个荡平倭国的机会。”

“……荡平?处弼兄你冷静一点,咱们青州大都督才多少兵马,而登州水师虽然有两三万人,可多为水手。”

“就凭这点人,你想荡平一国?”

第2836章 朕决定,亲征高句丽!

程处弼大巴掌按在了李恪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道。

“贤弟啊,你那眼界着实太窄了点,你可莫要忘记了,且不说咱们在那耽罗岛(后世济州岛)停泊的那么多条海船和人手。

还有咱们在倭国那里,可也不缺帮手,不论是那大伴氏,还是物部氏那些散落于倭岛之上的豪族,以及苏我氏残部……

倭国去岁以来,征讨物部氏,久攻不下,还不就是因为咱们给了物部氏那边大量的武器和各种支持。”

“更何况,倭国之主孝德无能,而那中大兄皇子自打平定了苏我氏之乱后,就已经开始飘了。”

“物部氏自己搞出来的金山,他都见财起意,想要收到朝廷手中,呵呵……”

“咱们之前,可是帮倭国不少的地方豪强合作,都是在开发各种矿产。”

“想必那些地方豪强,都很不舒服那中大兄这等强取豪夺的手段,只不过,他们缺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

说到了这,程处弼故意顿了顿,翘起了大拇指,点在自己鼻子尖上。

李恪看着洋洋得意,十分自信的处弼兄,复盘着处弼兄方才所言。

不得不承认,经过他这么一忽悠,啊,不……

应该是经过他这么分析之后,整个人豁然开朗,仿佛眼界一下子就变得宽广了许多。

当日一匹快马,就从登州驰出,星夜兼程地朝着洛阳而去。

而那登州城外的水师泊地,还有不远处的铸炮工坊,也是越发地显得热闹起来。

……

“诸位卿家,想必也都看到了这封新罗国的国书,高句丽与百济,嗯,还有那狼子野心的倭国,此三国视我大唐宗主如无物。”

“朕之前就曾因此三国共击新罗,曾遣使斥之,令三国退兵,不得相互攻伐。”

“本以为,他们能够知晓朕之苦心,却不料,这才过去多久,他们又再一次违背朕之圣谕。

如此背信弃义之行径,将我大唐置于何地?!”

“高句丽自前朝以来,就对我中原不恭,时常侵我中原疆土,掠我中原百姓为奴为婢。”

“朕本欲以仁义教化之,奈何,这等蛮夷之邦,毫无悔过之意。”

“他们攻我大唐蕃属,倘若朕坐视不理,天下诸蕃,如何看我大唐……”

此刻,贞观大殿内,雷霆震怒的大唐天子那激昂的咆哮声,回荡在大殿之内。

一干文武皆尽垂首,这已经有多久,陛下没有这么愤怒了,上一次如此震怒,那还是薛延陀想要不听大唐的招呼,吞并那东突厥。

结果陛下一怒,伏尸千里,薛延陀,现如今都已经被扔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就连那想要乘机搞事情的高原雄主吐蕃,也被陛下放出去的妖蛾子三人组给搞成了残废。

现如今,高原三国,都已经老实了许多,相互之间,虽然有小的摩擦,却也不敢违大唐之命,再相互攻伐。

原本陛下就有意收拾高句丽,现如今,新罗王国的求援国书一至,这简直就如同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所以,陛下自然要借机狠狠地发作一番,正好找借口和理由,把这个前朝三征都没搞定的高句丽给拿下。

随着李世民愤怒地发泄一通之后,目光扫过一干臣工,缓慢而又笃定地开口说道。

“朕决定,亲征高句丽!”这句斩钉截铁的话一出口,一干文武全都色变。

一众大唐文武重臣,纷纷出班苦劝不已,就连李承乾,此刻也顾不上自己只负责观政,不能乱插嘴的规矩,朝着亲爹开口相劝。

“够了!”伴随着一声怒喝,朝堂诸位臣工,齐齐噤声,错愕地看向李世民。

“朕意已决,卿等毋须再言。”李世民强硬地扔下了这么一句话之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了朝堂。

留下一干臣工在原地面面相觑,最终,那一双双的目光,都尽聚于太子李承乾身上。

“还请太子殿下劝一劝陛下,莫要亲征高句丽,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是啊太子殿下,想一想前朝三征高句丽之惨剧,这可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

“太子殿下,老臣愿意亲率我大唐武贲,以讨高句丽……”

“陛下戎马半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臣等亦是敬服,但那个时候,陛下尚未是天下之主。”

“之前,陛下北巡晋阳,使得朝中生变。如今帝都才稍稍安宁,若是陛下再行险着,万一有事……”

李承乾看着那帮子七嘴八舌的臣工们,也不禁头皮发麻,只能没口子的应承。

只不过,等到李承乾想要前往那文成殿去见亲爹,却被赵昆拦在了半道上。

……

“赵将军,孤要去劝我父皇,熄了亲征高句丽之念,你为何拦孤?”

看到太子李承乾表情不悦,赵昆甚是无奈地朝着李承乾一礼道。

“太子殿下,陛下有命,陛下意欲亲征高句丽,自有他的道理。

太子殿下不必相劝,若真有心为大唐社稷,不如好好的想一想陛下远离帝都之时,该当如何监国,以抚天下万民。”

听得此言,李承乾抬眼看向那文成殿,眼珠子一转。

“……罢了,既然父皇不愿意见孤,那孤就不入文成殿了,不过孤欲去给母后请安,赵将军该不会再拦孤了吧?”

“……”赵昆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位表情一本正经的太子殿下。

总觉得,这样的手段,根本就不像是那位纯朴而又实在的太子殿下能够想得出来的招数。

赵昆愣愣地看着太子殿下从自己身边快步而去,不禁摇了摇头,嘴角愉快地扬了起来,想不到,太子殿下,也会用手段了。

李承乾倒没有以去见母后为借口蹿去找爹,他很清楚自己亲爹的脾气。

不想见你,就是不想见,见了也是白见,指不定还惹亲爹生气。

所以,李承乾第一时间去朝着母后所居的宫殿而去,看到了这一幕。赵昆赶紧快步回到了文成殿内,朝着李世民低声禀报了太子的行踪。

原本正安然会坐在那里,悠闲地品抿着茶汤的李世民听得此言,亦不由得面露一丝温柔的笑意。

“这小子,也会跟朕耍小心眼了。”

第2837章 说不定朕未至高句丽,程三郎那小子就……

长孙皇后失神地看着跟前的李承乾,就连手中的书册掉落在地亦犹不知。

那原本红润的脸颊渐显苍白,看到母亲这样模样,李承乾赶紧扶着长孙皇后坐下宽慰道。

“母亲,孩儿想来,应该是父亲当是怒极之言,所以,孩儿想亲母亲去开解父亲一二。”

“请父亲息了那亲征高句丽之念,再者说,我大唐名将如云,精锐之师天下无有相提并论者。

只需从满朝名将之中择其优者,命其驱兵讨之,当可解新罗之危。”

听到了这话,长孙皇后也渐渐地回过了神来,拍了拍那李承乾的手背,欣慰地冲亲儿子颔首一笑。

“既然你父亲暂时不想见你,那你就先回东宫,娘先去探探你父亲的口风。”

得到了娘亲的承诺,李承乾也松了口气,陪着娘亲出了门,来到了那文成殿附近,这才告辞而去。

长孙皇后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仪态雍容地朝着文成殿走去。

这才刚刚拾阶而上,就看到了夫君已然站到了文成殿殿门口处,朝着自己伸出了手。

“快快进来吧,为夫可是等你一会了都。”

“夫君可知道承乾来寻妾身何事?”长孙皇后看着笑眯眯的夫君,忍不住小声嘀咕了句。

李世民呵呵一乐,牵着长孙皇后进入了殿内坐下。“为夫焉能不知,想必观音婢也是来替承乾作说客的。”

这句玩笑话,让长孙皇后忍不住横了一眼这位没有旁人在的时候经常没个正型的夫君一眼。

“既然夫君知晓,那么敢问,夫君愿不愿意听妾身相劝,收回亲征高句丽之念?”

此言一出,李世民抿了抿嘴,朝着长孙皇后笑了笑,只是笑容,显得有些唏嘘。

“观音婢啊,为夫意欲亲征高句丽,非为已,而是为了太子,为我大唐……”

……

看着跟前的夫君,长孙皇后紧握着他的大手,默默地等待着他继续开口。

“观音婢,你觉得,为夫与承乾,谁更擅于兵事?谁更有决断?”

“自然是夫君你。”长孙皇后不加思索地当即答道。

“想必你也很清楚,咱们家承乾,性格温和,聪明仁爱,有汉时文、景之风采。但是武略却非其所长。”

“前朝至隋文帝时,就曾伐高句丽而无功,而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亦折戟饮恨……”

“那高句丽至前朝起,就为我中原心腹之患,加之前朝两代帝王皆尽无功,故尔为夫亦不得不慎之又慎。”

“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征讨高句丽,不过好在,如今,总算是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了。”

说到了这,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道。

“今我大唐诸边已宁,诸多开国名臣良将尚在,且我大唐武贲雄师正值当打之年。

为夫若不乘着还能够骑得动马,拿得起刀剑的时候,将那高句丽荡平。

咱们承乾,难道还能比为夫更有这能力吗?”

“倘若为夫不平高句丽,日后高句丽若是觅得良机吞并了半岛,到那时候,承乾……”

李世民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长孙皇后明白夫君没有说出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