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44章

作者:晴了

“既然如此,那朕觉得,的确应该好好监察才是。”

“而顾卿乃领侍御史,直言敢谏,朕心甚慰,那顾卿就辛苦你一趟,前往青州大都督府,好好查验,看看此功勋之真伪……”

随着陛下的嘴皮子开合,原本满脸兴奋的顾御史的表情渐渐地僵硬,红润的脸庞也渐渐地泛白。

陛下,你怎么能这么干?臣也就只是想要鸡蛋里边挑根骨头,恶心一下那帮子得意忘形的粗鄙武夫而已。

你居然让我去青州查访此事之真伪,等于是就把臣直接推到了那票手段毒辣的粗鄙武夫的对立面。

看看那秦琼、李道宗还有柴大将军他们瞪得犹如要吃人的眼珠子,还有程大将军那副狰狞的笑容。

再想一想,那个足智多谋,手段阴损毒辣的程三郎,还有柴令武、李景仁、秦怀道等年轻人倘若知晓自己前去青州的目的,呵呵……

顾御史觉得明年的春天,想必自己的坟头之上,已然是芳草萋萋,自己那美丽的妻子,只不定就只能抹着眼泪改嫁……

第2826章 又是来自于青州大都督府的请功奏折

这一刻,顾御史,恨不得直接解下裤腰带,往那贞观大殿中的房梁上一抛,自我了断算球。

人间是如此的不值得,累了,干脆毁灭吧。

“顾卿?”陛下的声音,犹如钻脑魔音一般让顾御史顿时打了个激灵。

“顾卿觉得如何?”李世民再一次开口相询,这让顾御史只能满脸悲壮地朝着御案方向一礼。

“臣尽当竭力为陛下效死。”

李世民面色一沉,嗓音陡然高了起来。

“……顾卿说的什么话,既然卿觉得此事有蹊跷,朕让你去查探,难道,你觉得,朕是让你去送死吗?!”

“是臣失言,臣绝无此言。”顾御史脑门上的冷汗刷的一下子就下来了。

李世民没有再开口,闷哼一声之后,示意朝会继续。

只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顾御史真可谓是如坐针毡,而对面列班的那帮粗鄙武夫。

那一双双毒辣的招子,就像是一把把刀子,全往自己身上招呼。

哪怕是之前跟自己跑团跳出来吆喝的御史团队成员,此刻一个二个都像是委屈的小媳妇似地。

尽量埋头俯首,小心翼翼地离那顾御史远一点,避免成为那倒霉的池鱼。

“老程,要不要……”

“要个屁,咱们好歹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你还当是几十年前劫道的山贼不成?”

“回头指不定这帮子成天叨逼的柴骨棒子反过来告咱们一状。”

“放心吧,呵呵,我家三郎在那里呆着,他若真去了,你觉得能在我家老三手里边讨得便宜不成?”

一听这话,哪怕是再忧心忡忡的大佬,此刻也是深以为然地点头不已。

别的不敢说,程三郎跟他爹一般,都是恶名远扬的大恶霸,重要的是油头滑脑,比泥鳅还滑溜。

这位顾御史原本在洛阳的时候就让那小子折腾得不轻,真要敢去,啧啧……

……

顾御史迈着沉重地脚步,离开了朝堂,身边一票老友还在叽叽歪歪。

“顾领侍放心的去吧,肯定不会有意外的,毕竟那帮家伙好歹也是朝廷命官。”

“就是,他们再怎么难为顾领侍你,总不能打人吧?”

“呃……这可不好说,柴令武那小子,可是向来荤素不忌,之前不就跟吏部那边的一位郎中发生过冲突吗?”

“那也是多年之前的事了!你什么意思,想吓唬顾领侍?再说了,铮铮铁骨的顾领侍又岂是胆小怕事之辈。”

“可这至少证明顾领侍也有被揍的可能,啊……顾领侍下官不是在咒你,只是替你担心。”

仿佛被一群苍蝇围拢着嗡嗡嗡地烦到了极点的顾御史站在宫门外勉强一笑。

“唔……诸位同仁的关怀,本官心领了,就此告辞。”

看着顾御史离开,一干御史打量着他那显得有些萧瑟的背景,内心都不由得泛起了一阵凄惶感。

“下官怎么觉得,顾御史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

“这不废话吗?其实顾御史与咱们都是一般心思,就是让想那帮子粗鄙武夫不痛快。”

“唉……可谁曾想,陛下对程三郎那小子如此爱护,陛下此举,分明就是要告诉朝中诸位臣工。”

“想要找那程三郎的茬,拿出真凭实据来,不然……”

“关老兄说的极是,其实此次之事,他程三郎乐意把功劳给谁,那是他的事情,谁也管不着,顾领侍就算去了,碰一鼻子灰都算是老天保佑的。”

“程三郎那小子心眼还没针眼大,倘若顾领侍真去了,我真有些担心。”

“只能希望顾领侍吉人天相,甭管能不能查出真相,能够平安归来就好。”

顾御史回到了家中,呆呆地坐在书房里,面沉如水,不知何时,听到了书房门外传来了银铃一般的笑声。

顾御史一抬头,就看到了眉目如画的娘子牵着那犹如春花怒放的亲闺女俏生生地立在书房门外。

听着那软软糯糯的嗓音叫着爹爹,顾御史内心骤然一疼,最终,他双手紧握成拳,仿佛已经做好了某种决定,站起了身来,朝着屋外迎去。

两日后,顾御史前往那御史台交结公务,即将准备离开大唐帝都洛阳,前往青州查访的顾御史出了官衙之后。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考虑问题走神了,结果横穿街道,一头撞在了一辆正在驰行的马车上,整个人当场昏迷不醒。

经过了医者检查之后得出的结果就是,至少得休养一到两个月。

……

文成殿内,李世民正在与几位心腹重臣已然处理完了政务,正在闲聊的当口。

就看到了一名宦官匆匆赶了过来,站在了殿门口处朝里张望,赵昆识趣地大步赶了过去,跟那名宦官交头结耳好几句之后。

这才表情甚是古怪地转过了头来,朝着李世民看过去。

“赵昆,发生什么事了?”李世民抚着长须好奇地问道。

“陛下,领侍御史顾青今日交结公务,准备启程前往青州,结果没想到,刚刚离开官衙,就撞上了一辆马车。”

“……”房玄龄、马周,以及那位新上任的京兆尹孙伏伽、柴绍等人全都表情古怪起来。

柴绍第一个念头就是肯定不是我下的黑手,难不成是李道宗,又或者是那秦琼干的?

转念一想又不对,毕竟李道宗那小子可是个儒将,算得上是半个斯文人,肯定干不来。

至于那位性格嫉恶如仇,行事光明磊落的秦琼就更不可能了。

若说是李绩,又或者是程咬金,再或者尉迟恭,那还真有可能下这等黑手。

李世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夫,砸了砸嘴,示意赵昆说详细一点。

当听闻这位领侍御史出了官衙之后,似乎是在走神一般横穿马路,这才导致的被马车冲撞。

这下子,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都松了口气。看来,应该是顾御史自己的问题,这里边没有什么阴谋诡计。

李世民不禁想到了那天顾御史听到了自己的指派之后那副面无人色的模样。

这让他都有些怀疑,说不定就是这位顾御史觉得自己去了那青州之地肯定会自取其辱。

与其去受辱,还不如自己给自己一下,借机逃过前往青州的命运。

就在李世民与一干心腹都在沉默不言的当口,一骑快马,已然驰至了皇宫宫门处,又是来自于青州大都督府的请功奏折。

第2827章 若老夫是青州大都督府长史的话,唔……

李世民这边还在考虑着,接下来该当如何处置后续的当口,就有小宦官捏着一份奏折步入了文成殿。

“陛下,这是青州大都督府加急送来的请功奏折……”

“???”房玄龄、马周、孙伏伽、柴绍等人全都瞠目结舌地看向那名小宦官。

李世民也同样表情僵硬,心里边忍不住卧了一槽。又请功?程三郎那小子该不会是在洛阳城憋坏了吧?怎么这才放出去没久,就频立功勋。

“拿来……”内心疯狂吐槽的大唐天子只能伸出了大手,接过了这份奏折。

一干重臣都用探究的目光及时地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都想要从陛下的表情变化来看出端倪。

李世民目光一扫,唔……这回书写奏折的仍旧是自己亲儿子李恪。

先是粗略地扫了几眼,然后就看到了几个名字,青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与其幼子李思文,还有就是牛进达家的儿子,那位身残志坚,勇立功勋的牛韦陀三人。

事情是这样的,自打程三郎搞出飞雷炮之后,作为大唐名将兼兵部尚书李绩。

就一直对于如何利用好这种威力巨大的远程火器而冥思苦想,呕心泣血,与亲儿子李思文和牛韦陀反复研讨……

只看到了这一句,李世民的脸直接就黑了,一句厚颜无耻的老匹夫隐些就脱口而出。

李世民很清楚,李绩这老货向来很厚脸皮,当年曾经与程三郎一起算计阎立德之事。

让李世民都替李绩这个老匹夫脸红,但是真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敢想又敢干,有脸去跟一干年轻人一起抢功劳。

看到了陛下的眼神陡然凝固,脸色越来越黑,一干心腹重臣都不约而同地抹了把脸,悄悄地在用眼神交流。

该不会又闹出什么妖蛾子了吧?难不成,程三郎又搞出了大功劳让那帮子武勋子弟在那里明目张胆的蹭了?

……

李世民看了不一会之后,缓缓地将这份奏折摆放在了案几之上。

从这份奏折里边的详尽描述以及大致构想,让李世民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怦然心动。

因为李世民一直在筹划着准备亲征高句丽,以证明自己,证明大唐不论是治政能力,还是对外征战能力远超前隋。

拿什么来证明,很简单,就是拿高句丽这块茅坑里边又臭又硬的石头来证明。

只要自己能够征服高句丽,那么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最终导致国家社稷消亡的前隋,就完全被大唐踩在了脚下。

而这些年以来,李世民一直在反复地研究着前朝攻打高句丽失败,并且导致国家体制崩溃的原因。

第一就是规模过大,兴兵百万,民伕更是达到两百余万,徒耗人力物力,以至国家受累,令各地叛乱四起。

第二就是过于仓促,再加上隋炀帝根本就是外行指挥内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而李世民吸收了这些经验之后,自然也作出了自己的考虑和调整,之所以要收拾那些世家之后。

又重设青州大都督府,一来,就是在进行征讨高句丽的前期准备。

第二嘛,就是营建更大规模的水师,毕竟前朝末期,水师已然没落,大唐接手之手,一直都在关注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