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28章

作者:晴了

……

“……这是胆长毛了,还是腚里夹着雷了,居然这么牛气,居然敢来动咱们汉唐商行的产业。”

程处弼拉着脸,目露凶光地打量着这封来自于汉唐商行倭国管事李骄的书信。

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帮子倭国挫子,居然胆子这么大,如此迫不及待地对那物部氏动手,所为的不就是豆州的金山吗?

不过,你特娘的抢谁的不好,居然抢汉唐商行的,呵呵……

这简直就是耗子舔猫腚眼,自己找死的路数。

一旁的李恪也同样铁青着脸,嘴里边嘟嘟囔囔,就好像是自己兜里那刚刚拿兜裆布换来的几个铜板让小贼偷了个干净一般。

“处弼兄,这可如何是好?那物部氏经营的豆州本就不大,何况以一个小破地方,想要抗一国之讨伐,根本不可能的。”

“你急甚子,待我想想……呵呵,中大兄皇子是吧,这老小子,居然敢动老子的钱……”

“……”

第2799章 足足有二十一条的鸿胪寺照会公文

李恪看到表情阴沉得都快要滴出水来处弼兄站起了身来,背负着双手,缓步在屋内踱步。

偏偏两眼开阖间,犹如电芒一般的杀意,让人鸡皮疙瘩狂冒。

倭国矮挫子,之前乘着大唐洛阳之变搞事情也就罢了,考虑到朝廷会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再加上自己前段时间搞了不少事情,也想要好好地低调苟发育一番,省得被弹劾奏折弄烦了的老丈人来寻自己的麻烦。

可是现如今,自己这么老实低调,居然有人欺负到头上来,一想到那东海道豆州一带的金银产量会因此而受到重大损失。

再一想到倭国矮挫子们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干过的那些龌蹉事,程处弼感觉自己的肺都要快被气炸。

李恪打量着处弼兄,总感觉现在在屋内焦躁迈着步子的处弼兄,就如同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看得李恪脊梁汗毛都立了起来,赶紧开口安抚这位心眼不比针眼大的处弼兄。

“处弼兄,钱固然要紧,但是咱们弟兄是不是应该从长计议,好好盘算下,看看怎么才能够解决好问题。”

程处弼缓缓地摇了摇头。“从长计议?贤弟啊,你这话就说错了。”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这帮矮挫子,先是坏了我大唐的规矩,借伪帝之诏,更易国号,忤逆在先。

而今连遍布四海诸岛的汉唐商行的利益都想要明抢。”

“这要是传播开来,咱们汉唐商行在诸国所设立下来的那些商行,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你想过没有?”

听得此言,原本还只是觉得处弼兄心眼太小的李恪老脸微烫,朝着程三郎一礼。

“还是兄台你考虑得周全,小弟实在有些目光短浅了。”

“不错,倭国胆敢如此,若是咱们没有什么举动,必定会惹得诸国窥视我汉唐商行在诸国的利益。”

“只是处弼兄,你准备如何做,遣人交涉?”

“呵呵……贤弟所言极是,要不你这样,你现在不还是鸿胪寺少卿吗?赶紧的,给倭国去一封公文。”

“第一,伪帝的承诺,那是一张废纸,倘若倭国敢自谓日本国,便是不将宗主国放在眼里。”

“第二,倭王自谓天皇,这样的行为,必须立刻停止,倭王亲自到大唐来向大唐天子当面请罪,认罪伏法。”

“第三,为了向宗主国表示歉意,倭国必须开放倭国疆域的矿产开采权,交予汉唐商行作为赔偿。”

“第四,不得阻挠汉唐商行与倭国内诸倭民、豪族之联合经营商贸往来……”

李恪呆愣愣地看着缓步而行,一边走,一边咕嘟咕嘟一个劲往外滋坏水的处弼兄。

不过好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李恪就开始奋笔疾书,将处弼兄的那些条约一一尽数记录了下来。

等到处弼兄说完,李恪这边反复查缺补漏之后,打量着这足足有二十一条的所谓“鸿胪寺照会公文”。

忍不住又扭头看了眼坐在一旁眯着两眼,像是在养神的程三郎。

“处弼兄,你这些……小弟怎么觉得你这比对付战败的吐蕃还要更加的狠毒,这,这简直就像是……”

“像什么,像是断子绝孙,毁其国,灭其社稷的绝户计吗?”

程处弼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李恪看着处弼兄那副笑得十分阴森的表情,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星子缓缓地点了点头。

“其实说来你可能不相信,为兄我这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而已。”

“???”李恪一脸懵逼地看着表情十分深沉,就连语气也显得十分沉痛的处弼兄。

得,看样子处弼兄妖蛾子劲一起,又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不过考虑到处弼兄因为倭国之事,心情相当的不美丽,李恪觉得自己还是别惹处弼兄为好。

“是是是,处弼兄所言极是,可是这鸿胪寺发给倭国的照会公文,倭国即便拿到了,他们肯定也不乐意照办。”

听到了李恪这话,程处弼嘿嘿一乐,大巴掌拍在了那李恪的肩膀上。

“呵呵,贤弟啊,他要照办我还不乐意呢。”

李恪打量着那副一笑容阴森的处弼兄,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你这是想要逼那倭国跟我大唐……”

“不错,倭国之恶,更甚高昌,高昌都能够成为过去式,那倭国凭什么不能?”

程三郎话音刚落,就听到了屋外传来了禀报声。

“三公子,吴王殿下,陛下派人来,请二位入宫觐见。”

……

“你说你爹这会子寻咱们哥俩,会为了什么事?”

“小弟我哪知道,这段时间,咱们可是已经相当低调了,什么妖蛾子也没闹。

顶多也就是有闲暇的时候呼朋唤友打打牌,我爹再怎么,也不可能连这点小事也管。”

“有道理,看来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指不定你爹那里又遇上了什么难事,需要咱们弟兄搭档出面解决。”

说到了这,程处弼忍不住转过了头来,看向李恪。

“对了贤弟,洛阳之变,咱们弟兄可是为朝廷,为你爹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可是一直没有什么下文。”

“莫不是现在诸事已定,你爹想要给咱们哥俩加官进爵了?”

程三郎这话,亦让李恪两眼一亮,咦,说不定还真是这么回事。

出了门,这个时候,吴王李恪的马车已经在府门口等着,哥俩钻进了马车。

车门一关,马车内的小铁炉子的热力,很快就驱散了二人身上的寒意。

今年的风雪,来得要比往年要更早一些,外面的风雪,丝毫也扰不了程三郎与李恪在车中肆意谈笑。

而李世民的案头上,摆放着来自于西都留守柴绍的上奏。

初冬之际,关中北面的两个县已遇上了雪灾。

不过好在,由于当地官员及时上报,关中第一时间作出了恰当的应对,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再有就是,由于迁都,让关中的人口与军民迁往河洛之地。

以及从长安到洛阳之间的水泥直道已经完全修通,使得粮食运输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至少短时间内,不用再担忧关中会因灾再次发生易子相食的惨剧……

第2800章 大唐第三任齐王火热出炉……

李世民美滋滋地呷了口银杏菊花枸杞茶,关中也已经安定,而河洛之地。

之前世家大族的势力盘根错结,即便迁都到此,做事也容易困手困脚。

而今,洛阳之变后,使得中原的世家大族实力大损,而朝堂内世家大族的力量同样折损严重。

使得许多针对于世家大族的政令,得到了顺利的实施,等到了明年开春科举,朝廷又能够吸纳一批朝气蓬勃的才俊,成为未来朝廷的骨干力量。

就在大唐天子畅想未来的当口,程三郎与李恪已然来到了文成殿外。

李世民打量着这两个鼻尖发红的年轻人快步来到了跟前,示意二人赶紧坐到炉子边暖和暖和。

“多谢丈人,不知丈人今日让小婿还有吴王殿下前来,有何吩咐?”

“今日让你们过来,嗯……这些日子,洛阳之变后的诸多后续,都已经收尾,一些嘉奖也都给了。”

“但是贤婿你的封赏老夫尚在斟酌。”

“丈人你慢慢斟酌,小婿不急。”

“父亲,其实孩儿也不急。”

听得此言,程处弼与李恪都两眼一亮,旋及哥俩相视一笑,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被老奸巨滑的大唐皇帝尽收眼底。

“嗯,既然如此,那你们二人的封赏就暂且先撂下。”

“???”程处弼与李恪直接就让李世民这话给整不会了。

咋的?我们这些后辈晚辈不过是谦虚腼腆一下,你怎么能这么顺水推舟?

李世民没有理会这两个表情幽怨得犹如深闺怨妇般的年轻人,表情严肃地开始讲起了正事。

“现在有一件事情,老夫先跟你们好好聊聊,嗯,想必你们也知道大唐迁都到洛阳,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而今,迁都诸务也都已经大致完成。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洛阳设立京兆府。”

李世民言及京兆府这三个字,就看到了程三郎两眼一亮,赶紧昂首挺胸。

一旁的李恪表情则没有什么变化,毕竟处弼兄在哪,他就蹭到哪去,到底是程洛阳,还是程京兆,对于他而言,没什么分别。

……

“不过,朝中一干臣工,都认为大理寺卿孙伏伽公正严明,甚有才干,故尔,一致举荐孙卿家为这京兆尹。不知贤婿你以为如何?”

“……”程处弼原本自信的笑容渐渐地僵硬。总觉得老丈人很不地道,简直就是在调戏年轻人。

嘛意思,老子辛辛苦苦在这洛阳令的位置上呕心泣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居然等到洛阳迁都大事一成。

自己就被踹到了一边去,让那大理寺卿孙伏伽来摘挑子,这是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