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14章

作者:晴了

李治成为了北海郡王,与他的四哥青雀东莱郡王一起,屹立在了山东之地上。

虽然他们是被贬谪去的,但同时,两位郡王在此就藩。

也等于是皇室派了近人,在镇压与监视那些被打压得瑟瑟发抖的山东世家门阀。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太子每五日一观政的明旨,代表着陛下对太子殿下的一种补偿。

同时也让天下人看明白太子殿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与倚重。

对于陛下这样的处置方式,不论是朝中文武,还是那些东宫属官,总算是都安份了下来。

第2776章 传陛下口谕,召太医入宫议事

长孙无忌由着大理寺官员送抵到了洛水码头,看着那前来送别的亲人,含着泪水,迈步登上了轻舟而去。

一干长孙无忌的亲朋好友,哭成了泪人,而停在码头不远处的一辆马车内,长孙皇后红着双眼缓缓地放下了车窗的帘子,示意马车离开洛水码头。

十日之后,一骑驰入洛阳,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那位被贬谪往岭南之地的长孙无忌离开洛阳不过数日,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难以远行。

“诸位卿家,以为,该当如何?”

李世民由着一干重臣浏览过了那份急报之后,这才沉声开口问道。

此刻贞观殿中,一干文武臣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事有点诡异,毕竟长孙无忌是陛下挚友,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哥。

谁知道这会不会是陛下你不欲让那长孙无忌离开中原,寻了个由头,让他归洛的技俩。

现如今,朝中世家大族背景的重臣已然少了许多,更何况随着魏王李泰与晋王李治的相继倒台。

本身就极具有继承帝位合法性的太子殿下的位置自然也是日益稳固。

而今日,太子殿下就在朝堂之中听政,一干臣工,哪怕是过去与长孙无忌交情颇为深厚的大臣。

肯定也会担忧,自己倘若站出来为长孙无忌说话,倘若陛下百年之后,那自己的仕途,十有八九也就走到了近头。

甚至太子殿下倘若报复心再强一些的话,指不定自己连平安致仕的机会都不会有。

哪怕是太子殿下一直都表现得十分的宽厚仁慈,但谁又敢保证他会不会秋后算帐。

不少臣工都颇有些不怎么看得上这位性格过于绵软的太子殿下,其实在朝堂之上嘀咕几句骚话也不是没有过。

可那是过去,现在大唐的未来,已经越来越明晰的情况下,谁说谁傻。

看到一干臣工都不吱声,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幕的李世民干脆单刀直入地挑明言道。

“长孙无忌虽已被贬谪,可他终究是我大唐功勋之士,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带病南下。”

“倘若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是朕的过失了。所以,朕有意接他回洛医治,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

听得此言,几乎所有的文武重臣,都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坐在位置上安静如鸡,就连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的太子殿下身上。

这下子,大伙可真有点蛋疼了,陛下想要把人接回洛阳医治,这就有点过份了。

莫非,陛下这是在试探臣子?不少老奸巨滑之徒都在脑子里边冒出了这么一个疑问。

这个时候,有史以来,第一位状元公孙伏伽越众而出,朝着陛下一礼,慷慨陈词。

“陛下,臣以为,此事如何处置,该当谨慎才是。

谪臣流于外,若生重疾,确有可就地医治,待愈后再行之理。”

“如今,谪臣身患重疾,情况如何急报之中语焉不详,等臣也只见这份急报所述。

倘若因此就准其归洛医治,实在不妥,甚至容易惹人非议。”

“那孙卿家你有何良策?”李世民面色微沉,目光盯着孙伏伽,有些不悦地问道。

“陛下,臣以为,让谪臣停留于当地,着请当地医家给其医治疾患便是,不必归洛。”

“不错,臣也觉得这是最妥当的办法。”

“陛下,臣以为,孙寺卿言之有理,该当如此处置,最为妥帖。”

看到一干臣工纷纷出列反对让长孙无忌归洛养病,而陛下的脸色也越来越差之后。

房玄龄此刻终于清了清嗓子越众而出,朝着天子恭敬地一礼。

“陛下,臣以为,谪臣之疾患情况到底如何,我等在此议论得再多,也决定不了问题。”

“倒不如命太医署遣得力太医南下,前往诊治,倘若能够就地医治为佳,便就地医治。”

“倘若真的需要归洛将养,那就再请奏陛下恩准,再命刑部干员将谪臣送归洛阳治疾。”

此言一出,一干臣工都深以为然,连连颔首不已,也是,这个办法哪怕是不能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拖延一二。

“陛下,臣也觉得房丞相之言甚是有理,太医署内的诸位医官皆是医道高手。”

“由他们前去给谪臣诊治,以判断谪臣之疾轻重缓疾,肯定要比当地医者更有发言权。”

“也罢,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房卿言之有理,来人,速去太医署传诏……”

……

“对五……”

“对六……”

“对七……”

“处弼兄,在这里打牌不太好吧?”房俊扔出了一对七之后,打量着这间屋子。

这是张医令办公的场所,只是现如今,张医令被程三郎劝到了隔壁去跟那位王医令肩并肩办差。

而这里则变成了程三郎与狐朋狗友们打牌吹牛打屁的地方。

“你担心什么,我这只是暂借,暂借他的地盘,打个几天竹牌就还给他了好不好?”

“处弼兄,之前那个院子不挺好的吗?为何你非要到这里来打牌,这样影响不好吧。”

“呵呵……俊哥儿你就不知道了,处弼兄做事,必定有他的道理,他既然让咱们哥俩在这里打牌,那就在这里打呗。”

房俊看着为了上天,已经丧心病狂到了毫无节操的吴王李恪,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

不过也是,倘若真能够上天,自己也这么舔处弼兄也不是不可以。

只需要脸皮厚点,嘴皮子甜点,就能够继续在处弼兄这里占便宜,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急,拿起了一对二正准备甩下去的程三郎姿势一顿,支愣起了耳朵。

“医令,医令,宫中有人前来传陛下口谕,召太医入宫议事。”

正在隔壁相顾无言的张医令与王医令听得此言,顿时两眼一亮。

两位医令肩并肩地大步而出,然后就看到了本该继续苟在办公房中打竹牌的程三郎就那么捏着一副竹牌蹿了出来。

“陛下的口谕?既然如此,二位医令且在此看好官署,程某随那位传谕之人走上一趟便是。”

“???”

第2777章 最强太子党程三郎入朝觐见……

王、张二位医令原本一脸兴奋地冲了出来,毕竟职低位卑的太医,难得有机会上场刷脸。

结果程三郎这家伙居然也蹦出来,这简直就是在抢自己等人的好处。

张医令一脸黑线地看向程三郎,打量了眼他手中的竹牌。

“那个小程太保,陛下口谕是命太医入宫,下官与王医令去的话,倒也无妨,可是小程太保你去,好像不太合适吧?”

“怎么就不合适了?”

太孙太保、太常寺少卿、洛阳令程三郎把竹牌往怀里边一塞,翘起大拇指朝着自己鼻尖一点。

“程某乃是负责主持太医署的太常寺少卿,亦是我大唐医道高手。

医术也不比二位差,怎么就不能代表你们去见陛下了?”

“……”王、张二人心中一梗,神特么的代表,老子不乐意让你代表,我们就想去刷个脸咋了?

“小程太保言之有理,可下官与王医令终究才是太医署的医官,倘若小程太保你自己去。”

“回头陛下指不定就会怪罪下官枉顾圣命。”

一旁的王医令疯狂点头,一副恨不得抱着程三郎大腿的架势。

“张医令言之有理,还请小程太保允下官与张医令随同你入朝觐见。”

“还请小程太保放心,我们二人定然会以小程太保马首是瞻……”

“……唉,既然你们如此想去,那便一块去吧。”

程处弼表情有些古怪地打量着这两位瞬间眉开眼笑,精神焕发的太医令。

不让你们去,那是为了你们好,笑吧,回头你们怕是哭都来不及。

“处弼兄这到底在闹什么鬼?”

已经站到了门口的房俊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莫非这二位医令干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心眼比针眼还小的处弼兄。

吴王李恪倒是多少知道一些,不过这个时候当然不能泄露一丝一毫。

“我哪知道,兴许是觉得今天手气太背,出去溜达精神一下。”

“……”房俊听得此言,看了一眼身边说话的李恪,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毕竟处弼兄的行径,还真能干得出这么不靠谱的事。

站在太医署门外的宦官没有等太久,就看到了程三郎大步走了出来,身后边跟着二位太医令。

这位宦官下意识地朝着程三郎一礼,然后这才朝着二位太医太歪了歪脑袋示意赶紧上车。

结果没有想到,程三郎一马当先地猫着腰先钻进了前来接人的马车。

“小程太保,这是奉陛下口谕前来接太医的车驾。”小宦官一脸黑线地开口提醒道。

“本官身为负责太医署的太常少卿,领着这二位太医进宫,有什么不对吗?”

听到了这声反问,小宦官抹了把脸,表情甚是麻木地摇了摇头。

本来就相当的不对好不好,你是太常寺少卿又怎么了?你又不是太医署有职称的医官。

要不是看在你是陛下的爱婿,人憎狗嫌的程三郎的份上,早让那些禁军把你乱棒赶下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