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60章

作者:晴了

郑元寿老辣成精,自然能够听出来张亮心中有怨,很是宽厚地笑了笑,一副虚心纳谏的表情答道。

“好好好,大将军乃军中宿将,你的好意,本官谨记于心,回头就作布置,以防万一。”

张亮又在这里跟前这二位瞎扯蛋几句之后,便识趣地告辞而去。

在一旁支愣着耳朵听了半天的萧户部走上前来,看了一些郑元寿,目光落在了那长孙无忌的身上。

“赵公,这位张大将军的建议,咱们要不要听上一听?”

听得此言,长孙无忌意味深长地看了那萧户部一眼,目光落在了那郑元寿身上。

“呵呵……这位郧国公的军略智计如何,难道还需要某向郑翁解释不成?”

“赵公说笑了,是啊,我等推荐他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不过是看在他乃先帝心腹,又是主持洛阳军务的辅政大臣。”

“倘若他真有大本事,某与赵公,又焉能放心,将会留在这个位置上?”

此言一出,一干出身显贵的大臣们全都笑出了声来,毕竟,张亮是什么样的出身,有什么样的本事。

他们这些乱臣贼子,怎么可能不事先摸清楚底。

就这样在军事上毫无建树,完成靠蹭别人功勋,靠拍天子马屁上位的大将军。

怕是还不如让他去做地方官守牧一方来得更妥帖。

毕竟他好歹是务农出身,有着丰富的务农经验,治理地方,也算没有离开本行。

虽然张亮已经离开了一段距离,身后边那些嘻笑声,还有明嘲暗讽,还是有只言片语落入了他的耳内。

张亮的脸色越发地阴沉黝黑,缓步继续朝着,只是藏于袖中的双拳已经握得指尖发白。

……

“大帅,这帮子狗贼,着实欺人太甚。”

此刻,几名武将围拢了上前,此刻他们那怨毒的语气,甚是瘆人。

此刻,已经调节好了心态的张亮冷冷一笑,沉声安抚着一干老兄弟道。

“不必担心,他们越是如此狂妄自大,越是等我等行事有利。”

就在这个时候,有三位新近调入金吾卫,有着世家大族背景的武将快步行来。

张亮等人很有默契地停下了这个话题,笑眯眯地朝前迎了上去。

一行人说说笑笑,甚是亲切,就好像他们真的是一帮子亲如兄弟的好袍泽。

等来到了那兵部官衙,这才纷纷四散而去,张亮看着那几名世家大族背景的将领,嘴角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

“大帅,接下来我们该当如何?再过数日,那晋王一经登基大典。

再昭告天下那他就是明正言顺的大唐天子了……”

“在那之前,若不动手,末将担心,很快就没有机会了。”

“是啊干爹,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你好歹给孩儿漏个底才是。”

几位心腹手下和养子,此刻都聚拢在张亮跟前,眼巴巴地看着这位郧国公。

“容老夫再思量思量……”

张亮抹了把脸,那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表情。

看得一干人等人甚是蛋疼不已,面面相觑。

好在这个时候,那位靠舔干娘李氏,成为干儿子的张慎几凑到了张亮地耳朵边,小声地劝道。

“干爹,干娘托孩儿给你带句话,都已经事到临头,倘若再不决断,万一有人觊觎干爹的位置……”

此言传入了张亮的耳中,仿佛一道惊雷,让他心中一寒,目光阴枭地扫过那位干儿子,又看向跟前这些心腹。

“老夫决定,就在登基大典当日下手。”

“啥?!”

第2685章 陷入到了美梦成真的李治与王氏

一干人等,全都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位突然拿出了大胆计划的郧国公张亮。

“尔等不要以为本帅是临时起意,其实本帅,早就已经反复地演算过。”

“如今,左监门卫对本帅防备甚严,何况那郭勋自打跟郑氏结成亲家之后,更是死心踏地要跟那些世家大族一条路走到黑。”

“何况那些世家大族,对本帅并未完全信任,还往左金吾卫中掺和了不少的沙子。”

“所以,想要在城中行事,多有掣肘。”

“可是,如若要进行登基大典,必定要出城,如此一来,从城内到出城,从城门到圆丘又或者是方丘,还有到宗庙……”

张亮一边侃侃而言,一边信心十足地拿手指头在案几上画着一条条的线。

一干心腹和干儿子此刻全都听得两眼放光,频频颔首不已。

不禁对这位在军略方面,没有太多建树的郧国公多了几分的敬意。

也是,就算是没看到过猪跑路,好歹也吃过不知道多少回猪肉。

作为昔日跟随在大唐名将身边,见惯了那些大唐名将们在军帐之中谋划行军布阵打埋伏的手段。

好歹活学活用到现在,也铁定要比那些菜鸡强过太多太多。

重要的是,这个计划,既能够避免那兵力主要集中在宫城附近的监门卫的及时增援。

同时,还能够让金吾卫得以有条不紊的从容布置。

随着张亮的分派,这些相聚于此商议办大事的心腹将领以及干儿子们都显得跃跃欲试。

恨不得时间能够过得现快一点,最好能够几眨眼之间,就已经到了登基大典的当日。

张亮步出了屋子,看着心腹与干儿子们四散而去,走起路来,都显得甚是振奋。

这让他也不禁意气风发,不错,虽然婆娘是悍了点,但是她的提醒的确没错。

现如今,可是绝佳的机会,再不把握,再等下去。

怕是等到这把老骨头都化了灰也不见得能够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就在张亮站在屋子外面,唏嘘感慨外加意气风发的当口。

就看到了一位部下此刻正气极败坏地迎面狂奔而来,手里边还提着一个布兜子。

……

皇宫深处,文成殿前,李治已经等待了许久。

虽然内心很不耐烦,可是考虑到,今日是自己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进去,所以李治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等到心腹宦官安公公快步而来,恭敬地朝着李治一礼,这才饱含着热泪哽咽道。

“奴婢恭迎陛下入殿……”

他身后边的那一干宦官与宫娥,还有那些前晋王府护卫,如今的大内侍卫,也全都齐刷刷地一礼,大声吼道。

“恭迎陛下入殿……”

哪怕这里只是天子日常办公的内殿,可是听到了如此理所当然地称谓。

李治的内心舒爽得不要不要的,深吸了一口气,大步上前,抬手将那为首的安公公轻搀了一把。

“安大伴,辛苦你了。都平身吧……”

“谢陛下!”

李治撩起前襟,大步拾阶而上,很快,就步入了这之前属于亲爹李世民的办公场所。

打量着这里边的陈设,这里刚刚经了洒扫,使得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过的文成殿内变得十分的干净整洁。

李治步入了殿中之后,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在殿内行走起来,满脸新奇地打量着殿内的陈设以及装饰,还有亲爹喜欢的那些书画作品,以及书卷典籍。

过去,他虽然也有机会进入文成殿,但是那个时候全副心神都集中在怎么应对亲爹上。

哪有余力去关注这殿中的这些细微处,而今,这里已经属于了自己,自然要好好地打量打量。

倘若是自己喜欢的,那就留下,倘若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撂一边去。

毕竟,自己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就在李治晃悠悠地在殿内漫步地当口,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了一个控制不住兴奋的呼唤声。

“臣妾参见陛下……”

李治一扭头,就看到了那兴奋得俏脸通红的王氏,此刻盈盈地朝着自己拜下。

身后边则是一干女官与宫娥,看着这么一大群的莺莺燕燕,还有那一双双水汪汪,充满着热辣诱惑力的美眸。

看得李治不禁心中一荡,果然,还是当了皇帝好啊……

好在,李治没有被内心的荡漾冲昏头脑,而是快步向前,笑意吟吟地搀起了这位前任晋王妃,现如今母仪天下的王皇后。

“爱妃,哦不……皇后快快请起,朕可是等皇后多时矣。”

……

夫君二人,坐在这文成殿内,一时之间,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此刻,只是面对面地傻笑。

毕竟这对于他们两口子而言,虽然是意料中事,可是真的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与皇后,仍旧是让他们感觉如若在梦中一般。

足足傻坐了半晌,二人总算是恢复了镇定,王氏坐在那里,美滋滋地开始扳起了手指头。

“陛下,只待三日,三日后,登基大典一成,到时候,就可昭告天下,接下,那就是要改元……”

“嗯,皇后所言极是,接下来的日子,有得够辛苦的。”

“陛下登基,必定要改元,想来陛下改元的年号,一定会有极好的蕴意。”

听到了王氏这话,早就已经盘算过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李治呵呵一乐。

“朕之前就已经考虑过此事,现如今,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

李治还没来得及显摆他准备的那几个备选年号称谓,就看到了安公公显得神色有些凝重地步入了殿内。

“怎么了?”被人打扰而份外不悦的李治皱起了眉头,朝着安公公问道。

“陛下,奴婢刚刚收到消息,北边祭地的方丘,以及南边祭天的圆丘,已然被人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