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51章

作者:晴了

李恪直接就怂了,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充满讨好之意的表情,朝着程三郎赔笑道。

“不不不,小弟我就只是一时灵感暴棚,绝对没有故意加害兄台的意思……”

就在这个当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赵昆大步来到了门口。

很快表情凝重地捏着一份情报来到了李世民跟前递上。

“陛下,这是来自洛阳的密奏,刚刚到的。”

李世民接到了手中,只扫了两眼,不禁脸色一变。

站在一旁的程三郎伸长了脖子,可惜距离太远,根本看不真切。

“这帮乱臣贼子,狗贼!卑鄙无耻!安敢如此!”

李世民陡然呼吸粗重地开始暴起了粗口,听得程三郎与李恪心惊肉跳不已。

都不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大问题,李恪被处弼兄拿胳膊肘连顶了好几下。

最终,只能硬起头皮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开口相询。“父亲还请息怒,可是洛阳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李世民拉着脸,将那份密奏恶狠狠地就拍在了沙盘上面。

“为父收到消息,他们将在三日后第三次劝进,而后,将会在本月末的吉日,举行大唐第三代天子的登基大典。”

“……第三代天子。”程处弼直勾勾地看着这位活蹦乱跳,杀气腾腾的第二代天子。

主要还是文言文书读的不多,除了一句接一句的卧槽在内心此起彼伏之外,想不到更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

李世民此刻感觉自己的肺都快要被气炸了,气极败坏地拍打着沙盘地边沿。

“只剩下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倘若真让那个逆子登基,那可真就是亘古未有之丑闻!”

“啊,这……”李恪也是当场傻眼,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开解已经陷入了狂躁的亲爹。

程处弼听得也是有些牙疼,看着这位明显有些气极败坏的大唐太宗皇帝,怕是他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那帮子世家大族为代表的文武臣工,真要把那李治给推上了皇帝位,这特么算谁的?

照理而言,李治也是大唐皇帝与皇后的血脉嫡子,的确有皇位继承权。

毕竟老丈人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要搞世家大族,搞朝堂之中的那些跟世家大族勾结的臣工。

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个计划里边有个巨大的瑕疵,那就是李治这货。

万一真要登了基,哪怕是老丈人凭借着实力和巨大的威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那李治给掀下来。

但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算计别人,结果出现了这么一出闹剧,啧啧啧……

到时候,就算是老丈人杀回了洛阳,将一干乱臣贼子尽数拿下,取得了全胜,那位登基了的李治又该怎么办?

他的皇帝位算还是不算?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老丈人才是正牌天子,那亲儿子就算是忤逆天子。

啧啧啧……到时候该怎么处理,倒是全凭老丈人的心思,可问题在于,这样的大事件,绝对是要青史留名的好不好?

偏偏这绝对是青史留名的笑柄和糗事,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自打成为皇帝之后,就立志成为一代明君的老丈人此刻怕是恨不得化身远古巨兽,直接扑到那洛阳城去,把那帮乱臣贼子全给撕了。

程处弼看到李世民那张气得铁青的脸,赶紧上前劝慰道。

“丈人还请息怒,咱们还有时间,肯定能够想得到办法。”

李世民缓缓地坐下,却犹自气喘吁吁,脸色发黑。

“柴卿到茅津渡尚需要五日,而大军从茅津渡进抵那洛阳,少说也得有三五日光景。”

“等朕到了洛阳城外,里边已经又多了一位大唐天子,朕岂不是要变成天下人的笑柄?!”

“……陛下,哪怕是大军来不及,咱们还是可以用其他的手段来化解危机。

例如让他们举办不了登基大典,不就行了?”

“……”瞬间,李世民呼吸陡然一滞,目光直勾勾地落在了这位干坏事第一流的好女婿身上。

咦……不得不说,爱婿的脑洞开得足够大,这么说起来也对,只要让他们办不成登基大典。

办不成登基大典,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不会有人承认他是大唐天子。

虽然不能完全地杜绝掉变成笑柄的危机,可好歹只要拖延了足够的时间。

自己率大军进抵洛阳城下,到那时候,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

“陛下,是否需要臣去召集诸位大臣前来商议?”

看到李世民目光直勾勾地看着程三郎,一旁的赵昆小声地询问了句道。

“先不急,你去舱门口看着,没有朕的口谕,任何人不得进舱。来来来,贤婿你过来,恪儿你也过来……”

“处弼兄,你可想清楚了。”李恪看到亲爹急不可耐就往里间走,赶紧小声地提醒程处弼一句。

程处弼很清楚,陛下这分明就是走投无路抓狂了,准备拉着自己走上一条邪道。

“唉,那咋办,那可是明达的亲爹,我能眼睁睁看着老丈人明明是一代英主,转眼变成历史上的笑柄吗?”

李恪砸了砸嘴,无奈了叹了口气,这也是自己的亲爹,哪怕是自己当不了天子,可也不愿意亲爹英名受损。

万一在亲爹执政期内,出现了两任天子哼哼哈哈地在帝都洛阳掐架,除非亲爹把所有读书人全给宰了,不然这样的丑闻,绝对会传下去。

何况亲爹早年间就已经骚操作了一回,才成为的大唐天子,兢兢业业呕心泣血这么多年。

这才让天下万民赞颂不已,令万国来朝,称贺不停,结果到了他执政末期,再来这么一回,呵呵……想想都觉得脸疼。

“贤婿,如何阻止那登基大典,你可有方略?”

程处弼步入了里间这才刚刚坐下,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丈人还请容小婿一点时间,小婿还在想。”

“好好好,你只管想,需不需要来点酒菜,说不定还能给你增添一点灵感。”

“……”

第2671章 小婿意欲釜底抽薪,直接把皇宫一把火燎了

看着坐在跟前,笑眯眯的表情下,满满尽是焦躁与急切的大唐天子。

程处弼很清楚,老丈人这是真急了眼了。

不论是哪个时代,但凡是成功人士,大多数都会在意生前身后名。

特别像老丈人这种特别想要青史留下英明神武这样评价的有志明君。

话说回来,程处弼觉得想要让自己搞建设,和让自己搞事情,哦不……是搞破坏,说实话,前者要远远地比后者更加的困难。

毕竟自己坏事的本事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怎么坏事,没有人。

但问题在于,需要有几个前提条件,毕竟搞破坏,也不能没有任何底线。

“丈人,要不你先给小婿说说,登基大典一般都要干些啥?

如此一来,小婿才好想着怎么让这事办不成,或者办砸掉。”

看着目光热切,表情激动的程三郎,李世民忍不住下意识地抹了把脸。

李世民很自信,自认自己也足智多谋,可是眼下,自己完全想不到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局。

所以,这才会下意识地求助于足智多谋,脑洞清奇的爱婿。

也不知道自己把程三郎这柄伤人又伤已的双刃剑耍起来到底是好是坏。

但是眼下,除了这把伤人又伤已的双忍剑之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解决问题的脑子,怕真没几个。

重要的是,堂堂大唐英主,也不希望让那些臣下看到自己气极败坏无能狂怒的模样。

听到了程三郎相问,李世民倒也不隐瞒,毕竟他是当年登基大典的亲历者。

大唐天子,乃是九五之尊,是天下的主人,而且自古以来,华夏历朝历代据有中原者,皆以正朔。

既然是正朔,那么必定要遵从自古流传下来的礼仪,毕竟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嘛。

而且想要成为皇帝,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登基,唯有经过了登基大典,才能够算作是真正的,受天下百姓,满朝文武承认的皇帝。

只有经过了登基大典,才代表着从上一任皇帝的统治时代,过渡到自己的时代。

所以,登基大典,自然是重中之重,新皇登基前,首先就是要缝制大量新衣。

当然也有些时间紧迫的,只能在这方面从简,就拿老皇帝的衣服来改改,直接就穿上了。

再就是登基大典的流程相当的繁琐,第一个步骤,那就是新皇必须要率领文武百官,前去祭拜天地、宗祠。

而且还得要叽叽歪歪,上告于天,下告于地,总而言之,体力不好的皇帝,当是走这套流程就能累个半死。

之后,才可以穿截上衮冕礼服,前往大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当皇帝坐上了正位,并且接手了玉玺之后。

这才能够算是皇帝终于登基完毕,成为了合法合理的皇帝陛下,当然接下来还要昭告天下,你们的上面换人了。

另外如果皇帝有妻子,自然很有可能在登基大典的同时也要举办封后大典,这同样也是国家的重要大事,排场也不会比登基大典少多少。

不论是程三郎还是李恪,都听得甚是津津有味,毕竟他们都没有经历过。

或者说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李恪还是个屁帘都还没拆的小娃娃,程三郎都还没穿越到大唐。

李世民说得口干舌燥地这才把大概情形说了一遍,抄起了案几上的茶水灌了一口,这才继续。

“……总而言之,唯有经过了登基大典,新帝才能够名正言顺成为天下之主。”

“而那李治虽为嫡子,却非太子,所以,那些乱臣贼子,想要助其登基为帝以告天下。

那么登基大典,必定会办得十分的严谨与隆重,以此来证明皇子继位的正统性。”

程处弼这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开始摸着下颔,陷入了长考。

对于破坏登基大典,或者说阻止李治成为大唐新帝,对于老谋深算,最擅长搞破坏的程三郎而言,绝对没有难度。

但问题在于,怎么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搞事情,这才是最关键的那一点。

比如说,一把火将皇宫给烧了去,没有了皇宫,你们还搞个屁的登基大典。

当然这一招实在太过歹毒,程处弼觉得自己如果真用了这一招阻止了那李治登基,怕是自己下场也不会被乱臣贼子好多少。

毕竟一把火将皇宫给烧了,呵呵,这罪怕不比弑君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