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50章

作者:晴了

“陛下,程三郎与吴王殿下在另外一艘船上,需要臣去唤他们过来?”

“去吧,那小子鬼点子最多,说不定他能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昆点了点头,快步离了船舱,前去招呼那两只精明能干的妖蛾子前来。

赵昆坐上了轻舟,很快就赶到了位于船队中程三郎与李恪所乘坐的那艘船只所在。

登上了船,就正好看到了盘腿跌坐在船舱门口,一人捧着一个碗,正在那里美滋滋地吃着东西的程家亲兵还有吴王护卫。

吴王李恪此刻正与程三郎对案而坐,跟前一口小碳炉子,碳炉上摆着一口不大的铁锅。

铁锅里边,那些被炸酥了的小鲫鱼,此刻已经被炖得十分软烂入味,红光满面的李恪挟起了一条,撂到碗里边吹了半天,这才塞进口中。

整条鱼入口之后,几乎是入口既化,而且滋味是那样的鲜美咸香,还因为加入了大量的香辛料,吃着让人浑身直冒汗。

“唉,可惜啊,若是再有点酒,就更圆满了,这等佳肴,却无美酒佐之,实在是太不讲究。”

程处弼美滋滋地吸溜着那炸制之后焖炖得酥烂入味的小鱼,听了这话,差点乐出声来。

“贤弟,有这么一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想喝酒,你是不是嫌你爹这段时间没抽你,皮痒得厉害?”

吱呀一声,舱门被推了开来,程处弼一抬脑袋,就看到了赵昆探头入舱,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

“赵昆,陛下来了?”

“爹?!”李恪吓得手中的筷子都差点落掉,一边叫唤一边扭过了头来。

闻着那股子诱人的香味,赵昆忍不住咽了咽唾沫星子正色道。

“殿下,陛下不在这里,不过陛下有事,要请殿下还有程三郎过去商议。”

这才刚刚开动,吃了几口的程处弼不禁有些犯了难。

“啊,这……这鱼要是再焖,就都烂锅里了,要不赵叔一块吃点,赶紧吃完,咱们就赶紧走人,不然这也太浪费了。”

“……这合适吗?陛下还在等着。”赵昆拚命地深吸气,这玩意着实太香了点。

“称心,拿副碗筷来,来来来,赵叔赶紧,咱们赶紧吃,不耽误。”

“是啊赵将军,我父皇肯定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小王跟处弼兄为了等这锅鱼,连晚饭都还没吃呢。”

看到二人如此热情好客,赵昆也就懒得再客气,毕竟自己出手帮忙,也能够让他们早点吃干抹尽去见陛下,不差这几哆嗦的功夫。

毕竟程三郎这小子的手艺摆在这,上至太上皇,下至大唐普通百姓,提起程家宴,哦不……是程家出品的菜肴,就没有不翘起大拇指说好的。

有了赵昆这位大肚汉的加入,再加上也不敢让大唐天子久等,三个人胡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地就将这一锅香喷喷的鱼给干得见底。

这才打着饱呃,红光满面地离开,直奔陛下所在的大船而去。

……

等了半天,没能等来赵昆的李世民干脆走出了船舱,还没来得及相问那赵昆回来了没有。

就看到了程三郎已然灵活地翻身跃上了甲板,更看到了那李恪挺着个辣眼睛的肚皮,小心翼翼地翻船舷。

“恪儿,处弼贤婿,你们怎么耽搁这么久?”

程处弼赶紧朝着老丈人一礼,指了指身边的李恪解释了句。

“小婿见过丈人,方才赵将军过来唤小婿与吴王殿下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所以就耽搁了一小会。”

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李世民也就不再说些什么,而这个时候,敏捷地翻过了船舷的赵昆,突然压抑不住地打了个大大地饱呃。

“……嗯?”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向有些尴尬的赵昆。

呵呵,不消说,这货铁定又看到了好吃的顺便狠狠地蹭了蹭。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小节自不会太在意,闷哼了一声,径直朝着船舱内行去。

程处弼朝着赵昆嘿嘿一乐,很事后诸葛亮地道。

“赵叔,方才小侄让你别喝那鱼汤,说那玩意容易打嗝你还不信……”

毕竟那鱼汤下的各种调味料比较重,特别是胡椒,那玩意一多,就容易让人打嗝。

“别废话了,赶紧进去。”赵昆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催促着这个说风凉话的程家靓崽赶紧进舱。

第2669章 那群乱臣贼子不乱刀砍不死老子才怪

等到程三郎与李恪进入了舱内,李世民也懒得废话,解释了一通现如今洛阳城内的困局。

听闻有不少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陛下的官吏们纷纷被捉拿下狱,现如今的洛阳官场,真可谓是群魔乱舞。

总之一句话不是奸佞,就是乱臣贼子,程处弼不由得暗暗庆幸自己当时安排得当。

不然,自己的几位亲兄弟,怕是此刻也会被撂进大牢里边吃牢饭,而且这还是轻的。

毕竟老程家在文官圈子向来逗人恨,更别提那些世家大族,简直就恨不得食程家人的肉,寝程家人的皮。

“……贤婿啊,老夫知道知晓你脑子活,所以特地召你过来,就是想问一问你,可有什么办法。”

“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控住流言,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令天下人知晓。

朕并没有病死在晋阳宫,而是率领大唐武贲之师重归洛阳?”

说到了这,李世民幽幽地叹了口气。“如今局势已然明了,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

“但老夫也不希望让太多无辜之人,卷入其中,所以,唯有将朕尚在人世的消息传入洛阳并让人相信。

如此才能够令那些人自乱阵脚,更容易收拾残局。”

“陛下,这其实并不难,直接找公信力十分强大的舆论媒体来播报这一消息就行了。”

作为程三郎的老兄弟,李恪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处弼兄,你的意思是,《长安旬报》和《洛阳旬报》?”

“不错,以《长安旬报》和《洛阳旬报》那通畅的发行渠道,将这些报纸,送入洛阳城,以及洛阳周边地区,不会有什么问题。”

“自打那洛阳生变以来,洛阳虽然多事,可是《长孙旬报》与《洛阳旬报》在洛阳城。

以及周边地区的销量非但没有减少,反倒上升了一成还要多。”

“……居然还能这样。”赵昆在一旁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句,也许是过去,那两份报纸,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

唯一一次正经事就是描绘了吐蕃国在高原之上搞七搞八,但那也过去了不少年头。

这两份报纸,绝大多数版面,都是各种小说,异趣杂闻,就像前段时间王玄策所写的那种天竺游记,以及各种商业广告。

当年程三郎呆在剑南道,《长安旬报》之上就成日介绍剑南道的好,剑南道的美,剑南道的丰富物产。

等到这货蹿到了高原,《长孙旬报》上就成日介绍高原的好,高原的美,高原的丰富物产。

总之,《长安旬报》完全就是跟着程三郎的视角在看世界,为汉唐商行的经营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而那《洛阳旬报》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程处弼很清楚,报纸这玩意尽量不要涉政,咱只玩商业不搞政治。一旦涉政,让朝廷意识到了舆论宣传阵地的敏感度,呵呵……

《长安旬报》与《洛阳旬报》这两份已经很有公信力的报纸还怎么捞钱?

……

怕是十有八九会被不讲武德的老丈人收归国有,所以能多赚一期的钱就多赚一期。

不过现如今,到了这样国家出现大的政治动荡的时候,程处弼觉得自己既然是大唐子民,也应该拿出自己手中的利器来干点正经事。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程三郎,他这个主意,倒真是让人两眼一亮,那十数万份的报纸进入到了洛阳城。

只要第一时间派发开来散播出去,等到那些成日忙着劝进的乱臣贼子反应过来的时候。

相信那洛阳城已然街头巷尾都知晓了朕王者归来的消息。

“好好好,不愧是老夫的爱婿,你果然脑子转得快,这些年来那报纸上全是一些……嗯嗯,倒没想到居然还能够有这等用处。”

话说回来,虽然那些报纸上成日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小说、演义,奇趣异闻,要么就是大量的各种商业广告。

但是因为写得好看,就连自己每次报纸发行之后,都会好好地欣赏欣赏。

哪怕是那些商业广告,但是广告词相当的给力,意境也很好。兴许也是因为报纸长期带给人的印象,所以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它居然还能够有这等新用途。

……

“对了贤侄,你可知道,现如今洛阳城内,不少的官员,或罢职,或被拘押在监牢之中。”

“他们,可都是我大唐的栋梁啊……”

听得此言,程处弼不加思索的赶紧接口答道。

“关于这事,小婿还是知道一二的,天残地缺那两个,咳咳……小婿手底下的县丞和主薄。

如今正身陷于监牢之中,小婿也是颇为担忧他们的安危。”

“可惜,小婿不在洛阳之地无法搭救,只能在这边默默地祝福他们能够平安脱险。”

李世民斜挑起了眼角,打量着程三郎,抚着长须,看得程处弼浑身不自在,这才呵呵一笑。

“贤婿,你是听不出老夫的意思?还是故意装傻?”

一旁的李恪顿时两眼一亮,眼珠子落到了高大威猛,有过成功解救人质经验的处弼兄身上。

“父亲,你是想要让处弼兄去洛阳?若是想要营救我大唐那些宁死不屈的忠耿之臣,这项重任,还真非处弼兄不可。”

“???”程处弼一扭头,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恪。这小子嘛意思?

老子是本领通天没错,但问题洛阳现如今是乱臣贼子的大本营,所有人都认识我这张俊美的容颜好不好?

只要老子一进洛阳范围,指不定多少人哭着喊着尖叫程家人又杀回洛阳来了。

解救个毛线的人质,那群乱臣贼子不乱刀砍不死老子才怪。

李世民也颇为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插程三郎两肋双刀的亲儿子嗔道。

“恪儿莫要胡闹,程三郎那模样,满洛阳城就没有不认识他的。

老夫可还没有蠢到将自己的爱婿撂到那洛阳去送死的地步。”

“丈人英明,还是丈人有远见卓识,不像某些人……”

程处弼感激地朝着英明神武的老丈人一礼,斜了李恪一眼,目露凶光。

第2670章 李郎妙计欲安天下,结果,呵呵……

“贤弟你若是想要立下九死一生之功勋,只管说,为兄有的是办法。”

看到处弼兄目露凶光的狰狞表情,想到自己跟处弼兄内斗一向处于劣势的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