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47章

作者:晴了

好在诸事已定,自己这位太子殿下,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政治舞台。

……

君臣的心情都十分的愉悦,毕竟迁都之后,带来的是好事情,而非是坏事。

这既对天下百姓有了交待,同时也将那些非议之声给压制了下去,当然开心。

看着那一干重臣们纷纷起身行礼告辞,而李承乾又稍坐了一会之后,这才起身,去给长孙皇后请安。

李世民则安逸地坐在案几后边,呷着茶汤,寻思着自己是先假寐一会,还是先处置公务。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得殿外传来了说话声,不大会的功夫,就有宦官禀报,晋王李治求见。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那乖巧懂事又孝顺的晋王李治步入了文成殿内,招呼着李治来到了跟前坐下之后。

父子二人聊了一会,李世民就觉得有些不太对,这位年轻的九郎,既便是在笑的时候,眉宇之间,似乎都裹着一团愁云。

“雉奴,你这是怎么了,可是遇上了什么为难之事?”

“父亲,孩儿没什么事。”李治愣了下旋及赶紧连连摇头辩解道。

“呵呵……你这孩子,怎么,你觉得你能瞒得过为父不成?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

“难道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为父帮你解决不了?”

听到了这话,李治用力地抿了抿嘴,眼眶渐渐地泛红起来。

第2506章 好歹也是一起在东宫打过竹牌的好朋友

李治的表情,让李世民一脸的错愕。“雉奴,你这是……”

“父亲,孩儿业已成年,如今,也已经在你和母亲的操劳之下,迎娶了妻子。”

“孩儿能得良配,心中甚是欢喜。可是却也知晓,自己日后,能够陪伴在父亲和母亲身边的日子,怕是不太会长久……”

“……”李世民看着这位已然泪水滴落,语带哽咽的九郎李治,满脸心疼。

“好了好了,你说的都是什么,为父和你母亲,也希望你能够长留于洛阳。”

“可是父亲,孩儿成年,若不……”

哽咽的李治就感觉到了肩膀上陡然一沉,耳边旋及响起了亲爹李世民那不容置疑的嗓音。

“此事不必再说,你什么时候归藩,由为父说了算。明白吗?”

李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用力地点着脑袋。“孩子明白了,孩儿谢过父亲……”

李治又坐了一会,稍稍平复了心情之后,跟亲爹道别,去给母亲长孙皇后请安。

李世民又宽慰了李治两句,这才目送着他离开。

李世民长长发叹息了一声,抬手揉了揉前额。心里边很清楚,怕是那李治得见太子归洛阳。

而自己又已经成年,已然成家立业,若是再继续呆在洛阳,必然会受到非议。

毕竟,六郎李愔、七郎李恽、还有八郎李贞,皆已归藩数载。

也都是成亲之后,没有多久,就离开的。

李治有这样的担忧,倒也正常,不过话说回来,李治这个嫡子十分的孝顺,甚得自己与观音婢疼爱。

而且此子性格向来柔弱,着实让李世民与观音婢都有些舍不得两人所生的幼子离开身边。

毕竟,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二人一共也就生了三个男丁,老大李承乾,老四李泰,还有就是老九李治。

而李泰因为过错,而直接被撵到了胶东之地去,至今,李世民都没再见到这个昔日最疼爱的儿子一面。

李世民仔细地思量了半天,向来以大郎的敦厚,定然也不会对于亲九弟留在洛阳,有什么怨言才是。

想到此节,李世民没再多想,摆了摆头,清空了思绪,继续处置起了案头上的公务。

……

东宫,此刻一辆低调的马车,正在十数名护卫的簇拥之下,悄然地来到了那东宫的侧门处。

就在东宫的侧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太子詹事于志宁一脸气极败坏地撩着前襟终于赶到了这里。

扯起嗓子吆喝停车,已然穿上了一身便装,正安静如鸡地缩在马车里边的李承乾甚是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

只能吩咐马车先停下,于志宁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马车旁边,先是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宁忠。

宁忠这位太子殿下的心腹宦官表情显得相当的无辜,拿眼神不停地往那马车里斜。

这个时候,马车的车帘被缓缓地掀开,露出了姿容仪态都十分符合形象的太子殿下的笑脸。

“原来是于詹事啊,怎么,可是宫中有何事?”

“殿下,殿下……殿下你这是要去哪儿?”

于志宁抬手按着因为疾跑而开始疼痛的胃,哭笑不得地看着跟前这位笑得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太子爷。

“啊……那个,于卿家想必你也知晓,孤初到洛阳,对于洛阳的风土人情并不熟悉。”

“所以啊,今日总算是没有什么杂务,就想着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于志宁看着说得一本正经的太子殿下,揉着自己的胃,有些牙疼。

太子殿下你这才来到洛阳才几天的功夫,东宫里边有多少大事情需要你拍板。

结果你居然暗戳戳地就想要溜出宫去浪,这合适吗?

但问题是太子殿下这话偏偏真没毛病,于志宁看了一眼旁边那显得有点嬉皮笑脸的宁忠公公。

罢罢罢,来都来了,自己总不能扶着腰一步一挪的回去。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正好今日臣也无甚事情。殿下意欲深入民间,身边怎可无人相伴,臣就逾越了……请随行左右。”

“啊,这……”李承乾看到于志宁一副老子死活都要赖在这里的架势,半天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

可是一想到宫外还有人等着自己,罢罢罢。

李承乾只能抹了把脸,笑眯眯地颔首道。“正好,来来来,于卿快快到车中来。”

于志宁屁股一歪,坐到了车前跟马夫肩并肩。

“这就不必了,臣就坐在这里就可以了,宁忠公公,还愣着做甚,还不快走?”

“……”宁忠愕然地看向太子殿下,看到殿下一脸无可奈何地摆手示意之后。

只能招呼一声,这只十分低调的队伍很快就从那东宫的侧门钻了出去,拐了个方向行不多远,就已然能够看到热闹的街道。

然后,于志宁就看到了,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在街角口的一株参天大树下方在那里洋洋得意的吹牛打屁。

为首者正是那高大英武的程三郎,旁边还有那位这两年一直都在东宫肩并肩的房二郎,自然也少不了那位跟这哥俩穿同一条裤子的吴王李恪。

看到了这三只妖蛾子,于志宁的脸色不禁一黑。

得,休察民情,呵呵……怕不是跟这三个家伙去哪里瞎鸡儿浪吧?

……

“咦,你们看,那好像是于詹事,他怎么也过来了?”

视线正好对着这边的房二赶紧拿胳膊肘拐了拐身边的处弼兄小声地道。

程处弼一扭头,就看到了脸色发黑的于志宁,直接就乐了。

好歹也是一起在东宫打过竹牌的好朋友,来都来了,总不能赶人走吧。

“看他那表情,就跟咱们哥几个欠他铜子似的,呵呵……等着,待我去会他一会……”

程处弼前行数步之后,等那车驾靠近一些,恭敬地朝着那马车一礼。

“殿下来得正好,咱们今日体察民情的日程,已然安排妥当……”

“???”于志宁听得此言,不禁有些懵逼,难道自己真的错怪了太子殿下不成?

然后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了太子李承乾欢喜满满的声音。

“处弼兄不必多礼,三弟,房卿也不必多礼,你们能同来接孤去体察民情,甚好甚好……”

“还有于詹事,听闻孤要去体察民情,也想跟前一块去,不知……”

“……”

第2507章 让你们好好见识一下洛南之地的坊市样板

程处弼不禁一乐,大手一挥。“来都来了,那就正好,一块去体察民情呗。”

于志宁砸了砸嘴,朝着这三位还礼,心里边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可又偏偏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不知小程太保,意欲请殿下去哪体察民情?”

“呵呵,民情,当然要大唐子民多的地方,才能够调查到情况。

所以,咱们这第一站,就是去洛阳最热闹且最繁华的地方去好好体察民情。”

两刻钟之后,这只不怎么起眼的队伍,就出现在了那汉唐商行牡丹亭酒楼跟前。

看着那人来人往的牡丹亭酒楼,看到不少食客拍着肚皮,打着酒呃离开。

程处弼转身朝着掀开车帘一直好奇朝外打望的太子殿下道。

“殿下,现在差不多午时了,既然都到了这,就先上去填饱肚子,咱们再继续体察民情如何?”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牡丹亭酒楼,果然名不虚传,于卿你愣着作甚,走走走。

皇帝都还不差饿兵,孤也不能差饥臣吧?”

被太子殿下殷切地推了两把,于志宁用力地抹了把脸,无可奈何地跟着了队伍。

“来来来,殿下好好尝尝,洛阳这边的口味,又与长安那边稍有不同。”

“所以这洛阳牡丹亭酒楼里边,不但有极受欢迎的程府家宴系列菜品,更有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

于志宁很快也就放下了包袱,开始吃喝起来,毕竟都已经到这一步了,难道还能把太子殿下给劝回去不成?

但是,作为东宫的大管家,于志宁终究还是没有忘记正事。

吃着美味佳肴,喝着小酒,凑到了程三郎身边小声地问道。

“小程太保,你们今日到底想要带太子殿下去哪?可千万别过份了,你又不是不清楚,东宫是什么个情况。”

看到于志宁吃东西都还不忘记正经事,程处弼很是心悦诚服这位于詹事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