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45章

作者:晴了

毕竟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而言,勤剪指甲、勤刮胡子,可以极大地减少身上细菌携带量,也便于在手术前的消毒工作。

不过考虑到李承乾的兴趣好爱又不是当医生,留就留吧。

“对了处弼兄,小弟我在离长安之时,看到了一份《洛阳旬报》,那份报纸上那些文章……”

程处弼直接就乐了,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殿下放心吧,这事已经了结,陛下很开心,那几位署名文章的朝臣,也都已经心情平和下来了。”

“我怎么没听明白,这啥意思?”

李恪看到大哥满脸的迷茫,凑到了亲哥耳朵边嘀咕了几句。

瞬间,李承乾眼珠子夸张地瞪得溜圆,瞠目结舌地看向洋洋得意的处弼兄,还有那嬉皮笑脸的三弟。

一时之间,实在不知道应该说点啥,可惜路边没有槽,不然李承乾真的很想蹦进去卧上一卧。

不愧是处弼兄,不愧是被父皇痛斥为大唐最能搞事情的妖蛾子之王。

这一刻,李承乾又不禁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出事不在现场,但又不禁有些遗憾。

毕竟这样的事情,若是能够早点知晓,怕是也够自己乐上几天的,也不至于这一路东行过于无聊。

……

太子回京,自然是大事情,一众皇亲国戚还有那位皇太孙也都出城相迎。

真可谓是热闹非凡,而进入了洛阳城之后,又在宫门口遇上了前来相迎的朝廷文武诸官。

之后,就是接驾的文武诸官皇亲国亲,簇拥着这位大唐的皇位继续者进入了皇宫之中。

而此刻,已然盛装于身的大唐天子与皇后娘娘,并没有坐在贞观殿内等候。

而是立身于殿外阶上,看着太子携着太子妃,还有皇孙、皇孙女,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之下,快步而来。

而李承乾远远的,就已经看到了父皇与母后,居然是站在阶上。

当即就控制不住,撩起了前襟,大步地朝前疾走,越走越快,最后径直飞奔起来。

看着疾步跑过来的李承乾,李世民不禁眼眶微红,可是嘴里边却仍旧在小声地唠叨。

“这孩子,如此失仪,就不怕让臣工们笑话。”

“……”

第2503章 似乎比我这个亲弟弟,更像是亲人一般

长孙无忌看着那立身于贞观殿阶上身影,脸上露出了一丝淡然而又矜持的笑容。

与其他的诸文武一般,为看到久别重逢的天家父子团聚而感动欣慰,仪容,表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破绽。

眼角的余光,朝着一旁的皇亲国戚团队望过去时,长孙无忌看到了李治这位新婚不久的晋王。

这位晋王殿下,看向那阶上一家团聚的身影,虽然也露出了一个笑容,但是神情夹杂着担忧。

看来,这个胆小而又懦弱的外甥还在担忧,自己会不会像魏王李泰、齐王李祐那般一样的悲惨命运。

这个时候,李治似乎查觉到了长孙无忌的目光,抬起了头,看到了这位舅父笑着冲自己微微颔首。

不禁面露喜色,朝着舅父恭敬一礼,正想要过来,只是左右打量了几眼之后,歉然地朝着舅父一笑。

这个时候贸然行动,很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一向低调谨慎,且又胆怯的晋王李治,自然是不会做出那种不符合他性格的举止。

看到了这一幕,长孙无忌露着他比划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这才继续面朝着阶上,抚着长须若有所思,方才自己在宫门外,与一众臣工恭迎太子时。

这位太子殿下,待自己的态度,与对付其他臣工并无异样,长孙无忌如何不明白。

太子的心里边,仍旧对自己有芥蒂,但长孙无忌自认息没有做错半点。

陷入了深思中的长孙无忌却没有料到,自己与那晋王李治之间暗中眉来眼去的交流。

已然全被立身于后方不远处的中书舍人柳奭尽收于眼底,柳奭嘴角隐蔽地微扬,旋及又悄然收敛。

而看似与长孙无忌凝神应对的李治同样也注意到了斜对面臣工列班里的妻舅柳奭的表情变化。

暗松了一口气,悄然地拭去了额汗的冷汗,自己一定要低调,万万不可露出什么马脚。

……

等到仪式结束,一干臣工们都开始退散出宫,李治行不多远,就听到了有人招呼自己。

一扭头,就看到了自己的妻舅,中书舍人柳奭正大步行来。

“晋王殿下,老夫看你似乎心情低落,可是有什么心事?”

柳奭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那总依老卖老的口吻,让李治不禁心中一梗。

勉强朝着妻舅柳奭一笑,缓缓地摇了摇头。“多谢舅父关心,治没什么心事。”

“你这话可不尽不实啊……罢了,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改日老夫会亲自登门到访,到时候再跟殿下好好聊聊。”

“另外,老夫有句话提醒殿下……”柳奭左右扫了一眼,满脸郑重地道。

“殿下莫要忘记了,你的妻子,晋王妃,乃是五姓七望出身……”

说到了这,柳奭没有再多说什么,朝着那有些发呆的李治微一颔首之后,便快步而去。

李治愣愣地看着妻舅柳奭的背影,用力地抿了抿嘴唇,继续埋头,朝着宫门外行去。

一直到坐进了自己的车驾之中后,李治这才在无人的马车里边,露出了一个满是诡色的笑容,但是很快,又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缓缓地靠在马车中,闭上了双眼,继续地盘算着,该如何跟妻子好好地聊一聊。

回到了晋王府邸,李治笑容满面地与一干府中下人颔首,大步继续前行,径直来到了后院。

“妾身参见殿下……”王氏款款而行,来到了李治的跟前,恭敬地长施了一礼。

李治上前扶起了这位已经被他的甜言蜜语哄好了的新婚妻子王氏,牵着对方的素手来到了那暖和的铁炉子跟前。

一翻嘘寒问暖之后,王娇儿疑惑地打量着夫君那张强颜欢笑的脸庞。

“夫君,你为何如此表情?莫非有什么心事。”

“今日为夫奉命,与太孙殿下等人同往城外去迎接太子,太子对我这位亲弟弟,似乎……”

李治说到了这,欲言又止地一声轻叹。不等王氏有所反应,李治继续言道。

“对了,为夫还看到了那程三郎与我三哥李治,他们二人与我大哥相谈甚欢,似乎比我这个亲弟弟,更像是亲人一般。”

娘子王氏,不禁黛眉轻皱,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王氏又旁敲侧击地问了夫君几句,越发地确定,故意的,肯定是故意的,就是在警告夫君。

“唉……为夫乃是父皇与母后嫡子,兴许就跟娘子你说言的一般,对于大哥而言,如同一块拦路石一般。”

“为夫愿意希望能够留于洛阳,奉养父皇、母后……而今看来,唯有早早离开,兴许还有安泰的机会。”

“……夫君先别说这样的丧气话,妾身觉得,太子殿下终究与夫君乃是嫡出的兄弟,不至于此。”

安抚了夫君半天,看到夫君心情渐好,王氏这才稍松了口气。

李治牵着王氏的柔荑,温情脉脉地道。

“还是娘子你待为夫最好,昔日大哥总说世家女子过于倨傲矜持,而今看来……”

此刻让王氏眉头一挑,心里边,却越发地不淡定。

……

“老爷,王揆王老先生与郑元寿郑老先生特来求见。”

赵国公府管家,恭敬地朝着安坐于书案后边看书的长孙无忌一礼之后,小声地禀报道。

“王揆?郑元寿……”长孙无忌不禁眉梢一挑,饶是他向来情绪控制十分出色,听到了这二人连袂而至,亦忍不住微微色变。

王揆算得上是太原王氏的族长,至于那郑元寿,在荥阳郑氏里边,也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而自己二子长孙涣迎娶了郑氏女,正是这位郑元寿,亲自出面撮合的。

能够让他们这两位连袂登门,怕是绝非小事,长孙无忌按捺住内心的波澜,沉稳地吩咐了一句。

“有请,不,老夫亲自相迎。”

年过花甲的王揆,与那已近古稀之龄的郑元寿二人被长孙无忌邀请到了前厅安坐。

待下人奉上了茶点之后,郑元寿左右打量了几眼,这才朝着长孙无忌一礼。

“赵公,王度之(王揆的字)闻赵公之名久矣,只不过一直未有逢面之机。”

“而今因侄孙女与晋王殿下大婚,方有机会入洛,听闻老朽与赵公也有些交情,故尔……”

第2504章 他会顾忌自己是他母舅而放过自己吗?

长孙无忌笑眯眯地跟着这两位五姓七望的领军人物高谈阔论,秉烛夜谈。

聊了近半个时辰之后,郑元寿抚着长须道。

“太子殿下归洛,安居于东宫,我大唐迁都之事,也算是已经落下了帷幕。”

“如今,大唐的重心,已由关中,而移于中原河洛之地也。”

“然,中原大地乃是诸姓久居之乡,今陛下移居而来,怕是……”

郑元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意味深长地轻叹了一声。

长孙无忌却眼皮一跳,目光扫过厅内,诸多侍候的人皆尽悄然地退到了厅外。

而那位管家,此刻就立身于帘外,长孙无忌抚着须半晌,这才咳嗽一声。

“陛下英明,不至于此……”

就见王揆微微颔首,跟那郑元寿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开口道。

“赵公远见,王某也觉得陛下英明睿智,当不至于作出这等动摇过国之事。”

“犹记得,今年夏中,曾有重臣,向陛下上奏,请陛下明旨,不许五宗七姓互相通婚。”

“只不过此事,为陛下弹压了下来,并未流传出来,不然,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动荡……”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目光陡然一厉,目光落在了那王揆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