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15章

作者:晴了

刚刚也是听得眼皮直跳,知深自家夫君是什么人物的武媚娘。

也很识趣地脚步移向了殿门方向,站靠近殿门处稳稳站定。

只留下了那位表情不知喜怒的大唐天子,还有旁边已经有所准备的李恪与赵昆。

当然也少不了被询问的大唐妖蛾子之王·程三郎。

看到已然清场,李世民也恢复了正常,毕竟自己真的有许多的疑问想要搞清楚。

“说说,今日你把衙门紧闭,弄来了十余面战鼓在里边敲打个不停,这是为何?”

“想必丈人也该知晓,上皇陛下可是给小婿我下了死命令,不得跟那位老,嗯,老长辈面对面的起冲突。

小婿本就不是惹事生非的人,可是考虑到万一那位长辈非要过来闹腾。”

“她来不来官衙闹腾,跟你在官衙里边敲那什劳子战鼓有何干系?”

“呵呵,丈人你想,她想要上门来闹事,肯定得通过语言才能够进行沟通吧。”

“小婿把门一关,可是万一那位老人家就是死赖着不走,还在那里扯嗓子吆喝,反倒让那些往来的百姓觉得是小婿的不对。”

“所以小婿就想着,既然做,那就干脆做绝一点,让同安大长公主哪怕是想要用话术来挑衅,也没有说出口的机会。”

“……”李世民一脸黑线地打量着程三郎,看着这小子在跟前洋洋得意地解释着他那高挂免战牌理念。

几个深呼吸之后,控制住情绪的李世民目光扫向一旁的亲儿子李恪。

李恪识趣地赶紧将那些揣在怀中叠好的字条给取了出来,恭敬地递上。

程处弼看到了这些字条,脸色一黑,扭头朝着李恪看向去。

就看到了这位经常插兄弟两肋双手的贤弟表情相当的无辜,还冲亲爹李世民的方向歪了歪嘴。

那意思很明确,非是小弟故意要打小报告,是我亲爹的吩咐,亲儿子焉有不遵之理。

程处弼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这个时候,就听到了老丈人问道。

“这些古里古怪的字句,又是怎么一回事?”

“像这个‘日常卫生要做好,笑看大唐比天高。’贤婿你好好给老夫解释解释……”

“啊,这……”程处弼两眼一眨,突然有点卡壳,自己当时写得相当的嗨皮。

只追求押韵,只要是好词,正能量的词就往上套,还真没注意日常卫生跟笑看大唐比天高有什么联系。

“啊什么?”李世民似笑非笑地亮起了那张纸。

“还不赶紧给老夫解解惑?”

“这个……”程处弼抬手挠了挠下颔,灵机一动。

“意思就是,日常卫生做得好了,那咱们大唐的整洁水平,都快赶上天上的仙界。”

“噗呲……”某个没有一点廉耻心的亲王殿下不小心拿嘴放了个哑屁。

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眼皮一阵狂跳,看着跟前一本正经的程三郎,半天才忍不住吐了句槽。

“就这?你不觉得太牵强了吗?”

程处弼抹了把脸,认真地解释道。

“丈人,小婿这也是为了押韵,毕竟这些标语。

就是为了能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这种小瑕疵丈人没必要太过在意吧。”

第2457章 你让那些史官怎么写夫君的丰功伟绩?

“行,那老夫问你,‘注意你的健康,就像注意你的财帛一样。’这是何意?”

里间,长孙皇后与亲闺女,母女二人都很安静地没有说话,支愣着耳朵,悄悄地听着那外面殿内的交谈声。

随着李世民问,程三郎答,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程三郎各种骚操作的心路历程终于跃然于纸面之上。

李明达已经开始拿衣袖堵嘴,两眼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泉。

长孙皇后已然在门口呆不住了,毕竟自己是长辈,自然不会像闺女那样拿衣袖堵嘴。

只能坐到一旁的案几眼前,抄起了一本书,好像在认真的专研。

只是那时不时颤抖的肩膀,亦暴露出微表情向来控制极佳的长孙皇后内心相当不平静。

饶是李世民早有准备,也时不时连咳带喘的,表情甚是狰狞。

李恪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连滚带爬地蹿了出去,武媚娘以及那大内侍卫头子,也早早地站到了殿门口去。

长这么大,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这样解决冲突的骚操作。

就是不知道日后大唐的史书,会怎么写自家夫君的事迹。

一思及此,揉着笑疼的肚子,武媚娘不禁有些担忧起来。

毕竟夫君不论是干再正经的事情,手段总是会显得那样的出乎意料,甚至是令人啼笑皆非。

想想东汉光武帝之时,亦是湖阳公主家奴杀人,结果那位洛阳令董宣也将湖阳公主家奴治罪,直接剁了。

而且行事比起夫君更加的酷烈,却也能够留名于青史。

自家夫君也干了差不多的事情,可问题是,你让那些史官怎么写?

写自家夫君智斗公主?呵呵……拜托,夫君的那些骚操作,有哪一项是上得了台面的?

鼓声屏蔽公主喝斥,又悬条幅以气公主,之后为了信守答应了大唐太上皇陛下,不与大长公主发生面对面的冲突。

干脆戴副有色眼镜还整上一副口罩,从物理上隔绝了面对面冲突的可能性。

之后,大长公主意欲动手,结果夫君凭借着出色的腰腹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不但完美的避开了大长公主的攻击。

而且还横飞数丈外,奄奄一息,重伤垂死……

武媚娘觉得,怕是野史都不敢这么开玩笑。这些玩意,倘若要是写进史书里边。

那夫君这位老程家最靓的崽,最有才情,文武双全的程三郎,岂不是要成为天下读到史书的读者眼中的笑柄?

武媚娘不禁大感头疼,唔……看样子,回头得跟夫君好好聊聊,办正经事的时候,那些操作能不能正经一点……

……

李世民坐在案几后边,拉着一张不怒自威的老脸,亲闺女正笑眯眯地坐于身后边。

双手搭在亲爹的肩膀上,体谅而又细心地替亲爹揉着双肩。

一旁长孙皇后一脸莫得感情的样子,正在那里抄着一本闲书,只是时不时眼神会隐蔽地扫过去。

看到了夫君听到了亲闺女在耳边细语之时,情不自禁地咧嘴软言以对。

等看向跟前的程三郎时,这才控制住表情,维持大唐天子的威仪。

看到了这一幕,长孙皇后满脸不屑地撇了撇嘴,果然,夫君就是迈不过闺女这道坎。

“爹爹,女儿回头就去给爷爷请安,顺便跟爷爷说一声,省得爷爷还以为程三哥哥仗势欺人……”

“唔……这怎么能叫仗势欺人?”程处弼不乐意地小声嘀咕了句。

自己完全不用狗仗人势,唔……自己可不苟,顶多只能算是老谋深算,智计百出。

李世民看到程三郎那副模样,差点乐出声来,抬手拍了拍亲闺女的小手安慰道。

“这小……你夫君依仗的乃是我大唐律令,而非是某一个人。”

“何况爹爹已经遣人前往你爷爷那里告知于他,定然不会有问题。”

“爹爹你真厉害,太深谋远虑了,女儿都还没考虑到,爹爹就已经做好了。”

“爹爹真不愧是举世罕有明君,咱们大唐,能够有爹爹这样的皇帝,肯定能够繁荣昌盛,远超前隋。”

这一番马屁话,那样的赤果果丝毫没有掩饰。

程处弼都听得有些鸡皮疙瘩狂冒,一旁的李恪也磨皮擦痒,表现出了不适症状。

倘若是其他人这么拍马屁,哪怕是大唐天子再乐意,肯定也会表面上虚伪地谦虚上几句。

可问题是说出这话的乃是自己的掌上明珠,李·宠女狂魔·世民非但不觉得有何不妥,反倒听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不已。

“那是自然,好了好了,乖闺女你去跟你娘亲呆一会,爹爹有些话,要跟你夫君交待交待。”

“嗯,好的爹爹,女儿告退……”

李明达先是朝着安静如鸡,跪坐在对面的程三哥哥捉狭地眨了眨眼,传递了一个眼神,这才温婉乖巧地朝着一旁走去。

……

李世民打量着程三郎,甚是唏嘘,一时不察,这小子就能够让你脑仁疼。

自己也就这几日忙碌,没有看那绣衣使传来的消息,结果就发生了这么多出乎预料的事情。

好在,这小子行事堂堂正正,让人挑不了毛病,而且今日同安大长公主虽然杀气腾腾,打齐仪仗蹿到那洛阳官衙去寻这小子的茬。

就亲儿子李恪之言,自打那位同安大长公主刚到。

这小子弄来那十来面战鼓就愉快地敲打了起来,直到自己现身之前,都战鼓声就没停过。

而姑母想来也是让那战鼓声给震懵了,再加上那一条条落下来的条幅标语。

同样也很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导致思维混乱,都没有机会作出什么强烈的应对。

例如让人去打砸官衙,又或者是派人翻墙冲击官衙这样的举动都没有。

主要还是因为鼓声太过剧烈,把脑子都给震得乱作一团,很难让去理智地思考应对策略。

也就是说,程三郎与自家姑母的恩怨情仇,根本连传播开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让李世民哭笑不得之余,也不得不承认,由着这小子自行发挥。

倒也跟瞎猫碰上死耗子似的,省了不知道多少麻烦。

第2458章 天子之谕令,无人可更改

看到老丈人目光死死地盯着自己,可半天都没有吱上一声,程处弼开始觉得不自在起来。

毕竟这位老丈人的秉性嘛,实在是有点不太好讲,偶尔显得那样的英明神武,但是跟小辈相处的大多数时候。

经常性不讲武德,成日以打压、戏弄后辈为乐。

不过,程处弼眼角的余光扫到了李明达还有长孙皇后之后,心中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