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59章

作者:晴了

“对了方才你还说你爹与人为善,你们父子是不是对于与人为善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李恪正要坐下,听到这话脚下一踉跄,膝盖头生生跪在地板上疼得怪叫一声,吡牙咧嘴,也不知道是在乐还是在痛苦。

旁边的房俊就跟肺痨患者似地又呛又咳,听得程处弼都想要给他从嗓子眼插根管下去让他躺在门板上安静如鸡的呼吸。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抬眼看向屋顶,亲爹,你就算是掐架,能不能重新挑个好日子?

你这么很有精神的与人为善,你亲儿子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术了都。

第2211章 论如何用好双刃宝剑一样的程三郎

李世民自然也不可能把程咬金掐架斗殴的责任怪到程三郎这个小娃娃身上,单刀直入地道。

“行了,你小子说说吧,到底想要干嘛,别磨叽了,老夫还有正事要处理。”

“那个丈人,其实小婿我真的打仗打累了,不过,小婿自觉了自己还是很有当文官的潜力。”

“……”

这小子去当文官,他能干点啥?如今他的功勋,总不能再把他那扔太医署去吧?

看到李世民表情很错愕地看向自己,程处弼决定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试图说服对方。

“丈人你想,当初小婿我在那太医署,可是干得兢兢业业卓有成效。”

“而且现如今《大唐药典》已成,正值向全国的医学工作者推广的好时机。”

“小婿我觉得,我也应该再回太医署去,继续为了我大唐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光发热。”

李世民呆呆地坐在案几后边,看着这小子在跟前信誓旦旦的胡说八道。

自己还真没猜错,这小子还真敢想,真想要又钻那太医署里去。

这小子去了那能干啥?呵呵,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正经事他全交待给其他人去干。

他自己倒好,天天在那里没日没夜的打牌,时不时还闹腾出点事情来。

不过话说回来,年纪轻轻,一直在外建功立业,也不是个事。

他可是自己亲闺女的夫君,总把他踹得远天远地的,天长日久,闺女再善解人意也肯定不乐意。

但是现如今,该怎么安排程三郎这小子,的确是个大问题。

而且从一开始,这小子就厮混在文官这个大集体里边,虽然很受文官们的嫌弃。

可好歹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华,生生让那些文官无话可说。

但是,让这小子进三省和六部的话……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能够想象得到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频频来寻自己哭诉,要么就是气极败坏地来寻自己投诉的场面。

“处弼兄,你还真想回太医署去?”一旁的李恪小声地问道。

“废话,太医署里边呆着多自在,又没有人管束,哥几个过来,还能休闲娱乐打……嗯,聊聊天什么的。”

程处弼很警惕,拿眼角的余光盯着那位抚须沉吟的李世民。

毕竟距离皇帝大佬太近,有些话,心知肚明就行,没必要说出来。

“呵呵……这可能吗?”李恪觉得处弼兄这完全就是胡闹。

“凭处弼兄你的功勋,不说出将入相,好歹也能干到侍郎这样的实权职务。”

“若是你父皇把你扔到了那太医署去,就算是你乐意,可是文武百官会觉得我父皇有功不赏。”

程处弼也不禁有些犯了难,抚着下巴,小声地嘀咕道。

“那怎么办?要不,我就回去干老本行?陪太子呆在东宫里边溜达……”

程处弼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的眼里,就是个老大难。

扔程三郎到哪里去祸害谁?哦不……但怎么利用好这个类似于双刃剑一般的大唐才俊。

的确是一个很大唐皇帝陛下头疼的问题。

“嗯,既然你想要留在朝中为国效力,这自然不是不可以……”

话音未落,赵昆入殿禀报,说是房玄龄房相有政务需要请陛下圣裁。

不大会的功夫,房大相爷迈着四方步进入了殿中,看到了自家二郎还有他那两位好兄弟皆在。

倒也不吃惊,毕竟今日房俊的去向他是知晓的,而这会子过来,其实也是借着公务的由头。

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晓自家二郎升官发财的好消息。

房玄龄将那份需要陛下签署意见的奏折递上去之后,朝着这三位晚辈微微颔首。

李世民扫了几眼之后,干脆利落地落笔,龙飞凤舞一番,瞬间搞定。

“房卿你来得正好,如今,你家二郎此番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朕准备授职为左骁卫将军。”

听得此言,房玄龄也不禁喜动颜色,赶紧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臣谢陛下天恩,逆子,在那里傻愣愣的做甚,还不快快谢过陛下。”

方才已经激动了一波,朝着陛下千恩万谢了的房俊一呆,看到亲爹冲自己鼓起了眼珠子。

只能从心地再一次拜倒,又谢一波恩。

李世民抚须示意房氏父子起身坐定之后,再次开口道。

“你们三个先下去吧,老夫还有要事与房卿家商议。”

看到了程处弼站起了身来之后磨磨蹭蹭的样子,李世民不禁大感头疼。

“行了行了,赶紧走,老夫定会为你考虑妥贴,让你入文职。”

“多谢陛下天恩。”有了这一句,程处弼的小心肝总算是落了肚子,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

“陛下,这是怎么了?”

看到程三郎等人辞出了文成殿,回过了头来看到李世民那副头疼的模样,房玄龄忍不住八卦了句。

“这小子觉得此番高原建功立业太耗心神,所以想要马放南山,卸甲归田。”

“???”房玄龄一脸懵逼地看着大唐皇帝,这是正经人该说的话吗?

李世民不禁嘿嘿一乐,指了指殿门的方向才开口乐道。“这是那小子的原话。”

“他兴许是不乐意在继续在外面飘荡了,就想着留在朝中为官。”

房玄龄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原来如此,不知陛下准备授其何职?”

“这才是最让朕头疼的地方,这小子若是用得好,那就是利处多多,若是用得不好,呵呵……”

“……陛下所虑及是,臣也觉得,以程三郎跳脱的性子,入职三省及六部,都不甚妥当。”

“不错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而九卿也皆是要害,他也不合适。”

李世民一脸感慨,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怎么才能用好双刃宝剑一样的程三郎。

看到陛下如此头疼,房玄龄眼珠子转了半天,突然灵光一闪。

“陛下,依臣之见,倒是有个地方挺适合他的。”

李世民满心期待地问道。

“哦?房卿快说说,那个地方,可以安置这小子?”

就见那足智多谋的房爱卿很是洋洋得意地翘起了手指头指了指皇宫之东。

“正是太子殿下之东宫。”

“……让那家伙又去东宫,这不太好吧?”

第2212章 ……那张亮老匹夫瘦得跟条柴似的,岂是咱爹的对手。

李世民一听到东宫,就想到昔日绣衣使经常暗戳戳地传来密报。

这小子经常拉扯着太子殿下还有于志宁这位太子詹事一块打牌。

真要让他去跟太子殿下呆上几年,李世民忍不住抹了把脸,不能让这个好逸恶劳的小混蛋再继续影响大唐的未来继承人。

“房卿,朕觉得有些不太妥当,你也不是不知道,这小子太容易影响身边的人。”

“这小子与太子交情深厚,嘴皮子又能说会道,朕有些担心他把太子给带偏了……”

“……”看到了陛下的反应,房玄龄就想到了程处弼那小子呆在东宫之时。

从那笊篱一样的东宫泄露出来的各种八卦与趣闻,想想那小子在那东宫里边上蹿下跳的惹得人憎狗厌。

房玄龄也忍不住抹了把脸,这小子果然跟他爹一般,都属很典型的程家人。

但问题在于,房玄龄的目的,并不是把程三郎塞到东宫去坑一干东宫属官。

“其实臣倒觉得目前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陛下可还记得,东宫太子洗马有缺,之前有诸多官员共举……”

房玄龄压低了声音,在那李世民的耳朵边小声地嘀咕起来。

李世民抚着长须,一边琢磨,一边频频颔首不已,目光也越来越亮。

不愧是最善于出谋划策的房爱卿,这一手操作,也就老谋深算的他能够想得到。

“好好好,明日,就照房爱卿所言,咱们如此这般……”

“陛下圣明。”房玄龄朝着李世民一礼,心中不禁洋洋得意,自己虽然年纪渐大,但是脑子还是跟当年一样活。

只可惜自己的执友,与自己并称为房谋杜断的杜如晦过世得太早,不然有他在,自己也能够更轻松一些。

将那房玄龄送出了文成殿后,李世民站在那凉风之中,不知为何,觉得头部一阵晕眩。

看到了陛下身形有些摇晃,一旁的赵昆脸色大变,急急搀扶住。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不妨事,可能是这几日忙于公务,熬夜太多了吧,休息一会便好……”

李世民摆了摆手,这才负起手缓步行回了文成殿中,继续处置着那堆积如山的政务。

只是看不多时,就开始觉得有些两眼发花,额头涨痛。

只得无奈地撂下了手中的奏折,躺到了那榻上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