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58章

作者:晴了

便是长孙皇后也好奇地挑了挑眉头,想要知道这小子会选什么。

程处弼听到了这话,不禁暗松了一口气,如此再好不过了,毕竟自己之前就一直在考虑未来。

而且亲爹也特地叮嘱了自己,现如今,立了一大波功劳的自己,必须要苟起才是最安全的。

但是怎么苟,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可偏偏程处弼昨天晚上熬了一个通宵都没有想明白。

当然,主要也是跟娘子们分别太久,忙着其他正经事,没时间想正事。

看到程三郎眼珠子轱辘乱转,半天不吱声,李世民倒是好整以暇,反倒是长孙皇后有些坐不住了,催促爱婿道。

“贤婿,陛下问你话呢,发什么愣。”

……

听到了催促,程处弼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有些不乐意了,呷了一口茶汤没好气地道。

“不当讲就别讲,讲点当讲的。”

“???”程处弼咧着个嘴,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位老丈人说的是什么鬼名堂。

长孙皇后抬手扶额,另外一只手从案几下方轻掐了一下不正经的夫君,温婉地道。

“你且说说看,陛下跟你闹着玩呢。”

“是是是……其实,自打在那高原之上奔波劳碌近年以来,一直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为国分忧。

如何为我大唐解决高原之忧患,最终,也算是,勉强达成了最初的目的。

可是正是因为劳顿太过,小侄可谓是身心俱疲……”

“……”李世民打量着表情显得很沉重,语气很深沉的程三郎,颇有些感慨。

的确,虽然号称妖蛾子三人组,可正所谓蛇无头不行,而程三郎这小子,就算是他们这妖蛾子三人组的头。

诡计多端,又善机变,军略过人,智机超常。

他先是率数百人伏击,生生打出了以数百人伏击两万吐蕃精锐,最终大获全胜的惊人胜利。

之后,又以妖,咳,以手段智胜苯教上师,令吐蕃军民丧胆,不损一兵一座,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关联铁桥城。

之后,吐蕃摄于大唐之兵威,甚至开始弃城而逃,而后,苏毗诸部与那娘尚卢满合作袭城以献大唐。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这小子在高原之上闯下的赫赫威名,令高原诸部摄服。

之后,他想出来的那些令人意外却又出奇好用的策略,等于是让大唐瞬间就在高原之上获得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大批的奴隶的来投,以及苯教教徒们的支持,令大唐迅速就在整个吐蕃南部站稳了脚跟。

而且,他为了减缓吐蕃对于新占的南部地区的压力,孤身涉险,横跨数千里。

居然真地将那位被吐蕃看得死死的象雄国主李迷夏给安全救了出来。

凭心而论,高原之所以形成现如今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程三郎独占功劳大半。

想必这程三郎在那高原之上,是何等的绞尽脑汁,耗尽心力,才打开如此局面。

……

“着实是辛苦贤婿你了,你做的,远远比老夫所期望的,都要多得多……”

听到了老丈人的唏嘘感慨之言,程处弼心中暗喜,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只是努力将自己想象成一位厮杀半生,载誉而归,却已然浑身疲惫的老兵。

“现如今,北部强敌薛延陀已灭,草原安定,西边的高原诸雄,已不足虑。我大唐可谓是四海升平,天下归心。”

“大唐当可放马南山,刀枪入库。小婿戎马多年,可谓是身心俱疲,也到了淡薄名利,卸甲归……”

田字还没来得及说出来,程处弼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坐在旁边的李恪双肩一个劲地在颤抖,脑袋深埋。

眼光的余光一扫,看到了大唐天子一脸黑线,目露凶光地瞪着自己。

程处弼赶紧及时改词。

“归营,对,是卸甲归营,准备从其他方面,为朝庭分忧。”

“……”

第2210章 你们父子对于与人为善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洛阳都督府衙门口,程咬金将那张亮拦住,眼若铜铃,目露凶光。

捞衣挽袖地对着那张亮步步进逼,唾沫星子全喷到了洛阳都督张亮的脸上。

“啥意思?我说张亮小儿,我们左屯卫的杜郎将已经赔偿了钱,你非但关押着他。”

“居然还敢对他动刑,是不是不把我老程放在眼里?”

“程咬金,你休要无理取闹,他可是殴伤了吏部王侍郎的公子。

还在那里大言不惭,本都督正好闯见,锁拿于他,居然还敢反抗,我……”

“呵呵,这等屁大点的官司,明明是洛阳令该处置的事情,关你屁事。”

“老程我看你分明想公报私仇?”

“放开我家都督……”

“让开让开,我家老爷正在跟你家都督聊正经事,又没说拿你家都督怎么的。”

“哎呀,你居然敢推老子,揍他。”

程大将军与那张亮都督的谈判还没有结果,程家人与张家人已经从动嘴皮子升级到了动手动脚。

所有人都乱作一团,甚至还波及到了程大将军与张亮这边……

很快,洛阳都督府门外,被那些闲杂人等围得水泄不通。

两眼放光,既八卦又害怕的洛阳吃瓜群众们努力地瞪大着眼睛,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大唐重臣互殴场面。

不多时,就有维持东都秩序的差役赶来,一看是这样的大场面,直接就懵逼了……

很快,程大将军与张大都督在洛阳都督府门前互殴的消息。

几乎以病毒通过互联网感染计算机的速度,瞬间传遍整个东都洛阳。

……

李世民狐疑地打量着程处弼,总觉得这小子今天不对劲,至少这番话很不对劲。

“你年纪轻轻的,还卸甲归营,你敢再跟老夫胡咧咧,信不信老夫踹你。”

一旁的长孙皇后忍不住咬着腮邦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不不不,丈人此言差矣,……唉,既然丈人话都说到了这份上。

那小婿就直说了,此番回来,突然觉得我爹的脸上多了皱纹,鬓边也多了些许银丝。

心性也颇有转变,懂得与人为善,善乐好施起来。

昨天夜里,我爹更是长吁短叹,希望我们这些当儿女的多多开枝散叶。

他老人家,也好早日含饴弄孙,怡养天年……”

“看着他那已然苍苍的白发,还有他那脸上日益深刻而又深邃的皱纹,还有他戎马一身的累累伤痕……”

程处弼已然说得自己此刻满脸动容,感情丰沛到足以打动人心。

听得那一开始满脸不信任,渐渐地心绪也沉寂了下来,抬手轻抚着鬓角。

李世民不禁心生感慨,是啊,自己也已经是两鬓飞霜,虽然不想言老。

可是终究正在渐渐地步入人生的暮年,想一想那些功勋之臣,老迈的老迈,过世的过世……

心中,不禁也对于程三郎的孝顺之心,多了几分的欣赏与赞许。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痴痴地看着夫君的脸庞,脸上的皱纹,如同岁月铭刻的记忆。

虽然他的目光仍旧那样的锐利,身形仍旧那样的昂扬挺拔,但是他那飞霜的鬓角,已然在提前着自己,夫君的确已经不再年轻……

“想不到,汝父也已显老态……真是岁月催人哪。”

李世民抚着长须,甚是唏嘘地长叹了一声。

一旁的房俊,也被处弼兄那打动人心的字句,紧紧地攥住了心房,不禁忆及昨日看到了父亲那已然花白的须发,两眼渐渐地红了起来。

一时之间,文成殿中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默而又沉重。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急促的脚步快从殿外传来,然后在那殿门外稍稍顿住。

不一会,赵昆就掀帘大步而入,表情有些古怪地扫了一眼程三郎,走到了李世民跟前一礼,递上了一张小纸条,压低声音道。

“陛下,绣衣来报,就在两刻钟之前,左屯卫大将军与洛阳都督在洛阳都督府衙外发生了冲动……”

“谁和谁?”李世民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就是卢国公,程大将军,与郧国公张都督,他们在洛阳都督府外互殴……”

长孙皇后再一次埋下了头,一手挡额,一手拿丝帕挡住嘴,压抑地接连咳嗽了好几声。

“???”程处弼一脸瞠目结舌地看向那赵昆,李世民也一脸黑线地看着赵昆,然后目光渐渐地落到了程三郎的身上。

“程老三,这就是你说的你爹已经懂得与人为善?”

“赵将军,赵叔,你能确定是我爹?!”程处弼抹了一把火辣辣的脸,感觉好疼啊。

赵昆转过了头来,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我大唐卢国公一向醒目,绣衣使不会错认。”

李世民拉着脸看完了那份绣衣使递入宫中的密奏,牙疼地吸了口气,这两个老不修的,屁大的事,居然为老不尊地当街掐架。

“都是朝廷重臣,居然如此不矜持,简直就是有损朝廷之威仪!岂有此理。”

“传朕的口谕,卢国公与郧国公当街殴斗,有失朝廷体面,各罚金五百斤,再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以儆效尤。”

赵昆凛然遵命,当既转身快步而去,留下了程三郎等人呆若木鸡。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冲李世民耳语两句,朝着这三位晚辈寒暄两句之后移步出殿。

程处弼等人赶紧行礼恭送,等到长孙皇后离开文成殿,刚转了身来。

程处弼就看到这位脸色不好看的大唐天子朝着自己呵呵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