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10章

作者:晴了

而且有了加措上师在,那些不是他师弟就是他的弟子的吐蕃苯教僧人,将会不得不服从他的法旨。

让程三郎觉得营救李迷夏成功的机率,又提高了至少三成。

对于程三郎提出来的计划,已然跟吐蕃完全撕破了脸,追随大唐的加措上师恨不得举起四肢,来表示支持。

毕竟这位足智多谋的护教法王的本事和脑子,他可是已经深有领教。

而且他方才的那番分析也没有毛病,再加上那封手诏。

还是经过他这位见识过无数张吐蕃国主手诏的前任国师大弟子的鉴定,保证一般人都看不出那是假货。

所以,想要混进去,其实难度并不大,甚至是接近李迷夏,解救李迷夏,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怎么带着那位象雄国主逃离圣湖玛旁雍错。

毕竟玛旁雍错湖只有一条进出的道路,其他三面都是巍峨的高山环绕。

想要在这种严寒的天气,在高原之上攀山越岭,呵呵……这不是脑子正常的人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

不过就算是不翻山越岭,程处弼觉得也不是没有办法安全地带着李迷夏离开。

程三郎这么的着急,当然不是脑子坏掉了,而是时间不等人,留给察瓦绒城的时间不多了。

自己不在象雄这边折腾出点大动静,等到松赞干布暂时安抚住了逻些一带的情况之后。

绝对会第一时间去找留驻于察瓦绒城的几位好兄弟的麻烦,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

程处弼觉得自己必须让自己变成吐蕃人的大麻烦。

……

“程长史,真不让我陪同一起过去?”尼玛呆愣愣地看着盘膝跌坐在火堆跟前的程三郎。

又扫了一眼旁边的加措上师,还有那位胡主薄等一干营救象雄国主李迷夏的队友。

“尼玛,你之前不是觉得,我们应该去跟那些诸部落首领见面,好跟他们沟通吗?”

“你出身象雄王族,而且又与那些诸部落首领皆是旧识,你与其跟着队伍一块去解救你们的国主。”

“倒还不如你赶去知会诸部落首领,让他们想方设法地向着玛旁雍错这边靠拢过来。”

“一旦我们解救了那位象雄国主李迷夏,逃出了玛旁雍错,也好有人接应。”

“毕竟就我们这只团队,想要对付小股的吐蕃贼子还成,可是面对象雄叛逆的部落……”

兵分两路,更容易解决问题,哪怕是尼玛只劝说成功象雄国诸部之中的一两个首领。

让他们率领部落迁徙往玛旁雍错湖畔而来,必然会引得那三个背叛的部落全神应对。

如此一来,就可以为以加措上师为首的解救团队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更利于程三郎等人带着被解救的李迷夏逃出玛旁雍错,回到那些拥戴他的象雄国诸部之中去。

尼玛听了程三郎的解释之后,最终也还是服从了这位诡计多端的程法王的意志。

“既然程长史觉得这个办法最为妥当,那小人就与胡主薄一同前往穹隆银城,每每到了冬季之时。”

“我象雄诸部落都会聚拢到王都穹隆银城附近躲避风雪,至于那些部落的权贵们,自然会住到那温暖而又坚固的穹隆银城之内。”

程处弼不禁一乐。“看来还真是运气不错,老天爷也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若不正好是冬季,怕是那些象雄诸部也不会汇聚到这穹隆银城附近来躲避高原之上的严寒,顺便借着机会大家相互见个面,约个饭啥的。

听到了程法王这话,尼玛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十分虔诚地朝着那圣山的方向恭敬地一礼。

“四天神佑我象雄……”

面对着这样的封建迷信份子,程三郎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说点啥。

“……我说尼玛,咱们还是先说说正事,你需要多长时间来搞定这件大事。”

“小人估摸着,劝说动一两个实力足够强大的部落,怎么也得需要七八天的光景。

哪怕是诸部落首领都在此,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

“给你十天的时间,我把胡主薄交给你,李德,房成,你们跟着胡主薄过去。”

“尼玛掌柜,你要明白一件事情,你能说动越多的部落,你们象雄国主李迷夏的脱生的机会就多一分。”

“十天的时间,小人有些担忧……”听闻只给十天的时间,尼玛心中不禁打起了鼓来。

“尼玛大掌柜,我说他们二人跟随你前往。”这个时候,一旁的加措上师伸出了手,点了两名弟子。

“昔日李迷夏被囚之初,他们都曾经随贫僧一同来过这里见过那些象雄诸部首领。”

“有了他们陪你一同前行,贫僧相信,你肯定有办法让那些诸部落首领下定决心。”

看到了那两位加措上师派出来的弟子,有了这位吐蕃声望极盛的加措上师派来的弟子作代表。

更有那胡主薄作为特使,还有那位吴王殿下的心腹侍卫头子现身。

这让尼玛瞬间感觉自己的底牌库似乎也已经变得鼓鼓囊囊。

“多谢加措上师还有两位大师援手,如此一来,十日之内,小人一定说动更多的部落迁往圣湖玛旁雍错,吸引那三个叛乱部落的注意力。”

“好,那程某可就拭目以待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才是。”

程处弼的大巴掌重重地在尼玛的肩膀上来了两下,郑重地叮嘱道。

第2132章 格氏一族的少族主:苍央蚌迪

圣湖,玛旁雍错入口最窄处宽度不过十数丈,而是入口外围,则是十分辽阔的一片巨大平原。

虽然整个平原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但是辽阔的雪原之上,靠近玛旁雍错入口的方位。

却有着大大小小星罗棋布一样的小黑点,就如同李恪那张干干净净的小白脸上,冒出了让人头皮发麻的黑头。

此刻,加措上师策马前行在最前方,而在加措上师的身后边。

足足六七十名膘肥体壮的壮汉,都戴着苯教的法帽,穿着苯教的法袍。

驾驭着麾下的座骑,向着那堆罗星棋布的小黑点所在方向疾驰而去。

而其中一位高大英武的年轻人,剑眉星目,轮廓硬朗,正是大唐姚州都督府长史,苯教护教法王程三郎。

此刻他也是穿着色彩明艳的苯教法袍,昂首挺胸地与那些加措上师的弟子们肩并肩。

后方,一票膘肥体壮的程家人,也都与那些苯教教徒们一样的穿戴,骑着座骑。

只不过,大家的表情都不怎么乐意,毕竟大家都是很正经的程家人。

尸山血海,什么样的场面他们也可以闲停信步,但是,化装成宗教份子,这还是这辈子第一次。

不过,为了三公子的谋划,为了大唐姚州都督府在高原之上的安宁与详和,他们都勇敢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程法王,你看那边,有人过来了。”加措上师突然开口提醒了一声。

程三郎顺着他手所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就看到了至少有将近百余骑规模的骑兵,正在朝着这边疾行而来。

“还请师尊叫我法号。”程处弼赶紧干咳了一声,提醒这位加措上师莫要漏馅。

“对了这是哪一只部落?”

加措上师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这只越来越近的队伍最前方那竖立起来的旗帜。

“哦,看来这段时间,是格氏在此镇守,那三个投靠吐蕃的大氏族,他们会分别值守这山口。”

“但是不论哪一个氏族在此守候,另外两个氏族,距离这玛旁雍错,都不会超过三天的路途。”

“就是为了防备那些象雄诸部突然兴兵前来解救国主,他们三族实力强大,而今却都已经成为了整个象雄的叛逆……”

正在说话间,为首的纳亚百户,已然率领百余骑兵驰到了近前。

等他看清楚了居然来的是一群苯教僧人之后,赶紧翻身跃下了马背,虔诚地向着这只僧人队伍行了一礼。

“格氏的纳亚,见过诸位大师。”

早就已经对于这样一幕习以为常的加措上师矜持地坐在马背上,两眼似睁似闭,脸半仰着,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

倒是一旁那位膘肥体壮的大弟子翻身上马上前,朝着这位百户矜持地一礼开口问道。

“你们格氏现如今是谁在作主?”

听到了这句一点也不客气的询问,纳亚百户却也不敢有什么不满,仍旧十分谦卑地道。

“禀报大师,如今格氏内作主的乃是族长的嫡子苍央蚌迪。”

话音刚落,就听到了那只苯教徒队伍里边传来了类似于放屁的噗呲声,不过纳亚百户却不敢失礼的抬头张望。

而是很谦卑地问道。“敢问诸位大师来此有何贵干,小人也好回氏族禀报,迎接诸位……”

“告诉苍央蚌迪,右本嫡传大弟子,加措上师,奉赞普之命西巡。”

“加措上师!”那位纳亚百户满脸震惊地抬起了脑袋,看向那位仍旧坐在马上,仰着脑袋,似睡非睡状的加措上师。

特别是那加措上师还特地将那头上的法帽取下之后,那油亮的秃瓢。

将那晴空浑散下来的阳光向着四面八方散射开来,让他的脑袋周围形成了一圈不可言说的光晕。

显得那样的神秘而又神圣,看得纳亚百户与身后边的过百骑兵全都激动得脸色发红,齐刷刷全都拜倒在地。

向着这位秃瓢散发的光晕,与那圣山冈仁波齐山头笼罩的光晕十分相似的加措上师。

在他们这些象雄国的各部落之中,苯教教徒,都是智者,是贤人,是他们心灵的归所。

而苯教的上师,对于他们而言,那简直就是神灵一样的存在。

看到了这些人如此,加措上师再一次很装逼的轻哼了一声。

方才问讯纳亚百户的大弟子再一次开口道。

“还愣着做甚,上师在此,你们还不明白需要怎么做吗?”

纳亚赶紧行了五体投地之礼后,这才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退向后方,然后大声地吆喝了一句。

然后几名骑士飞身跃上了马背,打马朝着那在山口外面星落棋布的部落所在狂奔而去。

程处弼砸巴着嘴,小声地嘀咕一句。“这么有技术性的名字,还真是第一回听到……”

“三公子,这名有什么好笑的?”一旁的程发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苍蝇,蹦迪,呵呵……”

“三公子,应该是苍央蚌迪吧?”耳明目聪的邓称心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总觉得自家三公子笑起来的眼神和表情很不正经,有必要提醒一下他注意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