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338章

作者:晴了

所以,太小的娃娃一定要看住,等稍大一些之后,已经知道好歹的小娃娃,自然也不会去品尝那些乱七八遭的非食用物品。

……

程三郎等人只在这长安好好地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再度启程。

之前汉唐商行为了通畅商路,可是对这蜀道进行了手术。

虽然没能将蜀道也搞成水泥官道,但是却在这里架设了大量的悬索桥。

使得这一次入蜀,则要比上一回轻松了不少,饶是如此,也差不多花了大半个月的光景这才拱进了蜀地。

进入到了蜀中平原之地,已然到底都是平坦的水泥官道,发达的水泥官道交通网。

让程三郎等人得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上了房俊所统率的那一千獠兵精锐和辎重队伍。

一路无话,继续朝着南方疾行。

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然率领着诸位大军,以及满朝臣工,回到了那渴别了一年多的长安。

看着那高大的长安城墙,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一位逐粮天子的李世民,不禁有些唏嘘感慨。

毕竟,自己是在长安登甚称帝的,可是眼下,长安作为大唐帝都的时间,已然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太子李承乾,看着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归来,也忍不住眼眶有些发红。

作为太子,看着亲爹为了口吃的,带着十数万人流窜中原,那画面,一想起来就觉得心酸。

真像处弼兄所说的,现在不赶紧解决这个问题,怕是以后的大唐天子,都要如此往复于这条道路上。

说不定千百年之后,会有好事者根据史料记载来统计,评选出流窜东都就食最多的大唐皇帝是谁谁谁……

这样的黑历史,相信谁都不乐意,至少李承乾也相当不乐意。

随着队伍越来越近,李承乾终于把杂七杂八的心思抛在了脑后,理了理衣冠。

率领着留守长安的一干文武官员,向着那正策马而来的父皇恭敬地施礼,恭迎父皇吃饱喝足回长安。

……

李世民翻身下马,快步来到了李承乾跟前,搀起了这位年余未见的亲儿子。

看着日渐显得成熟的亲儿子,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父亲何出此言,这原本就是孩儿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孩儿留在长安,甚是想念父亲和母亲,还有爷爷……”

李承乾说着话,目光忍不住朝着后方瞄去,看到了这一幕,李世民不禁一乐。

“行了,不用看了,老夫那乖孙和明达都留在了洛阳,陪伴你爷爷,不回长安了。”

“等为父安顿好了,你就要前往东都洛阳,在你爷爷膝前,代为父尽孝。”

“是,孩儿明白。”李承乾眼中不禁失过了一丝失落,但他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朝着亲爹一礼。

之前父皇就来了信,聊起过这个事情,只是没有想到父皇会直接把李象那小子留在了东都。

“你也知道你爷爷喜欢热闹,所以,为父就没把李象接过来,而是留在了那边。”

至于李明达也留在那里陪伴李渊,自然是李世民亲自去跟程大将军沟通的成果。

有了那位开心果留在东都,陪伴左右,李渊的心情想必也会好很好。

李承乾突然想到了一件大事,朝着身后边招了招手,宁忠赶紧拿来了一个厚实的圆皮筒子。

李承乾接到了手中之后,一脸郑重地朝着亲爹双手奉上……

第2017章 大唐兴兵,以讨薛延陀

李世民一脸错愕地看着李承乾双手奉上一个挺有份量的厚实皮筒子,不太理解这孩子想要干嘛。

李承乾表情显得十分严肃地解释道。

“儿臣恭迎父皇回都,特献上由汉唐商行支援的千里镜二十具。

以助我大唐武贲征战沙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千里镜?”李世民有些愕然地接过之后,顺手交给了身后边的赵昆。

毕竟十数万众还在屁股后边蹲着,不能因为他们父子在这里吹牛打屁耽搁了入城。

看到亲爹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个那个好宝贝,李承乾不禁有些失落。

但是李承乾也知道,入城要紧,回头再找机会向亲爹介绍那千里镜的好处。

等到回城的诸事务都处置完毕,已然都过去了快两个时辰,虽然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已然身心疲惫。

可还是第一时间要去那东宫看那两个他们就没有见过一面的孙女和孙子。

直到这个时候,坐在辇上的李世民才有闲暇,打量那被赵昆斜挎在身上的那个半尺来长的圆皮筒子。

“这东西是太子呈上来的东西是吧?”

“是的陛下,此物,太子殿下称之为千里镜。”赵昆赶紧将这个圆皮筒子取了下来递给了坐在肩辇之上的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之后,坐在肩辇之上,打开了皮筒子,取出了里边的那个金属筒子。

不小心还把皮筒子里边塞着的一张纸也给带了出来,李世民好奇地抄起了这张纸。

忍不住下意识地小声念道。“千里镜使用说明书,专利发明人:程处弼……”

“怎么什么鬼东西都跟这小子有关系。”李世民忍不住吐了句槽,继续仔细打量这张说明书。

只扫了几眼,李世民的表情陡然一凝,突然开口喝止前行的队伍。

抄起了这手中的千里镜,拉开之后,开始向着远处观望。

然后,李世民就看到了那远在数里外的宫墙上方正在巡视的将士们身形,甚至是容貌。

拿来之后,只能看到宫墙的大概轮廓,通过那千里镜,再一次欣赏到了那仿佛被拉到了近前的宫墙与将士。

看到夫君跟个小娃娃似的,在那里一会眼睛凑到那铜管前看,一会又探脑袋眯眼张望远处。

长孙皇后不禁轻声提醒了一句,回过了神来的李世民这才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与震撼,示意队伍继续朝着东宫前行。

……

知晓父皇与母后要过来看老二和老三的李承乾早早地就已经等候在了东宫门口。

见到了亲爹从肩辇上下来,李承乾刚施礼正要开口。

就看到了亲爹将一物怼到了自己跟前。

“承乾,程三郎是什么时候给你此物的?……”

“父亲,这是前些日子,处弼兄与三弟路过长安之时,特地送过来的。”

听到了李承乾讲述起了这种好东西的来历,李世民不禁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这小子,还真是让为父惊喜连连,为父正要讨伐薛延陀,而战场所在,正是开阔的平原之地。”

“有了此物,当可使我大唐察敌于先,的确是好东西啊……”

“是的父亲,可惜就是太少了点,而且处弼兄说这千里镜因为工艺繁琐,而且次品率极高。”

“所以造价十分昂贵,就这么一只千里镜,成本都在数十贯。”

李世民剑眉一挑,拍着圆型的皮套子,毫不犹豫地道。

“莫说数十贯,便是一百贯一支,那也是多多益善。”

有了此物,能够察敌于先,那就等于是可以占得先机,战场之中,能占得先机的一方,自然胜算大增。

哪怕是已方兵力虚弱之时,若是能够及时地察觉到敌军的动向,提前规避,也能够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所以,这样的宝贝,当真是一百贯一枝,也要多多益善。

看到夫君爱不释手地拿着那个千里镜,如获致宝地在那里频频摆弄,跟承乾站在那里挪不动步。

长孙皇后虽然很有耐心,此刻却真有些不耐了。

款款移步上前之后小声地道。“夫君,咱们是不是该先去看看孙女和孙子?”

“对对对,咱们赶紧过去,先去看孙女孙子才是大事。”

父子三人来到了东宫的后宫,然后在一间屋子里边,就看到了那两个小家伙咿咿呀呀地坐在褐色沙子堆上。

笨拙地拿着铲子,勺子在那里胡乱的捣腾。时不时还把那些褐色的沙子撒得到处都是。

而一位宦官,正默默地拿着扫帚,将那些黑沙子扫起来,然后又倒回那个木板隔起来的沙子乐园里边。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欣赏着这个婴幼儿游乐园,听着那承乾讲述起这个游乐园的来历。

长孙皇后不禁有些欣慰地道。“看来以后,若是明达有了儿女,妾身倒真不用太操心。”

“观音婢你可莫要说这样的话,程三郎那小子,你让他搞事情,让他想办法,他都能够给你干得好好的。”

“可你觉得就他那种不着调的性格,能够看得好孩子?”

听着夫君那明显带着情绪的言论,长孙皇后忍不住隐蔽地翻了个白眼。

然后也小心翼翼地踩进了那由至少成百上千斤的决明子堆集成的一个沙子乐园。

然后笑眯眯地朝着那两个一脸懵懂而又好奇地朝着这边张望过来的孙女、孙子。

看着这两个小娃娃那肉嘟嘟的小脸蛋,圆滚滚的小身板,还有那黑漆漆的呆萌眼神,长孙皇后感觉自己心的都快要化了。

……

就在大唐皇帝陛下率领文武百官回到了长安的第三天朝会之上,李世民终于下达了旨意。

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征发朔、并、汾、岚、代、忻、蔚、云九州兵马镇守朔州。

又命代州都督薛万彻、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征发胜、夏、银、绥、丹、延、踯、坊、石、隰十州兵马进驻胜州。

胜州都督宋君明、左武侯将军薛孤吴,征发灵、原、宁、盐、庆五州兵马入驻灵州。

又命执失思力征发灵、胜二州的突厥兵马,与李道宗等人相互呼应。

第2018章 臣是臣,君是君,还请国主莫要如此

而兵部尚书李绩,征发洮州、岷州、叠州、河州四州兵马。

入驻廓州南面的树敦城,以援那被吐蕃打得叫苦连天的吐谷浑。

代表大唐要力挺吐谷浑,制止那吐蕃蛮横无理,无故侵占吐谷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