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318章

作者:晴了

等到一干武勋重臣渐渐地安稳下来之后,李世民目光扫过一干名将,看了一眼江夏王,想了想,又扫了一眼薛万彻、薛万均弟兄。

还有程咬金,最终目光落在了那已经被他从长安唤回到东都洛阳来议事的李绩身上。

“卿且说说你的想法。”

李绩越众而出,朝着李世民一礼之后,薅着长须两眼精光闪烁不定,胸有成竹地道。

“陛下,臣以为,此战,我大唐必须大胜,方可结北方之忧患。”

“因为关中日益缺粮,此战最好是速战速胜,击敌于国门之外……”

“再有就是,薛延陀此番主力尚在北地,袭取东突厥诸部的,则是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诸部为主。”

“所以臣以为当分兵而袭之,令草原诸部人心惶惶,上下不能齐心……”

李绩不愧是老阴险人,他的想法就是大唐最好多路出兵,每一路兵都不需要太多。

而他们要干的不是去汇合一处,跟敌方主力面对面的硬来。

而是攻击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诸多部落所在。

第1985章 唯一令人头疼的,便是这吐蕃。

这位侃侃而言,眉飞色舞的大唐兵部尚书在这里陈述着他那毒辣的计策。

听得大唐皇帝陛下眉飞色舞深以为然,几位文臣也都频频颔首不已。

程大将军抚着浓须,虽然以力服人方面,李绩两个都掐不过自己,搞歪门邪道,那货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但是在行军作战,哦不……在搞这些阴谋诡计方面,还是这小子更有一套,略微比老夫超出那么一丝丝。

虽然这些草原部落派出了大量的兵马追随薛延陀,但是他们的部落肯定不可能全挤在一个地方。

再加上刚刚经历了冬天,牛羊需要大量的食物,诸部落必然是分散开来的。

而大唐就可以分兵多路,如此一来,大度设麾下的联军,若是知道自己的老巢有贵客到访,不跑才怪。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一转,落在了那位老神在在,一直不发一言的李靖身上。

“老爱卿,李兵部之策,你觉得如何?”

李靖缓步绕着那个巨大的沙盘,看了李绩一眼道。

“李兵部的意思,想必是顾虑到那吐蕃,所以才会提出兵贵精而不贵多之建议。”

李绩朝着李靖一礼,大手指了指那巨大沙盘的另外一个方向,表情很是嫌弃地道。

“卫公利眼,绩所虑者,正是吐蕃,而今我大唐与吐蕃之间,不敢说势同水火,但是,也绝不友善。”

“之前,吐蕃便已经对那吐谷浑连连征伐,吐谷浑连战连败,已成一厥不振之势。”

“之前吐谷浑王闻吐蕃大军来犯,更是携妻带子,逃往我大唐廓州,哀求我大唐出兵往援。”

“若是我大唐兴主力大军以讨薛延陀,那如今与我大唐有隙的吐蕃,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既便不敢入我大唐疆域,也定然会将整个吐谷浑给吃下去。”

“若是如此,我大唐与那吐蕃之间将再无缓冲,而吐蕃获得了吐谷浑的人口与土地之后……”

“说不定,会助长吐蕃北望这一带的野心。”

……

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一干人等,全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绩拿起了一根长棍,在那巨大沙盘上比划的那一带范围。

所有人的表情都渐渐地变得肃穆,李世民更是两眼冷冽如刀,死死地盯着那条从长安,经陇右,一直向西而去的道路。

大唐能有今日之富庶,与掌握着这条极其重用的国际商路有着很大的关系。

只有维持和保证这条商路的通畅,大唐的各种特色物产,才能够售卖到西边那些购买力十分强大的国度。

而换回来的许多物资与财富,同样也能够让大唐获益非浅。

这条商路,之前东突厥威胁过,西突厥也威胁过,还有像吐谷浑、高昌那样不自量力的小国也在那里跳骚。

大唐给予他们的回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你侵犯到了大唐的切身利益之时,大唐会让你彻底的躺下臣服。

“陛下,臣以为,李兵部的顾虑虽然有道理,但是我大唐若征讨薛延陀,需以力制胜。”

“其一,草原之势力,你来我往,争强好胜者彼彼皆是,又贯以强者为尊。”

“我大唐若击薛延陀,当以雷霆万钧之势胜之,一来需要重创薛延陀,二来,需要令草原诸雄明白。”

“十多年前的东突厥,还是现如今的薛延陀,不管是谁成为这片草原之上的霸主,也需要服从于我大唐的规矩。”

李靖声音不大,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令在场的一干大唐重臣都无话可说。

李世民也是频频颔首不已,的确,漠北的草原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威胁,可谓是古以有之。

大唐立国之初,就一直频受草原之威胁,而自己登基之初,当时的颉利可汗就率数十万众杀到长安城下。

李世民以最快也最迅猛的速度进行了复仇,这才换来了东突厥的灰飞烟灭,以及西突厥的畏惧。

而今,大唐也同样要拿出最强力最果决的举动,令那些草原之上生生不息的游牧部落明白,天可汗之谓,不是凭白得来的。

江夏王李道宗阴沉着脸,打量着沙盘上的某处,那里的主人,差一点就成了自己的女婿,把自己的爱女抢走。

“如今,唯一令人头疼的,便是这吐蕃,该当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眯起两眼,凑到了李世民身边小声地道。

“陛下,臣以为,可唤噶尔宫监前来一询。朝中若论谁最了解吐蕃,唯有万国园行宫宫监。”

长孙无忌的提议,让李世民也深以为然,只不过,李世民却很清楚,除了那位噶尔宫监之外,还有一位对于吐蕃相当了解的大唐才俊,呵呵……

不过,程三郎做的事,都是暗中行事,而那噶尔东赞这才刚刚入仕大唐,便让他出主意去对付吐蕃,似乎显得有点那个。

“朕且先思量一二,今日就先到这里……”

看到陛下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明确的答复,一干勋贵重臣也很清楚陛下肯定是顾虑吐蕃。

等到这些人等全部都离开了之后,李世民想了想,干脆就轻车简从,离开了皇宫,径直往那万国园行宫而去。

……

万国园行宫之外,数千名獠人工匠正在忙碌不停,为了加快进度,放弃了之前那种先整完一片地方再搞另外一片地方的做法。

全部先进行框架浇筑,再彻以砖石,至于内部装修,只先搞白宫那一块,以及水晶宫那一片。

毕竟太上皇要入住,总不能让这位不讲武德的老汉入住在没有精装修的房间里边。

那样的话,呵呵,程三郎觉得自己这位万国园行宫的督造肯定会天天被李渊叫过去训话。

不过嘛,大家伙都干得好好的,程三郎与李恪还有噶尔东赞巡视了一遍之后,晃晃悠悠地来到了那水晶宫所在的湖畔。

之前已经用过了午饭,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搞个几把休闲娱乐一哈哈?

很懂得入乡随俗,长袖善舞的噶尔东赞倒也不会拒绝这二位的邀请。

于是,三个人就在那亭子里边,开始很有精神地打起了竹牌。

却没有注意到,一辆万国园行宫内专用的四轮马车,正悄然无声地朝着这边接近。

第1986章 问策问到万国园行宫的天子

李世民坐在那舒适的四轮马车里边,一脸黑线地看着那距离路边有一段距离。

正在那里用力甩牌的程三郎还有亲儿子李恪,以及那吐蕃第一智者噶尔东赞。

策马立身于马车旁边的赵昆频频朝天翻着白眼,真是水土不服,就服程三郎。

怎么就但凡是跟这小子沾边的人,都会好上这一口,就连宫中,太上皇,还有皇后娘娘有时候都会打上几把休闲娱乐。

就连陛下,也多次被迫走上战场,乐呵呵地跟自家闺女还有爱妻一起斗地主。

好在这个时候,正闲得蛋疼在凉亭外面吹牛打屁的李德等人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特别是看到了那策马立于马车旁边的赵昆之后,李德头皮发炸地低声朝着亭中吆喝了两声。

这才把正专心致志打牌的三个人给惊动。

李世民隔着那车窗玻璃看到了,亲儿子第一时间疯狂地把竹牌往袖子里边塞。

程三郎把竹牌往怀里揣,只有那位噶尔东赞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两位手忙脚乱的年轻人,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李世民记得自己是过来干嘛的,总算是控制住情绪,等到他们收拾干净,这才打开了马车车门,缓步下了马车。

三人赶紧赶到了马车前恭敬地行礼,李世民很嫌弃地打量着亲儿子与未来女婿,不过对噶尔东赞的笑容显得甚是真诚。

“噶尔卿,来,随朕走动走动,至于你们两个,就在这里给老夫老实呆着。”

“……”被李世民逮着打竹牌的程三郎与李恪只能灰头土脸的唯唯诺诺,等到李世民跟那噶尔东赞离开之后,二人这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李恪回头打量着那将道路隐没于后的那片山石,亲爹出现得如此突然,跟那片巨大的,造型颇为漂亮的山石遮挡住道路有很大的干系。

“下回一定得注意一点了,这地方不行。”

程处弼打量着那两个渐行渐远,肩并肩的男人,朝着李恪小声问道。

“你爹这个时候过来寻噶尔宫监这是想要做甚?”

“这个小弟我哪知道,兴许是准备让噶尔宫监负责准备接待我皇爷爷的入住事宜吧。”

……

李世民与噶尔东赞缓步前行,闲扯一通之后,李世民终于问到了正题上。

“噶尔卿,朕想问一问你,吐蕃国主松赞干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必噶尔卿应该清楚。”

听得此言,噶尔东赞双眉微挑,然后点了点头。“臣之前奉松赞干布为主,在其左右也有近十载之久。”

“其人早年间,行事甚为隐忍,而且行事只讲究结果,手段不论……”

李世民听着那噶尔东赞之言,详细地将松赞干布的性格剖析了一番,当听闻那松赞干布一直窥视大唐剑南道,以及北边的丝绸之路后。

李世民的脸色不禁微沉,噶尔东赞却像看不到一般继续侃侃而言。

“臣如今仕唐,那松赞干布闻之后,必定会深恨大唐,不仅仅是因为臣,而是因为臣仕唐之后,必定会令吐蕃国中掀起波澜……”

“所以,倘若那北边的薛延陀南来,松赞干布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就算是不与薛延陀联手。”

“也必定会乘大唐无暇之际,攻取吐谷浑……”

“卿之言,果然与朕和一干臣工所议无二,看来,我大唐若兴主力北进,吐蕃便会成为朕的心头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