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313章

作者:晴了

离得太远,难道这对父子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跟自己抱怨没酒。

……

李明达正在美滋滋地吃着美味佳肴,一旁的李象,此刻已然卷起了袖子,正抱着那快赶上他胳膊粗的骨头,正在那里啃得满嘴满脸都是油水。

长孙皇后哭笑不得地给他擦了把小脸,正要说话,突然听到了闺女李明达突然发出了一声夸张的低呼。

“娘亲,你快看那边……”

长孙皇后顺着李明达手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了方才在落日余辉之中,十分漂亮的那水晶宫。

此刻里边开始陆陆续续地点燃灯火,随着灯火的点燃,以及外面天色归于黑暗。

变成墨黑色的湖水正倒映着那越来越璀璨闪耀的水晶宫。

就在这个时候,李明达兴奋的欢呼声,看到了长孙皇后与宇文太妃也已经站起了身来,走向临水之畔。

原本还在狼吞虎咽的一干男性,此刻在看到了那湖畔的水晶宫之后,也都不约而同地搁下了手中的碗筷,情不自禁地站到了湖畔。

水晶宫中的灯火摇曳,令那水晶宫向四面肆意散射的光芒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天际的弦月,还有那璀璨的群星,与这水晶宫共同倒映在湖中,显得那样的令人神往。

方才还在叽叽歪歪没酒吃起东西不爽利的太上皇李渊,抚着长须,啧啧称奇地欣赏着这毕生难得一见的景致。

“此等景致,真如天上宫阙落于凡俗世间……”

“是啊,孩儿也觉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李世民也同样一脸悠然神往地道。

“二郎,你准备什么时候回长安?”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绝美夜景的李渊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李世民微愕之后,寻思了半天才道。

“孩儿准备看一看今春,若是今春关中无灾的话,就准备于春末之时,率文武百官入关中。”

李渊抚着长须,微微颔首之后言道。

“二郎你告诉文武百官,就说老夫,很喜欢程三郎给老夫兴建的这座万国园行宫,所以,不愿意回长安。”

李世民有些错愕地看了一眼父亲,又扫了一眼眼前的景致。

他很清楚,父亲肯定不会因为这个而留下,至少主要原因肯定不会是这个。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既然你心里边已经有了决定,那为父,自然要助你一臂之力。”

“如今为父年纪渐大,这长途跋涉,也不想再经历,今生,关中老夫是不准备再回去了。”

“父亲……”李世民愣愣地看着已经转过了头来的亲爹,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为父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去做了……”

李世民沉重地点了点头,朝着这位已然须发花白的亲爹恭敬一礼。

“父亲,孩儿明白,孩儿一定不负父亲的厚爱。”

……

高原之上,位于柏海之畔的多玛城,那黄土夯制的城墙之上。

一身裘衣,脸色与普通的高原人相比少了两坨高原红的白面短须男,此刻正站在最前方。

双目显得阴枭地打量着那条穿过积石山谷,通向更远方的坦途,沉默不语。

而在他的身后边,则是一干吐蕃的文武重臣,只是这些文武重臣的表情都显得有些沉重,心事重重。

白面短须男,自然就是那个刚刚迎娶了泥婆罗公主的吐蕃雄主松赞干布。

这里,是吐蕃在两年之前,从吐谷浑手中夺到的一座重要军事要塞。

现如今的吐谷浑,在被唐国连续收拾了好几次之后,已然然过去吐蕃的强劲对手,变成了一只弱鸡。

这多玛城,居高临下有一条道可以穿过积石山,直抵那吐谷浑腹地。

吐谷浑失去了多玛城之后,曾经数次想要反攻,都被吐蕃人给击退。

而松赞干布,更是于去岁之时,便已然亲自进抵此城,并且在这里一住就是半年之久。

他之所以一直盘恒在此地,自然是为了等待那吐蕃和亲使节团的胜利归来。当然,这是之前他留在此地的目的。

他是囊日松赞的独生子,吐蕃国的合法继承者。

虽然才不过二十五六岁,却已经在吐蕃国主的位置之上,呆了差不多十三年。

他亲爹囊日松赞被人毒杀之时,他才不过十二岁,他是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亲信的大臣拥戴下,登上赞普宝座。

而自打上台之后,一面凭借着亲信大臣的支持收拢军权,又笼络那些中小贵族与大贵族对立。

渐渐地,他终于掌握了整个吐蕃的权利,但是那些原本扶持自己的大臣,却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

第1977章 还年轻想再来一次和亲的吐蕃国主

这让松赞干布相当的不爽,毕竟他已经成年,相当成熟,连娃都有了。

偏偏叔父论科耳与宰相尚囊居然还将自己当小孩子,总觉得吐蕃的事务,应该大家商量着来,不应该自己这位国主一言而绝。

作为十二岁就开始亲身参与到政治斗争当中的松赞干布相当的不爽利。

作为一位从小就被言传身教政治斗争的国主,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驾龄却相当的长。

嗯,不论是正经还是不正经的驾龄,都很长就是了……

再加上拥有国主的大义,特别是那吐蕃第一智者噶尔东赞加入到自己麾下之后。

松赞干布终于觉得自己找到了可以替代宰相尚囊的人选。

果然,噶尔东赞没有让自己失望,不论是治理一方,又或者是统兵作战,都相当有一套。不比尚囊差……

为了让他能够尽快的积累功勋,早日成长起来,同时也为了壮大吐蕃的实力。

松赞干布命噶尔东赞前往泥婆罗,设法与泥婆罗签约和约,顺便迎娶泥婆罗公主,以结成攻守同盟。

最终噶尔东赞不负自己的重托,完成了这项重任,不但给自己带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泥婆罗公主。

而且还从泥婆罗那边弄来了不少的利于民生的好东西。

偏偏这个时候,负责针对大唐战略的宰相尚囊,在原本的攻略大唐剑南道战略中。

兵分两路,以宰相尚囊所率的大军为主力,直击剑南道蜀州。

而另外一路,则以尚囊之侄尚多结率数千精锐吐蕃铁骑悄悄地进驻了被吐蕃夺取的剑川城。

唐国在剑南道的兵力不多,宰相尚囊强攻蜀州一带,必然会令唐国的剑南道尽起兵力,全力抵御。

因为整个剑南道最富庶的地方,就是蜀州平原一带,这里是不容有失的。

只要兵力在那边集中,那么,已经被吐蕃渗透了多年的洱海诸诏,在尚多结所统率的三千吐蕃精锐铁骑的裹挟之下。

想要在唐国剑南道军事力量都集中在蜀中地区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夺取姚州,那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

……

只要能够夺取下姚州,哪怕是尚囊攻打蜀州不能寸进,那也等于是吐蕃获得了战略上的大胜。

姚州之地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平缓,重要的是,姚州所产的茶叶,更是每一位吐蕃人的生活必须品。

可以说,只要拿下了姚州之地,吐蕃人就可以掌握到攻略整个剑南道的主动权,并且还将命脉捏在了自己的手中。

可结果呢,尚多结那个脑子里边只有肌肉的蠢货,如此大好的机会,居然还被唐人翻盘。

冒失地率领那三千吐蕃精锐铁骑离开剑川城,之后,令那剑川城被一干没什么战斗力的剑南道蛮子所夺取。

最终,他麾下的三千吐蕃精锐铁骑,都变成了唐国的战利品。

正是因为这一场本该轻松到手的胜利变成了惨败,松赞干布正好借机罢了那尚囊的相位。

又将那正好取得大功,替自己迎娶回一位漂亮公主的噶尔东赞拜相。

既然搞不定大唐,而双方之间因为这一次冲突之后,唐国剑南道一带关隘严锁。

这着实令吐蕃的贵族们叫苦连天,因为吐蕃很需要大唐剑南道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既然武力没有办法获取这些,那就只能看看能不能用其他的手段来得到。

已经从迎娶了泥婆罗公主那里尝到了一回甜头的松赞干布顿时灵机一动。要不,再来一次和亲?

反正自己还年轻,体力足够,而且尚囊被罢相之后,令吐蕃国中的一干老臣子人人自危。

再加上失去了大唐剑南道所提供的那些生活物资,这让吐蕃国中,对自己这位国主生出怨言者可有不少。

更何况,自己这边才刚刚拿下了象雄,面对着实力强悍的象雄诸部,自己只能采取刀兵与怀柔双管其下。

若是国中不稳,很有可能会造成翻盘,别说自己还觊觎那苏毗国的领土和人口,能不能压制住象雄都会成为问题。

但若是能够和那强大到令人发指,声名远播,而且牢牢把控着吐蕃所需要的那些生活生产工具的大唐结成秦晋之好。

必定能够让自己在吐蕃国内的声望大涨,将所有反对声都压制下去,更何况,得到了大唐的支持,自己讨伐起高原诸国,将会更加的名正言顺。

……

为了这一次与大唐的和亲,松赞干布不仅把已经成为了宰相的噶尔东赞委为使节。

还派出了那位他的老搭档吞弥·桑布扎一同前往,更应噶尔东赞的请求,将其爱子钦陵也委为了副使。

另外,更是让那位自己年幼之时,就一直负责自己的安全,忠心耿耿的心腹扎西作为此次使节团的护卫将领。

而且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从唐国传递来的消息,松赞干布更是干脆就入驻这与吐谷浑交界的多玛城。

噶尔东赞率领使节团离开的时候,显得那样的信心十足,意气风发。

胸有成竹的告诉自己,最多三个月,自己这边就能够收到佳音,他一定会圆满的完成和亲重任。

结果,一想到自己后来陆陆续续收到的消息,白面短须的松赞干布的脸色,阴沉得仿佛像是高原之上,翻卷堆积的雨云。

先是和亲使节团在抵达了大唐国都长安之后,愕然发现,《长安旬报》之上。

居然刊载着自己的许多黑历史,更是将自己是怎么攻略象雄的详细给历数于其上。

当松赞干布在收到了这个情报的第一反应,就是将身边那三位最早投靠向自己的象雄重臣给软禁了起来。

可是,此三人都信誓旦旦,都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干,肯定是对方干的。

虽然最终没能详查出什么结果,松赞干布为了安抚他们,解除了对他们的软禁。

可是却也不敢再像过去那样,对这些象雄国投诚过来的大臣推心置腹,委以重任。

令松赞干布没有想到的是,这,才仅仅只是这只吐蕃和亲使节团遇上的第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