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311章

作者:晴了

心里边这么想,但是表情一定要沉重,就像是一位已经穷得想要领政府救济才能够活命的五保大爷一般。

“当然不是小数目,不过,只要上皇喜欢,就算是小侄掏空口袋里边的最后一个铜板也是值得的。”

李世民甚是欣慰地点了点头,不枉老夫没白疼你,就连最心爱的闺女都许配给你。

“好好好,你们汉唐商行,付出了这么多,老夫自然要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说吧,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乘老夫现在心情好,赶紧说吧。”

第1973章 觉得自个股份少了,就想要破罐子破摔胡来?

程三郎与李恪交换了一个眼神,李恪这家伙回以一个眼神,程三郎只能继续硬起头皮充当谈判代表。

“叔叔,小侄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之前叔叔已经答应了,我汉唐商行若能够独资为太上皇兴建好这万国园行宫。”

“便将洛阳南部的修缮兴建之全权,交给我们汉唐商行……”

程三郎搓着手,满心期待地看着心情颇佳的李叔叔。

“你这小子,老夫之前就已经答应了,难道还能反悔不成?”

“不不不,小侄的意思是,现在这万国园行宫已见规模,而我大唐迁都之声,已然暗潮涌动。”

“使得周围的百姓,开始向着洛阳汇聚,若是时间再晚。

我们担心,洛南之地到时候全是百姓自建之建筑,容易令洛阳之地变得一团糟。”

“我们汉唐商行旗下的建筑公司,之前就已经对于洛南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再这么拖延下去,真的很担心……”

李世民抚着长须,打量着唾沫星子横飞,一副痛心疾首忧国忧民的程三郎,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就好像这小子才是洛阳令一般,不过看到了眼前这座美仑美奂的水晶宫。

罢了,这小子虽然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可终究是个才俊,总不能让对方舍了孩子还套不着狼吧?

“既然如此,那朕准了,朕之后会告之洛阳令那边,回头,你们自己去处置,若是有什么问题再说。”

听得此言,程处弼不禁喜出望外,赶紧朝着李世民一礼。

回过了头来,跟那李恪一起笑得甚是甜蜜蜜,果然,马屁连拍之下,还是获得了足够的回报。

那边,李渊一直在跟那李明达小声地嘀嘀咕咕,好半天之后,这位大唐太上皇帝陛下走了过来,朝着李世民低声道。

“二郎,要不你们先回洛阳,老夫想和小兕子留一下,顺便看一看这水晶宫的夜色到底如何。”

李世民下意识地扫了一眼旁边的亲闺女,看到亲闺女此刻正眉开眼笑地看着不远处正在跟李恪暗戳戳不知道嘀咕啥的程三郎。

顿时心中警铃大作,虽然自己对亲爹很放心,但是对亲闺女却不太放心。

哦不……应该是对程三郎那小子不太放心才对。

“父亲若是有这等兴致,孩儿焉能不陪伴左右……”

李世民说着这话的时候,目光朝着不远处看了过去。

那边正在跟宇文太妃说话的长孙皇后自然也听到了这对父子的对答。

看到了夫君的目光,长孙皇后嫣然一笑,几不可查地微微颔首。

李世民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偏偏听到了嘿嘿一声,一扭头,正好看到亲爹表情十分虚伪的笑容。

不禁心中大恶,孩儿这不是怕,这是跟娘子相敬如宾好不好,倒是你怕儿媳妇可是众所周知的,呵呵……

父子俩各自演绎着内心戏,就站在这二位跟前的李明达,咬着红润润的樱唇。

好想笑,可又不太好意思,毕竟当着外人的面笑话亲爹和爷爷终究不太礼貌。

“爹爹,爷爷,我去跟程三哥哥说,让他亲自下厨好不好?我们可以一边欣赏夜景一边吃好吃的。”

听到了李明达这位小可爱的主动提议,李世民与李渊不约而同地面带笑容连连颔首。

……

程三郎这位大唐第一厨神赶去操作了今日的菜肴,今日做的是脆皮肘子肉饼火锅。

他干脆利落地弄好了材料之后,交待得了自己厨艺真传的三位弟子继续留守看火候。

他则又溜达回到了湖边,与李恪一起陪伴着这一干皇家大佬们。

此刻,心情大好的李世民打量着那在池塘连上狂奔的亲孙子李象,还有跟在后边,跑得帽歪衣斜的宦官与护卫。

不禁大乐,这小家伙体力不错,而且还皮实,小嘴忒甜。嗯,就连性格也不像他亲爹那般过于木讷,反倒像自己。

目光收回之后,看向身边的噶尔东赞,这位万国园行宫宫监正在打量着那坐在近黄昏之际,越发显得晶莹璀璨的水晶宫。

查觉到了李世民投来的目光,噶尔东赞朝着李世民一礼。

“陛下,这水晶宫,真乃是世间罕有,臣在吐蕃之时,吐蕃人喜佩饰品。

特别是那些波斯人传来的各色琉璃珠,最喜以绕穿之系于颈项之上……”

“臣曾听波斯商人言及,他们所获之片状的琉璃,大不过巴掌,多为二三指长宽,而且杂色而不均。

便是如此,售往拂林国,非显贵大福之人,方才能够花重金购下些许,用以镶嵌门窗,用以采光。”

“而小程太保,却居然能够制出如此巨大完整,而且还十分光滑的西域琉璃。”

“若是运到这西域琉璃的原产之地波斯,也会价值万金。”

李世民下意识地朝着一旁的程三郎看过去,只不过程三郎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不禁心生好奇,这小子啥时候变得不贪财了,这太不科学。

“程三郎你为何是这副表情,难不成,你对于赚钱不感兴趣了吗?”

“叔叔,小侄并非不感兴趣,而是这西域琉璃太脆易碎,我们汉唐商行为了太上皇的这间水晶宫。”

“将这西域琉璃板从长安运送到这洛阳,走的这是这种十分平缓的官道,其损耗率,就差不多达到了两成。”

“而若是往西域而行,那边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还十分的颠簸难行。

怕是运送到了那波斯,十块这么大的琉璃,能够有一块是好的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吧,想要运输此物,最适合的还是水运和海运,不但运输量极大,而且不会像陆路那样的过度颠簸。”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也顿时来了兴致,好奇地问道。

“老夫可是听说,你们汉唐商行现如今经海路,与大唐周边诸蕃国的生意,可是做得越来越大了。”

“但为何听说你们没有多少船队,反倒是经常会把汉唐商行中的不少紧俏商品,售卖给那些沿海各州县的海商?”

听到了这话,李渊这位手握两成干股的太上皇可不乐意了,很有气势地朝着程三郎瞪起了眼珠子道。

“哟,我说程老三,你小子这是啥意思,是不是觉得自个股份少了,就想要破罐子破摔胡来?”

“……”

第1974章 我们汉唐商行兴建的船只,都有水密隔舱

“爷爷,这倒不是程三郎一个人做的主,而是我们这帮子股东合计之后,觉得这么做是最合适的。”

一旁的李恪赶紧插嘴道。

李世民疑惑地打量着陡然之间也变得不爱钱,也不喜欢钱的亲儿子,越发地觉得更加不科学了。

看了一眼那同样满脸好奇之色的噶尔东赞,而亲闺女李明达仍旧乖巧地坐在身畔,一双明媚动人的眼眸忽闪忽闪,也很好奇这个问题。

至于娘子与那宇文太妃,此刻已然正在那满是漂亮余辉的湖畔走动。

时不时抬手指指那湖岸对面那犹如宝石一般晶莹的水晶宫,从她们的神态举动能够看得出来。

不论是什么样的女性,对于这种亮晶晶的漂亮东西,都很缺乏抵抗力。

至于李象那小子,也不知道野哪去了,不过有好几名宦官与侍卫看着,定然出不了事。

李世民终究还是憋不住,疑惑地打量着这两个变得不爱钱的年轻人。

“我说恪儿,你且好好说说你们这些汉唐商行股东商议的理由。”

李世民话音刚落,就听到了亲爹很不乐意的嗓门再一次响了起来。

“你们两个小子莫要忘记了,老夫也是汉唐商行的股东,还有小兕子也是,你们要说服不了老夫和小兕子,呵呵……”

“……”程三郎打量着那老神在在的李渊,还有那很认真地点头附合李渊的李明达。

商议汉唐商行发展大计,不光是这二位,就连太子殿下也被他们抛在了脑后。

毕竟总觉得给他们的是干股,只要能够给他们赚钱就成,现在李渊这么一插嘴,倒是给了程三郎一个提醒。

“上皇教诲得是,我等的确没有考虑得那么周全,下次一定注意。”

“现在正好有暇,小臣正好可以给陛下和上皇解释一下我们这么做的目的。”

……

目的当然不复杂,就是为了赚钱,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内卷,避免跟那些沿海各州县的豪商巨贾拼个你死我活。

因为汉唐商行在搞海上贸易之前,沿海地区早就已经开始进行海上贸易,他们的对象就是海外诸国。

而汉唐商行,则算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庞然巨物,先天上,就与那些原本已经有了自己固定销售渠道的大唐海商有冲突。

哪怕是汉唐商行出售往海外的商品,大部份都属于是汉唐商行的特色产品,可终究还是会形成摩擦与冲突。

并且还因此发生过多次冲突,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海外的那些异邦之地。

对此,这让一干汉唐商行的股东以及前台经营者也甚是头疼。

经过了反复的考虑和调研,考虑下一步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当口,正好广州一带遭遇了一场前所未见的风暴。

不少的海商损失惨重,而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就是汉唐商行的海船。

那一场风暴之后,汉唐商行的海商船队的七艘商船,除了一艘沉没,还有两艘受损较为严重,船速下降得厉害之外,另外四艘损失都不大。

风暴之下,不论是来自海上的波斯还是诸国的海商,又或者是大唐的海商,都是十去六七,能回到广州港的都只能说是幸运满值的那种。

一下子,就令聚拢在那广州大港避风的诸国海商们眼珠子红了起来,纷纷打听下来这才得知。

这只汉唐商行的船队船只,全都是汉唐商行旗下的交趾大港船厂生产的海船。

而这一次汉唐商行商船的亮眼表现,瞬间就让那些诸国的海商包括大唐的海商们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汉唐商行。

毕竟汉唐商行船厂所修建的海船的牢固性和抗沉性,相比起这个时代的海船而言,绝对不是一个量级。

于是乎,广州的海商们都纷纷地向汉唐商行表达了自己想要购买汉唐商行船厂海船的想法。

而且是只要你敢答应,那我直接把钱撂你兜里的那种豪迈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