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47章

作者:晴了

听到了这话,钦陵不禁又多看了这位吐蕃豪商两眼,难怪他能够成为吐蕃大豪商。

甚至还被指派来协助自己与父亲,果然这份察颜观色的本事,还是很让人受用。

看到了钦陵那转和的脸色,尼玛仍旧保持着谦卑的模样,笑眯眯地点头哈腰不已。

可是心中却甚是悲凉,能怎么办?自己堂堂象雄国王族,在现如今的吐蕃治下,也只能够对吐蕃的臣子卑躬屈膝。

毕竟,象雄国已然已经被吐蕃征讨,成为了吐蕃的藩属国。

自己莫说是王族子弟,便是如今的象雄国主李迷夏,也被吐蕃囚禁于玛旁雍错湖畔。

好在自己属于是象雄王族旁支,而母亲又是来自于吐蕃的贵族,加上自己会来事,又攀上了禄东赞,不然,呵呵……

……

钦陵抄起了这份报纸,还没来得及看,就听到了两名抄着报纸从身边经过的唐朝读书人正在争论。

“这些吐蕃蛮子,之前吴某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人,结果没有料想到,他们居然会这么的卑鄙无耻。”

“???”钦陵一脸懵逼地看着那两个读书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大唐服装,难不成,是自己的模样暴露了自己是吐蕃人?

身边的护卫直接就变了脸色想要上前动手,钦陵抬手阻止了护卫,支愣起了耳朵。

“呵呵,他们一直都很卑鄙无耻的好不好?”

“咱们之前每逢有战事之际,吐蕃就跟鬼鬼祟祟地蹿到咱们大唐的边境想要占便宜。”

“要不是我大唐英国公算无遗策,将士用命,而他们那些吐蕃蛮子就是一帮子乌合之众,怕是,咱们大唐剑南道危矣。”

“是啊,对了,也亏得那小程太保英勇,居然领着那些獠人奇袭,夺回了剑川城,不怕,咱们大唐,说不定要吃上一回大亏。”

“……这一回,吐蕃见那薛延陀狗贼犯我大唐北疆,这个时候蹿过来请求和亲,呵呵,能怀好意才怪。”

“就是,《长安旬报》上不都说了吗?那帮子吐蕃蛮子歹毒得很,分明就是想要借势压人。”

“简直岂有此理,我若是见到吐蕃使节那帮不要脸的家伙,一定见一次打一次。”

“……”钦陵一脸黑线地看着那两位口若悬河的大唐读书人渐行渐远。

身边那些,为了低调示人,入乡随俗地穿着唐人服饰的吐蕃使团成员,全都面色相当难看,怒气冲天地瞪着那两个大唐读书人。

要不是钦陵阻止,大伙铁定要让那两个斯文人尝一尝吐蕃人的厉害。

“这些吐蕃人也太贱了吧,呸!”

“???”钦陵一扭头,又看到了几名连袂行来的大唐读书人,抖着手中的报纸,在那里疯狂地吐槽着吐蕃的卑鄙无耻。

饶是钦陵是一位十分有理智也有谋略的年轻人,现在也是有些支撑不住了。

黑着脸,打开了那手中的《长安旬报》一扫,就看到了那十分醒目的标题:《吐蕃和亲的四大看点透视》。

除了这一篇文章之外,还有《吐蕃带来的是和平吗?之真相大揭密》。

《吐蕃人和亲时间节点三大疑点》、《吐蕃国主,一位立志娶遍天下公主的男人》……

《历史上的教训:论今日吐蕃和亲之举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谋》……

“???”钦陵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卧槽,卧槽!这都是什么鬼玩意?

钦陵猛地一把将整份报纸合拢在手中,都还不需要看内容,只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标题。

钦陵就已然知晓了这《长安旬报》对吐蕃人,对于吐蕃和亲使节团恶意满满。

“尼玛!”铁青着脸的钦陵,死死地捏着那份报纸,看看方才那些大唐读书人的态度。

就已然知道了这份《长安旬报》上的那一篇篇的文章,带来的影响是何其的恶劣。

这必然会影响到原本信心满满的和亲,而自己的亲爹禄东赞正踌躇满志,想要借着这一次十拿九稳的和亲。

从大唐的手中,尽最大的可能性,捞取足够的利益,以及更大,更多的政治资本。

争取让薛氏(禄东赞出身吐蕃薛氏)成为仅次于王族的势力。

若是这个消息传扬开来,必然会影响到大唐朝廷官员们对于吐蕃的感观。

尼玛一脸懵逼地看向大公子钦陵,不知道他这是在说长安官话,还是在唤自己的名字。

“尼玛,交给你一个重任,设法将那些报纸买下来,能买下多少,就买下多少……”

“对了,我知道你在长安有熟悉的商贾,让那些汉人商贾去买,你不要出手,明白吗?”

“大公子放心,小人明白应该怎么做。”尼玛顿时表情一肃,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领着几名亲随快步而去。

“大公子,咱们现在怎么办?”

第1872章 你且来看这些文章下面的作者署名……

“还能怎么办,赶紧回驿馆去,通知我阿帕。”铁青着脸色的钦陵,大步朝着驿馆所在的方向疾行而去。

禄东赞在屋外瞎溜达完之后,已然觉得偏体生寒的他,再一次回到了那温暖如春的房间里边。

屋内一个巨大的生着火的铁炉子,正在肆意地散发着热力,上面的水壶,正在嗞嗞地冒着热汽。

这样一来,铁炉子让屋内温暖如春,而那个水壶,让屋内显得不那么干糙。

这样的奇思妙想,特别是那个铁炉子,已然成为了禄东赞研究得最多的对象。

若是在那高寒的吐蕃,自己的居所里边,也有这样的好宝贝,那么冬天,肯定要舒服得多。

而自己上一回出使大唐之时,大唐都还没有这样的物件,这一次却有了……

兴许,自己回去的时候,也应该请唐国天子,送上几位擅制这种铁炉子的工匠。

禄东赞坐到了铁炉子跟前,抄起了那个水壶,朝着跟前的茶具里边冲上了开水。

很快,扑鼻的茶香,再一次扑面而来,呷着这醇厚甘爽的茶汤,实在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看来,唐人的制茶工艺,也是又有了极大的提升,制作出来的茶,滋味越来越好。

另外,还有昨个亲儿子钦陵在街上买回来的白叠布,这种结实而又耐磨的廉价布匹。

对于吐蕃而言,也是难得的好宝贝。听闻此物的原料,主要是各种在西域东部地区。

那一带,总是吐蕃久窥的水草肥美之地,虽然现如今,吐蕃还在设法消化和吸收刚刚打败的象雄王国。

没有能力更进一步,但是,只要能够从大唐那里获得了足够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生养息。

未来,说不定,吐蕃就能够将那片土地也叨在口中消化掉,将丝绸之路这条金光闪闪的发财之路牢牢地掌握在吐蕃的手中。

大唐的太子,已经收到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旨意,已经接受了自己递交的国书。

并且还传达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旨意,明日,自己就要率领着使节团出发,前往大唐的东都洛阳。

……

上一回出使,自己也就只到过关中地区,对于中原大地,神往已久,自己也终于有机会,踏上那片土地了。

呷着茶汤的吐蕃宰相禄东赞正在思考之时,钦陵已然一脸气极败坏地领着一干人等回到了驿馆之中。

等到他赶到了禄东赞所在的屋子,就看到了亲爹正在那里美滋滋地品抿着茶汤,胸有成竹地在考虑着什么。

禄东赞听到了脚步声传来,抬头就看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亲儿子钦陵一脸气极败坏地快步行来。

不禁有些疑惑地问道。“钦陵,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今日在城中遇上了什么难事?”

钦陵摇了摇头,伸手将那份《长安旬报》递了过去。

“见过阿帕(父亲的意思),我没有事,阿帕你快看看这个……”

“这不是《长安旬报》吗?我看看,嗯?……”

禄东赞接了过去,好奇地扫了两眼,瞬间,他脸上的表情直接僵硬。

那上面一个个夸张到近乎于哗众取宠的标题,落在了禄东赞的眼里,却显得那样的触目惊心。

禄东赞表情十分难看地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很快,目光落在了那些标题下方的内容上。

越是看,越是心惊肉跳,姑且不论对方为什么会起那么乱七八糟的文章名字。

但是,这些文章,简直就像是一只只充满罪恶的大手,一下,接一下的,几乎把吐蕃身上的衣服全给扒掉。

就连兜裆布感觉也都没拉下,让整个吐蕃的阴谋还有想法全部都暴露在了大唐的那些读者眼中。

甚至于,一些吐蕃都还没有进行慎重考虑到的远景,例如吞并吐谷浑,拿下陇右,掌握丝绸之路,都被那不怀好意的作者给全盘道出。

禄东赞第一时间合上了《长安旬报》脸色十分难看地抬起了头来,看向跟前的亲儿子钦陵。

半天又看向这份手中的《长安旬报》,喃喃地低声道。

“这不可能!怎么回事,难道是咱们的国书泄露出去了?”

“阿帕,就算是咱们的国书泄露出来,也不可能这么快让这些唐人知晓之后编撰成文章印刷出来。”

“孩儿听闻,这大唐的印刷术虽然十份厉害,可是这《长安旬报》也不过是一旬一期而已。”

“咱们的国书昨日来呈给了大唐的太子殿下,不可能今日就传成这个样子。”

禄东赞铁青着脸,抚着浓须,半天才道。

“这上面的许多内容,让老夫觉得,就好像是参与了我吐蕃朝议的重臣,有意泄露出来的一般。”

“不然,为何这些我们国书之上,都没有,但是在国中反复商讨过的内容何以会在此出现?”

“阿帕,你的意思是,我们吐蕃的重臣之中,有人与唐人勾结?”

“你且来看这些文章下面的作者署名……”禄录赞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头杵了杵每一篇文章下方的作者。

“这位叫扑瓦拿瓦,你用吐蕃语说一说试下。”

钦陵愣了愣,旋及一脸懵逼地道。“胃痛?”

“还有这个,素拿瓦。这是牙痛。”

“还有这国拿瓦是头痛的意思。”

“你看下面这两个作者署名,一个叫鞋辣桌布赌盖儿,一个叫桌布洗扎独。”

“……”钦陵的脸色黑得就像是特娘的烧了百年牛粪的陶罐罐底一般。这特娘的都是什么魔鬼音译名?

作为吐蕃第一智者,但凡遇事都会朝坏处想,往深里想的禄东赞虽然也满脸嫌弃。

但还是认真地仔细反复读了几遍这两个笔名之后,终于理解了。

“鞋辣桌布赌盖儿是:好吃吗?而桌布洗扎独是:很好吃……”

钦陵整个人都不好了,这都是特娘的什么鬼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