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46章

作者:晴了

赶紧脑袋频频上下晃动不已。“爹,孩儿已经想过了。”

“你想过什么,若是吐蕃兴大军来伐,你该当如何抵挡?”

“若是吐蕃与薛延陀订立攻守同盟,我大唐又该如何制约?”

随着亲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来,程处弼很清楚,这些问题,就算是亲爹不问,等到吐蕃和亲失败,必然也会走到这一步。

程处弼抹了把脸,看着那笑眯眯静待自己答案的亲爹。

“爹,孩儿以为,吐蕃与薛延陀不同,便是吐蕃真的和亲失败,他们想要侵我大唐,必定会徒劳无功。”

“而且孩儿以为,吐蕃狼子野心,此番遣使和亲,并非是真心意欲与我大唐交好。”

“而是因为他明白,吐蕃除了地利之外,实力太弱,内部不稳。”

“所以,他需要借和亲,来稳固统治,更要学习我大唐各种先进的农业、工业技术……”

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关于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甚广。

后世的人们,但凡是读过书,扫过盲的都知道这个故事。

而且网络之上,特别是一些学历史的键盘侠与嘴炮党们,亦为了大唐当时该不该嫁文成公主进行过多层面多角度的广泛讨论。

当然,那些不正经的话题撇开不谈,只谈正经的,事涉政治、经济、工农业,以及和亲之后对于大唐与吐蕃关系的影响,怕是没有一千万也得有三五百万字。

在没有穿越之前,程处弼对此只是采取看热闹的心态去看两边唾沫星子横飞的争吵。

可当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见识到了那些吐蕃人的凶残与蛮横之后。

程处弼已然完全地站在了一位熟知未来历史走向的大唐柱石之臣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大唐的周边,需要的是和平,不需要战争,对于那些窥视大唐的疆域和财富的周边诸国。

一定要用最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历史上的吐蕃,正是因为从和亲之始,从大唐这边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而大唐的强大,又相当于是给了吐蕃背书,让吐蕃可以从容地应对高原上的所有敌人,最终将他们都踏在脚下。

然后,开始向着大唐的地盘露出了他们已经打磨锋利的爪牙。

“所以,在孩儿看来,与其为了一时之后方稳固,而行此饮鸩止渴之举,倒不如坚持原本的主张,拒敌于国门之外……”

程咬金愣愣地看着跟前唾沫星子横飞,双手不停地比划手势配合语气的三郎。

总觉得,这小子,这眼光,这样的远见卓识……还真特娘的,嗯嗯,跟自己一样。

第1870章 吐蕃豪商尼玛陪同逛街的吐蕃靓仔钦陵

程处弼也算是放开了,此刻的他,就如同一匹脱了缰的野马,想到哪就说到哪。

怎么吹怎么有,哦不……是灵感暴棚,记忆力回溯正当其时。

不但理由十分的充足,而且是有理有据,绝对是集网络键盘侠以及考据党喷子之大成。

程处弼甚至有些遗憾,跟前为什么蹲着的是亲爹和两位兄长,而不是李叔叔还有满朝文武。

不然,凭着自己今天的超常发挥,绝对可以羞煞满朝不思进取之人。

终于说得差不多了,嗓子都已经干得快冒烟的程三郎赶紧抄起了个杯子就往喉咙里边倒。

刹那之间,那程府秘制三勒浆的味道,让程三郎整张脸上的五官都快挤在了一起,特娘的,太大口了。

半天这才缓过劲的程三郎重新睁开了眼睛,就看到了亲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打量着自己。

两位亲哥一脸羡慕嫉妒恨地打量着自己,这让程处弼不禁有些心虚,也不知道自己给出的答案,亲爹满不满意。

程大将军抚着钢针一般的浓须,半天这才微微颔首道。

“三郎啊……”

“孩儿在。”

“看来,你小子不但模样跟爹肖似,就连这脑子,还有这眼光与谋略,也与爹如出一辙啊,哈哈哈哈……”

程大将军那豪横而又霸道的爽朗笑声,甚至在厅中都生起了回音。

程处弼看着亲爹那张眉舒目展的狰狞老脸,虽然一脸黑线,浑身无力,但是内心却暗松了一口气。

至少亲爹也认同了自己的观点,嗯,李叔叔认同不认同是一回事。

亲爹能认同,至少慈祥的父爱拳脚不会落在自己身上,这是大事,不然,两位亲哥铁定会兴灾乐祸不已。

一阵嚣张跋扈到极点的得意笑声渐止之后,程大将军慈眉善目地朝着程三郎温言道。

“三郎啊……你的这些想法,与爹听到了陛下宣布消息之后的想法如出一辙,只不过,那个时候。

爹尚未考虑周全,尚需要好好斟酌,倒不想三郎你跟爹一般也是这等想法,好好好……”

“爹,孩儿其实也觉得吐蕃蛮子不怀好意。”一旁的大哥程处默忍不住也刷了一下存在感。

“对对对,孩儿也是这么觉得。”二哥程处亮也赶紧蹭蹭。

“嗯嗯嗯,你们都是好娃娃,不枉爹一番苦心教导。”程大将军抄起了一杯不醉人还养人的程府秘制三勒浆。

父子四人齐刷刷地举起痛饮,然后一起挤眉弄眼半天才缓过气来。

精神大振的程大将军大巴掌一拍案几。

“来人,赶紧的快拿纸笔来,来来来,三郎,赶紧把你方才的那些话给写下来,回头爹好揣摩揣摩,也好为朝廷尽心。”

……

足足大半个时辰之后,程处弼这才哈欠连天地撂下了笔,道别了亲爹,晃晃悠悠地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倒头就睡。

至于亲爹想要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干啥,呵呵……那可是亲爹,爱咋咋。

看着那晕头转向的三弟晃晃悠悠地离开之后,大哥与二哥却没有离开。

作为团结又友爱的程家人,大哥程处默很是忧心忡忡地小声道。

“爹,三弟为了江夏王还有晋阳公主殿下鼓捣这事,风险会不会太大了点?”

“若是陛下知晓,怕是三弟没好果子吃。”

“废话,能有好果子吃那才叫怪呢。”程大将军没好气地吐了句槽。

然后大巴掌拍在了程三郎写下的那足足有数千言的大唐不应该与吐蕃和亲的情况说明上。

“若是没有此物,爹我会直接阻止你们三弟胡来,可有了此物,则不一样喽……”

“江夏王不想爱女远嫁异国他乡,还有你们三弟的未婚妻晋阳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

“老三这小子鬼点子一向多,他弄的那个法子,虽然不敢说能够让陛下熄了和亲的心思,但也必然会动摇陛下的决心。”

“然后,再把咱们老程家的这份分析,往陛下跟前一递。呵呵……”

“老夫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让陛下熄了和亲的心思。”

“爹,那还有两成呢?”程处亮忍不住问道。

“还有那两成,那就要看,吐蕃和亲不成,必定会恼羞成怒,说不定就会与那薛延陀南北夹击我大唐陇右。

这个后果谁来承担?怎么承担?”

“不过话说回来,经老三那么一胡编乱造,令我大唐百姓,甚至是朝中文武都认定。

那吐蕃分明就是知晓了薛延陀意图南下之后,这才想着要乘人之危的话,呵呵……”

老大程处默抹了把脸,亲爹和三弟虽然长相不一致,可是坏心眼,哦不……但是脑子相当灵活。

下意识地斜了一眼身边的老二,就看到了二弟隐蔽地打了个哈欠。

程处默不禁有些有些洋洋得意,自己的脑子至少比老二强多了。

……

长安城,禄东赞,正在那鸿胪寺给他们安排的驿馆里边溜达。

自己已经呆在这长安已经有好几天的功夫,大唐的皇帝不在长安而在洛阳。

而自己能不能前往洛阳,尚需要大唐皇帝的首肯方可。

所以,自己与使团成员只能继续呆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内继续等待。

他原本倒是想要出门去溜达,可现如今正值严冬,根本就没什么逛头。

而且自己乃是吐蕃的宰相,又是使团的首脑,哪怕是离开驿馆也不自由,还不如在这里边呆着来得舒服。

自己最喜爱的亲儿子钦陵已然也去瞎溜达去了,以这位吐蕃靓仔敏锐的观察力还有小机灵,肯定能够打听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情报。

而就在同一时刻,正在那吐蕃豪商尼玛的陪同之下,晃晃悠悠地在长安城内,好奇地闲逛的钦陵,觉得自己的眼睛都快要不够用了。

哪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来溜达,但是,大唐帝都长安,实在是繁华到令人发指。

这一座城市,怕是人口,都能够赶得上吐蕃一整个国家的人口了。

这样的规模,让钦陵既羡慕,又嫉妒,甚至是眼馋。

这么富庶而又繁华的国都,为什么是唐人的,而不是我们吐蕃的。

就在钦陵心思百转的当口,前方的街角处,一位报童,正被人们团团围住……

第1871章 这个时候蹿过来请求和亲能怀好意才怪

钦陵不禁一愣,好奇地朝前行去,之前他就看过那《长安旬报》以及《长安文集》。

不论是那闲谈八卦,甚至还有生意广告,包罗万相的《长安旬报》,又或者是那只谈论四书五经,专研儒家典籍的《长安文集》。

都令喜欢汉学,熟读儒家典籍,也素有大志的钦陵爱不释手,甚至在他看来,从这里东西中。

特别是那《长安旬报》里边,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唐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同时,他也被大唐那丰富到令人发指的物产嫉妒到眼红。

没想到,今日又到了新的《长安旬报》发布之日,钦陵他自然不愿意错过这等机会。

钦陵的举动,让那位最是擅长查颜观色的吐蕃豪商尼玛反应了过来,当即一摆手,很快一位仆众快步冲了过去。

在那些大唐的斯文人很不斯文的街骂声中,挤进了人堆里边,好歹掏出卖到了三份《长安旬报》。

“买这么做甚?我只需要一份便可。”钦陵笑着不以为然地道。总觉得这位尼玛是在摆阔。

尼玛赶紧谦卑地一礼道。

“大公子你一份,还有一份小人想要献给宰相,至于还有一份,小人也想要看看里边可有什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