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41章

作者:晴了

也不知道自家侍卫头子,是不是也有什么暗疾,被程三郎给拿捏住把柄的那种。

可惜,虽然大家的内心都十分的八卦,可谁也没有胆子敢去跟赵大胡子打听,这位脾气可不好,一鼓眼珠子就想要动手动脚的那种。

到了这里,这才知道,陛下并没有在文成殿兢兢业业,呕心泣血的干工作,居然跑了。

“陛下上哪去了?”程处弼将那近两百斤重的大包裹给撂在脚边,喘了口白汽问道。

“回小程太保,陛下去九洲池那边去了,对了,听说太上皇,还有皇后娘娘都在那边,正在听俗讲。”

“全在那边?”程处弼看了一眼那个沉重的行囊,特娘的,老子这是在玩严冬负重越野训练是吧?

旁边的另外一位侍卫也开口说道。“对了,晋阳公主殿下也在那边。”

程处弼瞬间精神一振。罢罢罢,作为纯爷们,总不能遇上点小困难就退缩,自己最好能再出点汗。

如此一来,才能够体现出自己对老丈人一家的一份重达差不多两百斤的心意。

“小程太保,要不我们帮你?”

“不不不,我自己就成,多谢诸位弟兄的美意了,回头请大伙喝酒。”

程处弼很是豪迈地一摆手,然后一手抄起了那个食盒,另外一只手一提一甩。

将那近两百斤重的大包袱又背回了背上,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九洲池的方向而去。

瑶光殿内,此刻,一位俗讲人此刻唾沫星子横飞地终于讲完了一章《三国演义》。

听得那李渊大呼过瘾,而李世民也是眉飞色舞,就连那李象这位皇长孙也甚是激动。

恨不得跟那位常山赵子龙一般,单枪匹马地去搞事情,哦不……是去救幼主。

就在李渊喝茶水润嗓子,准备吆喝再来一章的当口,就看到了李明达这个小可爱不乐意地撅起了嘴站在跟前。

“爷爷,爷爷,都说好的,听了两章,就该听那《洛阳牡丹亭记》,你们都已经听了三章了……”

看到李明达这个小可爱已经开始不乐意,李渊眼一斜,就看到了儿媳妇满脸平静,温婉贤淑地坐在那里,仿佛看不到这里发生事情似的。

呵呵……怕是十有八九儿媳妇也不乐意了,才会由着小兕子过来。

第1862章 好大一只啊,程三哥哥,这好吃吗?

李渊面对着小兕子,哪里会拒绝她的要求,拍了拍前额讨好地笑道。

“啊这……哎呀,方才爷爷听得入神,一时之间,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既然小兕子要听那《洛阳牡丹亭记》,那爷爷就陪你听好不好?”

“谢谢爷爷,爹爹,咱们一起听《洛阳牡丹亭记》好不好?”

“哈哈,既然是你喜欢,为父焉有不允之理。”李世民不甘示弱地道。

一旁装着打量跟前铁炉子上的水壶白汽的长孙皇后听处此言,心中暗暗呵呵了一声。

那位唾沫星子横飞,激情四射的俗讲人自然不敢怠慢,朝着这些贵人们一礼之后,赶紧又拿来了那本《洛阳牡丹亭记》。

而在他的身后边,那些宦官一阵操作,很快,后面那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图画已然被拆下,换上了那《洛阳牡丹亭记》中的名场面。

这位俗讲人饮茶润了润嗓子之后,切换成了一种温和而又带着三分唏嘘,两分惆怅的情绪。

开始讲述起那个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那一对苦命鸳鸯的故事……

这才刚刚起了个头,守在外面的赵昆就快步行来,凑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小声地禀报道。

“陛下,程三郎来了,就在殿外等候,说是给陛下还有太上皇和……晋阳公主殿下,带来了一些来自于剑南道的土特产。”

“程三哥哥来了?”正在凝神专注地听着故事的李明达顿时两眼一亮,转过了身来。

上面那位情绪刚刚上头的俗讲人直接就被打断,只能隐蔽地翻着白眼,呆呆地看着跟前这些贵人。

看到了李明达那副恨不得起身到殿外去看一看的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朝着那赵昆吩咐道。

“行了,让他进来吧……”

赵昆一想到程三郎背着的那个沉重行囊,算了算了,低声应诺之后快步而去。

不多时,程三郎就迈着沉重地步伐,进入到了瑶光殿内。

“程三哥哥!”李明达看到了那装扮得犹如黑熊精一般的程三郎,不禁眉舒眼弯地叫出了声来。

程处弼看到了李明达果然在此,不禁露出了一个帅气的笑容。

瞬间就感觉到了有杀气,还有一道带着恶意的目光朝着这边射来。呵呵……

不消说,铁定是一身史诗装备的宠女狂魔,大唐皇帝陛下。

“小侄见过叔叔,见过太上皇,见过婶婶,见过殿下……”

程处弼将那个沉重的行囊往脚边一扔,那沉重的闷响,仿佛像是里边有巨大的石块之类样的重物。

让李渊不禁牙疼地吸了口气,忍不住下意识地吐了句槽。

“程三郎,你说你来送土特产,老夫怎么觉得你送的不是特产,倒像真的是来送土的。”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位不讲武德的老不正经。

神特么的送土,信不信回头老子送你十斤腊好的观音土,就问你敢不敢吃。

李世民下意识地咧了咧嘴,恨不得朝着亲爹翘起大拇指点赞,论吐槽扎心的本事,亲爹果然是块老姜,够辣。

长孙皇后差点就控制不住情绪,没有想到公爹说起话来,也这么的突兀。

不过这位好歹也是咱们小兕子的心上人,你们这些大佬爷们,怎么就那么喜欢针锋相对。

长孙皇后及时开口,朝着程三郎笑眯眯地道。

“程三郎来啦,你这些特产,到底是何物?居然如此沉重。”

“回婶婶,这些是从剑南道最南端的姚州送来的特产,叫火腿,乃是用最上等的姚州猪的后腿整只腊制的……”

程处弼决定不搭理那两个喜欢针对自己这位晚辈的糙老爷们,朝着未来丈母娘一笑,掀开了那个沉重的包袱。

单手从里边抄起了一根足可以拿来当兵器砸死人的姚州火腿。

李明达看着程三哥哥手中提溜着的那只硬邦邦的猪后腿,不禁两眼一亮,凑到了近前。

“……好大一只啊,程三哥哥,这好吃吗?”

“殿下放心吧,这玩意好吃得不得了,不论是用来作为主料,还是用作佐料,都可以烹饪着色香味十分独特的菜肴。”

“臣今日因为要背负这两百斤重的姚州火腿,所以今日就只带来了一个菜:腊火腿蹄炖蘑菇……”

说话之间,程三郎掀开了那个特别打造的保暖食盒,然后从中间取出了一口大钵。

掀开了钵盖之后,里边仍旧有腾腾热气冒出,那股子腊火腿炖蘑菇的浓郁香味,开始在这温暖如春的瑶光殿内溢散开来。

咕嘟一声,小可爱李明达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哇……好香的味道。”

已然好奇地围拢上前来的李渊深深地吸了两口气,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星子,下意识地道。

“这玩意香味还真怪馋人的,这是从剑南道的姚州运来的?”

“当然,剑南道之地,唯有姚州那片地方,最是适合腌制这种极品的火腿。”

“那个,父亲,孩儿闻着这味,觉得甚是香浓,要不尝一尝?”

“唔……也好,闲着也是闲着,来人,速速备下碗筷,对了再给老夫来瓶……”

刚刚喊出了瓶字,李渊眼角的余光扫到了那位面无表情的儿媳妇,及时改掉了后面的词。

“来瓶滋补的黄酒,多放些姜。唉,人这年纪一大,肠胃不太好,不暖一暖,浑身不舒坦,二郎你要不要也来点?”

李渊朝着李世民看了过去,李世民下意识地朝着长孙皇后看了过去。

长孙皇后温婉贤淑地一笑,朝着李世民柔声道。

“夫君,你就陪公爹几杯吧……”

看到了这一幕,李渊直接就呵呵了……一副很有优越感的样子,扫了一眼亲儿子。

然后坐了回去,李世民看到了亲爹的目光,总觉得自己被讽刺了,可偏偏又找不到什么证据。

程三郎也赶紧招呼,让那些宦官再拿来了几只小碳炉,还有沙锅。

将那颇有份量的腊火腿蹄炖蘑菇分成了四份,然后,下面搁着火,小火慢炖着那浓汤。

诱人的香味,几乎占领了整个瑶光殿,闻得那位正要酝酿悲伤情绪的俗讲之人频频吞口水。

“……”

第1863章 这小子,害得可爱的小兕子现在食谱那么广

整个瑶光殿内,满是那姚州火腿炖蘑菇的诱人香味,炖得恰当到好的蘑菇滑嫩爽脆,味道极鲜美。

腊火腿,特别是火腿皮Q弹又有嚼劲,而且是越嚼越香,肥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肉满是腊味的浓香。

特别是来上一小勺汤,那浓郁的蘑菇鲜香与腊火腿的异香混杂在一起,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李象这位大唐皇太孙,此刻就坐在长孙皇后身边,一副狼吞虎咽的架势,那副吃相,看得长孙皇后都忍不住小声地劝道。

“你慢点,别烫着了。”

“嗯嗯,奶奶你也吃,这可真好吃啊……”

看着李象递过来的一块蘑菇,长孙皇后张嘴接下,满口尽是鲜香的滋味。

满脸慈爱地轻拍了拍李象的小脑袋瓜子,嗯,自己没白疼这乖孙儿。

李世民这位天下之主,也是吃得津津有味,这姚州火腿的味道,果然别具一格。

遗憾的就是,只能饮那加了姜的黄酒,而不是像谪仙醉这样的高度烈酒。

李明达也是吃得眉飞色舞,满瑶光殿内,全是人们压抑不住的咀嚼食物的声音。

那位俗讲者几次酝酿出来的悲伤情绪,差点被馋虫给淹没。

最终还是善良的大唐长孙皇后娘娘让那位俗讲者先下去休息,避免把这位俗讲者当场馋个半死。

“程三哥哥,这个蹄子太硬,你帮帮我……”

“好好好,微臣来了。”

“程三哥哥,这什么菇呀,你快来看……”

“好好好,微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