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205章

作者:晴了

看到亲闺女犹豫不决的模样,李世民不禁一乐,好笑地追问道。

“你就怎么样?”

“我就告诉程三哥哥,他若敢胡来,爹爹你就再抄着棍子,把他撵得满东宫乱蹿……”

“噗呲……”支愣着耳朵正在偷听的太上皇一口酒直接就喷了出去。

一旁坐着的李恪抱着肚子差点蹿到了案几底下去,赶紧扭开了脸,掐着腿,吡牙咧嘴地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情绪外露。

李世民瞠目结舌地看着表情很认真的亲闺女,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好好好,小兕子的心意,爹心领了,嗯,爹不生气,跟那个厚脸皮生气没意思。”

看到亲爹笑了,李明达也一副同仇敌忾地附合道。

“爹爹不愧是英明的帝王,就是,程三哥哥就是个厚脸皮,跟他生气不值当。”

李渊这位可没少跟程三郎斗智斗勇的老司机,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很是认同乖孙女这话。

“是啊,乖孙女言之有理,老夫也觉得,跟那小子生气,伤的是自个的身,还不来。”

看到亲爹和亲爷爷开始笑眯眯地吹牛打屁,李明达暗松了一口气,心中颇有些内疚。

不过一想,自己可是为了解程三哥哥的危难,所以,自己这可是在帮程三哥哥,可不是讽刺他。

而且程三哥哥的脸皮,说起来还真不薄,一思及此,李明达不禁卟哧一声笑了出来。

倒把李渊与李世民爷俩笑得莫明其妙。

而这个时候,骚人墨客进阶而成的文臣们,已经顾不上跟一直不下场的武臣掐架。

主要还是今年的武臣太过低调,低调到这一票文臣已然都开始内卷,争相献才艺,力图要将竞争对手压制住。

一首首的诗词频出,倒是听得李家祖孙三代甚是畅快。

毕竟能够拿到中秋佳宴之上来显摆的,至少不会是平庸之作。

途中还穿插着文臣们的各种才艺表演,有展示自己一流的操琴技术的,有展示自己吹萧老司机的。

这个时候,程大将军阴森森一笑,拿胳膊肘一顶,一旁的李绩心领神会。

乘着那位吹萧老司机意犹未尽地在一干人等的喝彩声中,舔着嘴皮子恋恋不舍的退下之际。

李绩这位担当武臣歌唱团报幕小能手的兵部尚书长身而起,站到了殿中,朝着大唐皇帝陛下一礼。

“陛下,臣与一干武勋同僚,为了今日中秋佳宴,可是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

欲以此曲献上,以贺大唐四海升平。请陛下恩准……”

刹时之间,殿内为之一静,一干方才还内卷得厉害的文臣们,纷纷把目光朝着李绩投了过去。

就看到了那些武勋重臣们也都纷纷来到了殿中,与李绩一同朝着陛下一礼。“臣请陛下恩准……”

看到一下子蹦出十来位武勋重臣,这阵势,还真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

而立身于最前方行礼的,居然是那位极少上朝,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大唐军神李靖。

看到了这么多的军方重臣出列,李世民自然也不可能不同意。

毕竟他跟亲爹今天也很想看看到底这帮子武勋重臣到底是来出彩,还是来出糗的。

第1806章 如此威武雄壮之音,当为武贲健儿所歌

李世民赶紧站起了身来,行到了李靖这位大唐军方第一人跟前,搀住了他。

然后抬手虚扶,朗声笑道。

“列位卿亲快快免礼,难得诸位卿家为了朕,为了这一次的中秋佳宴,精心准备了一番。”

“朕岂有不允之理,父皇以为如何?”

“既然皇帝觉得可以,老夫也很想欣赏一下我大唐武贲的嘹亮歌喉。”

得了这二位的应允之下,一干大唐武勋合唱团成员纷纷出殿,自然是去披盔带甲去也。

便连李恪,也向亲爹告了个罪,然后推着轮椅朝着殿外而去;

他可是这只合唱团里边唯一操琴的,没有他可不行。

毕竟其他的糙老爷们没有这项才艺,所以李恪只能一肩担之。

至于另外一位跟他属性相同的李震,他则负责吹萧。

嗯,都是不太正经的人,会这些正经才艺倒也解释得过去。

结果这票粗鄙武夫这么蹿出来搞了这么一下之后,瞬间殿内不禁有些冷场。

此刻还有好些还没有展示才艺的文臣倒是想要下场,可是又觉得气氛不太对。

看到了这一幕,李世民干脆起身大声地道。“尔等都愣着做甚,接着奏乐,接着舞……”

听到了陛下此言,一干乐师们瞬间开始奏起了欢快的乐曲来带动气氛。

一干眉目如画的小姐姐们开始入殿,摆荡着诱人的腰肢,眼波流动,且歌且舞。

此刻大殿之外的一侧无人处,这帮子武勋重臣已然脱去了外面的朝服,里边可都特地穿着紧身劲装。

然后开始在那里相互披盔带甲,一干后辈也同样在那里披盔带甲。

今天,他们就是要做的不是铁甲工具人,而是铁甲乐队。

里边且歌且舞近柱香功夫之后,随着大唐军神李靖披盔带甲迈着缓慢而又坚定地脚步,进入到了大殿之内。

里边的歌舞声与音乐声在李世民的挥手示意下,很快便停了下来。

而李世民也站起了身来,他看到了这位战功彪炳的大唐名将,显得有些迟滞的迈着脚步,进入到了殿中站定。

而在他的后方,柴绍、李绩、尉迟恭、刘宏基、秦琼、薛万均、薛万彻、牛进达……

一位位的大唐功勋武将,都披挂着鲜亮的明光重甲,立身于殿内,一个二个顾盼生威。

虽十余人,却硬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概。

“皆我大唐柱石之功臣也……”李世民看着这一幕,不禁轻声地低喃道。

……

而在这一票顾盼生威的大唐武勋重臣身后边,一干同样披盔带甲的后辈们,纷纷将乐器往里边搬进来。

很快,这十数位名将的跟前,都立着一面不大的鼓,每一位名将的手中都拿起了鼓槌。

至于一干年轻后辈们也都已然乐器在手,立身于这票武勋重臣身后边,充当背景板。

李靖这位大唐军神立身于最前方,突然抬臂一击,鼓声一下,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大殿之内,瞬间一静。

再一下,后方的十余位大唐名将整齐划一地齐齐抬臂,只这一抬臂。

在那殿内火光的映照之下,铁甲耀眼,铮然作响,偏偏抬臂之后,又陡然纹丝不动。

李世民不禁两眼微眯,双手已然悄悄地紧握成拳,而他身边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一双乌溜溜的明眸瞪得溜圆。

便是方才懒洋洋地瘫坐在那里的李渊,此刻也已然肃容正坐。

李靖的胳膊再一次挥下的瞬间,身后边的十余位大唐武勋名将一同随之挥臂。

瞬间,整齐划一的鼓声,陡然炸响,炸得所有人都冒起了鸡皮疙瘩。

音乐声渐渐响起,而鼓声却一直并未停歇,随后,十数人整齐划一地齐声唱了起来。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

一群气冲霄汉,威风凛凛的大唐武勋名将,用他们那豪迈而又雄浑的嗓音,生生将这些豪迈之词。

唱得令大殿之内的一干文武,都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了起来。

那极富节奏的鼓声,就犹如节拍一般,每一击,都仿佛击打在人们的心头,敲击得心跳随着鼓声博动。

那一句句的歌词里,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昵喃耳语,有的只是阳刚,有的只是热血。

那节拍一样的鼓声,还有那随着他们的动作铮然作响的铁甲甲片之声,以及那豪迈而又整齐划一的歌声。

还有那哼、哈的语气词的响起。

李世民的脑海里边,浮现出了一幅绚烂的画面,残阳如血,天高海阔。

无数大唐武贲健儿们,仿佛正在战场之上列阵而行,枪如林,旗如海,战马奔腾,如云滚尘埃。

哪怕是那些向来与武臣们不对付的那些文臣,此刻也被这激昂高亢的音乐声和歌声给撩拨得激动不已。

甚至有一种恨不提拔抄起点什么玩意,跟那票糙老爷们掐上一架,也证明自己是好汉子的冲动。

此刻,李世民哪怕是对程三郎这个拱了自家水嫩青葱的白菜的黑毛猪再不乐意,也不得不吐出了一句赞赏之词。

“改得不错,如此威武雄壮之音,当为武贲健儿所歌。”

李明达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一干威武雄壮的大唐武勋重臣们,在那里齐声高唱。

她亦听到了亲爹的赞许之言,她也看到了殿中的诸文武全都已经站起了身来。

那些武将们,都已经纷纷开始附合着开口高唱。

即便是那些文臣,也有不少嘴巴隐蔽的开合,而且他们也同样面色激动,同样也被程三哥哥改编的歌曲所打动。

李明达的唇角愉快的轻扬了起来,眉舒眼弯,可惜,程三哥哥不在这里,没能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不过没关系,我会把这些都写下来,写信告诉程三哥哥,让他知道,他写的歌,今天的中秋佳宴上,大放异彩……

此刻,李靖已然唱得忘我,他的眼中,全然是昔日跃马横枪,率领大唐武贲之师,南征北讨的画面。

无数在胜利之后,狂呼呐喊万胜的英勇将士们那一张张笑脸,还有无数倒在血泊之中的英雄将士那沉默的仪容……

不知何时,热泪,已然横纵于满是皱纹的脸庞之上……

第1807章 我大唐武贲健儿,必会以唱向此歌曲为荣

某乃李靖,戎马一生,讨岭南,征突厥,定吐谷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何人可敌焉?

却险陷于小人之手,不得不藏拙,称病阖门自守,以保平安。

可天下并未太平,西有吐蕃虎视眈眈,北有薛延陀狼子野心,东有高句丽,常起边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