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90章

作者:晴了

不论君臣,皆有坐席,直到宋朝开始,君坐而臣立的规矩才确定。

李世民也缓缓地坐在了御案之后,之后,就有臣工站了出来奏事,朝会正式开始。

有几件紧要的政务,经过了朝议,得到了结果之后,眼看着暂时没有大臣再跳出来。

李世民的目光,下意识地描了旁边一眼,心领神会的大唐名相房玄龄来到了阶下,恭敬地一礼。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不知房卿所奏何事?”李世民朝着房玄龄颔首虚扶,表情温和之中透着一股疑惑地问道。

有好几位正要出列的臣工,只能暂且止住身形。

看到了房玄龄站了出来,程咬金顿时精神一振,朝着那边探头看去。

“陛下,我大唐立国以来,至今数十载,天下归心,万国臣服……”

听到了房玄龄的这个开头,程大将军白眼一翻,得,就这帮子斯文人说话,想要扯到正题,怕还远着。

悻悻地缩回了脖子,跟一票老弟兄继续低声吹牛打屁,但还不忘支愣着一只耳朵听着房玄龄那边的动静。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大唐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但是,终究还是有一些不法子徒,喜欢胡作非为,肆意妄为。

如今太子遇刺一案,还有之前的吴王殿下遇刺一案,都给大唐臣工敲响了警钟。

所以,太子殿下的安危,一定要注意保全,他房玄龄这段时间才注意到。

太子殿下三师之中,有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就唯有太保一职,一直未有太子太保。

这是他这位宰相的失职,所以,他特地向陛下请罪。按礼记有云,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

所以请陛下遵遁过去的礼仪和规矩,从朝中诸多武勋重臣之中,当择其优者,拜为太子太保。

“特娘的,终于听到了正经东西了。”

直到此刻,早就已经等得甚是不耐烦的程咬金这才抹了把脸,大巴掌一拍大腿就想要起身。

却被身边的李绩赶紧一把扯住。“老程莫动,你这个时候出去太过抢眼,让人觉得就是事先安排好的。”

“这倒也是,罢了罢了,由着他们演去,老程我就先蹲着,看看他们鼓捣到什么时候。”

程咬金何等老谋深算,立马就反应了过来,眼珠子一转,安安稳稳地坐了下来,静待后续发展。

虽然原本就是提前安排好的,可黑哨总不能太黑,好歹让满朝文武都明白,这黑哨之所以要这么吹,那是因为有他黑的理由。

李世民抚着长须,笑眯眯地朝着房玄龄问道。

“房卿家之言,甚合朕意,那不知房卿可有人选?”

房玄龄似乎陷入了沉思当中,数息之后,朝着陛下一礼。

“臣以为,左屯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可担此重任。”

“……”一众臣工都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程咬金身上,此刻,程大将军赶紧在第一时间坐得笔直。

挺胸收腹,摆出了一个最标准的坐姿,铁眉扬起,虎眼圆睁。

一副谁特娘的敢说老子不行,老子跟你没完的架势。

房玄龄提出来的人选是程咬金,这事,一干朝廷重臣用脚趾头想都明白。

能够让这位房相爷主动站出来,在朝堂之上推荐太子太保的人选。

肯定不会是程咬金,只能是陛下,毕竟太子三师,每一个人选,都得过了陛下的眼。

那程咬金虽然被一干文臣厌之恶之,却在武臣之中,人缘相当的好。

光是那十多位汉唐商行股东的长辈,就已经占到了大唐武勋重臣之中的相当份量。

所以,武臣这边,应该不会有谁会不自量力地蹦出来想跟程咬金争。

而一干文臣虽然很不乐意,但是偏偏在太子太保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发言权。

毕竟拱卫太子安全之事,需要的是武将,你们这帮子斯文人要叽叽歪歪,呵呵,那个朝堂臭螺蛳绝对跟你没完。

不仅仅是他,还有他身边的那帮子狐朋狗友绝对要乘机插嘴,到时候,朝堂之上又要乱成一锅粥。

到时候指不定陛下又表面面无表情,则实心里边美滋滋地看了一幕大戏之后。

又一拍案几一锤定音然后拍屁股闪人,这样的套路,大家可是见得太多太多。

可偏偏面对这种无赖的招数,谁都没有半点办法,毕竟掐是挣不过那帮子喜欢在朝堂之上上蹿下跳的粗鄙武夫。

哪怕是大家只耍嘴皮子,程咬金也绝对是能战舌群儒的人物。

就是这家伙从来不跟你讲道理,但是挑衅技能绝对点满,经常大家三言两语就被这货给激起怒火,生生忘记原本的正经事。

……

看到此刻下面一片死寂,唯有程咬金鼓起眼珠子,目露凶光的东张西望。

一帮子文臣一个二个都摆出了人憎狗嫌的表情,可偏偏就没有人开口,这种气氛着实古怪到了极点。

这让已经为了今日之朝会,准备了好几个预案的李世民不禁有些懵逼。

原本还以为会有一场十分惨烈的龙争虎斗,又或者是先口舌之争。

然后开始相互指桑骂槐,最后发展到动手动脚,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才出面镇场子,然后以风卷残云之势一锤定音解决问题。

可是现在,大家都一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可就是屁都不放一个,那这还怎么继续下去?

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大唐皇帝陛下忍不住抬手抹了把脸,不行,自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展示自己强大的控场能力才行。

“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大唐皇帝陛下那带着征询的语气在贞观殿中响了起来,可惜,一干文臣表面仍旧如同泥雕木胎一般。

心里边直呵呵,若是陛下你觉得程咬金不行,肯定自己就提出反对意见了。

你现在都没有表态,分明就是心中已经认可了程咬金,可眼下你说这样的话。

就如同是诱敌之计一般明显,你觉得大家会上当?

第1783章 臣奉太子教,代太子殿下向陛下上奏

至于一干武臣们,则是在跃跃欲试,等着对面开怼,自己这边才好把程咬金这个主力军给拱上去。

然后大伙才好在后边敲敲边鼓,说说风凉话,怂恿挑衅,如此才能够有热闹看。

可对面那帮子斯文人今天一个二个就跟吃了哑药似的,全都屁都不吭一声。

看得一干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糙老爷们甚是不爽利,李绩有心想要挑逗一下。

不过考虑到自己可不像程咬金一般厚脸皮,万一被罚俸禄的变成自己,岂不是特娘的会被一干老兄弟耻笑。

李绩最终只能强忍住开口的冲动,决定也稳一手。

然后就是大家大眼瞪小眼,谁都不吱声。

看到了这一幕,李世民都有些毛了,特娘的,你们就准备这样让程咬金不经历风雨,直接见彩虹是吧?

得,你们乐意,朕也很乐意。

“既然诸位卿家都无异议,那么,程卿何在?”

“陛下,老程在!”

“……”一干文臣心中都呵呵不已,脸上露出了一副我不说话,我就只看看的表情。

演,你们继续演。

当然一般来说,这种十分尊荣与显贵的职务,按惯例,作为臣子的是要婉拒一二。

然后陛下再夸奖他几句,最终臣子才会感激涕淋的接下这样的重任。

可问题是程大将军早就已经等得相当的不耐,何况于今日连个敢于跳出来挑衅的都没有。

于是乎,等到听闻了陛下询问自己的意见时,程咬金满脸舍我其谁的模样,朝着陛下一礼昂然答道。

“陛下,臣愿担此重任。”

“……”李世民看着这个一点不客气的家伙,又扫了一眼仍旧一片死寂的朝堂。

只能无可奈何地挤出了一丝温和而又满是赞赏的表情。

“好好好,程卿有勇有谋,如此勇于任事,朕心甚慰……”

说话间,李世民站起了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他的决定。

而这个时候,一旁早就有人提起了笔,将陛下在朝堂之上发布的命令写下来。

程大将军恭敬而又严肃地朝着陛下一礼谢恩,代表着大唐太子太保这一十分荣耀与显贵的职务已然到手。

……

大唐太子太保程咬金回转过身去,目光一扫左右,满脸得意,意气昂扬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一干老兄弟已然纷纷低声道贺,程咬金美滋滋地低声道。

“诸位弟兄,今日晚上,我们老程家开家宴,列位弟兄可莫要忘了过来,酒肉管够。”

相比起武臣那边的喧闹,文臣这边则是冷眼旁观,最多也就是发出了很轻微的闷哼声和冷哼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乐意罢了。

李世民不禁有些遗憾,今天的朝会着实太过平淡,程咬金这老货当成太子太保如此顺利,实在是让人觉得心中有些不爽利,害得自己都没有展示手段的机会。

就在李世民坐在御案后边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地当口,就有宦官前来,说是校检礼部尚书杨师道已然回到了洛阳,此刻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李世民顿时精神一振,抚着长须笑道。

“杨卿已然回来了?好好好,速速传杨卿入殿。”

不多时,杨师道便步入了殿中,只不过他一入殿,也查觉到了殿中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毕竟文臣一个二个都很安静,反观那边,一帮子武臣一个二个眉开眼笑。

特别是程咬金那个朝堂搅屎棍,一脸眉飞色舞,恨不得在大殿之内舞上一舞的样子,着实让人不解。

这让杨师道眉头一跳,莫不是,太子殿下已经知会了程三郎,而程三郎已然来信,知会了其父不成?

一思及此,杨师道顿时有些不太乐意,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太子殿下意属程三郎。

而程三郎又刚刚救下了太子殿下一家人,他乐意请陛下授程三郎为太子太孙,别人还真没办法说三道四。

李世民看到了杨师道步入殿内之后,张望了两眼,就开始变得心事重重,不禁心生好奇。

“杨卿家,此番往长安传诏,可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