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12章

作者:晴了

“以他在军中的声望与地位,陛下定然有所考虑,说不定会让他领军守备长安。

最不济,也会允他留在长安养疾。”

“而陈国公统兵多年,在诸卫之中,皆有旧部,只要他留在长安,就有可操作的机会……”

“更何况,贺兰千牛在东宫十率之中担当要职,若陈国公不在,我等焉能指使得动?”

听着蒋亚卿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解释,对于军事方面完全就是白痴儿童的魏王李泰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看来本王差点误会了陈国公,先生……我们的人,准备得如何了?”

“主公还请放心,我们招揽来了近百名亡命之徒,另外,还有数十位对殿下忠心耿耿的死士。”

“一切已然准备就绪,只等陛下东巡,大军进抵洛阳,我们再设法择机……”

蒋亚卿的声音低了下去,小声地在魏王李泰耳边嘀咕不已。

漆黑的深夜里,灯火映照着这一胖一瘦的身影,投射在了窗棂之上,如同胖虎和小夫,他们的投影随着灯火的摇曳,如妖魔扭曲一般不正经。

……

贺兰楚石这位东宫左内率的将领,终于结束了一天辛劳的工作,离开了东宫。

只不过,刚刚来到了东宫门外,就遇上了前来通报的家丁,说是老丈人和丈母思念女儿。

已经把夫人给接去了陈国公府,特地让他过来知会贺兰楚石,下值之后,也往陈国公府一行。

贺兰楚石听闻是老丈人的召唤,自然不敢怠慢,当既拔转马头朝着陈国公府而去。

赶到了陈国公府,跟几位舅子见了面,自然也去拜见了丈母还有丈人。

侯君集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位身形健硕,英气十足的贺兰楚石,心中甚是满意这个好女婿。

对于女儿十分的厚待,夫妻二人的关系极佳,这才成亲不过三载,已然生下了一个娃,现如今闺女又有了身孕。

怕是等到年底,又能给自己再添个外孙。

年底……侯君集大手轻拍了拍案几,年底太久,现如今,所需要的是只争朝夕。

“贤婿,你在东宫呆着,你觉得太子殿下如何?”

陈国公府内的花园里边,侯君集迈开大步,与爱婿贺兰楚石肩并着肩缓步而行。

听到了老丈人这句疑问,贺兰楚石不疑有他,恭敬地答道。

“太子殿下敦厚宽容,有仁君之风。”

听得此言,侯君集呵呵一笑,抚着长须,意味深长地道。

“敦厚宽容……那既然如此,为何听闻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关系不睦?”

“难不成,敦厚宽容,只是表象不成?”

“???”贺兰楚石脸上的笑容一僵,有些懵逼地抬起了头来,看向这位身为大唐名将的老丈人。

总觉得老丈人这话里有话,似乎对于太子殿下有颇多怨对。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了侯君集发出一阵干咳,贺兰楚石赶紧给老丈人轻轻捶背。

想了想,还是开口宽慰道。“丈人,小婿听闻,你已然向陛下请奏休养一段时日。”

“陛下的行径,着实不太妥当,丈人心中有怨,小婿能理解,可是丈人……”

第1659章 侯卿这些日子因为旧伤不复,不利于远行

侯君集摆了摆手,满脸尽是萧瑟与悲凉,看着跟前那已然凋零的花朵,唏嘘地道。

“老夫戎马半生,为陛下殚精竭力出谋划策,又亲临战阵,大唐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结果便是一位小小的军法官弹劾,老夫便因小过下狱。”

“老夫不过因为酒后失言一句,张亮狗贼,视袍泽情谊如敝屣,径直入宫告状邀功。”

“凌烟阁评定功劳悬像之时,陛下居然就让这等奸佞小人位列于老夫之前。”

听着侯君集的这些抱怨之言,贺兰楚石也是听得甚是窝火,愤然不已,也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居然也会被有小人蒙蔽之日。”

“呵呵……蒙蔽?”侯君集阴沉沉一笑。

“若是陛下被人蒙蔽倒也就罢了,那老夫虽心有不甘,却也尚愿奋起力争……”

“丈人你的意思是……”贺兰楚石脸色不由得一变,满脸惊惧地看向侯君集。

“贤婿啊……”侯君集的大手重重地落在了贺兰楚石的肩膀上,声音低得只有两人才能听闻。

“大唐立国以来,有灭国定邦之功者有几人?不过李孝恭、李靖与老夫三人而已。”

“李孝恭,早早就识趣而退,却仍旧暴亡而死。”

“李靖垂垂老朽,也不得不闭门自守。这才得以容身养老。”

“今唯老夫正当壮年……”

贺兰楚石的脸色瞬间一白,喃喃地低声道。“不致于此,不该如此……”

“你且先好好想想,老夫,也想求活,求一条生路。”

说到了这,侯君集快步而去,撂下了贺兰楚石呆在原地,心中翻滚着惊涛骇浪。

最终,面现忧色的贺兰楚石,陪伴着爱妻侯氏离开了陈国公府。

心神不定地过两天之后,再一次以探望丈母与丈人的名字,携妻入陈国公府……

……

“夫君,你怎么又改主意了?”长孙皇后正在替李世民收拾着案几,看到了一份摊开在案几上的纸。

不禁脸色古怪地朝着一旁,躺在那里拿着团扇轻扇凉风假寐的夫君看去。

“改什么主意?”李世民睁开了两眼,看到了案几上的那东西,点了点头答道。

“原本我想着让房二郎率那只獠兵前往洛阳,算是为程三郎与恪儿坐镇。”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前的水灾,让长安的储粮一再,唉……”

“怕是咱们等不到过完夏天,最多一个月,就必须起程前往东都。

有老夫往洛阳,比百万之师给他程三郎站台都要管用。”

“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房二郎领着那只獠军继续留在长安守备。

反正他那里就一千兵马,便是留下,也耗费不了多少粮草……”

听到了夫君这番解释,长孙皇后无奈地点了点头,一想到了去岁到今年来,关中之地灾害频发。

若不是救灾及时,派发粮草得力,指不定关中也要流民遍地。

要知道,大唐国都就在此地,若是国都周边都饿殍遍野,那简直就是对于新生不久的大唐帝国最大的打击。

甚至会对大唐帝国统治地位的造成削弱和被人诟病。

“为夫不光会留下房二朗还有他那一千獠兵,还准备让那侯卿与马卿家一同留下辅佐承乾监国。”

“侯卿这些日子因为旧伤不复,不利于远行,为夫考虑了一番。

既然他要留下,那正好让与马周一文一武,再加上东宫诸官,辅佐承乾。”

“唉……原本还以为,去岁是特例,倒不成想,今年又是如此。看来,为夫与父皇若不迁都,百年之后。

我的儿孙们,怕是真应了程老三那句话:逐粮天子,跑马皇帝……”

长孙皇后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夫君,程三郎那小子也是,成日尽弄一些古怪的浑号、花名。

就像现如今,在长安但凡提起那位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私底下都会戏称为孔让梨……

……

此刻,正慵懒地闲坐在凉亭里边,神情有些哀怨地看着池中游鱼的高阳。

时不时地发出一声哀怨地长叹,自己与夫君这才成亲没过多久,父皇居然要让夫君率军去洛阳镇守。

实在是让高阳份外的不乐意,她原本想要入宫去跟父皇明言,最终被夫君劝住。

可是高阳犹自闷闷不乐,毕竟,已然听惯了每天能够听着夫君弹奏的美妙音乐,听着夫君那令人百听不腻的嗓音吟唱的歌声。

高阳甚至觉得,夫君的嗓音,哪怕是唱起《顺溜之百家姓童谣》都会显得那样的打动人心。

若是夫君离开,撂下自己一个人呆在长安,实在是让高阳心中甚是不乐意。

一思及此,高阳不禁幽幽地长叹了一声,目光扫过立在亭中的那把程氏琵琶,还有那搁在案几上的古琴。

这些日子,自己正在跟夫君一起练习着合奏来着,刚刚才合练了两首曲子,就要分别……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了耳朵边传来了隐隐的呼唤声,高阳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果然,正是夫君那充满磁性的嗓音,高阳赶紧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起身朝着亭外快步行去。

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个高大魁梧的身影正疾步行来,看到了夫君那张面部轮廓分明的脸庞。

高阳脸上绽开了甜笑前行数步。“妾身见过夫君。”

“见过娘子……”房俊十分熟练地也朝着高阳一礼,然后上前挽起了娇滴滴的爱妻高阳。

看着她那张越发妩媚动人的俏脸,不禁心中微荡。“娘子,你可是越来越漂亮了。”

“夫君莫闹,有人呢……”听着夫君那不毫不客气而又笃定的夸奖之言,高阳心中就跟灌了蜜似的。

可是一想到分别在即,不禁又神色一黯。

“夫君怎么这么早回来,是不是我父皇让你率军往洛阳的旨意下了。”

“没有,倒是柴大将军跟我知会了一声,为夫我要率领獠兵驻扎长安,可能是不走了吧?”

“真的?”高阳不禁一喜,两眼亮晶晶地看向房俊。

房俊嘿嘿一笑点了点头。“柴大将军想来应该不会跟我玩笑才是。”

第1660章 用那种羞耻的姿势抱着老子,还活不活了?

高阳听到了房俊此言,不禁满脸尽是喜色。“那这么说,咱们便不用分开了?”

“嗯,应该是吧。”房俊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