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110章

作者:晴了

“呵呵……程某一向都是正经人,而且还是爱国爱朝廷的正经人。”

程处弼手指头指了指山下不远处的那建筑工地,唾沫星子全喷向王少监。

“程某以无业游民的身份向太上皇献爱心,自己掏腰包给太上皇造行宫。难道还不够正经,还不够爱国?”

程处弼振振有词,不远处,那帮子亲随护卫,还有汉唐商行的管事们,全都心悦诚服地看着这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程三郎。

谁也猜不透,下一句话,能从程三郎的嘴里边又蹦出多少新奇的名词来。

“无业游民,这个词用得妙哉。”

作为吴王殿下的心腹,替病卧于郑家庄的李恪过来看场子的李德晃荡着自己肚子里边的半桶水拽起了文来。

“诸位你们想,程三郎现如今不当官,的确算得无业,又从长安浪荡这洛阳来,的确算得游民。”

不乐意的邓称心眼珠子一转,嘿嘿贱笑两声,怼了回去。

“我说李德老哥,那你家殿下算啥?无业游子?”

“哎呀,还真是,吴王殿下乃是皇子,如今也与咱们家三公子一般无业,当真无业游子也……”

王少监一脸黑线地看着程三郎,气的眼歪口斜。

这个混蛋,怎么就这么难搞?自己都没有像阎大匠所言的那般去刻意为难这小子。

仅仅只是照章按规的去跟他沟通和交流,结果这小子的态度,实在是令人心烦。

“程三公子,既然程三公子不乐意听王某言语,那王某告辞。”

程处弼看到王少监就想扭屁股拂袖而去,赶紧伸手拦住。

“王少监,你那些想法,的确是挺好的,程某也不是说不乐意照你的办。

可是你要知道,洛阳城里边的那些各商铺,所有售卖建筑材料和物料的,这些日子,价格可是比之前都翻了一倍。”

“而且不少的材料,干脆就说没有,就像你说的那得用多少尺寸的巨木,敢问王少监,你让程某上哪去采办?”

“你若是能够在半年之内搞来,程某花两倍的价向你掏钱都行,你搞得来吗?”

听到了程三郎摆出来的这些事实,王少监不禁有些蛋疼,这些消息,才来到了洛阳没两天的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

甚至于,还有洛阳当地的官员来找过自己,至于目的,呵呵……

“……但也不至如此,总能想到办法。”

“办法的确是慢慢想的,但是时间不等人。”

程处弼撇开王少监,看向那工地上密布的獠人建筑工人,心里边颇为窝火。

虽然已经狠狠地收拾过了郑氏还有那位崔洛阳,让他们收敛了许多,暗中也不敢搞什么小动作。

但是洛阳的商家,都特娘的跟自己作对,不是没货就是没料,总而言之一句话,咱们就不乐意卖给你。

偏偏这些行为,在后世也属于是正常的,或者说不犯罪的行为,自己能怎么办?

这不是官府行为,这是市场行为,总不能提着一双铁锏,一家家的商铺去逛悠吧?自己又不是黑恶势力,好歹也是有底线的人。

好在,汉唐商行也不是当初除了交趾之地的那些田地和胡椒园就一无所有的新丁。

早在筹备行宫建的阶段,程处弼就已经去信南边,而就在上个月,程处弼也已经收到了消息。

从交州码头,已然开出了十艘海船,他们将会把修建行宫所需要的一些好宝贝,特别是那种特别巨大的木头给运送到扬州,再经由运河直抵洛阳。

看看,这就是为什么要建都于洛阳的好处,若是运往长安,呵呵……

那就得到了洛阳之后还得卸船,行上一两百里地的陆路,再装船,继续向长安进发。

而且,过重的载货船,永通渠那里是不容易进去的,除非是雨季之时,水量丰沛。

另外三季,就得把货物减重,不然很容易又会被河底淤泥给困住。

“程三公子,不是王某人故意难为,而是王某乃是奉陛下之旨意,特来巡视。”

“王某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行宫营建的各种情况,都会一一向陛下上奏。”

“没问题,你只管说就是了……不过王少监,明人不说暗话,你可要记得多夸夸程某为了这行宫之兴建,没日没夜的劳烦,你看这皮肤,至少都黑了两个色号了。”

“……”

第1656章 乡野村寨富户修猪圈、牛棚的建筑模式

王少监瞠目结舌地看着拿手指头戳着他自己的脸,冲自己振振有词的程三郎。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你特娘的,居然还有这么名目张胆的要自己吹捧他?

看到了王少监那一副口歪眼斜,不能自已的模样,程处弼可不乐意了。

“我说王少监你那是什么表情,我现在属于无业,不会有御史或者是官员来给我考评。

陛下委派了你前来,肯定不光是让你看兴建行宫,程某人想必也是在考察之列吧?”

“这些日子,程某可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不光是谪仙醉,就连干锅竹鼠都……”

看到这货如此直白,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王少监一脸黑线,恨不得脱了鞋把臭袜子塞他嘴里边去。

“行了行了,程三公子你莫要再说了行不行……”

“那你……嗯哼?”

“嗯!”

“哎呀,辛苦辛苦王少监,这样吧,程亮,你小子愣着做甚,赶紧去,领几个弟兄去转转。

看看能不能搞点什么上好的食材来,今天咱们再整顿好的,犒劳一下劳苦功高的王少监。”

看到程三郎大步朝着那一干亲随护卫行去,不禁又想到了今天中午刚刚吃的那一顿火烧皮黄焖兔子肉。

王少监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自己当然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人。

但是多来几顿好吃的,给这小子写点好话也不是不行。

只是,王少监没有想到的是,不远处,一位双重身份的东宫护卫,正默默地用他那超群的记忆力。

将他所听到的对答记下来,回去之后悄悄的写日记,呸……是写日常。

当然不是写小说那种的日常灌水,而是将程三郎的各种特立独言的行言给记下来。

回头好发往绣衣使处,致于会不会被递到陛下御前,那就需要由绣衣使的大佬们自己判断了。

此刻,下方的工地上,大量的竹子编成的竹筐里边塞满了碎石,被立在木板框好的框箱之中,然后,一车车的水泥砂浆被倾倒进去。

这种做法,仍旧是在美丽的大西南的乡野村寨修猪圈、牛棚的一种建筑模式。

而且这还不是那种太贫困的农民伯伯家,嗯,太过贫困的就直接拿黄泥和稻草垒墙了。

所以,程处弼觉得自己的这种修高规格猪圈和院墙的做法,拿来给不讲武德的太上皇修圈,呸……

修行宫,已经很上档次了都,毕竟能够修上这种猪圈牛棚的,好歹都是一村之富户,很有逼格的那种。

这么搞出来的行宫宫墙,质量绝对岗岗的,只要厚度足够,莫说是阻拦人,就算是那些攻城武器。

面对着这种硬度和强度都远远在木墙与砖墙之上的竹篾混凝土。

它们也只能流下悲伤而又无助的眼泪,往自己身上浇上一瓢油再点上一把火。嗯,不甘受辱,自我了断完事。

……

跟那位王少监搞了一顿好的,程三郎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领着一票同样吃得红光满面的侍卫亲随。

沿着那宽阔而又平整的水泥大道,晃晃悠悠地浪回了郑家庄。

而此刻的郑家庄,显得那样的宁和与安详,特别是郑家庄的百姓们,近期每一个人仿佛都练过猫步似的。

走路都不带响,而且但凡是穿过郑家庄的这条大道一旦有什么大动静,郑家庄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远远避开。

似乎生怕被误会啥的,程处弼对此有些不太乐意,搞得好像老子扰民似的。

不过这么一来,这条通往水泥厂的运输交通要道倒是变得十分的通畅。

而程处弼是一位有道德情操,懂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敦厚君子。

所以在吓唬过了郑家庄的百姓之后,十分体贴地将这条原本的黄泥土路,免费给他们整成了水泥路面。

不但利于郑家庄的人往来出行,同时也让水泥厂往行宫工地运送物料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这才刚刚来到了郑家庄的庄口,程处弼就感受到了一道无比幽怨的视线。

下意识一抬眼,果然,就看到了郑家庄二楼之上,李恪这位吴王殿下拉着个脸,目光幽怨得仿佛像是想要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一般。

程处弼差点乐了出来,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毕竟李恪为了行宫的建设,也是作出了应有的牺牲。

程处弼晃晃悠悠地步入了酒楼,身后边,跟着手里边提着一个大食盒的李德。

“处弼兄,你想饿死小弟是吧……”程处弼这才刚刚登上了二楼,李恪就迫不及待地蹿到了跟前来。

不过,他说着话,径直与程三郎错身而过,直接奔那李德而去,接过了那个食盒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时两眼一亮。

“哎呀,好货,处弼兄,烧皮黄焖兔肉?”

程处弼一脸心悦诚服地朝着李恪翘起地大拇指。“贤弟啊,我发现这段时间,你的嗅觉可是越来越灵敏了。”

熟悉处弼兄这个贱人说骚话方式的李恪毫不犹豫的抬起了手拦住了程三郎。

“停!行了,处弼兄你别继续说下去行不行?”

程处弼白眼一翻,坐到了一边,舒服地伸了个大懒腰道。

“看你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说了你什么坏话是的。”

“呵呵……小弟我还能不知道你?唔……这皮可真香,又香又糯,实在是好吃……”

李恪从食盒里边取出来的那一大钵的烧皮黄焖兔子肉全倒进了早就准备好的锅里,下面用木碳小火焙着。

一边吃一边加热,再滋上一口小酒,吃得李恪眉飞色舞不已。

“对了处弼兄,行宫那里的工程进度咋样了?”

“还不错,现在正在浇筑宫墙,已经搞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了,等到了夏末之时,整个行宫的外宫墙就可以完全建成。”

“那挺快的,那小弟什么时候可以过去瞧瞧?”

“成日困在这郑家庄里养伤,小弟我怎么都觉得像是在养膘……”

低脑袋,看着自己那似乎又略微挺起了一点的肚皮,李恪摸着自己的美姿颜份外的惆怅。

“我不是让你闲时在院子里边跑跑圈,撸撸铁什么的,你不乐意听,怪得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