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854章

作者:星辰玖

横批是:大明忠烈。

左边是:流芳百世。

右边是:名垂千古。

落款是:大明内阁次辅工部尚书毕懋康敬提。

泰昌见状,不由点头赞赏道:“嗯,不错,子先、孟侯,这大明忠烈埋骨之所就得有这气派。”

牌楼过去就是神路了。

皇陵那边神路上两边不是龙凤就是传说中的圣兽凋塑,而这边全是战马。

两排整齐的汉白玉战马凋塑一直延伸了十余里,看上去倒也挺壮观的。

泰昌又忍不住点头赞赏道:“嗯,这战马的凋塑不错,谁想出来的?”

毕懋康颇为尴尬道:“这个是微臣不得已为之,因为皇上您定下的是一个多月时间就要让忠国公能在这里下葬,如果订购不同的凋塑,肯定是来不及了。

微臣命人查了一下,民间正好有家大作坊,购买了一些机器辅助加工,他们说,如果能做成统一制式的,一天就能凋出来几百个。

微臣觉着将士们不都以马革裹尸还为荣嘛,就让他们统一都凋成白马了。“

原来是用机器辅助加工出来的,难怪看上去一模一样。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又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去。

没想到走着走着神道旁的一个山谷里面竟然传来一阵痛哭之声,里面还隐隐有烟火冒出。

泰昌见状,不由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兵部尚书南居益连忙解释道:“皇上,这是原萨尔浒之战西路杜松大军阵亡的将士家卷正在祭拜呢。

皇上恕罪,您说的是要把海外阵亡将士的骨灰送回大明本土来安葬,但是,军中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却极力跟微臣恳求,请微臣组织人手把当初萨尔浒之战的将士遗骨起出来,运到这里安葬。

特别是那些将士家卷,一个个都痛哭流涕,悲痛不已。

微臣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去萨尔浒附近找了找,当初西路大军留下了姓名的墓穴,微臣都命人把将士们的遗骨起出来,运到这边来安葬了。”

萨尔浒之战,那可是让大明精锐几乎尽丧的大战。

难怪南居益有点不愿提及,那简直就是大明的耻辱!

泰昌闻言,不由沉声道:“起初的将士遗骨有多少?”

南居益颇有些不忍道:“唉,以前打仗的时候,那基本都是有空才会单独挖墓穴就地埋葬并留下姓名的,如果没空,或者是战败了,那基本上就是一个乱葬坑,所有阵亡将士全部往里一埋就完事了。

西路大军阵亡将士足有四五万,留下姓名的都不到一千,甚至总兵杜松、王宣和赵梦麟的尸骨我们都没有找到。”

这也太少了!

泰昌抬头看了看天色,又伸手感觉了一下温度,随即果断道:“即刻通告大明两京十三省和所有海外行省,所有属国,但凡萨尔浒将士的家卷,想要把将士遗骨取出来埋葬于此的,都可以申请去萨尔浒附近查找。

大明兵部负责免费接送和查找期间的伙食,但凡找到的,全部运送到这里来安葬,并给家卷发放一百两抚恤金。”

这!

南居益不由吃惊道:“皇上,微臣斗胆,萨尔浒之战我们阵亡的将士可能不止十万之数,而且大多都埋在乱葬坑里,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啊!”

泰昌毫不犹豫道:“能确认的就在墓碑上刻上名字,不能确认的,最终兵部组织人手全部起出来,运送到这里安葬,墓碑上全部刻上大明忠烈。

还有,不管阵亡了多少将士,只要核查属实的,确实是在萨尔浒之战中阵亡的,兵部都要给将士家卷发放一百两抚恤金。

那一战不管成败将士们都是为国捐躯,他们都是大明忠烈,我们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南居益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微臣替将士们的家卷多谢皇上恩典。”

毕懋康却是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如果萨尔浒大战阵亡的所有将士全部拉过来安葬,这地方恐怕就不够了。”

这有什么。

泰昌不假思索道:“这里不够就继续往东扩,东面不够就往北扩,哪怕整个燕山都变成大明忠烈埋骨之所都行。”

地方倒是没什么,问题花费太大了。

毕懋康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如果全按皇陵的规制修建,那恐怕几亿两都不够啊!”

泰昌毫不犹豫道:”几亿两不够就十几亿两,十几亿两不够就几十亿两,这钱,朕出!”

我的天,皇上这也太疯狂了吧?

徐光启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这样一来,内库恐怕再有钱都顶不住啊。”

你们不懂,朕这是刺激经济发展呢。

泰昌想了想,这才细细解释道:“子先,朕留再多的钱其实都没有多少意义,内库的钱那也要花出去才有意义。

你想想,朕留着十几亿两甚至几十亿两金银有什么用呢?

天天看吗,让子孙后代也天天看吗?

这金银留着除了看还能干什么?

朕如果花出去就不一样了,老百姓都会因此而变得富裕,他们富裕了,买得东西就多了,大家就有大把生意可做了,朝廷也有更多的税赋收入了。

这样才叫真正的繁荣富强。

当然,这钱也不能胡乱花,花出去必须有意义才行。

大明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让阵亡将士埋骨忠烈之地那是应该的。

我们这么做还能凝聚军心,让将士们都知道,他们哪怕战死沙场,朕和大明朝廷都不会忘记他们。”

徐光启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南居益和毕懋康道:“子先说的也有道理,这几年朕的确不能胡乱花钱,因为我们还要跟欧陆联盟来一场大决战,朕必须留点钱才行。

这样吧,暂时就定个一年一亿两的额度,你们好好商量一下,分批把将士们的遗骨运回来安葬。

最多五年之后,你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到时候一年五亿两甚至十亿两都没有问题。

还有,这个材料你们也要看着进购,不能光逮着几家进购,要尽量分散一点,让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商户都沾光,这样才有利于发展。

要是这钱全给几个人赚走了,那就不好了。

如果碰到个真喜欢把金银留家里看的,朕这钱岂不是白花出去了?“

毕懋康和南居益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接下来,泰昌又在毕懋康的引领下来到了忠国公刘硕川的陵墓。

这里也有牌坊,有门楼,有陵殿,不过规模都没有皇陵那边大而已。

而且,这边的陵墓都没有地宫。

这边的陵墓都是挖个深坑,四周用水泥加固,再修上阶梯,安葬的时候倒是挺方便的。

泰昌仔细看了看,这才微微点头道:“嗯,不错,起码外面看上去是一个国公陵墓应该有的样子。

怎么样,忠国公的家卷接过来没?”

南居益连忙拱手道:“皇上,已经接过来了,这会儿忠国公一家正在武备城候着呢。”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忠国公什么时候到?”

礼部尚书邹维链连忙拱手道:“皇上,忠国公已经到北太平城了,孙传庭孙大人是用飞龙战舰把他运送回来的,估计还有七八天就到了。”

第977章 忠魂归来

金州卫附近海域,一艘未披护甲的飞龙战舰正在向武备城方向飞驰。

经验丰富的水师将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艘飞龙战舰肯定是从美洲过来的。

因为大明本土和西伯行省那边的飞龙战舰早就披上铝合金护甲了,而且这会儿都开始涂装水纹状的特制涂料了,只有几年前开去美洲的飞龙战舰这会儿还没有披护甲。

这肯定是运送忠国公骨灰的战舰!

这艘飞龙战舰那是立马就成为附近水师舰船关注的焦点,沿途所过之处,所有水师战舰那都是让出航道,停在一边,打出致敬的旗号,那些不明所以的民间舰船也会被水师舰船驱赶到一边。

战舰上,苏族大长老苏锋紧紧的抱着刘硕川的骨灰坛,眼中满是怀念之色。

他其实也是刘硕川带出来的弟子,当初苏族刚开始大反攻的时候正是刘硕川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他才从一种酋长和酋帅中脱颖而出,成为北美印第安部族有名的统帅。

那个时候,他还叫疯马呢,苏锋的名字也是刘硕川给他取的。

谁知道,再次见面的时候,恩师竟然成为了一坛骨灰!

往事一幕一幕浮现,他的眼角都忍不住流出两行热泪。

不知过了多久,战舰突然间减慢了速度,不一会儿,一个水师将校便疾步走进来,拱手躬身道:“苏大人,大明武备城到了,皇上正在码头上等着,您感觉把国公爷的骨灰送上去吧。”

皇上!

苏锋闻言,连忙站起身来,疾步往悬梯走去。

他刚走到悬梯口,便震惊的不行了。

我的天,好多人。

外面可不光有皇上和锦衣卫,硕大的港口码头附近那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他并不是没见过大场面,但是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他还真没见过几次。

这会儿北美印第安部族的人口虽然在迅勐增长,但每个国家也才几十万人而已,这港口码头附近聚集的人差不多就相当于他们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了。

大明的人口是真的多。

他愣了一下,这才疾步走下悬梯,来到泰昌跟前,将手中的骨灰坛举过头顶,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微臣奉孙大人之命将忠国公的骨灰送到。”

孙传庭怎么把苏锋给派来了?

泰昌见状,不由暗暗吃了一惊。

不过,四周的人却没有看出什么来,因为苏锋穿的就是大明戎装,而且说的也是大明官话,只是脸色有点黝黑而已。

明军将士在外征战,晒的乌漆嘛黑的多了去了,这个没什么好奇怪的。

泰昌也只是愣了一下,便满脸肃穆的接过骨灰坛,轻抚了一番,随即朗声道:“硕川,忠魂归来兮,朕来接你了。”

“哗啦”,数十万将士和武备城匠户立马跪下来齐声道:“恭迎忠国公忠魂归来。”

泰昌又抱着骨灰坛轻抚了一番,这才郑重的交到跪在一旁,披麻戴孝的年轻人手中。

此人就是刘硕川的长子,新任忠国公刘卫国。

泰昌轻声抚慰了一番,将刘卫国扶了起来,随即便抬手朗声道:“都起来吧,送忠国公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