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皇 第168章

作者:星辰玖

第227章 山寨怎么破

抚顺关外,浑河南岸,明军大营。

泰昌正盘坐在刚搭建好的帅帐之中看地图呢,自请到前锋督战的孙承宗却是匆匆走进来拱手躬身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这时候还早呢,前锋离萨尔浒还有十里左右,为何就停下来安营扎寨啊,皇上,我们这一路是疑兵吗?”

泰昌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孙承宗在旁边的毛毯上盘坐下来,这才淡定的道:“我们可以说是疑兵,也可以说不是疑兵,总之我们这一路最重要的就要稳,稳步推进,不要给建奴机会。”

呃,好吧,其实孙承宗本身也相当的稳,只是前锋的何可纲和祖大弼这两个猛将兴奋的不行了,想要赶紧拿下萨尔浒立头功,所以才求他来问问皇上的。

他听皇上这么一说,瞬间就明白了。

的确,他们这一路稳字最重要,因为他们这一路没有对付骑兵的利器,一旦让建奴骑兵逮住机会咬住前后的步卒,那绝对会伤亡惨重。

而东路的神机营就是建奴骑兵的克星,所以,建奴骑兵十有八九会盯着他们这一路找机会。

想到这里,他伸手指着桌上的地图道:“皇上,其实这段还没事,因为这段地方比较开阔,大军还能铺开,我们拿下萨尔浒进入苏子河河道之后才会有危险,因为那边山峦密布,河道曲折,路又不是很宽,十余万大军只能鱼贯而行,前后最少相隔二三十里,微臣估计建奴要找的机会就在苏子河的河道当中。”

这个的确有道理。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我们这一路的确不如戚将军那一路,神机营装备精良阵容齐整,三万人马也不会拉太开,不管是建奴骑兵还是建奴步卒上去偷袭都没用。我们前后的步卒都被建奴骑兵克制,唯有中间的两万神武营精骑才能与建奴骑兵抗衡,这是我们最大的破绽,建奴肯定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孙承宗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这的确是建奴唯一的机会。”

泰昌盯着地图看了一阵,这才微微皱眉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苏子河的通道太过狭窄了,大军一踏进去肯定会挤满整个通道,一旦建奴骑兵从其他密道偷袭我们前后的步卒,我们就算收到消息,神武营的骑兵也过不去啊!”

这个问题的确很严重,十余万大军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前行,那肯定把整个山路都占满了,建奴骑兵不管是偷袭前面的步卒还是偷袭后面的步卒,中间的骑兵都没法过去支援。

路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啊,怎么过去?

孙承宗想了想,灵机一动道:“皇上,这一路虽然道路狭窄,中间的山谷还是有不少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山谷中扎营,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沿途的步卒缩入山谷之中给神武营骑兵让路,这样我们就不会首尾不能兼顾了。”

泰昌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好,此计甚妙,你率前锋进入苏子河河道之后把所有的山谷位置和大小都标注清楚,通过车轮舸快船送到中军来,只要步卒收缩自如,我们便不怕建奴骑兵搞什么偷袭了!”

孙承宗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行了,去让何可纲和祖大弼安排人手做些云梯,然后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进军萨尔浒!”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前行,前锋推进不到八里,萨尔浒山寨已然遥遥在望,这个时候孙承宗反而让前锋大军停了下来。

因为前面的通道就开始收窄了,萨尔浒山寨就修筑在狭窄的通道之中,大军根本不可能一拥而上,他得弄清楚前面山寨的详情才行。

如果挥军闷头往里冲,那肯定会伤亡惨重。

他命大军布下防御阵型之后便带着一众亲卫爬上了路边最高的山峰,举起望远镜往下看去。

这萨尔浒山寨着实易守难攻啊!

所谓山寨其实也就是利用地形在山间用石材和木料搭建起来的堡垒层层阻住中间的通道,建奴修筑堡垒的技术着实不怎么样,奈何这里地形太适合防守了啊!

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全是高高低低的山峦,建奴是这里一堵石墙,那里一个阑珊,把整个通道卡成一截一截的,而且通道两边的山坡上到处都是低矮的石墙和高耸的箭楼,他们一旦冲进去,那简直是到处受敌啊!

这仗怎么打?

他正在那皱眉沉思呢,身后的亲卫突然齐声道:“参见皇上!”

我的天,皇上怎么跑过来了。

孙承宗连忙回头,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泰昌微微摆了摆手,随即来到孙承宗身边,掏出望远镜就往前面的山寨扫去。

很快,他也皱起了眉头。

这么乱七八糟的山寨怎么破?

等等,这会儿貌似还没有抢占高地这一说。

泰昌举起望远镜往两边的山岭扫视了一阵,随即问道:“稚绳,你可会作画?”

呃,这个,怎么说呢?

孙承宗愣了一下,这才略带尴尬道:“皇上,兵书上的阵法微臣倒是会画一点,水墨山水又或什么花鸟虫鱼微臣并不擅长。”

这就行了。

泰昌指着前面的山寨道:“稚绳,你看,建奴的石墙箭塔什么的基本都修在通道两边的山坡上,附近的山岭他们都没有管,只要我们占据山岭,居高临下,以火箭攻击,他们必然大乱,到时候我们再顺势冲下去,吃亏的就是他们了。”

孙承宗闻言,连忙举起望远镜扫视了一番。

很快,他便放下望远镜疾声道:“快,下去取笔墨纸砚,对了,再背张小条桌上来。”

他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只要把建奴山寨附近山岭地形画下来,标明建奴所有石墙和箭塔等防御设施的位置,然后跟何可纲和祖大弼说明,让他们避开这些东西,冲上山岭,先用火箭攻击,然后再趁乱而下便成!

不一会儿,几个亲卫便背着条桌拎着笔墨纸砚气喘吁吁的跑上来。

孙承宗又令亲卫搬来了一块长凳般的石条,随即便坐下提笔画起来。

他们这居高临下又有望远镜对面的山寨自然是一览无遗,如果何可纲和祖大弼率军闷头冲进去就不一样了,深入这乱七八糟的山寨之后他们估计就跟进了迷宫一样,都不知道到底往哪里冲!

孙承宗绘画水平的确不怎么样,比起毕懋康和王铎等书画家来,那是差远了。、

不过,他画兵阵什么的却十分的传神,往往只要随意几笔便能将什么石墙和箭塔给勾勒出来,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他竟然就借着望远镜把萨尔浒山寨的布局图给画出来了。

泰昌一看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不由提点道:“稚绳,这一张密密麻麻的,看着都眼花,不若画做两张吧,左边一张,右边一张,让何可纲和祖大弼同时率军左右并进,这样建奴就没办法调集兵力支援某一边了。”

孙承宗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

说罢,他又提笔画起来。

又是不到半个时辰,他便将一张布局图变成了两张。

泰昌附身仔细看了看,这才点头道:“行了,下去跟何可纲和祖大弼好好解释一番,再让他们备齐火箭和攀爬用的云梯钩锁什么的,明天一早便发兵攻打山寨吧。”

第228章 猛将陨落

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其生母乃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继妃沙济富察氏.衮代。

如果按生母的身份地位排序,他其实比皇太极更有资格继承汗位。

因为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也就是第二任大妃,而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而且皇太极的生母死得早,也就当了几年的大妃,他的生母可是当了十多年的大妃。

再说了,他年纪也比皇太极大,皇太极才是老八,他是老五,而且,四大贝勒里面他排第三,皇太极排第四。

也就是说,哪怕多尔衮兄弟被他们干下去了,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也是他,而不是皇太极。

奈何,他的特长并不是计谋,而是武功。

所以,他联合皇太极逼迫第四任大妃阿巴亥殉葬之后汗位还是被皇太极给夺去了。

这会儿他还被皇太极逼得带着亲弟弟德格类来镇守萨尔浒和界凡寨这最为前沿的两道关卡。

不得不说,他就是个杯具。

他不但在汗位争夺战中输给了皇太极,还被皇太极给派到了与敌对阵的最前沿。

很明显,皇太极这是要借明军的手弄死他啊!

不过,他武功是真厉害,这会儿鳌拜还没长大,他就是建奴第一高手,第一猛将。

而且,他并不怎么怵对面的明军,因为萨尔浒不是辽阳和沈阳,这里的地形那是典型的易守难攻。

这里可是群山包围的一条小道,明军人马再多也只能冲进来那么多,而且两边的山坡上他们修满了各种防御设施,就算明军源源不断的冲进来,那也只有挨揍的份。

万历四十六年,他们就在这里阻住了明军主力,并将其围歼,这时候再上演一次萨尔浒大捷很难吗?

他认为并不难。

因为这会儿他们的骑兵比当初还要多,而且,皇太极肯定不想输。

不得不说,他着实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皇太极是不想输,但也不一定要在这里赢啊!

再说了,现在的明军可不是当初的明军了。

当初的明军主帅是自己人坑自己人,故意坑死了当时的第一猛将。

而这会儿的主帅就是大明皇帝泰昌。

当皇帝的自然不可能故意坑死自己手下的猛将,而且,这会儿明军三大猛将曹文诏、曹变蛟和祖大弼都在这里呢。

莽古尔泰以为自己很猛很能打,殊不知,曹文诏、曹变蛟和祖大弼任何一个都比他猛,比他能打!

明军这边,蓟辽督师孙承宗画好了萨尔浒山寨的详图之后便跑去前锋营跟何可纲和祖大弼详细解说了一番,直到两人对于攻打山寨的策略都了然于胸了,他才作罢。

紧接着,他又带着两人细细的准备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卯时许,明军前锋营五万人马这才摆开阵势缓缓向萨尔浒山寨压来。

他们摆出的阵势相当的奇怪,如果从山顶俯揽,那就如同一个由密密麻麻的黑点组成的螃蟹一般。

大阵前方,左右各一万人马,呈奇怪的钳状排布,大阵后方则是三万人马组成的大型方阵。

为什么左右前方的大阵是钳型的呢?

难道是孙承宗为了让整个大阵看上去像只螃蟹故意为之?

当然不是。

因为前面的山岭是尖锥状的啊,他们要快速扑上去,自然要排成钳型。

孙承宗大手一挥,一阵战鼓擂动,何可纲和祖大弼立马大吼一声,带着手下上万人马直接往两边的山坡冲去。

卧槽!

这是什么战法?

中间有路你们不走,你们偏偏去爬两边的山岭?

莽古尔泰见状,不由目瞪口呆。

他真想不到明军会这么搞,因为两边的山并不好爬,到处都是陡坡,而且还有几处陡峭的山崖,一两个身手敏捷的斥候爬上去还有可能,上万大军爬上去,不可能啊!

难道,这些人都是猴子变的吗?

何可纲和祖大弼手下人马自然不是猴子变的,但是,他们准备的攀爬工具却相当的充分。

陡坡如果空手攀爬自然没几个人能爬上去,但是人家有云梯啊,你坡再陡总没城墙陡吧?

当然,云梯的长度可能没有陡坡长,不过没关系,不够长就把两架云梯绑一起便成。

至于陡峭的山崖,孙承宗准备的是钩锁和绳梯,钩锁往上一挂,几个身手敏捷的高手带着绳梯往上一爬,再把绳梯垂下来便成,爬起来虽然有点累人,但并不是爬不上去。

莽古尔泰就这么目瞪口呆看着两股明军如同蚂蚁般的涌上两边的山岭,整个人都快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