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93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你要说爱国之心?白水郎连内陆都去不了,他们哪能爱国?”

王忆顿时明白了:“你们曾经许诺打跑了小鬼子,给他们一座岛屿让他们上岸定居?”

王向红点点头。

他叼起烟袋嘴叹气说道:“但没想到海龙队跟小鬼子结下的仇比咱们外岛老百姓还要深,好些白水郎家庭都让小鬼子给屠戮了,最后剩下的白水郎要么参军要么离开,抗争胜利了,他们忘记了当时的约定。”

“前些年我碰上白水郎就会劝他们来岛上定居——也不光是当初有承诺,最主要的是现在党和政府是人民的组织,为人民做主、带领人民过好日子,白水郎也是咱们炎黄子孙、是咱们中国人民,应该一起过上好日子,不用再风里来浪里去的折腾。”

“但白水郎警惕性很高,不信任咱们,他们只肯要我给的粮食,不愿意留在咱天涯岛。”

“今天这一家人还行,看起来愿意上岸定居了,我应该能留下他们,让他们不用继续在海上风雨飘摇了。”

老队长很有人民干部的觉悟。

他看到处于苦难中的贫苦人民他都愿意帮一把手。

就像王忆曾经给李岩京在笔记本上的留言,老队长的志向是:畅迎红日走,终生莫停留。志在百花繁开日,红旗插遍全球。

欧家人的船上有虾、有鱼,他们还晒了鱼鲞,这些都被王向红以队集体的名义收购了。

另外他们船上还有一样好东西:珍珠!

疍家人很会养海贝、采珍珠。

实际上关于疍民的来源所传甚广,有的说是明朝时期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后将其所属的汉军后人都给发配海上,命其终生不能上岸,所以有了疍民。

这说法不对,陈友谅就是疍民之后……

也有的说疍民出现于隋唐时期,是朝廷驱使渔民采珠而采珠这活危险,渔民们逃难逃到了海上,遂成疍民。

这说法也未必对,但它说出了疍民的一个能力,采珠。

王忆早上起床后出去对着朝阳打太极拳,然后被王向红招手叫了过去:“你过来,欧家人给你留下了一些好东西。”

他打开个木头匣子,里面全是大小匀称的好珍珠。

不用说,这都是野生贝类出产的天然珍珠。

这种珍珠在82年是值钱东西,但在22年可就价值不大了。

哪怕是天然珍珠价值也不高,王忆了解过这行业,他看现在的木头匣子里的珍珠个头匀称、大小相仿,光泽细腻且个头颇大,这种还比较值钱,一颗可能价值个千八百。

但匣子里总共也就是四五十枚珍珠,这钱他看不上眼。

现在他更关注的是王向红那句话:“给我留下了一些好东西?留下了?那他们已经走了?”

王向红很无奈:“走了,半夜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

王忆听得也无奈,这家人是真不愿意上岸啊!

王向红倒是可以理解,他说道:“从建国以后,国家就在号召白水郎上岸居住,其实这三十多年来绝大多数的白水郎已经上岸了。”

“剩下只有寥寥的白水郎还飘在海上,而依然飘在海上的就是不愿意上岸的老顽固。”

王忆说道:“算了,牛不喝水强按头,这不好,他们不愿意上岸就随他们去吧。本来还要给他们换粮食呢,这不换了吗?”

王向红说道:“我昨晚给他们算账换钱了,那个欧人民估计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咱们的安排,就趁着晚上跑了。”

他合上匣子交给王忆,说:“这东西挺好,你留着给小秋老师打一套珍珠首饰——价值不低呢。”

现在市场上珍珠价格确实不低,跟22年情况还不一样,因为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内珍珠养殖业大爆发,人工珍珠开始批量登陆市场。

这事王忆还算了解,国内的珍珠养殖工作开展的挺早,1958年我国第一个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基地就在合浦建立,次年海水珍珠便养殖成功。

到了61年我国又在北部湾畔建成了第一个人工珍珠养殖场,65年珍珠贝人工育苗成功,这项成果结束了我国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开创了珍珠养殖生产进人全人工培育的新纪元。

然后就没了。

65年之后社会啥情况懂的都懂,然后珍珠贝人工养殖、珍珠人工培育工作陷入停滞,一直到九十年代才算是彻底恢复。

于是现在这年头市场上的珍珠还以野生珍珠为常见,价格较高,社会上能戴上一串珍珠项链的女同志要么是归国华侨要么是万元户。

王忆早就发现这个商机了,他安排麻六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往外卖珍珠——小批量的卖出,并不进行批发,细水长流,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别人的注意。

当然他卖出的都是人工培育珍珠,像欧家人给他留下的这种天然珍珠就不卖了,正如王向红所说,以后留下来给秋渭水打造首饰好了。

他拿了珍珠正要离开,一扭头眼睛掠过海上习惯性的想看看初冬海上的风景。

结果却是看到了一艘双帆船从天海尽头行驶而来。

他指着那帆船说道:“咦,那不是欧人民的船吗?队长你不是说他们已经半夜跑路了吗?这怎么又回来了?”

王向红眯着眼睛看,疑惑的说道:“是,是他家的船,他们怎么又回来了?走,过去看看。”

两人上了码头,双帆船乘风而来,也缓缓靠上了码头。

欧人民领着儿子们降下风帆,他垂头丧气的走过来,正好低头看到了王忆和王向红。

两人一脸疑惑。

他则一脸尴尬:“我、我去那个啥,就是趁着天亮去了一趟那个岛屿,昨天那个岛屿。”

王向红疑惑的看向东方天边。

这不是刚天亮吗?

欧人民嘀咕着说:“我答应过你们王老师,答应过,那岛屿下藏了东西,一些坏东西,我说今天天亮就给他,我就去拿了。”

王忆问道:“不是咱们说好中午头水温高了的时候再去拿吗?你现在下水这正是一天里最冷的时候呀!”

欧人民急忙说:“我不怕冷,有光就行了,能找到那个……”

“爹你说实话吧,你就是想跑。”欧赤脚心直口快的说,“不过到了早上咱们又饿了,结果船上没粮食,只好再回来。”

王忆和王向红恍然大悟。

欧人民说道:“不是、不是没粮食,不是饿了。就是、就是,唉,反正我把那些东西拿回来了。”

他用个小眼大网兜拎着一堆东西,下船来一起交给王忆。

王忆打开,他和王向红一看。

王向红诧异的问道:“咦,这是什么?全是些铜印的板子呀?”

王忆经过昨天欧人民的提醒已经隐约猜到了这些板子的身份,如今看到这些铜板更是确定了它们的身份:

“以前的假币制造印版!”

王向红听到‘假币’两个字顿时眼睛睁大了,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

他拿起一块铜板定睛看去,疑惑的问道:“不对吧,这上面是什么东西呀?这不是咱们的人民币图案呀。”

王忆说道:“肯定不是,这是民国的老钱印版吧?”

他伸手去拨弄了一下这些印版,都是不熟悉的图案,另外最下面还有一些厚重的铜钱。

看到这几个铜钱他眼睛亮了,赶紧拿到了手里:“嘿,这是好东西,这里还有雕母钱呢!都是清朝的雕母钱,这些东西挺有意思的!”

雕母钱值钱,属于古董文物。

他拿了一枚擦擦上面的铜锈看去,这是一枚道光通宝,清朝铜钱。

第425章 精选优秀队集体

雕母钱是铜钱,但跟常见铜钱不一样,黄铜铸造,更加厚实。

寻常铜钱是铸造出来的,雕母钱则是手工雕刻而成,然后用作印范的制钱模型。

因此,雕母钱又叫做祖钱,是普通铜钱的祖宗辈的钱,用它来印子孙辈的钱。

但它翻印出来的还不是去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是要翻印铸母钱,铸母钱才是进一步印造出寻常铜钱的‘模具’。

这样作为市面流通铜钱的祖宗,雕母钱这种模具要厚实结实,要字口深峻、笔画清晰,不能粘连模糊,不能有一点问题。

因为具有如此多的优点,雕母钱的价值自然要比同期寻常铜钱贵得多。

这点也是王忆前段时间疯狂搜集铜钱之后了解到的信息,并不完善齐全,但他已经知道雕母钱的价值。

雕母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但之后几个朝代出现的雕母钱并不多,王忆隐约记得,22年所发现的存世最早的雕母钱是明代嘉靖通宝,如今珍藏在金陵博物馆里面。

不过清朝钱币数量多、版别也复杂,这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各个朝代,加上清朝的资源和技术也要比前朝更好一些,而且清朝隔着现代会更近一些,所以流传下来的雕母钱最多的便是清代大钱。

王忆手里拿到的几枚铜钱便全都是清代的雕母钱,最远的是一枚“乾隆通宝”,然后有“道光通宝”、“同治通宝”,这些雕母钱都是一枚,只有“宣统通宝”是有三枚。

一下子收获到六枚雕母钱王忆挺高兴的,不知道这些钱能不能带到22年去,能的话那可挺有价值的。

这些雕母钱虽然在海水中保存多年、有所锈蚀。

可问题是它们很厚实,可以用机器稍微打磨抛光,有厚实的身板作为保障,打磨后的雕母钱跟原状差别不大,但会漂亮精美起来,更能卖出大钱。

他之前看到的每一枚雕母钱都有个百八十万——反正乾隆通宝雕母钱肯定是这个价格,这样五枚雕母钱收集起来能给他回个几百万。

小眼网兜里多是铜制的假钞印版,王忆把这些印版全给拿出来交给了王向红收拾,他继续仔细的找了找,再次在里面找出两枚‘咸丰通宝’来!

要是能带到22年,又是一百几十万进账!

雕母钱的每一个品种存世量都极为稀少,一般最少可能只有一枚,多了也只有几枚的数量。

毕竟它的作用主要是翻砂铸造铸母钱,一枚雕母钱所铸造的铸母钱数量基本上在100枚左右,不会很多。

王向红看着他找这些铜钱,问道:“王老师,它们挺有价值的吗?”

王忆笑道:“对,这是雕母钱,存世量应该很少……”

他把自己关于雕母钱的价值介绍了一下,最后指着铜钱上清晰的字迹纹路给两人看。

欧人民看了个迷糊,王向红多少识货,说:“能看出一点手工镂刻的痕迹。”

他又问道:“这种铜钱是专门用来铸造市面流通钱币用的吗?”

王忆摇摇头,把‘雕母钱’、‘铸母钱’和‘铜钱’的关系讲解一番,王向红一听这钱不是直接用来搞假钱的便失去兴趣。

实际上即使雕母钱能直接铸造出假铜钱也没意义,现在已经是新中国了,不是清王朝时期,溥仪同志在战犯劳改营里已经说过了:拉倒吧,朕的大清早亡了。

所以王向红觉得这些铜钱对社会毫无影响。

网兜里的民国纸币印版也没什么用,但可以作为侵华日军迫害中华民族的一个铁证公布于众。

得知这些印版的功能是生产假币以及是在防空岛所发现的之后,王向红和王忆同时做出了一个猜测:

相传防空岛最早是有海盗水匪在上面生产红丸、鸦片这些东西所用,后来日军侵占了这岛屿自己来生产红丸这些坏东西。

现在看到假币印版后,他们认为日军当时不止在防空岛上生产红丸之类,还在生产假币!

这事是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