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9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种滋味不好受。

他经受过这滋味,所以便不忍的跟王忆商量,先让欧家人吃饭,让他们吃饱了再给社员们继续下面吃。

这事简单,王忆便把后面一锅汤面分出一些给欧家人。

他们一家子人吃面那是真的香,简直不怕面汤刚出锅还很烫,拿到后抱着碗就往嘴里倒!

王忆让他们带着也是胃口大开,跟着吃了两碗红烧牛肉面。

欧家人心地很不错,吃饱后知恩图报,一家人除了俩小的其他七口人要去海上帮忙。

王忆把欧母给叫下了,这女人还感冒着呢,还是在吃饱后回去跟着歇着为妙。

似乎是从未吃过消炎药的缘故,欧母吃了两次消炎药后咳嗽症状大有改善,现在只剩下偶尔还会咳几声。

对症治疗非常有效。

扳罾捕虾足足到十一点钟才停下,王忆收拾了锅碗瓢盆后去海上看了看,这家伙灯诱扳罾是真厉害。

白虾对灯光特别敏感,而这手电光还特别亮,吸引的白虾是前仆后继。

这种生物是真没脑子。

王忆去看了。

每次都是灯光大亮,白虾到来,然后社员们猛然推扳罾渔网下水捞上来一波虾,这样会吓得其他白虾纷纷逃窜。

可是随着渔网离开水面、随着海水回归平静,随着灯光继续闪亮,那些刚逃窜走的白虾又回来了……

他们捕捞到的还不止白虾,鱼也不少!

青鳞鱼、竹刀鱼、沙丁鱼、脂眼鲱、圆鰕、鲐鱼、竹荚鱼、斑葵鱼、银汉鱼、颚针鱼、鲙条鱼等等。

王忆见过没见过、认识不认识的鱼都有所捕捞,数量还不少,比如沙丁鱼合计起来能捕捞了两三百斤呢!

这让他叹为观止:“咱们光是来捕捞沙丁鱼,这也好收获呀。”

歇息的大胆叼起一根烟,说道:“开什么玩笑?忙活一晚上就这么点沙丁鱼,你说咱有好收获?”

“沙丁鱼这东西谁愿意要?除了能做沙丁鱼罐头,别的啥玩意儿用处也没有。”

有人便说道:“谁说的?沙丁鱼炸着吃好吃。”

“炸着吃?用什么炸着吃?”大胆斜睨这社员。

社员笑道:“肯定是用油呀。”

大胆吐了口唾沫说:“这不就成了?用油炸什么不好吃?炸面的话就是油条,那不更好吃?”

旁边的王祥海说道:“王老师是没想到灯光能吸引来这么多沙丁鱼吧?我看他是好奇这个。”

王忆点点头道:“确实,我没想到灯光诱捕鱼虾的威力这么大。”

王祥海笑道:“这也没什么,咱这个灯光虽然亮但是聚光太好,反而不适合捕鱼,等明年沙丁鱼回来,我让队长安排咱生产队弄个蹦火捕沙丁鱼的活给你看看,那才过瘾。”

王忆问道:“蹦火?这是什么捕捞作业方式?我怎么没听人说过?”

社员们天天聊海上作业的方式,一般的他都听说过。

大胆说道:“你没听过很正常,蹦火都已经多少年不用了,我最后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没有结婚呢。”

王祥海则仔细的给王忆介绍:“对,现在不怎么用了,主要是危险,现在都有灯了,用灯诱捕沙丁鱼就行了。”

“但以前不行,以前哪有灯?都是用蹦火的法子来捕捞沙丁鱼,什么叫蹦火?就是把磺石粉洒在海上,磺石碰到水会融化然后放出乙炔气来。”

“乙炔气你知道,这家伙一碰到明火立马就发出‘蹦’的一声响进而开始燃烧。”

“所以这就叫蹦火,蹦火以后火焰很亮堂啊,能吸引沙丁鱼群靠近,而且鱼群兴奋后会在海面上乱蹦哒。”

“那个场景可惊人了,海上火焰在烧,是吧?然后无数的沙丁鱼就蹦出水面在空中乱跳……”

欧人民点头:“就是这样,可惊人了。”

王忆笑道:“行,那明年等沙丁鱼洄游咱们来个蹦火捕捞!”

这时候天色已经晚了。

白虾捕捞的也差不多了,一艘艘船的船舱里都堆积了白虾,于是王忆和大胆商量一下,便挥手领着他们返程。

双帆船跟了上去,他们要用白虾换粮食。

白虾价值比红虾要大一些,晒出来的虾米更珍贵,所以王忆给白虾定价是三毛钱。

如果是在码头上买的话,白虾价格差的时候比红虾贵三分、五分,好的时候能贵出一毛八分之类的,这样王忆定下的价格稍微贵一点,但考虑到送货上门的服务,他觉得贵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点社员们早就入睡了,只有王向红还在等待着。

渔船回来,王向红披上军大衣出门。

他招呼大胆领着壮劳力们直接回家洗漱睡觉,剩下搬运的活就是他们组里的轻劳力和弱劳力们来负责了。

睡梦中的轻劳力和弱劳力被挨家挨户叫醒,迷迷糊糊的搓搓眼睛,穿上衣裳就出门而来。

这时候王忆把欧家人介绍给了王向红,王向红跟疍民打过交道,还会一些疍家方言,能跟欧家人聊几句。

他跟王忆说,以前他在海上武工队的时候,海上还有一支兄弟部队叫海龙队,便是疍民们自发组成杀鬼子的队伍。

疍民们水性好、了解水情,他们喜欢突袭鬼子的巡逻船,战果不错但战损比惊人。

这些人缺乏组织纪律,杀鬼子全靠勇气和彪悍性情,所以面对训练有素的鬼子打起来会很吃力。

但鬼子很不愿意碰上他们。

当时鬼子碰到疍民会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杀戮,因为疍民性情野蛮凶悍,他们抓到鬼子不留俘虏,喜欢找到鲨鱼出没的地方将受伤鬼子泡水里吸引鲨鱼到来,然后将鬼子扔下去喂鲨鱼。

而海上武工队响应组织号召,优待俘虏。

王向红说道:“当时我还没有加入主力部队,思想觉悟不够高,我觉得这小鬼子很坏,奸杀掳掠无所不作,这样的人还优待了干什么?”

“所以我们队伍每次要打小鬼子了,就会派人去给海龙队通风报信,海龙队会派人来配合我们作战,我们尽量把小鬼子留给海龙队,嘿嘿,海龙队会给咱外岛老百姓出气。”

王忆说道:“这样来说,疍民应该在咱们外岛口碑挺好才对吧?”

王向红说道:“海龙队口碑挺好,疍民嘛,不太行。”

他瞅了瞅欧家人,低声说:“唉,互相抢饭吃,你说大家伙都饿着肚子呢,这关系能处的好吗?”

王忆明白了。

欧人民听完了老队长的话后说:“我爷爷和我爹他们就是海龙队的,我一出生,那时候小鬼子还没有跑,我爹说我也得打鬼子,给我印了这个。”

他撕开衣襟给王向红和王忆看胸膛。

右边胸膛上有个S型弯曲的烫伤疤痕,疤痕两边各有两个小疤痕——

“海龙队的标志!”王向红看到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又忍不住上去拍了拍欧人民的肩膀。

王忆问道:“这是一条龙吗?”

王向红说道:“对,这是一条龙,你看两边还有龙爪呢。海龙队当时都在胸口烫一个这东西,他们也给孩子烫,势要跟小鬼子干到底!”

王忆赞叹的问道:“疍民同胞这么血性?”

王向红说道:“这是真的,后来小鬼子败退了咱们东海,反动派又来了。然后咱们的人民武装也来了,过来接收我们海上武工队进主力部队,当时海龙队也有一些人进入部队,疍民里进入部队的同志挺多的。”

“特别是后来不是要解放海峡那边吗?疍民同志熟知水性、擅长水战,然后被编入部队的也有不少,好像编入的是第九兵团。”

“这个你问问你小爷,你小爷了解的比我多,因为当时第九兵团入朝作战来着。”

听到这话王忆想起21年看的《长津湖》。

他记起来当时伍千里的老家好像就是在一座湖泊上还是海边上,他们家便是疍民,伍千里还说过他们家里世世代代住在水上,所以想要去内地买一栋大房子。

这时候王向红又问欧人民:“你父亲还有你爷爷叫什么?”

欧人民摇摇头:“谁知道?我都没见过他们,都死了,我爷爷是40年死的,我爹是44年死的,那年我还不到一岁呢。”

王忆叹了口气问道:“你母亲没有给你说过他们的名字吗?”

欧人民笑道:“说过也没用,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你们都有大名小名,我们在海上的都是小名,随便起个名就行,你叫二鱼他叫三虾。”

“你看我们天天飘在海里,叫啥也没啥用,因为好些日子说不准都碰不上几个人,更碰不上熟人。”

“我这个名字是后来上岸买粮食,政府要给我办户口本,然后得知我是海龙队的后人,一个当官的给我起了这么个名字,说我爹我爷爷他们都是为人民牺牲的,就让我叫欧人民,说是让我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人民。”

听着他们说话的大胆说道:“政府让你家免费领柴油,是不是也因为你的身份?”

欧人民说道:“不是,是想让我们换机动船,我才不换,有了机动船就得有柴油,就得上岸了。”

王向红说道:“你们不愿意上岸住吗?”

欧人民又把给王忆的那一套话解释一通,王向红说道:“你们到我们岛上来住吧,到我们生产队里来!”

“我们队里跟其他队不一样,绝对没有人欺负你们!”

欧人民摇摇头。

他还是不愿意上岸。

这时候欧亿忍不住了,说道:“爹,那你领着娘走吧,我跟弟弟妹妹留下,我们要上岸!”

欧赤脚也说道:“爹呀,海上的日子太不好过了,医生是好人,他不要钱给娘治病还给咱吃好吃的,他家里头的肯定是好人,我也要跟哥留下,我俩照顾弟弟妹妹。”

欧人民有些生气,用他们的方言开始叽里咕噜的嘟囔起来。

王向红也用方言跟他说话。

欧亿欢喜的笑道:“队长在劝我爹留下,船还是我家的,我家可以用鱼虾跟生产队里换粮食、换衣裳。”

王向红听到了他的话,便指向孩子们的衣裳又跟欧人民说起来。

欧人民耷拉下脑袋说道:“那我晚上想想吧。”

他们还是继续要住在船上,一心想搬到岸上住的孩子们也更喜欢住在船上,不用欧人民说话,他们便爬回船上进自己房间去睡觉了。

王向红让王忆也回去睡觉,王忆笑道:“行,我这就走,队长,以往我给队里引进几个人,你都是推三阻四的。”

“这次你自己怎么主动想引进这么一大家子人?因为他们是海龙队的后人?”

王向红说道:“你引进人来,我可没推三阻四,我那是让你好好琢磨,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冲动行事。”

“我让他们一家子留下这是多少年来琢磨过的结果,而且我们老海武的欠着他们一个家啊。”

最后这句话说的很感慨。

王忆好奇的问道:“什么叫欠着他们一个家?”

王向红说道:“海龙队都是白水郎,你说他们为什么要死了命、铁了心的跟小鬼子干?小鬼子本来只是侵略咱们土地,白水郎们飘在海上,跟他们并没有厉害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