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4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以后岛上开建砖窑厂肯定要修宿舍,让工人们住宿舍,但是渔家活多,时不时有渔汛,这样难免有人要请假、有人要时不时回家,所以还是隔着各生产队近一些为好。

他去找王向红打听防空岛的消息,王向红本能的反问道:“你打听这岛屿干什么?”

“那上面是一座小山,被挖空了,成了防空洞——早些年讲究备荒、备战,然后时刻准备着应付海峡对面过来的轰炸机。”

王忆问道:“那岛屿现在还有什么用处?能不能租赁下来?”

王向红反应过来,问道:“你想用防空岛当砖窑厂?”

王忆点点头。

王向红咂咂嘴说:“要是放在六几年和七几年的时候,国家肯定不会把防空岛租给咱们,现在不好说,但我感觉够呛,那岛屿有战备用途。”

“对了,你怎么知道这岛屿的?”

王忆举起准备好的江南省地图册和一本《中国列岛全解》,说道:“我在这上面看到的,然后找人打听过,就是我认识一个海外富商侨胞,以前是大鱼岛的,现在在李家坡做大买卖。”

“他也想在咱们外岛投资发展工业,我昨天中午遇上他来着,请他吃了一碗面、聊了一下外岛的情况。”

“总之我选择防空岛当砖窑厂是有特定考虑的,我觉得可以带上盛大叔过去看看。”

王向红说道:“行吧,先去看看也行,但我觉得咱最好还是先跟县里打个报告,问问这岛屿能不能租赁下来,要是能的话还好说,不能的话咱去看也是白看。”

王忆说道:“反正今天没事,择日不如撞日,咱先去看看,如果合适再找县里打报告——走吧。”

恰好盛大贵的感冒已经好了。

最近他天天在王东峰家里帮忙晒鱼鲞,可能是心情好或者是适当运动有益健康,他的腰酸痛、腿无力的情况有些好转,现在能连走带站的忙活十几分钟了。

王忆过去找他的时候,他正在帮忙往外捣鼓一些黄鱼鲞。

大黄鱼晒的金灿灿,真是漂亮。

看到王忆背着手走来他主动打了个招呼:“王老师过来帮忙呀?”

王忆笑道:“我是来找你去帮忙的!”

盛大贵很喜欢开玩笑,他猜到了王忆来的目的,但还是说道:“呀,怎么了?今天就要打排球比赛了?你这是找我去给你们当运动员?”

“那我可必须得露一手了,实不相瞒,当年在单位的时候我可是一把运动健将!”

“当年单位里组织运动会,我还拿过短跑组的第三名哩。”

王忆肃然起敬,抱拳说道:“原来是盛健将,久仰久仰!”

盛大贵哈哈大笑,也冲他抱拳:“失礼失礼,待会我给你砍个鱼鲞让你看看我的好身手!”

王东峰嘴里叼着块馒头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往袖子里伸胳膊。

盛大贵吃的是细粮,他跟着沾光了,人家钱多粮票多,买了白面让他跟着吃馒头。

他是听着王忆声音出来的,看见王忆后说道:“王老师——哎哎,我馒头!”

馒头在地上滚了滚,他拿起来吹了吹上面的土又不在乎的塞进嘴里咬了一口:

“王老师过来了?一起进去吃两口?我家腌的胡萝卜可以吃了,你那个咸菜水真好,腌出来的胡萝卜酸辣好吃,还特别脆。”

盛大贵点头:“今天早上我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三碗玉米面粥,这酸辣胡萝卜太好吃了,比城里市场上卖的咸菜要好吃。”

王忆说道:“我吃过了,你们先吃吧,我过来找盛大叔说一件事,待会吃完饭去码头上天涯三号,咱们去一座岛上看看。”

盛大贵说道:“我吃完了,那咱们这就走吧,峰子,你去喊上大阳,你俩得跟我开始实践了。”

王东阳也是个魁梧汉子,他给盛大贵当学徒有个好处是可以背着盛大贵,因为在海岛上轮椅行动很不方便。

王忆去叫王东阳的时候,他家里也在就着咸菜吃饭,吃的是玉米面饼子配玉米面粥。

“现在有了磨面机,我看你们都一个劲的喝玉米面粥啊。”王忆感叹道。

王东阳的媳妇春华笑道:“以前玉米面磨的不匀称,煮粥喇嗓子,现在这个玉米面可太细腻了,煮出来的粥你看看,跟浆糊一样,粘稠又滑溜,好喝。”

她咬了一口腌的野菜。

酸辣开胃。

王忆招呼上王东阳出门,春华还叮嘱他一句:“好好学啊,咱老百姓学技术的机会可不多。”

王东阳牛逼轰轰的说:“这还用你多嘴?我就是学习的那块料,要不是当初家里条件不行,我早就去念中专了。”

“嗯,老天爷也知道这点,所以他弥补你了,让你念不成中专学烧砖。”春华吐槽他一句。

王东阳说道:“反正我这辈子就跟‘专’有关,我先去烧砖,以后让孩子一定考上中专!”

王忆算计了一下孩子们念书的时间点,还别说,这事他有信心:“行,以后等你家有了孩子那至少能念中专,我说的!”

王东阳两口子一听这话来劲了,问道:“王老师,你真有这么个自信?咱王家孩子以后肯定能念上中专?”

念了中专就能吃商品粮呀!

王忆拍着胸膛说道:“你们把这话记下就行了,以后念不了中专你们来找我,愿打愿罚!”

王东阳搂着他肩膀笑着出门:“这哪能呀?王老师你给咱队里做出多少了?队长老是说,我们不能老是沾你光,这成压迫你、剥削你了,这种事可不成。”

他们说说笑笑的上码头,这样人员汇合,王向红开船往东南行驶,直奔防空岛而去。

防空岛隶属于长龙公社但却是县里武装部协助管辖,它周围洋面叫做大盘洋,周边海水很深且有汹涌暗流,天涯三号靠近岛屿后,能看到更大的水花在激荡。

这边岛屿不少,但都不大,且岛上缺水源是无人岛。

但防空岛上有水路,22年的时候这边已经发展成了网箱养殖基地,岛上有上百号渔民和工人,根据考察团调查得到的资料来看,岛上的两口水井足够满足百人的生活。

这是王忆第一次来防空岛一带,靠近岛屿之后可以看到岛上山峦大开的山洞口,如巨大海兽张开嘴巴虎视眈眈。

王忆问道:“这岛屿上一直没有人吗?有没有水井之类的?”

他想打探一下关于水脉的情况。

第404章 找厂址,找资源,建工厂

王向红说道:“住过人可是没有水井。”

“听老辈人说,清道光年代,佛海县那边有几户渔民过不下去藏到了这岛上。”

“哦,这岛屿本来就有山洞,是小溶洞,规模不大,可以藏人,早年间有些过不下去的人会上来躲官差。”

“然后从清道光年代开始有人在岛上居住,但不算定居,就是来躲苛政。”

“到了民国时期,民不聊生,嗯,躲到这里的人增多了,被官府给注意到了,结果官府开始在岛上征收捐税。”

“既然躲在这地方也不安全,那慢慢的就没有人继续来这里了,毕竟没有水没有粮食,要吃水全靠下雨天出去接一点,或者摇橹去其他岛屿上偷偷打水,很不方便。”

王忆问道:“这岛上没有水脉吗?有人来找过吗?”

王向红说道:“没有水脉,要不然这岛上早就有人住了。”

“这边海挺好的,比咱天涯岛那一带的海域要富裕很多,祖辈人就说,大盘洋有三宝,海蜇、白虾、大黑藻。”

王忆点点头示意他继续介绍。

王向红说道:“从官府开始对岛上的人收税,岛上的人就逐渐跑光了,到了1927年才又开始多起来,因为这里成为了奸商制造红丸和偷运鸦片的秘密海上基地。”

“这事寿星爷最清楚,当时他还参加过偷凿奸商运送红丸船只的行动,可惜奸商有护卫队,他们在斗争中落了下风,咱外岛不少好儿郎让他们奸商给坏掉了性命。”

“可是天理报应、屡试不爽啊,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上岛扫荡,杀光了奸商,侵占了他们的基地,在溶洞里开始制造红丸之类的东西卖往沪都。”

“最后咱们赶跑了日寇小鬼子,夺回了岛屿,国家把里面害人的东西全给毁掉了,最终这岛屿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无人岛。”

王忆听到这里补充道:“再就是到了1969年,我国突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全国开始挖防空洞,这里被挖了出来,是吧?”

跟船而来的王真尧老人摇摇头说:“不是,防空洞挖的早,50年就挖了,当时海峡对面动不动就派出侦察机进咱们领空找事,还扬言要派轰炸机过来炸了咱们……”

“呵,这里起虾了!”王东峰突然兴奋的指向海面。

王忆急忙看过去。

几只大虾从海浪中蹦了出来。

好兆头!

王真尧老爷子并没有因为被人打断了自己的话而生气。

他也看到了跳出来的大虾,满脸的兴致勃勃:“太好了,白虾群浮水起来了。行,这个好,今天回去就组织人过来捕虾!”

王忆问道:“尧爷爷你还没有把这岛屿的情况介绍完呢,50年开挖了防空岛,再之后呢?”

“之后将溶洞扩建成了防空洞,到了69年又扩建了一次,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王向红简单的说道。

王真尧老爷子的注意力全在白虾身上上,特意让王向红减慢船速从驾驶舱窗户探头出来看向海面。

海上断断续续有白虾蹦跳。

在海狼们眼里,这是丰收的场景。

防空岛的西面有一片深水区,渔船可以抛锚停靠,正好这边还有一片礁石深入海洋,就成了天然码头。

礁石很滑溜,上面跟起了一层包浆一样。

王向红给王忆介绍,说这都是以前在岛上搞红丸基地的坏人、鬼子和50年开始挖防空洞的军民们日夜践踏所成。

50年他还在部队服役,并没有参与挖防空洞,倒是王真尧等一些老同志参与过这个工程,所以王向红今天把他们也给带过来了。

天涯三号靠上这个天然码头,王真尧抢先跳了下去。

这时候船还没有停稳呢,盛大贵赶忙说‘小心’。

王真尧笑道:“没事,当年我在这里忙活过两年时间呢,哈哈,上上下下的不知道在这里踩过多少次,闭着眼睛也能站稳——哎哟!”

他说着话猛然就是一个踉跄。

船上的人吓一跳。

王忆正要说不能乱插旗子,结果王真尧接着站稳笑道:“看把你们吓的,我是开个玩笑、逗个乐子!”

王向红无奈:“三叔你说你,嗨呀,这太吓人了!”

他对王忆说道:“真就是让咱社员吃的太饱了,都有心情开起玩笑来了。”

王真尧笑道:“这话是真的,哈哈,咱队里现在光景好,心情好,有找乐子的心情了。”

“搁在以前,吃地瓜叶都吃不饱、吃野菜都吃不饱,那时候哪有力气说笑呀?”

另一个是他故地重游心情舒畅。

当年开展这个防空洞工程的时候他才三十多岁,还是年富力强的好汉子,被国家征调来开展工程,这是他们生涯中的荣光。

重回此地,老头子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