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4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盘炕本身很简单,费劲的是暖炕——得跟灶台联系在一起。

王忆去上课的时候发现这事挺好办的。

孙征南会盘暖炕。

他知道怎么在听涛居卧室里盘上炕、怎么从隔壁的生产队大灶来走烟道,最终通过在大灶烧火将热气和烟雾走炕洞再冒出房屋去。

当天下午山上山下的又热闹起来。

山顶上要开工程,孙征南领着漏勺、大迷糊和徐横给他盘暖炕。

而山下则铺好了沙滩竖起了排球网开始训练打比赛。

因为秋渭水来亲戚了,所以她先不参加训练,而是给初选出来的运动员们讲解比赛规则。

王忆给学生上完课让他们上自习复习功课,然后他去听涛居给孙征南搭把手。

孙征南他们都在忙活。

天涯岛的历史上没有过炕,这种情况下给听涛居卧室里盘上一座暖炕挺费劲的,主要是还得破墙走烟道!

王忆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忙的热火朝天,看见他过来顾不上招呼他:

大迷糊搬砖、漏勺和泥,徐横在打洞,孙征南则开始摆放砖头正式盘炕。

见此王忆拿了加白糖的热豆浆分给四人说道:“不着急,先休息一下。”

“孙老师,这里能盘炕吧?”

孙征南洗了把手接过热乎乎的汽水瓶仰头喝了一口,说:“没问题,我入伍之前在老家跟着亲戚干过建筑活,生产队不少人家的暖炕都是我跟着我大伯盘起来的。”

“你家啥样子?”王忆好奇的问道。

他来到82年时间不短了,但还没有去内地看过呢。

孙征南笑道:“你是问布局?我家是农村的普通房子,四间正房,坐北朝南。”

“正房西头是一间耳屋,空间不大,大概有十多个平方,这就是所有的房屋了。”

“进正房的话,从门口进去就能看见靠东墙是一座四方的灶头,三尺半见方,二尺半高……”

他放下热豆浆,一边说一边给王忆比划着:

“灶台的火门冲南,灶台上座一口七印铁锅,靠灶台左边是一架风箱,每天早上我娘都很早起来,坐在灶台前烧火做饭,用晒干的玉米杆、玉米棒子或者花生蔓子当柴火。”

“有时候花生蔓子上还有漏网的花生,每每这时候我娘就放火门口烤熟,我小时候冬天最期盼的就是起床后去我娘怀里坐着,这时候我娘会给我剥一个花生吃。”

他说到这里笑了起来,笑的眼圈有点发红:“真香啊!”

王忆说道:“你已经有段时间没回老家了,要不然什么时候给你和徐老师放个假,你们回家去看看吧。”

孙征南轻描淡写的说道:“让大炮回去吧,今年寒假他得回老家,我就算了,我母亲没了,跟父亲关系处的不好,这么着吧。”

王忆顿时明白了孙征南为什么会笑着笑着眼圈红了。

触景生情了。

他便改话题问道:“咱们这边怎么盘炕?你们教师宿舍要不要盘炕?”

孙征南摇头道:“教师宿舍不盘炕了,灶台都拆掉了,盘炕也没个烧火的地方。”

“至于咱们的炕怎么走烟道?很简单,墙壁那边正好是大灶里三个土灶之一,把烟道走过来就行了,然后你这边土炕一角用砖头沿房角砌一条烟囱。”

“让烟囱穿过房顶,底下与炕洞子连在一起,这样大灶烧火,你这边就热乎了。”

漏勺走过来笑道:“应该在大灶里也盘上热炕,我听孙老师介绍之后明白了,咱们这土灶烧火浪费了很多热量。”

“可惜空间不够。”孙征南遗憾的摇头,“要是够的话真隔出两间屋子,在盘两个暖炕。”

“就凭咱们大灶这个火力,王老师,我估摸着到了暖炕开通的时候你这里会热的出汗!”

王忆说道:“行,出汗排毒,让我使劲出汗!”

他不在乎炕暖不暖、热不热,主要是一个干燥。

冬天睡个干燥的床铺可太舒服了。

然后他又想到了夏天:“等等,夏天做饭的话火力一样很猛,那我这炕怎么睡?”

孙征南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说:“多简单的事,开设两条烟道——不对,应该说保留已有的这条烟道,再给你的暖炕走一条新烟道——你们东北不这么做吗?”

王忆压根就没见过东北的火炕什么样。

不过他脑瓜子转的很快,说道:“我们东北夏天也不热,跟咱们外岛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一条烟道就行了。”

“到了夏天烧炕肯定会热一些,这时候掀开褥子席子之类的给炕散散热即可。”

我赌你也没有见过东北的火炕!

他赌赢了。

孙征南恍然的点点头,说:“是这样呀,那你的暖炕要有两条烟道,我们老家也是这样。”

“灶台紧挨的墙壁另一侧一般就是正房,里面有个火炕,火炕有炕洞,炕洞一边连着灶台的烟道一边就是烟囱。”

“这样砌灶台时我们会砌两条烟道,一条就是直接跟烟道在墙角的位置相连、直接从烟囱走烟,一条是将正房的墙掏个洞,让烧火的灶洞与隔壁的炕洞相连,让热气烟雾通过炕洞进入烟囱。”

“你看这样到了冬天或者说天气冷啊、特别潮湿的时候啊,就把直接通往烟囱的用砖头堵严,再将通往你房间暖炕的烟道扒开,这样每天三顿开火做饭,灶火顺炕洞通往你的炕洞里,把炕烧的暖暖的。”

“整个大炕本身又是一个特大的散热器,热量往外散,能蒸的满屋暖洋洋的。这样到时候屋外天寒地冻、屋里头温暖如春,住起来会比较舒服。”

“等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就反过来,把直接通往暖炕的烟道给堵住,让烟雾直接进入烟道通往烟囱离开,你的炕就不会热了。”

他给王忆讲解清楚了,汽水瓶子里的热豆浆也喝完了,然后他放下瓶子搓搓手说道:“来,同志们继续干活!”

他是熟练工,这活对他来说很简单。

盘炕、留炕洞、重走一条新烟道,这些对他来说都很简单,下午干活,傍晚最后抹了泥巴又在泥巴外面贴上报纸当墙纸,很快就把暖炕给盘出来了。

大灶做晚饭,因为要把暖炕上的湿泥和烟道上的新泥给烘干,于是王忆今晚让钟瑶瑶四个女厨工包了包子。

大火蒸包子!

烟囱中白烟袅袅。

暖炕和烟道上的湿泥慢慢的便被烤干了。

并没有烟雾冒出来。

这证明暖炕盘的很成功。

孙征南摇摇头说:“其实火炕盘好之后最后停它个三五天,让它自己干透再烧火,今天直接开火有点心急了,我看着过不了两天炕面就要裂缝子。”

王忆可不能等。

裂缝子那就再找补吧,现在天多冷,这三五天他睡哪里?睡秋渭水的床上?

他想秋渭水还不想呢!

等到包子蒸熟了、停火了,王忆上手去摸了摸炕面——

很热乎。

整个被褥也是热乎的,而且用手捏一下还感觉特别的干燥。

见此王忆可太高兴了。

从来到天涯岛他的被褥就是湿漉漉的,哪怕夏天白天去晒过太阳到了晚上还是会有些湿。

因为外岛湿度太大了,夜里还总是起雾,有时候雾气不大,人的眼睛看不清,但它实际上也是起雾了,雾水黏糊到被褥上,让白天才晒干的被褥立马湿润起来。

所以王忆夏天都是睡凉席,睡褥子太湿了。

现在好了,现在天冷了他反而可以睡上干褥子了,能够睡个好觉。

王老师是懂得感恩的人,他特意去给孙征南攒蒜泥吃。

尽管晚上蒸的是海肠韭菜馅包子……

这海肠韭菜馅包子太可了。

在22年一个小包子得卖十块,像他们吃的这种新鲜野海肠加上秋韭菜包出来的包子价格得更贵,翻个倍不算夸张。

要知道漏勺时刻不往给他进补,这包子里头的馅儿可不缺海肠,一口咬下去嘴里都是Q弹的海肠。

包子出锅的时候,天边已经只剩下一缕夕阳红。

渔家唱晚,好些渔船来到天涯岛。

今天没有什么船出去上工,强劳力们都留在家里收拾海滩了,此时到来的渔船是想看电视的外队人撑来的。

岛上有袅袅炊烟升腾,有淡淡的饭香味飘荡,王忆两手各拿了一个包子坐在听涛居门口往西看。

躺椅摇晃中,红日要入海。

此时一场天海交汇的造化瑰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海风吹的山上树枝草杆乱摇,也吹的海上波浪汹涌,夕阳红在从天边撒到海上,一直拉长到天涯岛。

海水子在流动,这片夕阳红也在流动。

很快,橙红黯淡化为灰暗又变为漆黑,沁凉的夜色从天边舒展到全天空、笼罩住整片大海。

王忆咬了一口热乎乎、软乎乎的包子吃起来,清透的海夜降临了。

今晚的夜色有些冷。

海岛的秋天总是格外寂廖,哗啦啦的海浪声变得悠长缓慢起来,好像连海浪都感到孤单了。

丝丝秋风贴着海面吹上岛屿,带来了海水的寒意。

逐渐的海风越发狂野,风声呼啸而至,显得这个秋夜分外深沉,凛冽的寒冷刻骨透凉。

王忆吃过包子后回到房间,拉开被褥躺下,一股温暖包裹了全身。

他打开台灯开始看砖窑厂选址报告,看了好一阵一直到看累了才熄灯睡觉。

浑身暖洋洋的。

这一个晚上睡得可就格外踏实了。

时间很快,礼拜天又来了。

以往礼拜天王忆要去市里搞商品、搞货物,现在这活交给生产队就行,让他们自己去打开丙-110仓库往外搬运就行了。

王忆昨晚把砖窑厂择址报告给大概看了一遍,五个适合建厂的岛屿中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防空岛的岛屿。

这岛屿是无人岛,让他看中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岛屿中有六十年代军民共同挖建的防空岛,这些防空岛适当修缮之后可以做砖窑厂的窑洞。

另一个是它隔着天涯岛最近,从天涯岛往东南大约十五公里就是防空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