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7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外面雨势渐大,黄小花将自己用来避雨的塑料袋子打开,将录音机装进去,自己顶风冒雨的跑回去。

王忆给她撑伞:“嫂子不用这么急,你看你跑的,这大雨天路滑,小心摔倒!”

黄小花听到这话便减慢了脚步,笑道:“对对对,山路挺滑的,不能摔倒,摔了我不要紧,摔了这机器可怎么办?”

她带着录音机回到祠堂,妇女们顿时呼啦啦的围了上来:“拿回来了?”

“拿回来了!”黄小花欣喜的将录音机拿出来,妇女们立马伸手去抚摸录音机。

王忆让她们先新奇了一阵,等她们的新奇劲过去了,他给录音机安装上电池,放上一盘磁带给妇女们听了起来。

前奏响起,悠扬空灵的女声从喇叭里传出: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是《映山红》!”顿时有人兴奋的叫了起来。

其他人跟着高兴的进行讨论:“对对,是邓玉华的声音,我一下子听出来了。”

“《闪闪的红星》,我嫁进咱队里那年,咱队里请电影放映员来放过一部电影,当时放的就是《闪闪的红星》。我听到《映山红》后一下子喜欢上了,当时想学可是没有地方能学,难受了好一阵子。”

“我也记得呢,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哈哈,队里日子变好了,这歌不用学了,以后想怎么听就怎么听。”

“那得感谢王老师呀。”黄小花高兴的说,“来,同志们,咱们呱唧呱唧,感谢王老师给咱们队里带来好日子、给咱们服装队带来录音机。”

妇女们纷纷冲着王忆笑,笑着鼓掌。

心满意足。

他现在已经是队里的中老年妇女密友了。

王忆也鼓掌,笑道:“那谢谢姐姐嫂子婶子们的夸奖了,这机器放这里,你们休息的时候听一听,别一直听啊,小心走神了让剪子戳了肉!”

黄小花说:“王老师你放心就成,我们不会一直听的,倒不是怕剪子戳肉,我们怕浪费电池!”

王忆教她们怎么给磁带换面、怎么开始、怎么暂停、怎么结束。

这些功能简单,妇女们一学就会。

他又去木工队让王祥高去领录音机,进门一看,王墨斗正在棚子里刨木头。

王墨斗抬起头说道:“我猜就是王老师来了,听见你脚步声了。”

王祥高从门口探出头,说:“你小子,你长了个狗耳朵吗?干活你不行,瞎琢磨有你的。”

他给王忆拿了张躺椅说:“来,王老师试试我们刚做出来的新家伙。”

王忆笑着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墨斗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墨斗说:“刚才才进的家门,上午坐了张有信的邮船,下午回来的。”

他放下木刨子出来把黄大军的情况给王忆说了说。

两次手术都结束了,他们一直在诊所那边养伤,因为营养充沛加上黄大军年轻,他的伤势恢复的很好。

本来就是皮肉伤,没有伤到骨头和肌腱,这样一个月下来他已经能尝试着下床了。

王墨斗这次回来,就是要给黄大军做一副拐杖。

王忆问道:“你跟黄慧慧处的怎么样?”

王墨斗嘿嘿笑:“咱队里这两年最先娶媳妇的就是我了!”

“已经有人娶了,人家把婚事都办了。”他老爹立马发出嘲笑声,“而你小子这还没有订婚呢,就把婚事给想好了,想的挺美!”

王墨斗很吃惊,问道:“谁啊?谁动作这么快?噢噢我知道了,是徐老师……”

“不是,是王牌销售员麻六。”他哥哥王铁锤简单的说道。

相比于父亲和弟弟,王铁锤更像是个木匠,长得魁梧结实,干活卖力、沉默寡言。

王墨斗跟麻六打交道少,他疑惑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王祥高把麻六和杨文蓉的事简单的说了说。

然后王墨斗当场就酸了。

这麻子脸捡了个大学生媳妇?!

还有这样的好事?!

不过想想自己也捡了个媳妇,然后他又甜蜜的笑了。

王忆领着王祥高去领了录音机,给他们配的磁带是越剧戏曲——翁洲地区最流行听越剧,老人都喜欢这东西。

将录音机安排出去,王忆这边就没事了。

他坐在听涛居门口看连绵秋雨。

白日黑云,天气阴沉。

海上烟雨蒙蒙,岛上潇潇秋风带起了寒意。

估计从这场秋雨之后,外岛白天动辄三十多度的气温就没有了,温度回到了2字头。

不过不下雨的时候白天还是很热乎,所以岛上草木依然葱葱郁郁,只是能看出不那么碧翠了。

一些枫树叶子泛起了红色,门前老槐树的树叶也带上了一点黄。

清冷的雨水落在树叶上汇聚成清澈的水滴,一滴滴的落下,聚合成小水坑倒影了这个干净的世界。

王忆没事干,下雨的天气没人来找他,他便回了一趟22年,又给生产队大灶和钟世平分别送了一批鱼干、蛤蜊肉干、沙虫干等干货。

他把金龙胶也送出来了,让苏小雅带人给挂在了店里。

野生金龙胶是比较珍贵的,这东西用来炖菜,随随便便就得上千。

忙活之后,回到82年就是傍晚了。

天气更冷。

海风吹起来,竟然有刺骨的感觉了!

出海的强劳力们纷纷提前返航,他们的单衣受不住这寒意,所以他们没有硬撑。

受冷感冒可就不合适了。

好几天不能上工就罢了,还得花钱买药吃。

这秋雨连绵的天气里外队社员不会来看电影,所以今天傍晚的天涯岛格外清冷。

只有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冒着雨欢呼着往家里跑,这才带起了几分人气。

岛上烟火气挺浓的。

天色一放黑,家家户户便亮起了灯,烟囱上炊烟袅袅,灰白的烟柱混入雨幕中,一点一点消散在天地间。

王忆拍拍手准备做晚饭。

咸菜滚豆腐!

他把有些日子没用的野炊小灶又搬出来,中午他找了一些萝卜干,准备用萝卜干来滚豆腐。

猪油热锅、葱花爆锅下萝卜干翻炒,加上水炖起来,等到开锅了往里切豆腐。

左手端着豆腐右手用小刀切。

豆腐落入锅里,随着咕嘟咕嘟的咸菜汤汁而翻滚起来,王忆又弄了点干海带丝进去。

豆腐跟海鲜味道很配。

跟鸡汤更配。

所以他往里加入了一些史云生清鸡汤。

外岛有句老话,叫千滚豆腐万滚鱼,豆腐不怕炖,炖的时间越长越好吃。

于是王忆把小锅里加满了水,小火慢慢煨着,倚在门口一边煮豆腐一边拍腿哼唱老歌。

教师们来吃饭,漏勺笑道:“今晚天气冷,我给烤了点面饼,做了个酸辣汤,咱们吃酸辣汤泡小饼怎么样?”

教师们自然纷纷说好。

爽口开胃的酸辣汤、刚烤出来的油饼,都是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用来御寒最好不过。

王忆对祝晚安说:“小祝老师,今晚天气不好,咱们先不给你接风洗尘了,礼拜天我去城里,等我买点好菜回来咱们学校再给你接风洗尘。”

祝晚安笑道:“今晚的酸辣汤和油饼不是接风洗尘的美味吗?”

王忆说道:“那不是,接风洗尘肯定是一场丰盛大餐。”

徐横鬼鬼祟祟过来跟他混吃混喝,结果看到他在用咸菜炖豆腐,立马冷笑一声跑路了。

吃这个不如吃酸辣汤!

漏勺这酸辣汤可不一般,里面有豆皮有黄豆不说,还有午餐肉条、竹笋和香菇等配菜,很棒!

秋渭水过来跟他一起吃炖豆腐,王忆又加上一点嫩菜叶炖了炖,先给秋渭水舀了一碗。

豆腐滚的已经烂熟了,鸡汤的滋味钻入豆腐里,每一口下去都是清新的香味。

软豆腐、脆萝卜,还有一点韧韧的海带丝,王忆慢慢的吃着、慢慢的喝汤,一碗下去连豆腐带汤。

肚子里暖暖的,很满足!

秋雨只下了一天,当天夜里便停下了。

秋天的夜空分外的清晰,秋天的星辰分外的亮。

王忆半夜起来撒尿的时候偶然间一抬头,看见了一轮圆圆的银月低垂在海上,诸多的星辰遍洒夜空,与圆月形成了清晰的梯次感。

夜里阴云便被吹走了,于是第二天又是个艳阳天。

岛上开始忙活着晒鱼鲞了。

这是王忆第一次看到外岛晒鱼鲞,今天开始妇女们要晒的是墨鱼鲞。

大清早的还没有到上工时间,可是妇女们已经忙活起来。

强劳力们将最近刚捕捞上来的金乌贼从冷库抬出来,妇女们立马上手拿着用海水去清洗。

王忆一看还不到上学时间,他先跟着去学习晒墨鱼鲞。

收拾乌贼的地点是生产队的海蜇池,妇女们说说笑笑、忙碌不休。

她们左手拿乌贼,将乌贼肚子朝上、头朝前,手轻轻一捏让软软的腹腔鼓起,右手鲞刀轻轻往下一划,乌贼腹腔开裂。

然后鲞刀快速向上,先向左撇45度,剖开乌贼左边头部,再向右撇45度,剖开右边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