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7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如果是丁得才这么问,那肯定是印刷黄色书了。

王向红说:“想让你印刷一些奖状,嗯,我准备以后也给社员家里发个奖状。”

王忆说道:“哦,咱机器印刷不了奖状,不过你要是需要的话我给你弄一批,我那里还有呢。”

“我要的多。”

“我给你一百张!”

王向红震惊了:“你小子,你这是准备了多少奖状啊?”

王忆说道:“这不是还给年底准备上了吗?”

王向红说道:“对对,你做事喜欢未雨绸缪,这是好事。对了,我也给你一个未雨绸缪。”

“咱岛上秋天的雨水不会下很久,今天有可能要下雨,要是下完雨那明后天会天晴。”

“昨天今天咱的船都出海去拖墨鱼来着,今年行,弄到不少墨鱼,这样天好了咱队里要晒墨鱼鲞、腌墨鱼蛋。”

“这活得让学生们去帮忙,你看着安排一下下午的课程,安排一节劳动课。”

王忆说道:“行,这个临时安排就好,今天下午反正是上音乐课。”

秋渭水昨晚上学了《童年》,她觉得这首歌特别适合孩子们,于是就决定今天下午上一节音乐课。

带着一块老豆腐,王忆摇头晃脑的唱着‘皇帝老子不及吾’回到队里。

中午头吃大锅饭,这块老豆腐当晚饭,正好他去找点咸菜。

学生们这两天放学后会去捡金蝉花,积少成多,还真给王忆这边弄来不少的金蝉花——

不光是捡来的,还有的是家里往年保存了,这东西只要避免受潮发霉那就能保存很长日子,如今都卖给门市部了。

王忆计划着炖豆腐的时候放两个金蝉花。

男人要对自己的腰子好一点。

该补得补!

他这边刚放下豆腐,学生们还在排队打饭,然后开始淅淅沥沥的下雨了。

王忆一看这样不行。

以后秋雨刺骨,让学生们打饭时候在雨中排队不合适。

于是他对徐横和孙征南招招手:“过来,商量个事,咱们得在大灶外搭建个棚子了,学生排队打饭好歹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孙征南笑着说:“这种事,你是校长你做主。”

徐横转了转眼珠子陡然说道:“班副你现在真是满脑子都是你对象了,草,校长跟咱俩说这事,肯定是指望咱仨来搭建这个棚子呢!”

孙征南一愣。

王忆对他说:“你别听大炮瞎说,我怎么可能安排咱们三个来搭建这个棚子?”

“明明是你们俩!”

“你们看,咱学校教职工一共七个、八个了,现在八个人,漏勺忙活大灶忙的脚不沾地。然后小秋、小杨、小祝是女同志,祝老师是老同志,就你俩最适合干这些活了。”

他拍拍徐横的胸膛说:“能者多劳,两位同志,你们受点累吧。”

徐横说:“校长,我不怕受累,问题是你呢?你也适合啊?”

王忆说道:“我还有别的事呢,你们以为我闲着没事干?”

他琢磨了一下。

自己这两天还真就是闲着没事干。

那得找事干啊!

于是他就跟徐横商量:“你俩好好干,我下午要给服装队和木工队送一台录音机过去。”

“这样,你俩要是喜欢听歌、听相声,那我批准你俩晚上可以借走一台录音机,回去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听……”

“嘿?”徐横和孙征南一下子凑到了他跟前,满脸的兴奋,“怎么回事,王老师你还有录音机?”

“你买了几台呀?不就是小杨老师学英语那一台吗?”

王忆说道:“一共三台——不过我有另外的安排,孙老师,你除了做体育老师也做咱们学校的物资保管员、物管员。”

“然后目前的三台录音机和昨天做出来没发下去的那部分收音机你来管理,各单位要用物资,包括我在内不管是谁,都要去你那里签字领取。”

孙征南赶紧立正敬礼:“校长放心,一定做好物管工作!”

王忆拍拍他肩膀:“你俩好好干,那个我这个礼拜天要去沪都一趟,沪都那边有咱的一个兄弟单位,说是上个月就来咱岛上参加个联谊,结果一直没来,我得问问怎么回事。”

“然后,我这次会去沪都顺便帮你们教师买一身衣裳,学生有校服,咱们也要有工作服嘛!”

徐横说道:“校长你放心的去,在你走之前,我们俩就让你看见这里搭建起一座避雨棚子!”

王忆满意的点点头,挥手说:“都好好干,走,孙老师跟我进来拿录音机。”

另外两台录音机都在听涛居,全是四喇叭的好东西。

孙征南放入箱子里高高兴兴的抱上,跟随着王忆去大队委办公室拿另一台录音机。

这台录音机现在播放上下课的铃声,王忆去跟王向红说了一下物管安排。

王向红在这事上没有意见,他说道:“那每天上午上学之前,让文书去找孙老师领录音机,放学后移交给小杨老师学英语——”

“另外你上次一连买了三台录音机?你是不是动用你那存折了?”

王忆说道:“没有,我这不是一直在捣鼓手表、蛤蟆镜、打火机这些东西吗?最近入账挺多的。”

王向红点点头:“那就好,零钱可以花,整钱先别动,以后有大作用。”

他又跟王忆说:“对了,忘跟你说一件事了,上午教育系统上的领导还给咱学校送了几份通知,这都是交接给我了。”

“我拿给你,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

第335章 盐滩晒鲞

下午,秋雨朦胧。

雨水不大但是一下子把温度给带下来了。

王忆停掉了四台冰柜。

还不知道这降雨时间有多长,得省着点电力的使用,免得蓄电池空了,让社员们连照明的电都没有了。

他准备买一台UPS配合蓄电池使用,同时再加装上一批的太阳能板。

秋天冬天不比夏天,阳光不会那么炽烈,艳阳天也不会像旱年的夏天一样多。

不过这事不用很着急。

外岛这种地方挺适合用太阳能发电机的,因为海上风大、风不停,吹的云彩不住的飘荡。

这导致了外岛的天气变幻莫测,一天之内可能上午下雨、下午晴天到了晚上又阴天。

那么只要一天之内有个半天能出太阳,太阳能发电机就能蓄上一批电力供生产队使用。

仅仅是电灯泡照明用不了多少电,现在五台冰柜一出来,加上印刷机,它们才是用电大户。

下午王忆就不上课了,其他教师调整课程,祝真学、祝晚安、徐横、杨文蓉四个文化课教师分别带一个班的文化课,另外秋渭水会带一个班的音乐课。

上午下午各有四节课,上午全是文化课,下午四节课有四个班级轮流上音乐课、体育课。

反正现在天涯小学兵强马壮,教师已经足够用了。

特别是以后还要有大仿课,这样教师们的课程都可以安排的少一些。

王忆没什么事干,先去了服装队找妇女们,让她们安排一下手里的活,找个人跟自己去领录音机。

妇女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想了想说:“那啥,有个事跟你们说一下,中午头那会我从支书手里拿了个咱们县里教育系统上给发的通知,下个月国庆节,各学校要组织节目进行报选。”

“我准备领着咱们学校的全体学生去打一套太极拳,这样需要统一服装,我……”

“王老师你刚才说的是录音机?”黄小花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问道。

“对,录音机不是收音机?”

“我也听见了,王老师你是不是嘴瓢了?你说让我们去家里拿收音机过来吗?”

妇女们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王忆挥挥手打断她们的询问,说道:“是录音机、是录音机,我给伱们准备了一些磁带,等你们把录音机带过来,这样安装上磁带就能听歌了。”

“你们的工作很无聊、很繁琐,这样休息的时候听一下歌曲,可以舒缓一下心情。”

妇女们听到这话连连点头,满脸的笑容,欣喜之情真是跃然而出:

“王老师你真会为我们考虑,你考虑的真好,真周全呀。”

“对对对,要是休息时候能听听歌就好了,咱生产队就这么一座岛,东家放个屁,西家立马就能听见,队里没有新奇事,让我们平日里都没什么好聊天的。”

“你真要给我们配一台录音机?就是大队委办公室那一台吗?你们学校不用了?”

昨天录音机出现,消息便传递开来。

社员们深感新奇,因为生产队里还没有过录音机呢,他们都想看看、研究研究。

但是王向红不让他们看。

录音机上按钮多,他怕社员们好奇乱按,万一把录音机按出毛病怎么办?

这东西可是进口产品,一台几百块呢,一个社员一年的工分都挣不出来!

王忆对服装队的妇女们说:“不是那一台,我一共买了三台,学校用一台、你们服装队用一台,还有老高叔的木工队也得用一台。”

他对黄小花招招手:“行了,嫂子你跟我来,我跟你说说这个事以后怎么操作。”

“等等,”他又想起自己刚才被打断的话题,“下个月国庆节,咱们学校要在国家生日那一天给组织和人民献礼,我准备的是安排同学们打一套太极拳。”

“这样到时候得统一服装,我再给学生们弄一批布过来,这次你们要自己做衣服了,给他们一人做一件练功服。”

黄小花开心的笑道:“又给娃娃们做衣服呀?好好好,没问题……”

“等等,什么叫练功服?咱们都没有见过,这怎么做呀?”又有人赶紧问道。

王忆说道:“你们肯定会做,练功服跟以前老人们穿的那种宽松衣服很像,就是到时候在前胸后背的缝一条布,上面有‘武’之类的字而已。”

他先把计划告诉给服装队,然后领着黄小花去找孙征南领录音机。

学校给孙征南配备了一个塑料壳笔记本,孙征南工工整整的写上日期,让黄小花签字,这样将录音机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