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46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凑上去看了看。

送来的防汛物资挺好,有麻袋、有尼龙绳、有自带发动机的抽水机还有绷带、止血药、感冒药等杂七杂八的物资,其中赫然有粮食,这点来看国家对渔民还是挺关心的。

王向红递给袁主任一根烟。

袁主任看了看笑道:“呵,好家伙,红塔山?我在公社听说你们生产队现在发展的蒸蒸日上,却还是小看你们了,让你这样的老家伙舍得给烟卷,看来你们生产队是发大财了。”

王向红笑道:“发什么财?我是尊重你,所以把省下来的烟卷给你吃,要是你们那个肥主任来你看我给他什么吃,我给他妈个逼的白眼吃!”

船上有防汛办的人,袁主任打了个哈哈把这个话题给转移了,他谈起了这次的台风汛情:

“这次台风的编号是8217,叫欧文,挺厉害的,它是强热带风暴,上午我们接到中央气象局消息的时候,它的中心气压是990百帕,风速增强到了每秒25米。”

“这么厉害?”王向红面色凝重起来,“看来咱外岛要打一场硬仗了,它最大风力能有几级?”

袁主任掏出个小本来看,说:“我们出来之前是9级,7级风区半径是320公里。不过有小鬼子挡一挡,这个风应该会减弱一些。”

“从早上的时候开始它是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朝咱们国家移动,预计明天开始影响咱们翁洲,后天会正式登陆咱们这边。”

王忆问道:“天气预报的专家有没有估计这次台风会对我们地区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袁主任说道:“影响是老一套的,主要就是海上大风和海面风浪,所以千万不能出海了,然后还有外围螺旋雨能带来的局地性降水,这下子能缓解一下咱地区的旱情。”

王忆问道:“今年翁洲地区比较旱?”

他想起了夏至时候王向红的那几句谚语,看来老祖宗们的生产总结还真是正确。

王向红也再次重复一遍:“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今年芒种夏至都没有雨,我就知道会有旱情。”

袁主任说道:“所以你们省着点水,你们岛上淡水资源紧张,不过你们岛上没有农田还行,我跟你们说,多宝岛等几个农田多的生产队为了争夺水都干架了!”

王向红抽了口烟叹了口气:“碰到旱年哪年会没人为了争水干架?我倒是希望我们也有机会跟人家为了争水干架,可我们岛上没有那么些农田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外人都以为渔民面朝大海有数不尽的渔获可以捞取,开局一条船剩下全靠捞,然后就能过上春暖花开的日子。

殊不知渔民很羡慕农民。

现在还好,科技进步了,国家可以监测海上天气变化,放在以前渔民哪能确切的知道台风海啸之类的天灾什么时候来?又哪能知道来的是什么级别该怎么防护?

建国之前每一次台风都会带走好些人命——海上打渔的船碰上烈度台风肯定得船翻人死,另一个岸上的人家也不安全,船毁家破的事时常发生。

那时候渔家穷,一旦没了船没了房子这真是破产了,渔民只能被逼上绝路。

所以在渔民看来农民的处境比自己好的多,有农田,只要舍得出力那就有粮食可以吃,而且不像他们这样害怕台风海啸。

当然这种事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农民日子就好过了?像今年这样是旱年,不少农民要饿肚子!

防汛用品被送到,袁主任扔掉烟蒂对王向红挥挥手说要去水花岛。

王向红跟他告别,然后对王忆说:“赶紧大喇叭广播一声,让社员们准备防汛。”

王忆说道:“上午出去上工的那么多人呢?他们……”

“他们不用担心。”王向红安慰他,“台风来的没那么快,现在党和国家设立了天气预报站,台风出现后就会发现,于是咱渔民有了防备的时间。”

“刚才你也听见袁主任的话了,台风明后天才会影响到咱这里,今天海上没什么事。”

他们结伴回到大队委,一进办公室里头十好几个人凑在照片前指指点点:

“……哈哈你看我,我当时在抠鼻子,我不知道王老师在拍咱。”

“秀芳沾光了,她正好跟小秋老师站在队伍外面,给她拍了个正好……”

“行了行了,”王向红进来拍拍桌子,“什么时候还在这里看照片?赶紧回去吃饭,吃了饭下午不用上工了,集体准备防汛。”

社员们很冷静:“来台风了?”

“嗯,来台风了。这次台风挺厉害,九级,不知道到了咱这里是几级,所以必须得做好万全准备,不能让个人和集体遭遇损失!”王向红凝重的说道。

后面他打开广播台拍了拍话筒说道:“咳咳,全体社员都有了、全体社员都注意了……”

吃过午饭,天涯岛忙碌起来了。

学生们最是活跃。

他们换上了新校服,整齐的一身绿,绿衣裳绿裤衩绿帽子,凉鞋颜色不一样,男生是土黄色女生是大红色。

绿色上衣前是一条条飘荡的红领巾。

王新钊很正式的把儿童团招呼在一起吆喝道:“同学们,我们现在穿上了军装,就是童子军了,这次台风来袭气势汹汹,我们有没有信心战胜它?”

儿童团一帮孩子嗷嗷的叫:“有!”

“准备好作战了吗?”

“准备好了!”

王忆倚在树上看着哈哈笑。

很好玩,很有时代特色。

他琢磨着要不要给王新钊弄个五条杠,这也是个五条杠少年啊。

王状元、王凯他们换了衣服跑来,然后看到儿童团列队在派发任务感觉很神气,便凑上去商量:

“大钊,你让我们也进儿童团吧,你当团长我当政委。”

“不行。”王新钊坚定的拒绝,“状元你思想觉悟不够高、品质太差,你们这些人还达不到加入我们儿童团的要求。”

天气又热人又生气,王状元几乎要冒烟了!

王新米说道:“大钊我可以,我思想觉悟……”

“你更不行,”王新钊摇摇头,“你还被王老师给劝退过呢,虽然你回学校后比较老实,但是组织上还是需要考验你一段时间,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你还没有接受火的检验,还不值得信任。”

王新米急眼了。

王状元哈哈笑:我只是思想觉悟不够高,你直接被开除出同志的队伍了。

王凯说道:“那我呢?我没犯过错啊,我一直很积极,大钊礼拜天我还分你蚂蚱来着。”

王新钊犹豫的说道:“你倒是行……”

王状元直接搂住王凯肩膀说:“行了,不用跟他废话,他不让咱加入儿童团?行,那咱组建一支童子军!”

“王新钊才是团长,我是军长,大米,你是政委!走,咱们组建童子军去,不能加入儿童团的都可以加入咱们童子军!”

王凯讪笑道:“状元,大钊刚才跟我说可以吸收我进入……”

“我给你一个师长的职位!”王状元当机立断打断他的话。

王凯便对王新钊吐了口唾沫:“谁愿意加入你们儿童团,小孩才是儿童,我们是、是军人!”

王忆这边一边笑一边摇头。

六零后们真有趣。

王新钊对于童子军的挑衅表示极度的不屑。

他说道:“我们儿童团是支书组建的,我这个团长是领导任命的,是组织上委任的,你们童子军是野路子,有啥好得意的?”

然后他很郑重其事的给团员们安排工作,有去降国旗的、有去加固猪圈的、有的去拆卸门窗的,等等等等。

正在看热闹的王忆一听要拆卸门窗顿时懵了,问道:“怎么还要拆门拆窗户?坚壁清野呀!”

旁边走过的王东喜给他解释说:“校舍建的比咱家里房屋高,承受的风的压力大,很容易被刮碎玻璃,而学校门窗刚换了新玻璃,可不能被刮坏了,所以要卸下门窗来,让风从屋子里通过。”

“对,王老师,咱们教室里的桌子都是砖头水泥的,不怕风吹。”王新钊说道。

然后他打眼一看着急了:“王凯,你怎么降国旗?”

王凯领着两个人在降国旗,他说道:“台风都要来了,不降国旗干什么?大风大雨的……”

“不用你们降,这是我们儿童团的任务!”王新钊感觉自己的工作被冒犯了。

王凯说道:“那你跟状元说去吧,状元是我们的军长……”

王新钊急忙问道:“状元呢?”

“在猪圈里忙着呢。”

“草!”

学生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们并不觉得台风可怕,反而觉得今天因为台风动员起来让他们多了一个展示新校服的机会。

他们积极的想要表现自己,王新钊本来想领着儿童团好好露露脸,结果王状元下手太快。

但王新钊还是很聪明的,他挥手说道:“团员们跟我走,台风天打水不方便,咱们给寿星爷他们家里打水去!”

猪圈里冒出个人头。

是王状元。

他吆喝道:“童子军的同志们不要着急,我会修屋顶,台风天要加固屋顶,我领着你们给寿星爷他们家里加固屋顶!”

一旁的王忆表示惊叹:

卷起来了,服务卷起来了。

学生们这边还有心情较劲,社员们这边可就真忙碌了。

加固屋顶、加固墙壁、加固鸡舍、疏通排水沟,等等,活很多。

除了家里的活还有生产队的活。

生产队这边猪圈也要加固、猪要关起来,然后还得加固电线杆、卸掉路灯的纸壳灯罩、拧下电灯等等。

活更多。

学校的工作王忆指挥,他去拿了一卷粗胶带领着学生来打米字胶,这样就不用拆卸门窗了。

王向红对此颇有疑虑:“这样贴上胶带就行了?”

王忆说道:“对,你没有见过这样的玻璃防护方法吗?”

王向红摇摇头。

他拿起粗粗的胶带看,说:“我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塑料胶,咱社员家里的塑料胶跟小手指一样细。”

王忆说道:“这是沪都单位给支援的,支援的挺多,这样吧支书,让四个组的组长都来领点胶带回去,都把门窗玻璃给贴一下,以防万一吧。”

王向红说道:“可它们是沪都的同志支援你们校园建设的,咱社员们私下里分了它们?不好。”

王忆说道:“咱不是私下里分了,这不是特事特办吗?先保护玻璃,要不然暴风雨结束还得买新玻璃,多浪费钱。”

王向红又问道:“那这样贴个米字型,玻璃就被风吹不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