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45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早上升旗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老高了,照的学生满头汗水,礼拜天刚洗了晒干的衣服又湿了。

一些学生不穿鞋子来上学了,直接赤脚。

这是外岛的传统,天气热了大人孩子都不穿鞋子,赤着脚干活还方便,不管是在船上还是去水里都要赤脚。

王忆把衣服和鞋子的箱子搬出来,孙征南要吆喝,他递给孙征南一个哨子。

孙征南拿到哨子后笑了:“这是好东西。”

他把绳子带上,含住哨子吹响,学生们纷纷看向他。

这样他握紧拳头举起右臂喊道:“全体都有!以我为基准,按照高矮个队形摆开!”

学生们迅速站好。

然后孙征南说道:“下面请咱们校长来讲话。”

学生们自发的鼓掌。

王忆冲祝真学笑道:“我这是关二爷面前耍大刀、鲁班门前弄斧头,在你这样的老教师面前装大头蒜。”

祝真学说道:“你是校长,就该校长讲话。”

王忆说道:“行,我没什么要说的,就是同学们应该知道,上个礼拜祝老师帮咱们联系了几位老爷爷对咱们学校进行了助学捐款。”

“这笔款子是什么用途呢?是给同学们买校服和凉鞋,嗯,夏天穿的校服和凉鞋。”

“现在衣服鞋子买回来了,助教们出列……”

学生们纷纷看向排在一起的箱子,嘈杂的声音顿时响起来。

孙征南吹响哨子。

尖锐的哨声压住了学生们亢奋的交谈声。

王忆笑着摆摆手说:“孙老师,不要紧,纪律很重要,但咱毕竟是学校不是军营,学生们还是要保留一部分天性的。”

“如果他们特别高兴的时候却不能展现自己的情绪,小小年纪就要去压抑情绪,这未必好。”

“没事,同学们可以小声讨论,只是别扯着嗓子叫——王状元你可行了吧,你闭上嘴,我在这里都看见你的扁桃体了!”

正要喊叫的王状元讪笑着闭上嘴巴,然后他又忍不住的问:“哪里有扁桃?王老师是不是看错了?”

衣服鞋子都是按照身高来摆放的。

体型无所谓,所有孩子都削瘦。

草绿色的短袖短裤和小军帽拿出来,助教们帮忙衡量尺寸,学生们欢呼雀跃的上来领衣服鞋子。

孙征南喊道:“拿到衣服的同学别逗留,排队去打饭,吃完早饭继续上课,中午回家再换衣服,下午上体育课,这样精神抖擞的上体育课,都明白吧?”

学生们嗷嗷的叫:“明白!明白!”

周一的早餐总是格外丰盛一些,周末王忆会去城里采购一些新鲜蔬菜和肉食,这个周末他没空,于是秋渭水替他在县里买了一些蔬菜。

天气热了不能再吃太热乎的饭,王忆让大迷糊配合着漏勺煎了土豆饼搭配温凉的绿豆粥。

土豆饼煎的火候恰到好处,色泽金黄泛油光。

做饼用的面糊里加了鸡蛋、撒了点葱叶,这样吃起来不光香还清新。

教师也是吃这饭,另外王忆给煮了茶叶蛋,老师们还有茶叶蛋吃。

祝真学笑道:“我这不是过来支教的,我是来养老的,来改善生活的!”

王忆说道:“那我们生产队希望多给几位你这样的老先生养老。”

学生们吃饱饭去上早读课。

到了下课时间没人出去玩了,都拿出新衣服和凉鞋来翻来覆去的看。

他们里面不少孩子十多岁了家里还没给买过新衣服,身上穿的要么是用大人衣服改的要么是亲戚家大孩子淘汰掉的。

现在来上学了连续拥有了两套新衣服、新鞋子,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所以如今谁也不能阻挡他们上学的信念!

必须要上学!

必须要学习知识!

必须要变成有文化的人!

等到中午放学,生产队可就热闹了。

课代表、助教们也不去大灶探头探脑了,放学后抱着衣裳鞋子往家里跑。

王忆看的一个劲的地铁老人看手机脸:这岛上的孩子真厉害,铁脚板啊,好家伙,岛上可是石头路,砂子石子不少,他们愣是赤着脚在上面跑。

他光看都感觉脚底生疼!

学生们急着回去换上新衣服。

本来想要嘱咐他们洗一洗再换上的王忆没说话,82年没有22年的讲究。

王忆给秋渭水收拾闺房。

房间是在东边,外岛以东为贵,讲究的是海上紫气东来,所以王向红家里收拾了东边房间留宿客人,如今成了秋渭水的房间。

布置方面,它开门是在房间靠西的位置,窗户往东一些,这样一张木床顶在东边墙上、靠在南边墙上,便于通风晒太阳。

岛上太潮湿了,白天需要让太阳晒床来去潮气。

王忆在房间北侧的大墙壁上贴了两张大地图,一张是国家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这样一开门抬头就能看见地图。

两张地图都是网上购买的七十年代地图研究版本,上面还有苏联、南联盟和东欧、西欧各国的具体标注,材质上有22年的精致,在这年代应该比较少见。

看着世界地图,他第一眼看见的是那庞大的苏联……

81军演才结束不久,这玩意儿当时真把欧洲和中国给吓尿了。

那是真正的钢铁洪流啊!

不过快要烟消云散了。

王忆摇摇头,不胜唏嘘。

他又在东边墙壁上贴了风景海报,春夏秋冬四季四张四海,春天是滇南山里万物复苏,夏天是南沙群岛椰林树影,秋天是华北山林硕果累累,冬天是大兴安岭白雪皑皑。

西边墙壁上他要贴一幅字,秋渭水摇头拒绝了:“祝老师毛笔字写的很好,等我让他给我抄一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样我每天起床第一眼看到的是它,上床躺下闭上眼睛看到的最后一眼也是它——时时刻刻都在春暖花开!”

第242章 万事俱备,只欠台风

这次王忆在22年可不止是准备了地图和风景图,他还准备了相框。

秋渭水的私照和两人的合照全被放入相框中,或者挂在床头墙上、或者放在窗台、或者放在了床头柜上。

总之,王忆布置了一下,秋渭水的房间变得温馨起来。

秋渭水看的一个劲捋肩头的长辫子。

这房间装饰的比她在城里的还要好。

王忆不光给她带来了相框,还给王向红、生产队、徐横孙征南等人带来了相框,全可以把照片镶嵌起来。

社队企业第一次分红的时候他给分红场景拍了照片,现在也洗出来了,并且他在22年将照片做了放大化二次清洗,小照片全变成了大照片。

最大的一场全景照被他放入了一个28寸的相框里,他夹着相框进办公室后问王向红:“我之前给咱生产队拍了照片,这次去沪都顺便买了相框镶起来了,放哪里挂着?”

正在眯着眼睛看报的王向红好奇的扭头看向他,然后‘蹭’的一下子推开椅子站了起来:“好家伙,这么大的相框?你拍了多少张——就一张?这照片这么大?”

王忆把照片展示给他。

照片是个全景照,有他、有王东喜、有大胆、刘红梅和社员代表,也有黄小花、凤丫、秀芳、秀红等排队的社员。

全在里面。

清清楚楚!

王东喜正好去仓库拿东西回来,抬头一看一张照片里有自己在趴着打算盘顿时懵了:“我草,这这这,这不是我吗?”

王忆笑道:“是你呀,上你第一次给社员发分红的时候我拍的……”

“对对对,哈哈,我当时在算账,你看还有支书、哈哈,支书你也在这里,快过来看啊。”王东喜跑上去欣喜的招手。

王向红没好气的说:“我当然在这里,我看见了,你吆喝什么?怎么这么大的人了还是不稳重?”

王东喜说道:“我在你面前,永远都是个小辈嘛。”

这话说的王向红感觉挺舒坦的。

他接过照片仔细看起来,王东喜在旁边指指点点:“哈哈,王老师你拍的照片?拍的挺好,但你咋不通知我一声?我当时没注意,唉,被你给拍了个侧脸,当时也没笑……”

“笑啥?你打着算盘你笑啥?”王向红一看他指责自己最爱的忆崽立马发飙,“给你拍个侧脸不是给我拍了个侧脸吗?你看这侧脸拍的多好,文书你别没数了,你侧脸比正脸好看!”

王东喜不高兴:“那我也想拍个正脸……”

“马上就给你们拍。”王忆笑道,“这次去沪都,我带回来一些胶卷,咱生产队家家户户都能拍……”

“家家户户都能拍?”王向红打断了他的话,脸色一沉,“你是不是花那个存单了?”

王忆摇头:“没动,不信我给你去看,那存单我还没有动呢。”

王向红怀疑他耍空城计,直接说:“走,我去看看,你那是修房子的钱,可不能动啊!”

王忆无奈,只好领着他去看存单。

他们出门走出去没多远,有人从山路跑上来喊道:“支书支书,公社来防汛办的同志了,你快去码头。”

王向红脸色一沉:“坏了,要有台风!”

王忆抬头看看天上。

万里无云。

晴空湛蓝。

他们结伴去码头,这时候码头上停靠了一艘大机动船,本来在码头上修船修码头的妇女和老汉正在船上忙着搬东西。

王向红快步走上码头说道:“袁主任是你来了?怎么回事?今年的第一轮台风过来了?”

一个穿着红背心的黑汉子站起身,他抹了把汗水说道:“对,王支书过来了?对,台风来了,快到咱东海了,现在正在小鬼子那边。”

“我们上午得到通知,然后挨个岛屿给你们送通知,同时给你们送防汛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