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62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一听这话学生们兴奋无比,纷纷跳起来高声呼喊。

为能在学校吃一顿好饭而兴奋,也为下午不用上劳动课而是可以念书学习感到兴奋。

这样王忆琢磨中午头吃什么呢?

他可没有准备这顿饭。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82年好些家庭顶梁柱的为难。

好些人家没有余粮,每天到了饭点看着老人孩子饥饿的样子他们心里难过的要命。

还好王忆这边粮食多,他先让大迷糊用大米和小米煮了一锅二米饭,然后想了想,决定做个盐油卤饭。

顾名思义,盐油卤饭就是用盐巴、猪油按照做卤味的方式做拌饭,说的再简单点就是猪油拌饭。

不过这个要麻烦一点,是把猪油烧热加上酱油、味精和白糖调成酱汁,王忆在里面剁上葱丝,这样猪油里有点葱油的味道,更好吃。

一人满满一碗米饭,然后往上舀一大勺油汪汪、黑漆漆的卤油,拌在饭里整碗的米粒都变得油乎乎。

看着馋人,闻着也馋人!

学生们拿到后纷纷露出满足的笑容:“王老师这太香了。”

王忆也笑了起来,他挨个摸了摸眼前几个学生的头,说道:“你们——怎么又有虱子啊?”

正要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结果手一摸好几个虱子乱爬,这氛围一下子没了!

王状元哈哈笑道:“下雨天,人懒虱子闲,王老师你没听过这句话吗?”

“没有。”

“就是下雨的时候,人感觉懒洋洋的,虱子也会闲起来,闲着没事它们就乱爬。”学生们认真的给他讲解起来。

王忆无语。

你们是不是缺乏幽默细菌?

我还能连这话都理解不了?

他对学生们说:“天气热了,我给所有男同学理个发……”

“好呀。”男生们高兴的又开始欢呼。

王忆说道:“全部理光头!”

男学生们顿时傻眼了,而女生们想想那场面就忍不住的笑。

王新钊淡定的说:“理光头更好,咱们都成了少林寺的和尚!”

男学生们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然后他们又开始高兴的欢呼雀跃:“好呀!”

王忆摇头。

二逼小崽欢乐多啊。

他对学生们说道:“给你们理光头是为了让你们保持卫生,虱子跳蚤传染疾病、降低人的免疫力,所以你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把虱子跳蚤的全给整死!”

“没用啊。”王丑猫摇摇头,“家里床板缝、石头缝还有被褥里头都是虱子跳蚤,老话说的好,杀不尽的跳蚤抓不尽的贼嘛!”

男女学生们纷纷应和。

王忆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他端着一碗盐油卤饭去大队委交给王向红。

王向红正收拾着报纸准备回去吃饭,看见他端过一碗饭来便摆摆手:“我家里做好饭了,你给寿星爷送过去就行了。”

王忆摁住他让他坐下,把铝制饭盒推过去说:“都有,王状元给寿星爷送过去了,招弟也给小爷送去了,你吃你的,我跟你商量点事。”

王向红还想拒绝。

可是低头看看这一碗饭好家伙全是细粮精米然后还油汪汪、香喷喷,谁能不馋?

他犹豫了一下,抄起筷子嘀咕道:“以后别给我送了,我家里有饭。”

“说吧,商量啥事?”

王忆说道:“两件事,先说一件小事吧,昨天晚上我不是说过市里头有个老同志叫盛大贵,以前在瓷都的陶研所上班,为国家奋斗半辈子把身体熬坏了……”

“嗯嗯,大码公社的黄小燕给他当保姆嘛,我记得呢,黄小燕人品真差,大码公社人品都不行,我可不是背后说人坏话,他们公社的人心眼多,不实在。”王向红一边咀嚼一边说。

王忆说道:“对,是这么回事,然后我不是帮忙抓出了黄小燕吗?盛大贵老同志信任我,委托我给他找个新保姆……”

“你要在咱生产队找?”王向红顿时反应过来,赶紧抬头看他。

王忆点点头。

王向红放下筷子不高兴的说:“这不成,咱队里一家人,日子是差一些,过的苦和累,但是没人受委屈,去伺候人……”

“伺候人?”王忆打断他的话然后开始拿捏他,“王向红同志,你现在思想长毛了。”

“老同志为革命、为国家奉献半辈子,身体都熬坏了,咱们安排个社员去照顾他,这是跟以前封建社会去当奴仆伺候地主老爷能一样?”

王向红无语。

他冲着王忆眨巴眨巴眼,然后没好气的说:“你小子脑袋瓜是好使,用我的话来将我的军。”

王忆哈哈笑,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王向红并不跟他生气,而是解释道:“你刚才故意曲解我的话,我是怕咱社员出去受委屈。”

“唉,保姆这活不好干,以前我给首长当过警卫员的,当了一个半月我主动请缨上前线了,为什么?伺候人的活不好干!”

王忆说道:“可是赚钱呀。”

“老同志给一个月25元的开资,这不算高,但另外过节给过节费,平日里吃喝住不花钱,一年还给一套夏装、一套冬装。”

“最重要的是,咱在城里留下个自己人,以后谁去了城里好歹有个能落脚喝口水的地方。”

王向红吃着饭说道:“这些道理我都懂,条件是挺好,一个月25元算挺高的了,哎呀,事不好办,你先说你要找人去干这活,那你找谁?你心里肯定有想法了,你小子想法多。”

王忆说道:“对,我有想法了,我想安排满山花婶子过去干。”

“满山花婶子手脚利索爱干净,以前有过照顾生病公婆多年的经验,而且峰子要结婚、需要钱,让婶子去很合适。”

王向红说道:“你婶子未必乐意,她人可要强了,我怕她觉得去干保姆丢人。”

他犹豫了一下试探的问:“要不上党员会议讨论讨论?”

王忆笑了起来,说道:“这种小事还要上党员会议?”

“主要是我提议满山花婶子还有个原因,就是怎么回事呢,黄小燕这人是大码公社的,然后她又姓黄,我记得大码公社有个绰号叫黄瘸子的想让峰子去当上门女婿。”

“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王向红问道:“黄小燕是大码公社哪个生产队,你知道她们生产队队长叫啥不?”

王忆摇摇头:“没记住,就记得生产队好像叫曹什么……”

“曹园?”王向红顿时来了精神。

王忆急忙点头:“对对对,曹园生产队,就是这个名字,我当时还想怎么生产队叫曹什么结果都姓黄。”

王向红笑道:“黄瘸子就是曹园的!”

王忆说道:“那我还真是考虑对了。”

“我怎么考虑的呢?当时黄瘸子算计满山花婶子,觉得她死了峰子就彻底成了他们黄家人,而满山花婶子觉得黄瘸子家条件好,面对人家的时候低一头,让人算计了也不敢吭声。”

“那现在我想让她去接黄小燕的活,而且咱干的漂漂亮亮,到时候消息传到曹园生产队去,打打他们姓黄的傲气。”

“同时也让满山花婶子明白,她比曹园生产队的那些妇女能干,她儿子也比曹园生产队的那些青年优秀,所以凭什么她们娘俩要面对黄瘸子家的时候自觉低一头?”

王向红用筷子指着他笑道:“有道理,你念过大学就是不一样,简简单单一件事却考虑的格外全面。”

“你有一点说我心坎里了,老子英雄儿好汉,不管打鬼子打反动派还是给国家上爱国粮,咱王家从来没掉过链子,这样咱面对外队人家的时候凭什么要觉得低一头?就因为咱穷?这是没道理的!”

王忆说道:“待会雨小了咱去问问婶子……”

“不用,让她来大队委就行了。”王向红说干就干,用大喇叭广播着把满山花和王东峰叫到大队委。

母子二人穿着蓑衣赶来,问道:“支书,叫我们来有啥事?”

王向红把盛大贵的事说出来,然后问两人意见。

满山花还没说话,王东峰激动的喊:“这是好事啊,他们家里管饭还给发工作服?一个月给25块现钱?这不是好事吗!”

他现在天天跑县城卖凉菜,开始了解城里生活,思维念头也开始受到城里人影响。

这个影响很简单,那就是要搞钱!

另外他也羡慕起了城里人的生活,穿着时髦、吃的饱吃的好、休闲娱乐活动多,特别是青春靓丽的姑娘也多……

总之他这些天做梦都想着能去城里生活。

但他知道自己去不成,没那个户口也没那么好的命。

可如今他母亲可以去城里生活,他便觉得这是好事,自己去不了城里那母亲能去也行,去城里生活怎么也比在生产队轻快舒服。

唯一问题是伺候人,不过他觉得这问题不大,凭他们的身份不去城里干活哪有机会去城里生活?

满山花也心动,她为25元的现钱工资和不用掏钱吃饭住宿而心动,就像王忆说的,她想给儿子攒钱娶媳妇。

于是看到儿子持赞同意见,她便对王向红和王忆说:“支书、王老师,我是妇道人家,啥也不懂,你俩给拿主意吧,你俩觉得我行我就去——一个月省25元,一年能攒……”

她掐着手指算了算,王忆说:“300元。”

“能拿回家300?”满山花顿时笑了起来。

她打听过了,1000元足够办个大气的婚事,这样三年就把钱攒齐了。

王向红问王忆:“这个老同志脾气怎么样?别的我不担心,我担心花儿去了受委屈。你是不知道,花儿这辈子过的苦,男人早早没了、公婆都有病,自己拉扯孩子还要……”

“别说,支书别说了。”满山花有点眼红。

过去的日子太苦了,她都不敢想。

王忆说道:“老同志的脾气是我愿意接手这件事的最大原因!”

他把黄小燕占据大房间而让老爷子住小房间的事说出来,见微知著,从这点能看出老爷子的好脾气。

再有一点就是庄满仓当时审过黄小燕一些事。

黄小燕自己也很后悔,因为盛大贵老人很有素质,对她很好。

甚至每次黄小燕家里亲戚来城里,他都允许人家来家里做客吃饭,如果是女同志还可以在大房间里跟黄小燕睡一夜。

王忆是了解了这一切后才敢把满山花介绍进城里当保姆。

在他看来当保姆不丢人,能赚钱能吃的好住的好,只要主人不难为人,那就比在外岛风吹日晒上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