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37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秀红愣是没听出他这句话的问题,点点头说:“那我唱《张网十字调》吧,王老师恐怕还不知道咱渔家张网生产的内容和操作的程序——咦,你们笑什么?”

其他妇女听出了王忆话里的弯,纷纷笑出声来。

王忆说道:“你别管她们,你唱你的。”

秀红唱了起来。

大姑娘的嗓音要清脆甜美一些,等到她这一曲唱完船就到地头了。

隔着天涯岛不远,这时候还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海岛。

贻贝是福海区域的土海货,因为这里潮急水清,自古以来便长了贻贝,现在在外海野岛的礁石缝隙里还能找到好些野生贻贝。

以前渔家人把捞贻贝叫做攻淡菜。

那时野生淡菜都是在礁石下生长,所以攻淡菜比较辛苦。

刘红梅给王忆介绍,说攻淡菜跟扎海参很像,需要憋足一口气一猛子下到10多米深的海底去找淡菜。

淡菜成群,找到后用脚背勾住礁壁抵抗浮力,然后赶紧一手铲淡菜一手往腰间的网兜装。

这样一来捞淡菜可是辛苦活也是玩命活,导致淡菜数量少、价格高,以前那是达官贵人才吃得到的海鲜。

不过现在淡菜养殖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好些海域都有养殖场。

养殖淡菜用绳子和浮子即可,浮子是白色的、绳子是黑色的,顺着白浮捞起黑绳下面便是沉甸甸的肥腴淡菜。

她们这里的淡菜也是养殖的,不过与野生没有区别,只是人工放苗而已,然后便不管了,等到这个月开始到七月时不时过来捞取即可。

这片海域下有礁石,成片的礁石,这就是暗礁海域。

大船行驶在这种地方极其危险!

小船无所谓,而且岛上人对这片海域如臂使指,找了个合适的礁石跳上去,把船绳绑在一块竖起的纤细礁石上即可。

除了偶尔露出水面的一点礁石,绝大多数礁石都在水面下,妇女们大大咧咧的走在上面,不靠近了看好像一个个在凌波虚度。

这种情况下可惜不能录像,要不然放短视频里能塑造一个网红景点的。

这想法让王忆心头一动。

他要承包22年的天涯岛,那么还真可以找到这地方去网上宣传宣传。

蹲在船头看了一会,王忆又有些担心,问道:“红梅主任,我感觉这个有点危险啊,要是不小心从礁石上滑下去怎么办?”

滑下去可就是深海!

刘红梅大大咧咧的说:“怎么办,游泳再爬回来,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小翠嫂子笑道:“王老师你别怕,这边暗礁面积很大的,得四五十亩地呢,你别乱走掉不下去的。”

王忆暗道我不怕是不可能的,要说吃苦我可以不怕,可这是人在水面上走啊。

指不定哪一步没站稳就是海洋深处,或者说指不定什么时候一个大浪头拍过来就把人从礁石上推下去了。

现在他知道为什么天涯岛祖祖辈辈容易出事了。

海里吃饭真是危险,都是农民,这打渔的比种田的危险多了。

他试探着踩上礁石,这些礁石因为总是在水下长了一些海菜海草,踩在上面滑溜溜的。

还好礁石本身参差不平,毕竟它们在水下,很少被浪花打磨。

淡菜便是一溜溜或者一堆堆的散落在这里,妇女们把腰上的快刀抽出来,弯腰开始挑选长肥的淡菜进行收割。

刘红梅带王忆,说:“咱渔家养淡菜跟果农种果子、菜农种蔬菜一样,甚至比他们简单,起码不用除草浇水啥的。”

“咱收淡菜跟他们收蔬菜收果子也一样,挑选大个的、长好了的,然后一刀子割下这一条绳子把它们给拖船上去。”

“个头小的,喏,就这样的太小了,别管他们,这样的等过几天再过来收,咱要一直收到下个月呢。”

王忆抬头看去,暗礁水面下都是淡菜,黑洞洞的成线也成面!

他感叹道:“这么多淡菜呀?这东西现在市场上多少钱一斤?我看咱今年丰收了。”

“两分钱一斤、三分钱一斤。”小翠嫂子随意的说。

王忆吃惊的问:“这么便宜?这也太便宜了吧?”

小翠嫂子说:“淡菜养殖太多了,咱这是自己养了吃、晒淡菜干分亲戚的,有些厂子养殖区域有一两万亩呢,那才叫丰收,一收就是几十万公斤,所以很便宜。”

第202章 它是虎头海雕

贻贝这种贝类要收拾起来挺麻烦的,它一簇簇的凑在一起生长,一条绳子能长几百几千的贻贝。

它们长势不一样,王忆得从中挑选,选差不多个头已经长大的那部分连同绳子裁剪起来。

因为长时间贴着礁石生长,它们之间缠着不少海草海藻挺脏的,礁石上有海泥,那它们身上还会沾染好些海泥。

于是众人挑选裁剪掉一段绳子后就得在海里使劲摆一摆,清理个差不多送上船去。

现在是刚刚收获贻贝的日子,能收获的还不多,王忆跟着半个来钟头便结束了,他们划船摇橹的回去。

刘红梅给他介绍:“后面小秋自己来岛上的话,你可以领他来捞淡菜,这片礁石下面藏着很多野淡菜,回去简单白灼就很鲜美。”

王忆委婉的说道:“我潜水的本事不太行。”

刘红梅直接的说道:“不行你就学呀,学生跟你说‘我算术水平不太行’,你怎么跟他们说?不就是让去学吗?”

“正好你领着小秋一起学潜水。”一个婶子冲他挤眉弄眼,“我跟你说王老师,潜水可能培养感情了。”

王忆琢磨了一下还真是个好主意。

潜水是要穿泳衣的,男女青年穿着泳衣相见这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而潜水的时候难免会你碰碰我、我碰碰你,甚至还会搂搂抱抱,这感情绝对突飞猛进!

王忆顿时来兴致了。

妇女们说的对,他不会就要学嘛,要学习潜水,以后他肯定要做生产队的主任,直白点就是天涯岛王家人的下一任族长,这样他不会潜水哪能行?

而秋渭水不在海边长大,肯定不会潜水。

所以等他学会了潜水那就嘿嘿嘿……

他越想越美差点笑出声来。

妇女们多数是过来人,能不了解他的小心思,便纷纷拿他开涮。

王忆没辙赶紧转移话题:“谁再来一首渔歌?再唱一首渔歌嘛!”

小翠嫂子跟着起哄,结果妇女们把她给推出来说:“你来唱!”

渔家妇女豪爽大方,以前打反动派的时候她们也是会摇橹上阵的。

所以小翠嫂子站起来后便落落大方的说:“那我来一首《抲鱼调》吧,王老师你好好听我唱,学会这渔歌就把咱福海的海货认个七七八八了……”

王忆放开橹带头鼓掌,其他妇女跟着鼓掌。

小翠嫂子响亮脆生的嗓音便压过海浪响起来:

“鳗鱼长长,鲳鱼扁扁,梅童鱼头大尾巴小……”

“飞鱼会飞,鲻鱼会跳,带鱼贪吃容易钓……”

“黄鱼头大,白扁嘴小,海蜇呒眼水上漂……”

这首名为《抲鱼调》的渔歌挺长的,总共有百八十句,唱出的是上百种鱼虾蟹名字和它们的特性:

“黄鱼黄甏甏,鲳鱼铮骨亮,鳓鱼刺多猛,带鱼眼睛交关亮。虎头鱼须短,梦潮鱼须长,乌贼骨头独一梗,箬鳎眼睛单边生。马鲛牙齿快,毛蟹脚长走横向;青鲇鱼,绿央央,黄鲟毛常两样生……”

渔家妇女嗓音都不错,起码挺适合唱的渔歌。

海边生活风大浪大噪音大,人们习惯了大声说话,从小练得嗓门洪亮、中气十足。

而渔歌本质是劳动歌曲,要的就是一个劲头。

王忆听着渔歌使劲摇橹,将船摇回了码头上。

此时叶长安和王向红也站在码头上,两人冲着海上指指点点,有豪迈的笑声顺着海风传进王忆耳朵里。

看着王忆摇橹回来,叶长安刚要说话咳嗽起来,这一阵上来咳嗽的挺厉害。

王忆赶紧跳上码头帮他拍背。

老爷子用手绢捂住嘴摆摆手,他擦擦嘴又擦擦眼睛,一开口声音更是沙哑:“没事没事,刚才被海风呛到了,我待会吃两粒药就好。”

说完他饶有兴趣的看着船上的贻贝,又说道:“这些淡菜刚出水呀?嗯,新鲜,个头挺大,不过不多啊。”

王向红把烟袋锅里的火星给摁灭,收起烟袋说:“我们这片海太穷了,没法大规模去养殖淡菜,所以只能找礁石区少种上一点,我们生产队自己晒点淡菜干,这样到了冬天煮个汤下个面啥的。”

叶长安点点头:“所以你们生产队养鸡的思路很好,要是这条路子能走通了,你们生产队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王向红拍王忆的肩膀,满脸赞赏:“叶领导你放心就行,有我们这个教员在,我们生产队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叶长安冲王忆露出笑容:“你们支书对你赞不绝口呀,他说你要是早出生个四十年肯定是个开国将军。”

“儒将。”王向红补充道。

王忆失笑道:“我是王家的孩子嘛,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亲,自家孩子肯定是自家的亲,他光看我优点没看我缺点,其实我比我们支书差远了。”

“我们支书没念什么书但还是从海上武工队打进了主力部队,还成了军官,后来看家乡困难,不留恋在部队的权力,毅然决然的回来率领社员们谋发展,这才是好样的。”

王向红让他夸得一个劲笑,说道:“守着社员们我还能吹个牛逼说是回来领他们谋发展,守着领导咱得说实话,咱就是个老百姓,是人民的一分子。”

“党和主席同志一直说,人民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小鬼子和反动派既然进了咱的地盘要抢咱的土地、杀咱的亲人,那咱老百姓没说的,操家伙去当兵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

“把侵略者赶走了,保家卫国成功了,那咱就回家,该种地的种地该打渔的打渔!”

“继续过咱老百姓的日子!”

叶长安给王向红鼓掌:“王支书这话说的太朴实了,正是这么个道理,难怪主席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原来这真理一直在人民的心里!”

王忆也鼓掌。

不夸张的说,王向红这番话还真对他有点振聋发聩的感觉。

他突然理解了一件事。

那就是解放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老党员、老干部打完仗就脱下军装、收起军功章默默的回到家乡去以寻常百姓的身份干活过日子。

说到底他们打心眼里认为自己不是英雄只是人民,他们打仗不为荣华富贵、不为建功立业。

打小鬼子是要保家卫国、赶走反动派则是要保护亲人。

他们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那保家卫国成功了就该回家过日子也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