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28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一挥手,孙征南和徐横上去一个拎骨头一个拎猪肉。

屠户在后面用油乎乎的围裙紧张的擦着手,一个劲的点头哈腰:这是什么大领导?两个军官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骨头和肉放入驴车里,然后他们又去了公社的百货大楼。

尽管公社隔着县里很近,可是公社的百货大楼规模还是很大,仅次于公社的政府大楼。

王忆没进过这百货大楼,从外面看它的高度是五六米,进入后发现竟然只有一层,空间极大。

百货大楼里东西齐全,一些卷着裤腿的渔民背着手转来转去,也不知道要买什么,反正看一会便挑花了眼。

柜台里面东西多,而且这时候已经有了化妆品柜台,就在一进门的位置。

王忆去看了看,上面摆放着百雀羚雪花膏、友谊牌雪花膏、有着咖啡色透明瓶的茶籽洗发膏、样式古朴的香皂,还有绿孔雀香皂盒、龙凤香皂盒也归于这些地方。

几名售货员啪啦啪啦的敲打着算盘,朱红色算珠快速跳动着,一如她们红润的面色。

正所谓男握方向盘、女做售货员,这两种职业在乡下男女青年中算是相当有出息的。

过了化妆品柜台,往里走便是卖渔具、服装、布匹、鞋帽、雨具、锅碗瓢盆以及图书、文具之类的东西。

其中卖布的柜台最大,拉开得有十来米。

高高的墙上挂着各色、各材质布料,其中还有一匹苏锦,不过这可能只是让看看并不出售,苏锦上蒙着一层薄膜来防尘,有些土气,但压抑不住它的妩媚气质。

王忆领头进来,立马有人盯着他们看。

习惯了。

机长制服和皮鞋的配套实在太帅、太酷了,一路上回头率得有八九十!

两人进门后便摘下大檐帽用手腕夹在腰畔。

跟两个军官一样。

王忆先去食品柜台看了看,买了江米条、桃酥、饼干和一大包红星牌麦乳精,又去买了一些腐乳。

没有特定需求,就是来一趟公社怎么也得采购一下,要不然不是白来了?

他买腐乳的时候,徐横没法装酷了,他赶紧叮嘱销售员说:“给多放点汁子,回去蘸馒头好吃。”

销售员对待顾客向来是看碟下菜,看到渔民那就爱搭不理,看到徐横这样一身制服和军人气质的猛人那表现的就很热情了:

“同志你爱吃豆腐乳汁?没问题,那我用罐头瓶子给你装,给你装满。”

徐横敬礼道谢。

这可把销售员的话匣子打开了。

她一边忙一边好奇的问:“同志你们是哪里来的?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呀?你这是什么军服?什么兵种的?”

徐横含糊的说道:“以前是特种兵。”

销售员说道:“哦哦明白了,现在的不能说是吧?有保密制度?懂,我们都懂。”

王忆板着脸不说话。

销售员也不敢跟他多嘴,因为徐横和孙征南两人一左一右的跟在他后面,让销售员们心里直犯嘀咕:

这青年什么来头?

王忆的穿着朴素,可气质一看不是渔民,所以把见多识广的销售员们给唬住了。

从食品区又去了生活物品区,买了脸盆、水壶、一口小锅子。

另外他想买一口高压锅,便去找售货员问。

售货员摇摇头说道:“没有了,双喜牌的高压锅咱社里今年就进了一个,你来的不巧,上个月才卖出去。”

“别的牌子也行。”

“还有别的牌子?咱国家不就珠江口那边有个双喜牌的高压锅吗?”

王忆很失望:“那还会再进吗?”

售货员又摇摇头说道:“我们主任开会说不进这个东西了,高压锅在咱乡下不吃香,那是炖骨头炖鸡的。”

王忆没辙,看来得去县里买了。

之所以要买高压锅是因为这是做酥鱼、熏鱼的必备工具,现在社队企业规划要扩大,他手头上那一个高压锅不够用了。

高压锅这东西如今在城里已经比较常见了,他不准备从22年带,能在82年解决的问题不用去22年解决。

百货大楼在公社中心位置,它的后头一条街上有好几个政府单位,然后还有政府的广场,公社上的学校今天在广场表演节目,四周围了好些人。

王忆在楼里就听见了一阵歌声,出来后绕到大楼后面去顿时歌声更清晰了: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是清脆的童声。

王忆凑到人群里去看。

徐横和孙征南从两边夹着他,围观的老百姓还以为来了军官干部,赶紧给他们让开一条路。

里面是一群小学女生在齐声合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还挺好听的,一曲结束,王忆跟着四周的人一起鼓掌。

女学生们撤下去,然后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学生走上来,他们手里握着话筒,女生穿白衬衣、红裙子,男生穿短袖白衬衣、黑裤子,脸上都有红胭脂,这是小主持人了。

女学生用高亢激动的嗓音说:“啊!多美优美的旋律、多么动听的歌声,听着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我们更了解了旧时代对人民的压迫……”

她说了一席话,男学生又接上说道:“下面让我们欣赏公社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们带来的方块队表演——《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两人往下撤,人群对面的幕布两侧开始往外跑出小姑娘和小男生。

小姑娘们穿着白色半袖和蓝色的短裙、小男生们穿着白色上衣和蓝色短裤,系着红领巾也擦了红胭脂,小姑娘们额头还用口红点了个圆点,在这年代的人看起来很精神。

不管男孩女孩手里都拿着漂亮的五颜六色的花环,随着喇叭里响起歌声,他们列队后开始表演: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

王忆第一次看到这年代小学生们的表演,感觉很新奇。

看着这里的表演他又琢磨明年儿童节自己的学生能表演什么。

嗯,打一套太极拳吧。

到时候白衫飘飘,一定能惊世骇俗!

他正在琢磨着,忽然有人从后面拉了他一把。

王忆还以为碰上小偷了,正要号令孙征南和徐横来个混合双打,结果回头一看是熟人。

曹大旺!

王忆惊奇的说道:“曹同志你怎么在这里?哦,你闺女在这里念书?”

曹大旺摇摇头:“不是,我闺女在县城里念书,我们今天是在公社里有放映任务,你不知道吗?每年六一我们都要在公社给学生放《闪闪的红星》、《小伙伴》、《小兵张嘎》这样的电影。”

王忆明白:“给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曹大旺说道:“对,反正就是放小英雄们抗日抗击反动派的电影。”

“前些年翻来覆去的放已经把孩子给放腻歪了,今年放一部新电影,去年首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苏小三》,你要不要领学生来看?”

王忆冲他挤挤眼:“我还用领我们学生来看?过几天你把这片子借给我嘛。”

“这是新片子!”曹大旺小声说。

王忆也小声说:“我那边也有新片子,《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是革命片,不过这片子只在院线放,没有进入乡村电影放映队。

曹大旺对此有数,一听顿时犹豫了。

他先把《少林寺》的片子还给了王忆,说:“新片子的借阅的事你让我想想吧,我先把这个片子还给你,这是好片子啊!”

“本来我以为你们社队企业会趁着今天公社有文艺汇演过来摆摊卖凉菜,所以早点过来想把片子交给你们销售员。”

“没想到你们的销售员没来,不过碰上你了,也算是错打错着。”

广场外围有不少小推车在卖零食。

现在说是国家管控民营企业,实际上经济相比以前还是活泛了,王忆看到卖零食的多数都是个体户,不再是食品厂或者供销社的专营。

今天表演节目的学生少,还是来看节目的学生和家长多,所以买卖还不错。

如曹大旺所说,这确实是个来做买卖的良机。

王忆忍不住的扼腕叹息,应该让销售队过来卖凉菜的。

多好的销售机会。

他们还是没有经验,不知道什么时候有集会。

小推车上的零食比百货大楼便宜,东西样数还挺多的,什么红糖酥、糖葫芦、拔糖、果味饼干、金鸡饼干,还有外国货——古巴糖、伊拉克蜜枣等等。

王忆好奇的看了看,古巴糖是一种压成一块块的粗砂糖,颜色有的浅黄有的棕黄,一看就是粗加工的糖。

其中伊拉克蜜枣就是22年很常见的椰枣,不过它应当是用蜜汁给腌过了,看起来还挺诱人。

看见他打量伊拉克蜜枣,小推车后的妇女就招呼他:“同志买蜜枣吃吧,便宜,你看这么大的枣子、这么多的蜜,一斤只要两角钱,怎么样,是不是很便宜?”

两毛钱一斤蜜枣确实便宜,太便宜了,因为生产力不足这年头的零食可是相当贵的。

王忆要买,结果徐横拦住他低声道:“别买,这东西会引发肝炎!”

一听这话王忆就愣住了:“蜜枣跟肝炎有什么关系?”

徐横说道:“这蜜枣里有肝炎病毒,沪都那边不少人都感染了,就是吃蜜枣吃的!”

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样子王忆都要笑尿了——主要是他真憋了一泡尿。

沪都感染肝炎那是吃毛蚶血蚶吃的,跟人家蜜枣有什么关系?看人家是外国货就让人家背黑锅?

零食车后的妇女也说道:“这都是谣言,是有人造谣,这是伊拉克的枣,哪有肝炎病毒?”

两毛一斤的蜜枣实在太便宜,这应当都是被谣言给打击导致的降价,平时寻常枣子都要五六毛一斤,椰枣肯定更贵,泡了蜜之后还得贵!

他直接全买了下来,一口气买了一袋子。

看到他财大气粗,有人推着自行车过来吆喝:“冰糕、冰糕,天气热了,吃一口冰糕甜丝丝凉丝丝哟……”

王忆确实热,就问道:“都有什么冰糕?”

卖冰糕的中年人奇怪的说道:“什么冰糕?就是冰葫芦呀。”

他打开自行车后座的木箱盖子,下面铺着棉被,棉被掀开有一股白雾冒出来。